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 七年级上册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方面,其中阳光、温度等属于非生物的能量因素,水、空气、无机盐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因素。旗树、植物的向光性、热带雨林与干旱沙漠的植被情况不同等都是因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和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互助、斗争、捕食、寄生等。(1)捕食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如七星瓢虫与蚜虫。(2)寄生关系: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的现象。如水蛭寄生在牛等牲畜体内、菟丝子寄生在其他植物上。(3)共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一起,相互有利,离开后一方或双方都难以生存的现象。如清洁虾在鱼类的体表,以吞食细菌为生。(4)竞争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空间等的现象。如杂草和农作物争夺养料和生存空间。(5)合作关系:两种生物共同生活一起,彼此互为有利的生活关系。两者彼此分开后仍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2.生物的适应和影响:现存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都是对环境的适应,如仙人掌的结构特点。某些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如森林的蒸腾作用、蚯蚓的活动改良土壤肥力等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拓展】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辨析。要区分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必须弄清它们的概念。保护色的概念有三个要点:(1)是为了适应栖息环境;(2)体色与环境色彩相似;(3)有助于逃避敌害和捕食。警戒色的概念也有三个要点:(1)动物本身具有恶臭或毒刺,能对敌害构成威胁;(2)具有鲜艳的色彩或斑纹,易于被敌害识别;(3)是一种保护性适应。拟态的概念有两个要点:(1)是在进化中形成的;(2)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对照概念的要点进行印证、区别。例如,无毒蛇的鲜艳体色不会是保护色.但是不是警戒色呢 我们根据概念,具有警戒色的动物本身应具有“恶臭或毒刺”等对敌害构成伤害的能力,显然无毒蛇不具备。无毒蛇的这一体色与拟态的概念相符:无毒蛇的体色是一种“色泽斑”,这种“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毒蛇)非常相似,因此这种现象是拟态。例1 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都能适应环境B.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C.都能生长和繁殖D.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84科学 七年级上册解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表明地衣适应岩石的环境特点;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后来形成了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例2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鼻子比非洲人的大,这有利于 ( )A.消灭细菌 B.温暖空气 C.阻挡灰尘 D.空气流通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了解北欧和非洲的气候差异,北欧气候较冷。在鼻腔的膜上有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北欧空气寒冷,北欧人鼻子高大,使空气在鼻腔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更有利于温暖空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受环境的制约D.生物对环境的选择A组 6.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1.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 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 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 A.阳光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水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温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空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 确的是 ( )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 ) 环境A.生物影响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生物适应环境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C.生物改变环境 影响D.生物依赖环境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 影响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 ) 8.在“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活动中,取红、绿、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25张,放在一块黄布上,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A.红色的4.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B.绿色的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C.蓝色的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D.黄色的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9.变色龙的体色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竹节虫酷似竹节,这些都有利于它们保护自己,这5.海滩上,蚂蚁为了获取潮汐遗留下来的食 体现了 ( )物,有时居然也会游泳,这一现象体现了 ( ) 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生物适应环境85 科学 七年级上册C.生物能彻底改变环境 C.枯叶蝶的翅膀像枯萎的叶片D.环境依赖生物 D.植树造林能美化环境10.如图是某校“达尔文生物社”的同学在磁山 15.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四个哺乳动物的体拍摄的照片。推测影响这颗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 形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你认物因素是 ( ) 为哪一动物最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 ( )A.水B.温度16.某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C.空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D.风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11.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 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 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种因素的影响 ( )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A.水分 第一组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B.空气C.温度 海拔3000米 c组海拔500米D.阳光 第二组海拔3000米 d组海拔3000米12.下列各种实验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A.骆驼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 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B.海豹生活在寒冷海域中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 引起的。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c组D.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非常发达根系 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B组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13.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 (填“最大值”“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 株的株高。述错误的是 ( ) (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A.aB.a=b,c=dC.a>c,b>dD.a>b,c>d17.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水源可灌溉。请分析回答: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 (答出两个)。适应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14.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影响,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A.工业城市中深色的桦尺蠖较浅色多 统计。B.青蛙有适应水陆两栖的呼吸系统 a.选择9株柑橘苗,将它们随机分成A,B,C86 科学 七年级上册三组,每组3株。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200g糖类饲料(以b.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 含200g葡萄糖C6H12O6 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组种 成为H2O和CO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g水。c.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的是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填“干旱地带”、“湿润地带”或“寒带”)。d.对收获的果子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 (3)10天后A物种全部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下表: (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产量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2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A组 84千克 小 不甜、酸味重 材料一: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B组 102千克 最大 甜 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C组 91千克 大 甜、略带酸 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①从实验结果初步分析可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 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答出一 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点: 。C组18.指出下列5种现象按:①保护色;②警戒色;③拟态的顺序排列的是 ( )a.西藏野牛外表形态及体色与岩石相似;b.稻田里的绿色昆虫c.金环蛇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A Bd.赤练蛇(无毒)有鲜艳的体色 (1)图 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e.某些蝇类翅形和腹部斑纹似有刺胡蜂 。A.①①②③②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B.①①②②② 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C.③①②②②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D.