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小升初语文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 请你用楷书认真抄写下面这段话。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读书铸(1)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téng(2)飞必然要以知识níng(3)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4)的基石。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3. 根据学过的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顾”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④文言连词,但,但是。
在下列词语中“顾”应选何种解释(填序号)。
三顾茅庐______;奋不顾身______。
4.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关爱,让人的心灵变得高尚,关爱______了生命原野的厚度,______了灵魂海拔的高度,______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A. 增加 提升 扩展 B. 提升 增加 扩展
C. 增加 扩展 提升 D. 扩展 增加 提升
5.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是一些被人们看成是废物的东西,往往______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______正确地认识它们,______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A. 既然 就 只有 才 B. 即使 也 只有 才
C. 既然 就 既 又 D. 即使 也 既 又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六年的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
B. 这些“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C. 李明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开展以来,班上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7.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B. 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 为了防止盗窃事件再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D. 我们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他的人也拥护他。
8.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充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这个观点?( )
A. 司马迁从小立志编写史书,虽遭酷刑仍坚持不懈,最后终于写成《史记》。
B. 苏东坡治理西湖时,想方设法挖泥堆堤,还设立三座石塔为标记。
C. 齐白石几十年从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最终成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
D. 爱迪生迷恋电学,毕生孜孜不倦,拥有上千项发明专利。
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萌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
B. 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 “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
D.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10. 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②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③大树用树叶给小动物们写信,告诉它们冬天就要来了;要赶紧准备过冬的粮食。
④老虎站在远处的石头上大吼一声,那声音响彻云霄,震得山也动了。
A. 排比 拟人 比喻 夸张 B. 排比 比喻 拟人 夸张
C. 排比 夸张 比喻 拟人 D. 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
1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都是以楷书著称的书法家。
B. 苏轼是宋代词人,他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
C. “煮酒论英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三借芭蕉扇”是《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
D. “而立、不惑、花甲、古稀”分别指的是人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七十岁。
12. 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
B.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
C 林黛玉——黛玉葬花——《红楼梦》
D. 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
13. 下列对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失街亭”一事。
B.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以“爱的哲学”为核心,赞美母爱,赞美自然,不断探索人生。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作者保尔·柯察金在这部作品中展示了在党的教育下,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钢铁战士的过程。
14.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诗以绘景。“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令我感受到早春的清新美好;“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渲染出中秋月夜的寂寥冷清;“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描绘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
(2)诗以言志。郑燮借“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表达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人生态度。李贺借“何当金络脑,______”表达自己渴望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3)诗以抒情。从“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我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我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从“______,泣涕零如雨”,我感受到织女的相思愁绪。
(4)文以载道。“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劝诫人们要多读书,多实践;“穷则变,变则通,______”启示我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懂得通融、屈伸、与时俱进,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5. “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
16.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7. 文中用______的方法写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
18. 分别用“______”和“ ”画出两个人学下棋时的不同表现。
19. 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______——______
20.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使弈秋/诲二人弈 B. 为是/其智弗若与 C. 思援/弓缴/而射之
21. 解释加点的词。
(1)一人虽听之______ (2)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
22. 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感受科技带来力量。
材料一】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的研究十分广泛,涵盖了机器人、语音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经过不断训练与优化的“人工智能医生”正逐步融入诊疗流程,以其高效、精准的特性,悄然改变着传统医疗模式。如,“机器人医生”能展现出强大的影像分析能力。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主研发的肺结节AI辅助系统,通过标注数十万例影像数据,其诊断准确率高达96.8%。同时,机器人手术也成为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以“达 芬奇”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凭借高精度和稳定性,为手术操作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预测图
23.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阅读材料,用“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4. 材料二中画“ ”句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的研究十分广泛,涵盖了机器人、语音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B. “人工智能医生”以其高效、精准的特性,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医疗模式。
C. 机器人手术作为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的特点。
D. 从材料三的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会越来越大。
26. (开放题)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和生活实际,大胆展开想象:你想利用人工智能在哪一方面帮人们解决什么问题?试着写一写吧!
(二)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
哨卡(吴颢)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冰雪,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便更加肆虐,雪拍在脸上,很疼。
④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执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⑤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将军握住他的手,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是!”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限规定吗?他,执勤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轻声说:“这儿是艰苦,可总得……”“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么样?”
