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单选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传统路灯在季节更替时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开关时间,会出现“天黑灯不亮,天亮灯也亮”的情况。近年来,很多城市开始推广使用光控路灯,其优点是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变化来实现自动开关灯,从而提升城市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约104°E)某商业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商业街季节更替时传统路灯出现了“天黑灯不亮”的情况,最可能的时间段是( )
A. 元旦至儿童节 B. 劳动节至儿童节
C 建军节至国庆节 D. 清明节至劳动节
2. 如果该城市商业街路灯已经升级成了光控路灯,仅考虑季节更替影响,某日路灯熄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6:00,该日的昼长约为( )
A 15小时08分钟 B. 14小时08分钟 C. 13小时08分钟 D. 12小时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境内,以其独具特色的石英砂岩峰林组合享誉中外。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海洋,海底形成近乎水平的石英砂岩,在多种地质作用下,最终形成棱角平直、高大耸立的峰林地貌景观。图1为张家界地质公园某地地质、河流分布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②代表变质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3. 图1中甲乙沿线的地形、地质垂直剖面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 形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岩石主要为图2中的( )
A. A B. B C. C D. D
5. 下列关于该地区砂岩峰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海相沉积②垂直崩塌③风化侵蚀④地壳抬升⑤固结成岩
A. ①⑤④③② B. ①⑤④②③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③⑤④②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某年11月19日1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刻,图示区域中( )
A. 甲锋东侧有强降水 B. 乙锋锋前晴朗无云 C. 渤海海域吹西北风 D. 北京风力比长春大
7. 天气即将迎来较大变化的是( )
A 北京 B. 长江入海口 C. 长春 D. 黄河入海口
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和田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
A. 湖泊水 B. 雨水 C. 地下水 D. 冰川融水
9. 下面四幅图中,与和田河径流变化最相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巴伦支海主要位于20°E-60°E、欧洲大陆与80°N之间,94%的水域为大陆架,渔业资源丰富,其西南部因终年不冻而有“冰海暖池”之称。巴伦支海西南岸的甲(摩尔曼斯克)是俄罗斯出入北冰洋的门户。下图示意巴伦支海及其周边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0. 巴伦支海唯有其西南部海域终年不冻。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 )
①海水最浅 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温 ③北部和东部分布有岛屿 ④海水盐度最低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1. 巴伦支海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据此可知“冰海暖池”最适合捕鱼的季节及理由,正确的是( )
A. 夏季;离岸风会导致鱼群集聚 B. 夏季;北部融冰,迫使鱼群向南集聚
C. 冬季;迎岸风会导致鱼群集聚 D. 冬季;北部结冰,迫使鱼群向南集聚
12. 巴伦支海“鳕鱼”几近枯竭。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石油污染 ③过度捕捞 ④风暴潮频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段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山地是( )
A. 南岭 B. 大巴山 C. 阴山 D. 小兴安岭
14. 该山地南坡山麓地区( )
A. 降水丰富,形成透水性强的红壤 B. 光照充足,成土母质分解快,矿物质含量低
C. 坡度较陡,易造成土壤养分流失 D. 冷湿环境利于有机质积累,形成肥沃黑土
老灰窑小流域属大凌河流域,位于辽宁省凌源市瓦房店镇申杖子村、三家村,地处辽西山地丘陵区,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1℃,多年平均降水量522.9mm,7~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流域内坡陡沟深,坡面起伏不平,土壤多由残积物、洪积物等物质构成,林草植被覆盖率较低(42.97%),生态问题较为严重。完成下面小题。
15. 老灰窑小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土壤盐渍化 C. 水土流失 D. 地面塌陷
16. 老灰窑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措施有( )
①陡坡开垦梯田②缓坡沿等高线耕作③深沟建设草方格④秸秆粉碎还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20世纪末,为了解决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焦作积极推动工业多元化,形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山水旅游,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读“焦作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焦作市发展煤炭工业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矿产丰富,水源充足 B. 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C. 科技先进,环境优美 D. 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18.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是( )
A. 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支柱产业 B. 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 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城市及都市圈间人口流动状况统计图(采样时间为1个月,图中的百分数表示流动人口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港澳与其他都市圈之间联系强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体制差异及通关边界的存在 B. 基础设施发展的差异
C. 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存在差异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 结合图中人口流动情况,围绕核心都市圈之间的人口持续流动会导致( )
A. 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B. 各城市间交流增多
C. 区域整体迅速发展 D. 中小城市迅速崛起
21. 面对人口流动现状,为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应当( )
A. 着力限制香港、澳门与海外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
B. 进一步改善深圳都市圈与广州都市圈的交通条件
C. 加强对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培育
D. 强化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为核心的发展态势
渭干河流域由木扎提河、卡布斯浪河、台勒外丘克河、卡拉苏河、黑孜河5条支流汇合而成,均源于天山南坡,汇集于拜城盆地克孜尔水库,单独出流。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重要的粮、棉、油料作物生产基地。托克逊水文站的多年观测数据表明,一年之中4月份入库流量最小。为促进渭干河的梯级开发,先后修建了多座水电站。读“渭干河流域部分水系及水文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托克逊站4月份入库流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蒸发旺盛 B. 融雪量少 C. 人类活动 D. 下渗增多
23. 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 )
A. 防洪与发电 B. 发电与灌溉 C. 灌溉与航运 D. 防洪与航运
2024年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政府推行“引凌入沙”工程10周年,该工程是将黄河冰凌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通过几次分凌,目前库布齐沙漠部分地区已形成沙水相连的生态自然景观,20多种植物恢复自然生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中黄河( )