③①②③③ 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19.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哺乳 (4)为了不让地球继续“变暖”,你认为应该采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 取的措施是 (至少答出两项)。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200g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物种每天只进食200g左右的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下表所示:排泄物中的失水量(g/天)尿液 粪便 汗液物种A 30 10 86物种B 60 30 15087 科学 七年级上册 浙江教育教材适用参考答案3.254×108 5.004×10-3 4.25×10-4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9.62×10-10 8.2×109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6)6.8×10-5米 1.5×108千米例 D 2.①150 ②2.5 0.25 ③1230变式练习:B ④100 ⑤1600 ⑥210 ⑦800000巩固练习 ⑧0.0006 0.6 ⑨3500000 ⑩400 0.095A组 0.00093 16010 54000000001.A 2.A 3.D 4.C 5.D 6.A 3800 9 0.01 0.58 12800007.B 8.C 9.B 10.ACEFH 880000000011.(1)蚂蚁为什么搬家了 (2)爷爷 3.①0.005 ②2600 ③0.3 ④95的头发为什么白了 (3)鸟儿是靠什么在 ⑤0.00007 ⑥0.08 ⑦270000 ⑧5 ⑨0.05空中自由飞翔的 ⑩0.00012 1900000 0.0000089B组 0.00005 50 52 52000 196 0.19612.A 13.C 14.B 900 900000 0.0004 0.415.(1)BCD (2)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 例1 D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需 变式练习1:D要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质疑; 变式练习2:C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 例2 C16.(1)不一样。 (2)塑料尺划过的速 变式练习3:A度越快,听到的声音越尖。 巩固练习17.(1)纸板掉下,水流出(或纸板不会掉 1.B 2.D 3.A 4.C 5.D下,水不会流出) (2)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 6.长度 10流出 (3)为什么纸板不会掉下 第2节 科学测量(1)———长度的测量专题拓展:单位换算及估测 变式练习1:D1.(1)103 1×103 104 1×104 107 例 C1×107 1012 1×1012 变式练习2:C(2)10-3 10-4 10-7 10-11 变式练习3:A(3)103+3=106 103-3=100 103+6= 变式练习4:B109 10-3+6=103 变式练习5:D(4)103-3=100 106-3=103 103-6= 变式练习6:C10-3 103-1=102 103-(-3)=106 10-6-3 变式练习7:1mm 不同 窄 弹性好=10-9 巩固练习(5)5×104 1.87×106 2.4×10-4·1· A组 5.1∶10000000 695千米 解析:比例1.(1)cm (2)mm (3)m (4)mm 尺为63.00厘米∶6300千米=1∶10000000。2.大 2.44~2.47 3.C 4.D 5.C 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长s=6.95厘米×6.D 解析:A 刻 度 尺 的 分 度 值 为 10000000=695千米。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 6.(1)A C 用线圈的总长度L1除以线物体的长度为:2.80cm;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圈的圈数n (2)DBEC(或DEBC) (3)AB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 B组物体的长度为:2.8cm。所以选项A、B、C都 7.D 解析:题上提到用矩形纸只是一不正确。故选D。 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都只需要一7.B 750 8.1.85 条线 所以无论垂直与否都没有关系,因此该B组 实验没有错误.9.D 解析: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 8.C 解析:由测量结果的数值980.0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122.8cm, m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即该刻两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都是 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0mm,1cm,故D正确;两人的准确程度是一样的, 读数是980.0mm,相当于980.0个1.0020故A、B错误;两人的结果不一样,只是估读 m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 该 是:980.0×的数字可能不同,都是正确的。故C错误。 1.0020mm=981.96mm≈982.0mm。10.D 11.3.55×10-7 能 9.(1)身高与脚长的比值 (2)人的身12.(1) (4) (2) 高约是脚长的7倍 (3)168cm (4)同意13.7.95 小明 棉线有弹性,当棉线被 10.< 解析:由LA>LB 可知:B 在不用力拉直时,棉线会伸长,使结果存在误差 同温度下的热胀冷缩的变化比较明显,在高专题拓展:长度测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温下B 比A 的长度长,刻度间的距离变大,测量物体长度比实际长度小,而A 没B 的变例1 1.68或1.69化明显,刻度间的距离没有B 的大,而在室例2 B外,低温使刻度尺变短,而此时B 的变化较明变式练习:D显,刻度间的距离变得比A 的更小,所以B例3 B测量 时 所 得 的 读 数 比 A 的 要 大.即 L'例4 见解析 A例 B5 CC组巩固练习A组 11.(1)d/nLsdn1.D 解析: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有 (2)π(R2-r2)s很多种,像A、B、C这三种办法都能用,只是 πn(R2-r2() )有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 3 d减小误差。D这种办法不能用,因为拉紧橡 解析:(2)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皮筋在圆柱体上绕一圈,松开后测量橡皮筋 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的长度,测量结果要比真实值小很多。 长度叠加而成的;2.1 2.40 0.6 ②③ 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3.0.09 4.πDN 故纸筒的体积是V=πs(R2-r2);·2· () , : d ( 2 珠,直至小钢珠堆满杯子,将水槽中的水倒入3两次体积相同 得 Lsn=πsR - 量筒中,测量出水量。从而计算出留在杯子r2), 里的水量,该水量就是采用投小钢珠喝到水(2 2)变形得,长度表示为:L=πnR -r 。 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 (3)投入物d 体之间的空隙(间隙)和投入物体与杯子内壁12.将纸条紧包在圆柱体的侧面上,在纸 的间隙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小孔,然后把纸条展12.(1)刻度的画法 (2)小刚 由于小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得到圆明分10次将水倒入到玻璃杯中,每一次都有柱体截面周长L。再利用两直角三角板和刻 少量的水没有倒到玻璃杯中,所以制成的量度尺采用配合法测出圆柱体直径D。如图所 筒刻度误差较大示,则π=L/D。13.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液面的高L1(图a),即装酒部分的高度,然后将酒瓶倒置,再用直尺量出液面到瓶底的高度L2(图b),即瓶内空余部分的高度。酒瓶的容积为V',第2节 科学测量(2)———体积的测量 瓶底的面积为S,酒的体积为V,则:故酒瓶的例1 等于 大于 量筒变式练习1:B 容积为:V'=V+LV2S=V+L2× 。L1例2 A变式练习2:A巩固练习A组1.A 2.A 3.D 4.B 5.A 6.6.8a > 7.A.24 C.26 2 E.49 23 A bV3-V 组2 8.(1)15 3 (2)70 C9.(1)冰糖易溶于水无法测量;冰糖颗粒 14.(1)受水型之间存在空隙,测得体积偏大 (2)解:V=10mL/50=0.2mL(2)V -V (3)解:V=(10mL/30s)×3600s=3 1(3)AC 1200mL=1.2L10.nS 336.0cm2 15.(1)解:S=v/h=480cm3/(10+6)1cm=30cm2B组2 311.(1)容积 (2)方法一:先将小钢珠填 V水=Sh水=30cm ×10cm=300cm2满杯子,然后在量筒里量取一定量的水V , (2)解:V球总 =Sh=30cm ×2cm=03再将量筒里的水慢慢倒入杯子中,当水满到 60cm3 3杯口时,读出量筒里剩余的水量V ,从而计 V球=60cm/20=3cm1算出倒入杯里的水量(V -V ),该水量就是 第2节 科学测量(3)———0 1 温度的测量采用投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 例1 C水量 方法二: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杯子 变式练习1:A 解析:(1)河面上冰的上表面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 和空气的温度是相同的,等于-10℃;(2)冰·3· 的下表面的温度等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 变式练习1:气体的热胀冷缩 左于0℃。故选A。 例2 20℃ 40℃例2 A 变式练习2:C变式练习2:B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A组A组 1.B 解析: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1.B 2.C 3.C 4.D 5.C 6.D 合物体的温度是15℃,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7.乙 -4 的温度是95℃,中间是80个小格,首先求出8.(1)A (2)90 解析:(1)宇宙中存在 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100/80℃=5/4℃;用着温度的下限:-273℃,所以物体的温度不 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35℃时,距离15℃有能冷却至-1000℃。所以“冰人”在说谎,故 20个小格,求出20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就是液选A。(2)根据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体的实际温度20×5/4℃=25℃。的换算关系是:T=t+273=-183+273 2.A 3.-20℃到130℃=90K。 4.(1)气体的热胀冷缩 (2)不能9.35~42 0.1 A 放大镜原理 (3)测温范围小,测得温度受外界气压的影响解析:观察题图可知量程和分度值;体温 解析:(1)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计液柱太细难以读数,利用光学原理放大便 度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即仔细观察实验装于观察,联想放大镜的特征和工作原理,应选 置图,不难看出该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A从A 方向观察。 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分析表中B组 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体会10.95 40 解析:∵华氏温标规定: 下降5cm之多,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度,冰水混 4.2cm,即小于5cm,故该温度计是不能测合物的温度是32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 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来的;(3)据上面的第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摄氏温差100度等 (2)题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小,同华氏温差180度;即1摄氏度=180/100华 且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氏度=1.8华氏度;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 5.67 -3 解析:设暖气片的温度是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所以,华氏温度与摄 T暖,房间内的温度为T内,房间外的温度为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T=1.8t+32。那么当 T暖-T内t=35℃,T=1.8×35+32=95华氏度,当T T外,根据题意可得: =a(常数),所T内-T外=104华氏度,则t=104-32=40℃。 T暖-13℃ T暖-16℃1.8 以 =a 和 =a。以13℃+23℃ 16℃+18℃11.C 12.