⑦上校没有回答,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要说话。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这时,一个随员走过来,悄声对将军说:“他是上校的弟弟。”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的战士。突然,他脚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个军礼……
27. 把“雪拍在脸上,很疼。”这句话改写成夸张句。
28. 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哨卡上,将军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写在括号中。
( )→( )→( )→( )
29. 下列关于第①自然段和第②自然段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出气候的恶劣、道路的艰险 B. 突出了哨卡的环境艰苦
C. 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D. 为下文故事情节做铺垫
30. 第⑦自然段中“上校瞄了他一眼,哨兵立即合上嘴”,上校瞄了一眼想说的话是( )。
A. 别说你是我弟弟! B. 别惹将军生气!
C. 别说这儿艰苦! D. 谁让你说在这儿当兵五年了?
31. 第⑤自然段画“______”句子是对执勤战士的______描写,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如果删去,是否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上校是个怎样的人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上校的人物形象。
四、写作(30分)
33. 按要求作文
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或是畅快、激动、感动、欣慰……或是难过、沮丧、愧疚、后悔……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本次习作,请你以“我______了”为题,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③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④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⑤字数在450字以上。
2025——2026学年度小升初语文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题答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题答案】
①. zhù ②. 腾 ③. 凝 ④. yùn
【3题答案】
①. 页 ②. 四##4 ③. ② ④. ③
【4题答案】
A
【5题答案】
B
【6题答案】
D
【7题答案】
C
【8题答案】
B
【9题答案】
D
【10题答案】
B
【11题答案】
C
【12题答案】
A
【13题答案】
D
【14题答案】
①. 渭城朝雨浥轻尘 ②. 中庭地白树栖鸦 ③. 子规声里雨如烟 ④. 千磨万击还坚劲 ⑤. 快走踏清秋 ⑥.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⑦. 明月何时照我还 ⑧. 终日不成章 ⑨. 书到用时方恨少 ⑩. 通则久
二、古诗文阅读(13分)
【15~16题答案】
15. 平常 16. D
(二)
【17~22题答案】
17. 对比 18.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9. ①. 专心致志 ②. 三心二意 20. C
21. ①. 代词,指弈秋的教导。 ②. 代词,指鸿鹄,即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22. 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23~26题答案】
23.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24. ①. 举例子(列数字) ②. 说明“机器人医生”诊断准确率高,影像分析能力强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5. B
26. 我想利用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帮助人们维护心理健康。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和心理需求。如,AI聊天机器人可以作为一个随时在线的倾听者和指导者,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
(二)
【27~32题答案】
27. 雪拍在脸上,比刀割还疼。
28. ①. 平静 ②. 生气 ③. 惊愕 ④. 感动 29. C 30. A
31. ①. 外貌 ②. 这段外貌描写暗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表现了这位战士忠于职守、任劳任怨的精神。删去后会影响表达效果。
32. 上校严于律己,不搞特殊,忠于职守,对祖国无限忠诚,为祖国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从文中上校不仅自己坚守在祖国的边防,而且让自己的弟弟守在海拔最高的哨卡可以看出。
四、写作(30分)
【33题答案】
例文:
我成功了
那一次演讲,我真的很棒。它让我勇于挑战自我,昂首挺胸走向远方。
六年级上学期时,学校里举行了一场和“理想”有关的演讲比赛。经过再三考虑,我报了名。日子在找材料、背稿子、排练中紧张地度过。在稍闲的时间里,我便会忍不住地想些细节问题,比如说台上应该做什么样的手势呀,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呀……总之,我惶恐而兴奋,惴惴不安又满怀期待。在我惶恐而又兴奋的等待中,比赛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参赛选手都在后台做着准备工作。令人憋闷的空气中满是紧张的气氛,我觉得似乎要窒息了。我想象着自己面对千万双眼睛注视的场景,自己给自己打着气。当轮到我上场时,我顺利地完成了排练多遍的程序化动作。
接下来却有些紧张,感到声音似乎有些发抖。我赶忙在心里安慰自己:一定要镇静,刚开始有一点点紧张,这是正常的。我挺直了脊梁,用手潇洒地捋了一下额前的刘海儿,声音变得激昂有力,目光自然地扫视全场,我以一个演讲家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地讲,激情飞扬,把自己的理想畅谈得淋漓尽致。和我设想的一样,当我最后用一句铿锵有力的话结束了我的演讲时,下面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演讲结束后不久,我所在的学校搞征文活动,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我的演讲稿。为了这篇稿子,我倾注了太多太多——每天一下课就直奔图书馆,一头扎进书籍纸堆中查找资料;回到家依旧不放弃分分秒秒,苦思冥想反复修改,甚至直至深夜。我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呢?于是,我将稿子毅然投了出去,没想到居然发表了!
当自己捧着印有自己名字和心血的报纸时,我由衷地笑了,深深地体会到: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设。感谢那一次演讲,是它让我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它锻炼了我的勇气,积累了我的经验,也让我为了以后每个目标去奋斗。那一次,我真的很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