①流量较大,提供灌溉水源 ②河网密布,适宜发展旅游业
③位于中游,含沙量大 ④从下河沿流向磴口,易发生凌汛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5. “引凌入沙”的月份最可能是( )
A. 1月 B. 3月 C. 7月 D. 9月
26. “引凌入沙”工程的主要影响有( )
①减轻黄河凌汛压力 ②根治土地荒漠化问题
③形成湿地改善环境 ④减轻区域石漠化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机器换人”提高制造业智能化程度成为新潮流。工业机器人是指能在人的控制下智能工作,并能完全替代人力在生产线上工作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继“机器换人”后,广东制造企业又开始探索“数据换人”,即加速将工业大数据应用到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供应和决策等各环节,探索迈向智能制造的本土化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实施“机器换人”的直接原因是( )
A. 制造业转型升级 B. 城市形象的提升
C. 劳动力成本上升 D. 产业结构的调整
28. 近年来,广东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机器换人”,这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外移相比,其主要优势有( )
A. 提高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B.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协作
C.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 保持产业链的完整
近年来,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海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岸线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向海洋方向推进了数千米。下图为天津港附近海岸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下列关于过度开发海岸带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①破坏支撑服务功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影响调节服务功能,使海陆水分交换失衡
③影响供给服务功能,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④破坏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人们的审美体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0. 为维护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定期休渔②停止围填海造陆③建立海洋生态廊道④防治水体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埃及北部,临近地中海,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1970年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大坝下泄的水清澈无悬沙,农田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近年来,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后退明显。古人类选择的定居点被形象地称为“龟背层”(区域高地)。图为尼罗河河口三角洲示意图。
(1)从物质来源和动力角度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原因。
(2)简述近年来尼罗河三角洲海岸线后退明显的原因。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是世界主要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素有“欧洲粮仓”之称。
材料二: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直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每年供应世界30%以上的粮食。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战争的不断升级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粮食问题逐渐被世界所关注。为了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多国宣布暂停粮食出口。据联合国初步估计,如果今年的粮食问题仍旧得不到显著改善,可能将使17亿人面临饥饿困扰。
(1)和欧洲西部国家相比,分析乌克兰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
(2)第聂伯河是乌克兰航运价值较高的河流之一,分析其航运的有利条件。
(3)面对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
3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铁矿储量108.78亿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但是,2016至2020年连续5年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80%以上,进口来源国高达53个,铁矿被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材料二:全世界铁矿石的平均品位约为49%,而中国的铁矿石平均品位只有34%上下。图为我国主要铁矿分布图。
材料三:2021年我国石油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2.4%,进口量5.13亿吨,同比降低5.4%,石油对外依存度72.05%。2020年我国是世界第六大石油生产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我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的4.4%,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16.4%,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的26.4%。
(1)从资源禀赋角度,简述我国铁矿资源总体特征。
(2)从消费需求角度,分析我国铁矿对外依赖程度高的原因。
(3)从技术创新角度,说明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该努力的主要方向。
励志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单选题和综合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D 5. A
【6~7题答案】
【答案】6. C 7. B
【8~9题答案】
【答案】8. D 9. C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A 12. D
【13~14题答案】
【答案】13. B 14. C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D
【17~18题答案】
【答案】17. C 18. A
【19~21题答案】
【答案】19. A 20. A 21. C
【22~23题答案】
【答案】22. C 23. B
【24~26题答案】
【答案】24. D 25. B 26. B
【27~28题答案】
【答案】27. C 28. D
【29~30题答案】
【答案】29. D 30. 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物质来源是尼罗河上游带来大量泥沙;动力方面,河水入地中海时流速减慢,泥沙携带能力下降,加上海浪和潮汐的顶托,泥沙逐渐沉积,最终形成尼罗河三角洲。
(2)尼罗河上游水库截留泥沙使到达河口的泥沙量减少;尼罗河沿岸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增加,使得尼罗河水量减少,水流挟带泥沙的能力减弱;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对尼罗河三角洲的侵蚀加剧。
【32题答案】
【答案】(1)和欧洲西部国家相比,分析乌克兰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乌克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第聂伯河是乌克兰航运价值较高的河流之一,分析其航运有利条件。流域地势较平坦(水流平缓);流程长(通航里程长);径流量较大;结冰期较短;河流含沙量较低(泥沙淤积程度低);沿途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货运需求量大(是乌克兰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
(3)面对世界粮食危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培育良种,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
【33题答案】
【答案】(1)储量大;分布广,相对集中;品位低。
(2)经济发展迅速,消费需求增长快;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质量标准提高。
(3)促进石油勘探技术的创新,在海内外找到更多的油田;大力发展节油技术,提高石油利用率;发展新能源技术和新的储能技术,促进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的开发,以部分替代石油,努力降低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