(1)末温 (2)1.9 上两式联立可得:T暖=67℃,a=1.5。当房C组 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代入以上13.(1)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的量程 的比例式可得:外界温度为-3℃。满足实验需要 (2)25 (3)热水刚开始降温 6.42℃ 5 解析:B 处代表35℃,B 离幅度大,后降温幅度小。 (4)热水的多少、 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环境温度等等(合理均可) 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专题拓展:气体温度计及有缺陷的温度计 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例1 B 温度 是5/3℃。而 A 处 与 B 处 的 距 离 为·4· 6.2cm-2cm=4.2cm,则A 处的温度,即最大 20℃和60℃的距离,平均分成40份,按照每刻度值为35℃+4.2×5 ℃=42℃。等份1℃,均匀标上刻度。(人体的 3)根据液体的热3 胀冷缩原理可知,温度变化会引起液体体积正常体温为37℃,再以B 处的35℃为起点,求 变化,而管径小的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明显,出37℃处 距 离 顶 端 的 距 离 为6.2cm- 管径大的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不明显,实验37℃-35℃=5cm。 中发现吸管上的刻度太过密集,说明吸管的5 ℃/cm 管径大,由此可选择管径较小的吸管进行改3B组 进,由于白色吸管不易于观察液面的变化,所7.(1)B (2)20 49 以选择D吸管进行改进。(4)丙的精确度高,。8.-20℃~140℃ 解析:因为1标准大 不易操作 丙温度计玻璃瓶中是空气,空气,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受热膨胀的能力大于水 同等的温度变化下,0℃,则 该 温 度 计 每 一 格 表 示 的 温 度 为: 玻璃瓶内的总体积变化大于乙温度计,吸管100℃-0℃ 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利于提高测量的;由于该温度计第 根刻61-11 =2℃ 11 精度。又因为丙温度计的吸管更细,同等膨线下面有10根刻线,故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 胀体积下,吸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更加明显,也刻度对应的温度是:-(2℃×10)=-20℃; 利于提高测量精度。所以丙温度计的优点是同理,第61根刻线上面还有20根线,即最上 精度高,缺点是相对于乙温度计,结构较复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100℃+2℃×20= 杂,不易于操作,而乙温度计易于操作。140℃。 第2节 科学测量(4)像工程师那样实践: ———走进科学实验室制作简易温度计 例 D例 2.(1)热胀冷缩 (2)用刻度尺量出t1 变式练习:B和t2的距离,根据t1 和t2 的温度差,平均划 巩固练习分刻度,每一刻度就是1℃。 (3)液体在相 A组同温度下膨胀情况相同,所以玻璃管越细时, 1.D 2.B 3.C 4.D 5.A 6.C液柱升高的距离越大,精确度就越高。 7.B 8.D 9.A 10.B 11.A12.(1)量筒 (2)集气瓶 (3)烧杯巩固练习 (4)酒精灯 (5)试管 (6)试管夹1.(1)下降 (2)丙玻璃管更细长,在体 13.A.用手拿着试管加热 B.胶头滴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更明显均匀,可以做 管伸入试管内了 C.用嘴吹灭酒精灯得精确度更高。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气温 14.ABDEG升高4℃,水柱高度升高2厘米,故该温度计 B组刻度均匀 (4)A 15.D 16.A 17.D 18.(1)C2.(1)热胀冷缩 (2)先将自制温度计放 (2)D 19.bc入20℃的恒温冷水中,待示数稳定后,在自制 C组温度计液柱所在的位置标出温度20℃;再将 20.(1)焰心、外焰、内焰 (2)内焰自制温度计放入60℃的恒温温水中,重复上 (3)酒精燃烧不充分 (4)①2/3 ④灯帽述操作,标出温度60℃,再用刻度尺量出 (5)②③⑤·5· 21.正立 远一些 5 1mm,起始端的刻度值为9.00cm,末端的刻第3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度值为12.20cm,物体的长度为12.20cm-———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9.00cm=3.20cm;例 (1)提出问题:自行车胎漏气的原因在 (2)需要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设计表格哪里 如下:(2)建立假设:a.可能是外胎破了;b.可 次数 L1cm L2cm L3cm Lcm能是气门嘴螺丝松了;c.可能是小橡皮管破 长度了;d.可能是内胎破了。() : : 8.中午11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蚂蚁3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a.仔细查看外, 活动的数量较多。车胎 没有破的痕迹;b.查看气门嘴螺丝没有松动;c.检查小橡皮管也是好的;d.充气的内 9.C, 。 10.(1)肥皂泡产生情况与管子直径大小胎放入水中 发现冒气泡() : , 有关 (2)肥皂泡产生情况与管子直径大小4作出解释 自行车内胎某处破了 所以漏气。 有关,管子直径越小越容易产生 (3)肥皂液:() 、是什么物质令爬山虎紧紧地附 浓度大小 肥皂种类等(合理均可)变式练习 1在墙上呢 (2)“小手”上有壁虎脚一样的横 专题拓展:科学探究方法褶紧紧地抓住墙壁 “小手”上会分泌一种黏 ———控制变量法与对照法液,能紧紧地粘在墙上 (3)挖了一些“小手” 例1 (1)背向声源 (2)4 (3)植物的生长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手”像一个小绒球,上 与音乐有关,且古典音乐最有利于植物的面长着数不清的小毛毛,外圈是棕色的,里面 生长是淡绿色的。又把“小手”放在显微镜下观 例2 (1)是否加入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察,看到小绒毛变成了小气泡 (4)观察和实 激素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验 (5)小气泡里分泌出来的黏液令爬山虎 例3 (1)杀虫剂对蚯蚓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紧紧地附在墙上 (6)放大镜,显微镜 更好 (2)求平均值。使用过杀虫剂的土壤,平地观察事物 均每立方米的土壤中蚯蚓的数量是436.4巩固练习 条,而未处理过的土壤,平均每立方米的土壤A组 中蚯蚓的数量是722.4条。1.D 2.D 3.B 4.A (3)杀虫剂对蚯蚓的生存显然有很大的5.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设计实 影响。使用了杀虫剂,使每立方米土壤中的验 ④收集证据,完成实验 ⑤检验假设 蚯蚓数减少了286条。6.(1)孩子们是怎样感染病菌的 巩固练习(2)细菌可能来自某些染菌的食物。 (3)孩 1.C 2.B 3.C 4.A子们爬上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 5.(1)普通饲料组 (2)铁元素和锌元素接吃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 能促进幼蛙的生长,锌元素的促进作用更大最终感染病菌。 6.(1)抹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材质有B组 关吗 (4)等量 烧杯中所剩水量 (5)抹布7.3.20 表格见解析 的吸水能力与材料的材质有关 (6)棉解析:(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7.(1)D (2)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6· 是为了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 (5)cm 1.1 (6)37℃(3)每组放入2只苍蝇,数目太少不能避免偶 15.(1)5立方厘米 (2)AC (3)取平然性,应多放几只。例如每组10只 均值 减小因为估测引起的误差 (4)160.18.(1)石膏板的破裂程度 (2)高度 16.解:V=πr2h=3.14×[(10÷2)cm]2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3)禁止高空抛物、不把 ×(6-4)cm=157cm3花盆放在窗台上、进工地要戴安全帽等 B组9.(1)①对照 ②荷叶表面物质有利于 17.A 18.D荷叶的自洁效应 19.5.00 2.0 偏大 偏大(2)A区域上水凝成半球状水滴,B区域 20.(1)橡皮泥受损程度 (2)避免实验上水凝成球状水滴 的偶然性 (3)①、③或②、④() 3锅底有涂层模拟荷叶表面的蜡质,不 21.(1)只升不降 (2)37.8 (3)B吸水(或微凸结构模拟叶表皮的微小凸起,当 解析:(1)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杂质落在表面时,随着水珠的滚动被带离) 的弯曲,则当温度降低时,水银的体积缩小,第1章跟踪训练 但是水银无法通过这个弯曲处流回液泡,因A组 此测量时示数只升不降。1.C 2.B 3.D 4.A 5.D 6.D (2)根据题意可知,右侧水银柱将空白部7.B 8.B 9.D 10.C 11.B 12.D 分补齐后还剩余0.8℃的刻度长度,而空白13.A 解析:伏打的实验探究的是产生 部分对应的刻度长度为37℃,那么t=37℃电的条件:两种不同金属与潮湿的物体或导 +0.8℃=37.8℃。电液体接触。对每个选项分别分析,明确其 (3)根据图片和前面的分析可知,这支体探究的目的和实验条件,就能确定符合题意 温计的测温范围为37.8℃~42℃,在这个范的选项。A.雷电能够劈倒大树,说明的是雷 围之外的温度无法测量,因此水的温度范围电做功,能量发生转化,不是电的产生;同时 应该为37.8℃~42℃,故选B。也没有两种不同金属参与。此选项错误,符 22.(1)选择大小相近、虫龄相同的健康合题意;B.“两种金属丝接成一根弯杆,一端 蚱蜢 (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杏含在嘴里,另一端接触眼皮,眼睛有光亮感” 仁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对蚱蜢产生毒害作用符合伏打提出的“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 23.(1)开水的体积(或质量)有关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 (2)热水的初始温度相同 环境温度相同的结论。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金币 24.(1)两把刻度尺长度变化的太小,简和银币夹住舌头,金币与银币相碰时,舌头有 单的测量工具无法测量出微小变化 (2)指酸苦感”符合伏打提出的“两种不同的金属与 针示数变化 放大 逆时针转动 (3)物体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 在温度变化时,物体的长度变化是否与材料电产生”的结论。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自身长度、温度变化的大小等)有关D.“在蛙腿上的铜钩与铁盘接触,蛙腿发生 25.(1)撞击次数 (2)落锤高度 (3)增痉挛”符合伏打提出的“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 加落锤高度(或选择质量大的落锤)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 26.(1)灯左右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产生”的结论。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的 (2)可能由灯的质量决定(合理即可)14.(1)dm (2)m (3)cm (4)mL (3)停表 刻度尺 (4)张永 (5)短·7· 27.(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 故方程可变为:y=95100x+2击玻璃板 (2)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 (3)受相同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振动强 当x=y时代入方程可解是:x=40℃28.(1)倾角相同时,雨水流淌时间与雨 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水的质量无关 (2)质量相同时,雨水的流淌时间与屋顶的倾角有关,45度倾角时,流淌时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1)间最短 (3)45度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生物是什么与细胞的发现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例1 C29.(1)受热膨胀 左 (2)0℃ 100℃ 例2 D(3)精确度不高 解析:(1)当温度升高时, 巩固练习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挤压上方的液柱,液柱 A组。() 就会向左运动 2 将此装置放在冰水混合 1.B 2.B 3.D 4.B 5.A 6.A, 物中 液柱处标上0℃,将它放在标准大气压 7.A 8.D 9.D 10.B下沸水中, 液柱处标上100℃,然后在以上两 11.(1)刺激 (2)繁殖 (3)变异个刻度之间进行100等分,标上刻度就成了 (4)生长和发育一个温度计。(3)管比较 粗,因 此 精 确 度 12.(1)需要营养 (2)应激性 (3)能生不高。 长 (4)能繁殖C组 B组30.(1)升高 (2) (45 3)酒精,在同等 13.D 14.D 15.D 16.C 17.C情况下,酒精热胀冷缩效果更明显,测量结果 18.(1)保护和支持 (2)③ (3)ACD更精确 19.(1)减弱 长 细胞核解析:(2)由表格数据知气温每升高4℃, (2)生物的物种类别、生物的年龄和细液柱高度升高2cm,故最大温度为78℃时, 胞核液柱较32℃时上升23cm,故螺旋状玻璃管 解析:(1)由实验Ⅰ可以明显发现,细胞的长度至少为45cm. 的增殖代数胎儿是50,中年人是20,老年人2 231.(1)5.6 (2)0.51 ()π(3 R -r) 是2~4,因此随着年龄增大,细胞增殖代数越d 小,说明了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R2-r2)L0 增大而减弱;由实验Ⅱ可以明显的发现寿命R2-R20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高;因为实验32.40℃ 解析:因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Ⅲ是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的刻度是均匀的,设不准确温度计示数y 与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真实温度x 之间满足方程y=kx+b。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将y=97℃时,x=100℃和y=2℃时,x分裂,后者分裂旺盛,因此细胞核是最关键的=0℃分别代入方程,得所在,也就是细胞结构中决定细胞衰老的重97=k×100+b①要因素。(2)从三个实验可以发现影响细胞2=k×0+b②衰老的原因包括生物的物种类别,生物的年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龄还有细胞核。k=95,100b=2·8· 专题拓展:显微镜的使用 8.(1)50 (2)气泡 A (3)C (4)AC例1 (1)C (2)D (3)左下 (4)甲 甲 9.(1)甲 ①③⑤ (2)A和丁 (5)64 C组例2 B 10.(1)D (2)将吸水纸放在盖玻片的巩固练习 一角以吸去多余的生理盐水 (3)A (4)CA组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3)1.① ④ ③ ⑥ 2.C 3.A 4.B ———科学观察5.(1)甲 右上方 (2)甲 丙 例1 C6.C 7.(1)A (2)C (3)B 例2 BB组 例3 C8.D 9.A 10.D 11.A 巩固练习12.(1)逆时针 (2)左下 (3)增大光圈 A组或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4)切片厚薄不匀 1.C 2.A 3.C 4.D 5.C 6.AC组 7.D 8.D 9.C 10.B 11.B 12.C13.(1)D (2)①A ②C ③A (3)① 13.③⑤ ①②④B ②A ③C B组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2) 14.②③ ①④ ①③ ②④———观察细胞 15.D 16.B 17.D例1 D 18.(1)表格记录法 (2)C例2 D 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4)巩固练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A组 例1 C1.C 2.B 变式练习:D3.(1)错误: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 例2 (1)动物 细胞壁 液泡 (2)②细胞滴清水,改为滴一滴生理盐水 (2)C (3)细 膜 ④细胞核 叶绿体 (3)⑤液泡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巩固练习4.(1)cadb 生理盐水 (2)C (3)8× A组物镜转换器 (4)反光镜 光圈 (5)洋葱 1.基本单位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表皮撕得太厚或者没有展平 细胞膜5.(1)①③ (2)③①②④ (3)先将装 2.C 3.B 4.B 5.C 6.D 7.C片向右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再转动物 8.C镜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最后调节 9.液泡 叶绿体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10.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6.(1)B (2)对光 (3)物镜下降过程 11.(1)细胞壁 (2)细胞膜 细胞核中压碎玻片 (4)C (5)多画了(大的)液泡 (3)5 (4)叶绿体(6)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B组B组 12.B 13.B 14.B 15.B 16.A7.D 17.(1)控制生物遗传信息的结构是细胞·9· 质还是细胞核 9.选择蛋壳来模拟细胞壁,因为蛋壳比(2)假设1:控制生物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较坚硬,符合细胞壁的特点,起支持和保护作细胞质。 用。选择鸡蛋膜来模拟细胞膜,因为鸡蛋膜假设2:控制生物遗传信息的结构是细 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胞核。 通过,符合细胞膜的特点,能控制物质进出。(3)预期1:如果控制生物遗传信息的结 (合理即可)构是细胞质,那么,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菊花形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 例 B预期2:如果控制生物遗传信息的结构是 巩固练习细胞核,那么,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 A组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 1.D 2.A 3.D 4.A 5.B 6.D(4)控制生物遗传信息的是细胞核。 7.D 8.D 9.C 10.D 11.D 12.B像工程师那样实践: 13.(1)藻类 (2)苔藓 (3)蕨(胎生狗制作简易显微镜和细胞模型 脊)等 (4)果皮 (5)种子植物例1 (1)目镜 14.(2)上下调节支架的高度(3)可以再增加凹面镜或者在光盘下方固定挖有不同圆形孔径的纸板来遮光。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 被子(种例2 (1)洋葱鳞片表皮未在载玻片上展平 子)植物(2)没有细胞壁 (3)结构完整 材料不环保 B组且成本较高 (4)细胞液 15.B 16.B 17.① ③⑥ ② ④巩固练习 ⑤1.A 2.D 3.D 第3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1)4.(1)动物 (2)细胞膜 细胞壁 ———无脊椎动物(3)细胞核 例1 C5.(1)细胞质 (2)2和3,因为动物细胞 例2 (1)蚯蚓、蝗虫 (2)气管、肺 (3)胎生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哺乳 (4)C6.(1)①③/③① (2)BDAC (3)待 例3 D改进 巩固练习7.(1)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左下方 A组(2)①网眼细纱,网眼细纱可以更好地展 1.A 2.A 3.A 4.D 5.C 6.D示出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②其形状与细胞 7.C 8.B 9.C 10.D 11.A 12.B核相似 13.B 14.C(3)良好,结构中缺少细胞壁,不够完整 15.(1)头 胸 腹 外骨骼 分节8.(1)物 (2)② (3)右下 (4)换(不 (2)D同倍数的)放大镜/换(不同的、不同大小的) B组水滴/改变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 16.(1)避免偶然性 (2)蚯蚓喜欢生活距离。 在潮湿的土壤中 (3)B·10· 17.(1)放大镜 (2)C (3)c>b>a 13.(1)麻 雀 猫 蚯 蚓 海 蜇(4)a.蜗牛跑到了黑纸下面去了,说明猜想二 (2)胎生 (3)哺乳正确。b.一只蜗牛的数量太少了,实验具有 B组偶然性。 14.(1)有无脊椎骨 (2)T (3)AC18.(1)鸽子 七星瓢虫 蜘蛛 蝴蝶 15.鲳鱼 有外骨骼,足分节或者身体柔蝙蝠 (2)七星瓢虫、蜜蜂 鸽子 蝙蝠 软第3节 多姿多彩的动物(2) 16.(1)马鹿、牛、蛙、蟹 (2)骆驼、牛———脊椎动物 (羊)等(只要是符合题目的即可) (3)4目、纲、门、界 (4)目 与人有相似特征,但例1 B也有不同之处,与人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例2 D17.(1)四种植物叶的着生方式与形态巩固练习有差异 (2)图示检索表更好;理由是直观,A组易查阅1.B 2.A 3.B 4.D 5.D 6.C(3)7.D 8.C 9.D 10.C 11.A12.D 13.C 14.B 15.D 16.D17.CB组18.B 19.D20.(1)游泳 鳃 不恒定 (2)一 箭竹 哺乳 胎生哺乳 (3)藏羚羊 无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 (4)身体呈流线型,前 C组肢变为翼 胸肌发达,胸骨发达 ①消化能 18.拉丁 属 种 (2)双名力强,供给充足的能量; 双重呼吸,提高气 ② 19.(1)根 叶 茎和叶 果实 (2)葱体交换效率;③心脏四腔,运输血液的能力 和辣椒 (3)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白菜、强;④口内无齿,直肠短,粪便可以随时排出 辣椒、葱 萝卜与白菜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体外;⑤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 于一个科;与辣椒的亲缘关系次之,同属于一可减轻体重。 个纲;与葱的亲缘关系最远,既不是一个科,第4节 生物的分类 也不是一个纲,仅仅同属于被子植物亚门例1 D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1)例2 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巩固练习 例1 DA组 例2 B1.D 2.B 3.A 4.C 5.A 6.C 巩固练习7.D 8.D 9.B A组10.是否有种子 油松 紫菜 1.C 2.B 3.C 4.B 5.A 6.C11.BEC 7.B 8.D 9.B 10.D 11.C 12.C12.(1)小麦与月季 同属于种子植物门 B组(2)满江红 (3)界 13.C 14.D·11· 15.B 解析: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动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2)物,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特点相适应,耳朵较小,毛也很多,有利于保 例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改变和持体温,能抵御寒冷的环境。而生活在炎热 破坏 过度(掠夺式的) (3)外来物种的环境中的动物,地处炎热,耳朵较大,体型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较大,尾巴长,毛也很少,有利于散热,能抵御 样性 (5)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建立炎热的环境。因此,比较图示不难看出,只有 正确的生态学观点,关注生物物种目前的生图B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寒冷环境 存状况,分析对其生存产生影响的各种环境相适应。 因素,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16.(1)海拔高度 (2)b组 c组 自己不做危害生物物种的事情,看到他人有(3)平均值 (4)D 危害生物物种和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的行为,17.(1)温度、水分 (2)①海拔高度为 应制止并报告有关政府部门,并举行保护当300米的朝南坡地 ②实验用的柑橘数量 地珍稀动植物的宣传活动等太少 巩固练习C组 A组: 18.D 解析 保护色是指动物外表颜色 1.B 2.A 3.D 4.C 5.C 6.D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稻田里绿色昆虫,属于 7.D 8.B 9.B 10.B 11.B 12.D保护色。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 13.D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 14.(1)哺乳动物 (2)建立自然保护区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 B组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金环蛇具有黑黄 15.B相间条纹,攻击者不敢接近它们,属于警戒 16.(1)自然保护区 (2)外来物种入侵色。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 (3)种质库得与另一种成功物种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 解析:种质库包括植物的种子库和动物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 的精子库,是用来保存种质资源(一般为种有的动物形态和环境相似,如某些蝇类翅形 子)的低温保存设施。和腹部斑纹似有刺胡蜂、赤链蛇(无毒)有鲜 17.(1)蝗虫、蚯蚓 (2)游泳 成对艳的体色,西藏野牛外表形态及体色与岩石 (3)大熊猫相似属于拟态。 18.(1)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2)栖息地19.(1)6 丧失 建立自然保护区 (3)它不易被土壤(2)湿润地带 中的分解者分解 (4)做好垃圾分类(3)脱水或实验期间水补充不足,实验环 19.(1)工业污染及生活污染 (2)外来境的温度明显不同于B物种原生活环境的温 物种的入侵 (3)盗猎产生的巨大利益度,物种B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4)人类生活侵占生物的栖息地20.(1)B 因为B耳小、短,热量不易散 第2章跟踪训练失 (2)生存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 A组(4)植树造林,减少废气排放(开发绿色能源 1.D 2.D 3.D 4.C 5.A 6.A等) 7.B 8.A 9.D 10.D 11.D·12· 12.D 13.D 14.A 15.C 16.C (3)哺乳 (4)④17.C 18.C 19.C 20.D 16.杨柳 蟹 白鹭 青蛙21.(1)梨树 水杉 孢子 (2)CBAD 17.(1)藻 (2)C(3)E BC 18.(1)昆虫 (2)多样 (3)①多植树22.(1)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 造林,加大植被覆盖率,禁止滥砍滥伐 ②可膜 (2)液泡 (3)装片 (4)立体的 用引进天敌的方法将蝗虫大量杀死。23.(1)叶绿体 (2)D (3)戊 盖盖玻 19.(1)温度计 小于 (3)在一定温度片时 范围内,温度越高(低),小鱼的呼吸速率越快24.(1)哺乳 (2)为保护藏羚羊的迁徙 (慢)专门设置了动物通道或在施工中采取了严禁 B组惊扰藏羚羊。 (3)③④ 20.C 21.B 22.B 23.CB组24.D 解析:飞蛾通常具有趋光性,它25.C 26.C 们利用月光或星光导航。然而,明亮的火焰27.(1)CEF (2)BG (3)AD 并非它们寻找的光源,飞蛾扑向火焰是一种28.(1)C 较小 (2)ade (3)物镜 本能反应,但这并非一种适应现象,因为这种(4)细准焦螺旋 (5)甲 乙同学的临时装片 行为可能导致飞蛾受伤或死亡。上有气泡 (6)A 25.C 26.C29.(1)溶液种类 (2)25%的氯化钠溶 27.(1)多 (2)爬行 胎生、哺乳液 (3)细胞已经失去活性(细胞死了 细胞 (3)BD A膜破了) (4)B C组C组 28.(1)促进 促进作用就越强 (2)对30.B 照 控制变量31.(1)逐年递减 (2)5只左右 29.(1)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中的含氧量(3)ABCDE (4)①除草剂对青蛙的生存有 (水面上的气压、水的质量等)有关 (2)温影响吗 ②该实验不能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 度计除草剂而引起的,原因是缺少对照实验 应该选择等量的相同的水,放入相同数量的蝌蚪,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作为对照组 (3)期中跟踪训练A组1.A 2.D 3.C 4.A 5.C 6.B (4)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鱼呼吸速率随水温升7.C 8.C 9.D 10.D 高而升高11.(1)米 (2)平方厘米 (3)秒 30.(1)B(4)毫米 (5)毫升 0.25 (6)米 0.2 (2)纸张大小12.(1)鳃 (2)脊椎骨(或脊柱) 大象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纸飞机的飞行距13.(1)适应 (2)ABC 离随发射角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14.(1)叶边缘有齿 (2)茶花 31.微小量的测定 累积法15.(1)恒温动物 (2)麻雀 海蜇 32.(1)酸雨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13· (2)A (3)不行 只用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 A组具有偶然性 1.C 2.A 3.C 4.A 5.D33.(1)被子(或种子) 品种相同、新鲜 6.B 解析:本题易混淆地球的极半径、度相同 、大小相同等(合理均可) (2)B保鲜 赤道半径和平均半径而出错。地球是一个不液对降低病果率的效果强于A保鲜液;两种 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约是6371千米。保鲜液的浓度在0.5%左右时效果最佳 7.B 8.D 9.B 10.B(3)在保鲜液浓度为0.3%~0.8%之间多设 11.(1)③①②④ (2)D (3)CD置几组浓度值进行实验,确定其最佳浓度值 B组34.【设计】观点2 瓶子的容积越大,液 12.(1)桅杆 船身 远 球 球体受热体积膨胀越大,相同温度上升的高度 (2)麦哲伦等航海家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或更大,分度值更小,测量的精度越高 【制作】 宇宙飞船拍摄到的地球照片(任答一个即可)将自制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待液体稳 13.(1)BAC (2)D (3)乙 赤道周长定后在细管上标出刻度。【评价】良好 【改 大于经线圈周长进】C 第1节 认识地球(2)———地球仪解析:【评价】自制温度计每厘米代表的 例1 B温度为 例2 Ct=100℃=2℃ 巩固练习0 50 A组则刻度14.8厘米代表的温度为 1.A 2.C 3.C 4.D 5.D 6.Bt=14.8×2℃=29.6℃ 7.C 8.(1)80°N 140°E 20°S 140°W与实际温度差为 (2)正北 东北 (3)A、B、C D C、D B AΔt=30℃-29.6℃=0.4℃ B组故误差在±0.5℃以内,属于良好。 9.C 解析: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改进】自制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北方向如果飞机从广州起飞,途中不改变方的性质工作的,测量的温度的范围为凝固点向,最后会到达北极或南极;纬线圈环绕地球与沸点之间,物质A为-117~78℃,最高温 一周,指示东西方向,因此沿同一纬线飞行可低于水的沸点,无法标注100℃,不符合要求, 以飞回广州。物质B为-10~120℃,物质C为-39~ 10.C 11.B357℃,故若想扩大此自制温度计的量程,应 12.D 解析:相邻的两条经线,在两极选择C。 附近交汇到一点,在赤道附近距离最大,则在第3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A、B两位置同时起飞两架飞机并以相同的速度在同一高度沿着各自的经线往南飞行至南第1节 认识地球(1) 极点,两飞机之间的水平距离将先变大后———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变小。例1 B 13.(1)15°E、30°N (2)AB例2 B =BD例3 D 解析:(1)在经纬网指向中,越往东,经度巩固练习 越大的是东经;越往北,越大的是北纬;A点·14· 的位置是15°E、30°N;(2)在相同的经度范围 (用S表示);经度越往东越大,是东经(用E表中,赤道处的纬线长度越长,所以 AB相同的纬度差,经线的长度是相同的,所以 此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120°E,20°N),AC=BD。 该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点的经纬14.(1)东经170°,南纬10°(170°E,10°S) 度是(160°W,40°N),该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2)西 北 (3)相等 中纬度;C点的经纬度是(160°E,23.5°N),该点解析:(1)②点的经纬度是(170°E,10°S)。 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北半球、低纬度;D点(2)东半球(20°W-0°-160°E);西半球(20° 的经纬度是(80°E,40°N),该点位于东半球、北W-180°W-160°E);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 半球、中纬度;E点的经纬度是(120°E,40°N),道以南为南半球;①点坐标为(180°,10°N); 该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F点的经纬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位于南北半 度是(180°,20°N),该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球的北半球。(3)赤道的纬线最长随着赤道 纬度。故既在东半球,又在北半球和中纬度的向南北两极的纬线逐渐递减,同纬度的南北 点有2个点。故选B。方向的纬线长度相同; 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 2.C 解析: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C组 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15.D 解析:经线和纬线互相交织构成 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 W表示;网格叫做经纬网,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标点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地球仪上的10°经线有 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10°W和10°E两条,10°纬线有10°N和10°S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此读图可知,位两条,所以在地球仪上,经度10°,纬度10°相 于西半球的有②③⑥,属东经范围的有①②交的地方一共有4个,故本题选D。 ⑤,根据题意。故选C。16.D 解析: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 3.(1)30°N,30°W(或30°W,30°N或北南一直到赤道,纬线的长度变长,从赤道向南 纬30°,西经30°或西经30°,北纬30°) (2)东纬线的长度变短。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 北 (3)东 (4)低 (5)② 解析:(1)经线正南走100千米,到达赤道以南60千米,此 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处的纬线长度比赤道以北40千米处的纬线 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短,所以从赤道以北40千米处向正南、正东、 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位于出发点 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纬度向南增大,以东。 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若纬线的纬度向北专题拓展:经纬网的判读和应用 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东西方向,经例1 (1)A (2)A 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得,A点的经纬度例2 (1)~(2)见解析 (3)A.90°E 60°N 是:30°N,30°W。(2)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B.45°W 30°N 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D在B的巩固练习 东北方向。(3)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A组 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围1.B 解析:纬度越往北度数越大,是北 为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纬(用N表示);纬度越往南度数越大,是南纬 160°E←180°←20°W。读图并据此判断,B点·15· 位于东半球。(4)赤道(0°纬线)把地球分为 地的东北,丙地在丁地的西北。南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 8.C 解析:首先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 ①②③④各点的经纬度位置,根据地球自转~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方向可知①地位于(23°26'N,45°W),②地位读图可知,C点位于低纬度地区。(5)读图可 于(23°26'S,45°E),③地 位 于(23°26'S,知,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离赤道越远,纬线越 90°W),④地位于(23°26'N,45°W)。短。而两条纬线之间的间隔相同。所以图 像工程师那样实践:制作地球仪、 ① ②中阴影部分面积较大的是②。 1.(1)赤道 (2)66.5 (3)D4.(1) 2.(1)调整铁丝与地面的夹角为66.5°()东西 南北 高中低 2C纬度 经度 (3)在地球仪模型上找到英国伦敦格林半球 半球 纬度尼治天文台,绷紧棉线,使棉线经过南北极点A 40°N 40°W 西 北 中 和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画出此条经线,B 40°N 40°E 东 北 中 即0°经线,再用棉线绕赤道一周,用刻度尺测量出地球仪模型上赤道的周长,并均分为C 20°S 40°W 西 南 低 12份,在棉线上做好标记,并在地球仪模型的赤既不 既不道上标出标记点,再绷紧棉线,使棉线经过南属于 属于北极点和标记点,画出余下的经线即可。(合东半 北半理即可)D 0° 20°W 球,也 球,也 低 3.合格 经线应连接南北两极不属 不属4.(1)西 (2)B与赤道 (3)D于西 于南第1节 认识地球(3)———阅读地图半球 半球例() () () 1 B 2 圆圈 3 相等 4D 120°W 例2 (1)C (2)B(5)东南 巩固练习B组A组5.A(60°N,45°E) B(25°N,180°) 1.D 2.AC(70°S,45°E) 3.D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6.(1)40°N 160°E 50°N 180° (2) 离,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西北 正西 (3)西半球 北温 中 (4)能 其有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它们C组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比例尺就是个分数,在分7.B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 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 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向。读图分析可知,A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 是比例尺越大。据选项可知:D项的比例尺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北;B图中,甲地在乙地 的分母最大,则其比例尺最小,故本题选D。的西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C图中,甲地在 4.B 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乙地的东北,丙地在丁地的东南;D图中,依 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定为北半球,甲地在乙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北京到广州·16· 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1)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6÷180000000= ———太阳系的组成与认识太阳1∶30000000,故本题选B。 例1 D5.C 6.D 7.D 8.B 9.B 例2 B10.(1)B (2)A 例3 AB组 例4 A11.(1)65 (2)甲 (3)猴山入口处 巩固练习A组() 4 1.D 2.A 3.A 4.B5.(1)B (2)C12.(1)A (2)D 解析:(1)玲玲的家住 6.(1)不同的 (2)11 变化周期相同在北京,要到山东菏泽去看牡丹,首先需要利 (3)降水(气候)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用中国铁路分布图选去山东菏泽的火车线 磁暴现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4)太阳黑子路,到了山东菏泽后需要查看菏泽市交通图, 耀斑 太阳黑子找到去曹州的交通线路,到了曹州还得使用 7.(1)D (2)A (3)扰乱地球电离层,曹州牡丹园导游图更好地进行观赏。对她没 短波通信受影响等。有帮助的是中国地形图,比例尺太小,没有实 B组用性。故选A。(2)在这四幅图中,只有中国 8.D 9.C地形图涉及的范围最广,曹州牡丹园导游图 10.(1)11 (2)ABD (3)A (4)张明涉及的范围最小,所以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 担心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如扰况下,中国地形图的比例尺最小,曹州牡丹园 动电离层———影响通信、产生磁暴———指南导游图的比例尺最大。故选D。 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等。原因:当太阳黑子13.(1)B (2)D 解析:(1)方向、比例 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三要素,地图上表示 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用来说明山 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脉、河流、国家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 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深的数字就是注记,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 场,产生磁暴,导致罗盘磁针剧烈颤动,不能实地距离的比。据图可知:图中缺少比例尺, 正确指示方向(其他不利影响也可答上)因此我们无法进行距离的估算,故本题选B。 11.(1)快(大) 2012 (2)上升(增加)(2)因为该图缺乏地图应具备的比例尺、方向 12.(1)2033 (2)C (3)ABD和图例等基本要素,所以该图不能称之为地 C组图。该图详细描述了各种动物的分布,所以 13.(1)日全食。 (2)一 三 内冕、中其最确切的名字是“动物园动物分布示意 冕和外冕 (3)峰年图”,故本题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第2节 太阳系的组成与结构(2)14.(1)C (2)A ———行星、小行星与慧星15.(1)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 (2)方 例1 (1)A (2)D案一 时间较短,步行路程较短 (3)西北 例2 (1)C (2)B(4)打车 公交地铁 (5)A·17·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A组 A组1.A 2.C 3.C 4.A 5.C 6.D 1.A 2.A 3.A 4.B 5.C 6.C7.(1)恒星 (2)蓝月亮上的大气密度较 7.大爆炸宇宙论 137亿 温度 密度大 蓝月亮中心引力较小 宇宙膨胀8.(1)水星 地球 土星 海王星 B组() 2 8.C 9.B 10.C 11.D 12.B13.C14.(1)甲(2)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3)大爆炸宇宙论。(3)D E (4)太阳 (5)E F9.(1)C组B (2)C15.D 解析:在飞船绕地球转动时,每B组: , 当飞船转动一周则飞船一定会看到一次太阳10.C 解析 读表可知 火星与其他三, , 落山,则可知宇航员在24h内看到的日落的个行星相比 表面温度最接近地球 有大气存, , , 次数.解答: 小时内看见日落的次数在 有水存在 距离地球不是很远 是人类接 24 n=。 24h÷1.5h=16(次)。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11.(1)B (2)①②③ 16.1H 1010解析:不同的星体的退行速度v 和它们12.(1) 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如图所示。(2)A (3)7613.(1)4 长 (2)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3)火星是太阳系 1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 v=Hr r=vT T=H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 则有:r=vT,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能吸引住的大联立求解可得到时间t=1,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 h没有水。我们认为温度、大气和水是生命存 一光年=3×108m/s·年,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代入数据,T=3×10810备,所以火星上可能没有生命存在。 3×10-2=10 年。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 第3节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2)———古代、现代宇宙学说 ———星系、恒星的演化例1 D 例1 B例2 C 例2 C·18· 例3 (1)大熊 仙后 (2)地球在围绕地轴 西北方向,丙地在丁地左上侧,是东南方向,B自转的过程中,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 选项正确;C.图中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附近 (3)小熊 5 丙地在丁地的东南方向,C错误;D.根据自巩固练习 转方向可知此图是北半球,甲地在乙地的东A组 北方向,丙地在丁地的西北方向,D错误。1.B 2.D 3.B 4.B 5.A 6.D 15.B7.A 8.C 9.D 10.C 16.C 解析: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读11.(1)太阳 (2)地月系 图分析可知,小河的流向是自东北流向西南,12.(1)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村庄位于工厂的东南方向,图中公路的走向(2)D (3)A 星系 是先南北走向、再变为西北-东南走向,图中13.(1)大熊 (2)C (3)全年 (4)西 地势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B组 17.(1)二氧化碳 (2)适宜的温度 水14.(1)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 (2)恒星 (3)B(3)河外星系 总星系(或宇宙) 18.(1)光球 耀斑 (2)A (3)B (4)影15.B 16.B 响地球上的气候,影响人类的无线电波通信等17.A 解析:据图示信息可知,天枢、天 (合理即可)璇、摇光所在的星座是北斗七星,摇光所指方 C组向即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天枢、天璇的连线 19.D指向正北,利用“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法则,将上图顺时针转90度,判断北斗七星的斗柄应该是指东。据材料信息“斗柄东指,天下皆 20.(1)如图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个规律判断,此时斗柄指东,观测者所在地是春季,A选项正确。 (2)东南 (3)北 西18.(1)银河系 (2)BC 21.不能,因为不同纬度的纬线长度不同第3章跟踪训练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A组1.D 2.D 3.D 4.A 5.B 6.C 第1节 机械运动(1)———参照物7.D 8.B 9.D 例1 青山或河岸 竹排10.(1)太阳 (2)C (3)A 例2 B11.(1)A (2)CD 例3 C12.(1)东经80°,南纬10° (2)C 例4 C13.(1)B (2)东北 (3)A 巩固练习B组 1.云 月亮 地球 太阳 太阳 地轴14.B 解析:A.图中甲地在乙地的西 2.地面 袋鼠妈妈北方向,丙地在丁地的东北方向,A错误;B. 3.静止 流水 运动由此图的纬度变化可知往上是南,下是北,左 4.D 5.A 6.A是东,右是西。图中甲地在乙地的右下侧,是 7.D 【解析】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及其·19· 运动状态。云是不动的,研究对象是“云”,它 动。所以,村庄和小树绕着电线杆做顺时针是“不动”的,结合诗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 转动。知诗人乘坐的船与云都在向东运动,故以船 第1节 机械运动(2)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运动的描述及测量8.东 西 地球 山 例1 C9.右 左 右 例2 甲 丙 乙B组 例3 略10.C 11.B 巩固练习12.C 【解析】(1)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 A组丙机都在匀速上升,说明甲在匀速下降;(2) 1.A 2.A 3.A 4.B 5.D 6.D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说明乙飞机也在 7.D匀速下降,但是速度比甲快;(3)甲看到地面 8.(1)匀速 6 (2)1.2 (3)小于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说明丙机匀速 9.6 “停”字牌上升或在空中某一高度静止或也匀速下降但 B组速度比甲慢;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说明丙 10.5 4 7.5机匀速上升或者在空中某一高度静止或者也 11.8 0.7 变慢匀速下降但速度比乙慢。综上可见,相对于 12.(1)竖直落时甲球所用时间为0.02s地面来说,丙飞机的情况不能确定。×5=0.1s,乙球所用时间为0.02s×3=C组 0.06s,所以甲球所用时间大于乙所用时间。13.B 【解析】战斗机水平飞行时,竖直 (2)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方向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 并且甲进行直线运动,所以甲进行匀速直线化,是静止的,就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 运动。乙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 等,间距越来越大,乙进行直线运动,所以乙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是因为飞机竖直方向 进行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越来越快。上,地面相对于飞机的位置在向上移动,发生 (3)0.5m/s 0.83m/s了变化。反之飞机相对于地面可能在斜向下13.(1)由 图 知,s=30km,限 速 v俯冲。=60km/h,14.(1)地面。 (2)乙向北运动,丙静 s止。 (3)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 (4)以 由v= 得,驾车到南昌西站所用的最少v比乙快的向北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时间:15.乙车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甲 s 30km,车的运动有三种可能:①静止;②向右运动; t=v=60km/h=0.5h=30min③向左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 爷爷9:35开车出发,经过30min后到16.前 后 顺 【解析】小树、电线杆和 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10:05,由于到站时火车村庄在一条直线上,村庄离车最远,所以相对 G1386正好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爷孙俩只能于电线杆向后运动慢一点,人从车里往外看 上G1348车次。以电线杆为参照物时,村庄看上去是在往前 (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乘坐G1348到运动;同理,可得出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向后运 达上海虹桥站所用时间:·20· t'=13:41-10:26=3h15min=3.25h,总 汽车到长江桥最快要0.4h。路程s'=780km, 变式练习1 48min所以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 变式练习2 20 34s' 780km / 。 变式练习3(1)100km/h (2)36分v'= = v' 3.25h=240kmh例2 (1)t=ss1+s= 2=200m+400m 答:(1)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爷孙俩最 v v 12m/s =快能赶上G1348车次。 50s(2)该 趟 高 铁 运 行 的 平 均 速 度 为(2)s-s/ 。 v=2 1=360m-120m t 10s =24m/s240kmhC组 (3)t=1min10s=70s14.B 解析:由题意,两人都是到中点 s2=s-s1=vt-s1=13m/s×70s-310m变换了行走方式,且同时到达目的地,由于甲 =600m骑自行车的速度较快,故其骑车用时比乙少, 变式练习1 638m而跑步用时比乙多,故甲骑车时函数图像比 变式练习2 (1)4m/s (2)360s乙骑车时图像增加得快,即斜率大;甲跑步斜 t s s s例3 1= 1÷ 2= 1v× 2v= 2s× 1=3×率比乙跑步斜率小,且其骑车用时比乙少,跑 t2 v1 v2 v1 s2 v1 s2 2步用时比乙多,甲的图像是先斜率大,后斜率 43=2∶1小,而乙的是先斜率小后斜率大,由此规律知v s s s t t s符合甲的运行规律的图像应为①,符合乙的 变式练习11= 1÷ 2= 1× 2 2 1v2 t1 t2 t1 s =2 t ×1 s2运行规律的图像应为④。 3 615.(1)负方向 等于 (2)4.5 =4×5=9∶10解析:(1)因为三个水波的圆心在y 轴 变式练习2 相等 相等 1∶3∶5∶7上,而且沿y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 例4 能以蜻蜓应沿y 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 s变式练习 (分步表达)t =t 1 600m外切,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 2 1=v =1 4m/s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速度等于水 =150s波的传播速度。 s2=v2×t2=0.5cm/s×150s=75cm(2)蜻蜓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 (综合表达)s2=v2×t2=v2×t1=v2×10m)、(0,3m)、(0,1m),蜻蜓由第一次点 s1 =0.5cm/s×600m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s=10m-1m t1 4m/s=75cm=9m,时间t=2s,飞行的平均速度v=s/t 专题拓展:速度公式的应用(2)=9m/2s=4.5m/s。 例1 s1=v1×t1=v1×(t2+t0)=s2=v2专题拓展:速度公式的应用(1) ×t2例1 (1)A牌是说从此地至长江桥之间允许 ∴5km/h×(t2+0.5h)=15km/h×t2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B牌是说从此 ∴t2=0.25h地至长江桥还有16km。 变式练习 解:s 16km ( 1)v2=1.5×v1=1.5×10m/s=15(2)t= = v 40km/h=0.4h m/s·21· (2)s0=v1×t0=10m/s×1×60s= 的距离,根据相邻两次发出和接收到返回的超600m 声波可以知道在这个时间段内汽车运动了多(3)s1=v1×t1=v1×(t2+t0)=s2 远。第一次向汽车发出超声波经0.32s返回,=v2t2 可以算出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为s=vt=10m/s×(t2+1×60s)=15m/s×t2 340m/s×0.16s=54.4m。第二次向汽车发∴t2=120s 出超声波经0.24s返回,可以算出此时汽车距() 4s1=v1×t1=v1×(t2+t0)=10m/s 测速仪的距离s'=vt'=340m/s×0.12s=×(120s+1×60s)=1800m 40.8m。汽车在这两次间运动的路程为54.4m例2 t=t +t = s + s = -40.8m=13.6m,汽车运动的时间从第一顺 逆 v船+v水 v船-v水 次超声波接触汽车开始到第二次接触汽车为144km 144km+ ,/ / / / 止 时间为1.12s-0.16s=0.96s。汽车的18kmh+10.8kmh 18kmh-10.8kmh=25h 平均速度为v=s=13.6m t 0.96s=14.17m/s。变式 练 习 1 解:t= s = s 变式练习 解析:由 与 之间的时v v1+v = 2 A p1 p22450m 间间隔为0.9秒可知,p1 与n1 之间的时间间14m/s+16m/s=15s 隔为0.3秒,p2 与n2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2变式练习2 v1=54km/h=15m/s 秒,测速仪发出超声波信号p1 到被测车接收s s1+s2 200m+300m 到超声波信号需时间0.15秒,二者相距340t= v =v +v =1 2 15m/s+10m/s= 米/秒×0.15秒=51米,测速仪发出超声波20s 信号p2 到被测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需时间变式练习3 解:t=s= s s 0.10秒,二者相距340米/秒×0.10秒=34v v1+v =2 s =+s 米,被测车接收到这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t1 t2差是0.85秒,在这段时间内被测车前进距离t1t2 =1min×3mint+t 1min+3min=0.75min 为51米-34米=17米,被测车的车速为171 2变式练习4 A 米÷0.85秒=20米/秒。例3 2 1 变式练习3 C 解析:画出超声波信号运动变式练习 C 的线段图,由图可知vt=s,解得汽车第一次例4 600m 接收到信号时,距测速仪85m;汽车第二次变式练习 解:s=s +s =vt+vt=(v 接收到信号时,距测速仪51m,选项A、 错1 2 1 1 2 2 1 B+v )×t,60km=(30km/h+30km/h)× 误。汽车两次接收到超声波信号行驶距离为2t,∴t=1h Δx=85m-51m=34m,时间间隔为Δt=s3=v3×t3=v3×t=60km/h×1h= 1.1s-(0.25s-0.15s)=1.0s,汽车的速60km 度是v=Δx/Δt=34m/s。例5 C 巩固练习变式练习 B 1.A 解析: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例6 17 17.9 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由变式练习1 D 解析:根据发出和接收超声 于地面的房屋随地球自转绕地心转动的半径波的时间差可以求出汽车在某时刻距测速仪 比同步通信卫星绕地心运动的半径小,因此·22· 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短,故房屋随地 地区为极昼,此时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相对球自转的速度v1 小于同步通信卫星绕地心 较高,利于开展建站工作。(意思相近即可)转动的速度v2。 (4)B2.(1)1 (2)25mm/s (3)75次/min 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在南半球3.(1)高 度 h h (2)v2 =50r 为顺时针,故a是正确的。第(2)题,泰山站(3)1m 与昆仑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指向北极为北,4.(1)因为120km/h>110km/h>100 故泰山站位于昆仑站的北方。第(3)题,南极km/h,所以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 时不会 洲的暖季为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故一般被判超速。 (2)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 建站选择在气温相对较高的2月份。第(4)1 题,泰山站架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风防暴 用的时间是10:41-10:31=10min= ;所6h 雪堆堵。s1 25km 17.(1)ABC CDA (2)昼半球 夜半以轿车在该路段的速度v1=t = =1 1h 球 (3)昼夜 (4)黑夜 解析:北京市:北纬6 39度54分 东经116度23分,纽约市:北纬150km/h,150km/h>120km/h,所以这辆 40度43分,西经74度00分,两地经度相差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180度左右,刚好位于地球相对的两侧,当北第2节 地球的转动(1) 京是正午时,美国纽约是黑夜。——— 地球的自转 18.(1)北 (2)120°W (3)昏线 晨线例1 B (4)正北 (5)不一样。 A 点的纬度比D例2 D 点的纬度要低,A 点所在的纬线圈要比D 点例3 A 所在的纬线圈要长,相同的时间内,A 点转过例4 B 的距离比D 点要长。巩固练习 第2节 地球的转动(2)———地球A组 的公转与二十四节气1.B 2.A 3.B 4.D 5.C 6.A 例1 略7.(1)略 (2)B D 24小时 (3)正 例2 D西 赤道 例3 D8.(1)北 地球逆时针旋转 (2)B D 巩固练习A C A组B组 1.C 2.B 3.C 4.D 5.B 6.B9.5:00 6:00 7.(1)地球的自转使一天内不同时刻太10.地方 4时 正时 24 阳方位、太阳高度等不同 地球公转使一年11.(1)B 自西向东 逆 中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2)冬至(2)昼夜交替 8.(1)公转 (2)A(3)F E F 9.(1)12 22 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12.B 13.B 14.A 长) 昼夜平分 (2)正东 北纬23°26'15.北京和新疆的经度不同 (3)太阳直射 6月22日12时16.(1)a (2)正北 (3)1、2月份南极 10.(1)均为逆时针方向,图略 (2)春分·23· 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C、D 的位置时,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3)赤道 B (4)66.5° 北极星 赤道,此后向南移动,是北半球的秋季;当地B组 球位于丙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11.B 12.C 线,位于丁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赤道,13.(1)四季更替 (2)B 解析:(1)地 在此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 移动(直射点距离北半球越来越近),因此地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2)从图中 球从丙到丁过程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看出,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 情况是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3)夏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 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太后;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光线直射北回 阳高度角为一年中的最大值,因此此时的影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 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前后。因此6月12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 球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因此此时图中的B。 的影子最长。因此可判断,表示夏至日的是14.(1)A (2)D (3)冬至 赤道 B图,A图表示冬至日,北半球的冬至日时,15.(1)相同 (2)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 地球的位置在丙处。(4)读图可知,该活动小长 (3)见下图 组观测的影子始终朝北,故可判断,该活动小组的观测点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北温带。17.(1)由长变短再变长 自转 (2)C(3)冬至日 (4)a 地球公转 (5)纬度差异 (6)大C组18.(1)南 昼渐长、夜渐短 南解析:(1)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 (2)夏至 丁北回归线,直射丙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晚 登封位于东经120度以西,地方浙江位于北半球,两位置上太阳都处于浙江 时比东经120度的地方时晚(强调东西关的南方,正午时物体的影子都朝北,只不过在 系)。甲位置时,正午影子最短,丙位置时影子最 解析:(1)读图,乙靠近近日点,则乙为冬长。(2)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D时,太阳的 至日,甲为春分日,丁为夏至日,丙为秋分日。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往赤道移动,再移到南回 当地球由乙处向甲处运动期间,也就是从冬归线上,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越来 至向春分的时段,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从南回越短,夜越来越长。(3)地球公转至甲处时, 归线向北、向赤道移动。河南登封昼渐长、夜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渐短,由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影子会不16.(1)自西向东 365.2422天 (2)秋 断缩短,故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季 昼增长夜减短 (3)B 丙 (4)北温 向南移动。解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 (2)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距离观星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 台最近之日,也就是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65.2422天)。(2) 的时间,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太阳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当地球运动到乙 高度最大的时间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该日地·24· 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上的丁处。 向长度在变小,但在上下方向大小的最大值(3)由于登封位于120°E以西,地方时比 开始并没有改变;D选项中的上下方向大小120°E的地方时晚,故每日横梁在“长堤”上离 也没有变化。观星台最近的投影出现时 间 比 北 京 时 间 9.B12∶00晚。 10.南 光沿直线传播第3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1) 11.(1)倒立 直线传播 (2)如图所示———光的直线传播例1 D例2 (1)(3)s=2h 6.0 (4)蜡烛的高度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2)正比 (3)亮度减弱 (4)物体的高 12.如图所示,可用杆影测定法:度 像到小孔的距离 (1)先测出标杆的高度h1。例3 D (2)将标杆竖直放置在地面上,测出此时巩固练习杆影的长L1。A组 (3)量出旗杆的杆影长 L2。1.②③④ ①⑤⑥h1L22.B 3.D 4.A (4)计算旗杆高度h2= 。L15.圆形 光沿直线传播 大 正方形解析: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远时,此时发生小孔成像现象,在地面上成像和太阳一样,即能观察到圆形亮斑。这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小孔与地面的距离越大,成像越大。当纸板和地面相距非常非常近时,此时小孔相对比较大,纸板在地面形成影子,中间是和 C组小孔形状相同的亮斑。 13.C6.(1)倒立 (2)变大 (3)直线 14.C 解析:由于吸顶灯发光面较大,B组 所以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的影7.B 子都属于半影区,且半影区周围较亮,边缘模8.A 解析:在探究小孔大小对小孔成 糊,所以图乙中正确的是C。像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小孔的大小,本题 15.A 解析: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中的四个设计都能改变小孔的面积,按照控 的,由于闪电以光速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制变量的思想,在改变孔的大小时,要控制孔 速,因此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形状不变,这样才能比较是否是因为孔的 的时间,再乘声速,计算结果误差最小,选项大小影响像的形状。并且A选项中的三角 A正确。形,当卡片乙向左移动时,小孔的水平和上下 16.(1)光的直线传播 丙 (2)水星方向的尺度都在变小;而B、C小孔在水平方 解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25· 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 8.AD C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9.(1)丁 (2)日食 (3)不会,金星离我(1)“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 们较远,在地球上看,太阳比金星大得多,金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 星挡不住整个太阳。一条直线上时,发生“金星凌日”现象,金星的 B组位置在丙时,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 10.B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 11.A 解析:日食只能发生在农历初(2)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 一。太阳被月球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现象叫日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 食。日食时,日轮缺损从西缘开始,到东缘结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 束;由于星图方向与实际地图方向相反,所以日”现象。 当月球绕地球转动时,影锥就在地面上自西17.(1)实 无 (2)不变 变小 向东扫过一段比较长的地带,故正确答案(3)3.458×103 是A。解析:(3)如图所示,△ABO∽△A'B'O, 12.A 解析:A.由图可知月球转动方则对应边成比例,AB =CO,即 AB = 向,由于探测器需要登陆月球背面,所以探测 A'B' C'O 9.1mm 器应在月球的后面a或c点附近,但由于a点3.8×1010cm,解得:AB=3.458×109mm= 时月球背面没有太阳光照射,所以适合的着100cm3 陆时机是在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3.458×10km近,故A正确;B.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所以探测器不需要有防水设计,故B错误;C.探测器着陆前会减速,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会与大气摩擦生热,故C错误;D.探测器第3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2) 登陆月球背面,所以在月球的背面是看不到———日食与月食 地球的,故没法拍到地球的照片,故D错误。13.(1)图1 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例1 C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 (2)C 解析:发例2 C() 生日全食是因为太阳靠近月球轨道与地球轨例3 1A.④ ①②③⑤⑦⑧ B.⑥⑦②() 道的的一个交点,而同时月球在距此点的最①④⑧③⑤⑥ C.日环食 2A.④ ①近的点上。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所以②③⑤⑦⑧ B.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 东边的太阳先被吃掉,接着运动,东边的太阳3日食过程中 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 。 , 露出来,西边的被吃掉。故杭州小明看到的日轮西缘开始的 东缘结束 而月食过程中, 。 日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 :丁—乙—月面先亏损于东缘 后复圆于西缘 C丙—甲。巩固练习A组 第4节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1)1.B 2.A 3.D 4.A 5.D 6.C ———地球板块运动学说7.(1)日环食 边缘露出的环越来越窄, 例1 C直到被小球全部遮盖(日全食) 被遮部分到 例2 (1)C (2)B大球的边缘(日偏食) (2)不能·26· 巩固练习 (3)火山喷发A组 11.亚欧板块 A1.C 2.C 3.C 12.基础隔离的 基础隔离支架4.A 解析: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 B组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证明了过去南美洲大 13.D陆和非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印证了大陆漂 14.(1)波a与波b传播速度随深度增大移说的观点。 先基本不变后增大5.B (2)①就近选择墙角蹲下后闭眼,将书包6.C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 或提包放在头顶;界地带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 ②如果在底楼,迅速跑到室外,到开阔的7.A 8.B 地带避险9.(1)B (2)C (3)板块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会引起地10.A 解析:本题运用读图识图思想。 壳运动。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图中显示大洋中脊山脉在不断抬升,古老的 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易发生地震;而贵州位海床在向两边移动,所以不是海水的侵蚀作 于欧亚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用,海水侵蚀是越老的海床,侵蚀的越厉害, 15.(1)地震的发生与农历日期有关吗 图中没有显示这一信息。 (2)统计次数太少11.(1)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 16.(1)唐山位于板块内部 (2)唐山所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处克拉通在大洋板块俯冲等因素影响下发生(2)C (3)软流层 不稳定 稳定 破坏 (3)A,B,D (4)模型法(图像法):绘B组 制模型图来解释问题;类比:克拉通类比木12.1、2、5、7 3、4、6 板,软流层类比水。13.(1)B (2)B 第4章跟踪训练14.(1)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断层陷落带, A组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巨大的断裂作用形成 1.A 2.C 3.B 4.B 5.A 6.C的。 (2)在地球的发展史上,非洲大陆从东 7.B 8.A非大裂谷这里开始分离,新的海洋在这里孕 9.(1)A、D (2)A、B (3)B、D育胚胎。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一亿年以 10.(1)11时 (2)东 (3)南后,这里将出现一个新的大洋。 11.(1)丁 (2)日食第4节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2) (3)不会;由于金星的视圆面大大小于太———火山与地震 阳的视圆面,才使得它表现为在日面上出现巩固练习 一个缓慢移动的小黑点A组 12.(1)北 (2)A (3)D1.B 2.C 3.C 4.C 5.B 6.D 13.(1)春分日 3月21日7.A 8.D 9.A (2)北回归线 短 长10.(1)火山口 火山锥 岩浆通道 气 (3)③④态 液态 固态 (2)软流层 在地球内力 14.(1)B 24 9 (2)B (3)昼夜交替的作用下,岩浆沿岩浆通道冲出地表。 非洲、欧洲 (4)极夜 (5)A·27· B组 该是冬至日的太阳高度;②夏至日时该区的15.B 白昼时间最长达15小时(根据日出和日落的16.A 解析:月球背面存在着昼夜之 时间得知);春分和秋分时昼夜平分,都是12分,背面是由于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还 个小时;③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太阳是从东会自转,所以另一面无法被我们所观察到 面升起;但太阳的直射点正在南回归线上,该而已。 地太阳出现的位置应该是东南方向。17.A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 22.(1)B (2)B,D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地球 23.(2)② 放大 (3)物距一定时自转产生的现象为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 C组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夜晚,星光闪烁,观 24.4.8 解析:小球先从A点以3m/s察如图,造成乙、丙两星星位移是地球自转的 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由于分界线MN左侧区域结果,A符合题意。 光滑,不计摩擦,小球从A点到分界线MN以18.B 解析:A运动是月球围绕地球旋 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右侧区域粗糙,转;B运动是地球的自转;C运动是地球的公 其粗糙程度相同,小球从分界线MN到B点做转;D运动是彗星的公转。地球上昼夜交替 减速运动;接着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减速运动到分界线MN,速度变为2m/s,然后19.(1)(2)如下图 (3)黑夜 白天 晨 小球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A点,故小球(4)甲地 前后两次经过右侧区域的时间相同,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其实就是小球第一次通过左侧区域的时间比第二次通过左侧区域的时间少0.8s,根据公式t=s知道v解析:(1)(s s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 2m/s-3m/s=0.8s,北极上空应画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箭头。太阳 解得s=4.8m。故A点到分界线 MN光是从右边平行照射过来。如上图。(3)AB 的距离为4.8m。是晨昏线,是黑夜与白天的分界线,AB为晨 25.C 解析:由图可知,超声波第一次昏线中的晨线。(4)图中甲地和乙地在同一 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条经线上,虽然时间相同,且当前时刻均为黑 0.32s夜,但甲地离晨线较近,甲地比乙地先进入当 时间:t1= 2 =0.16s,所以超声波通过日的白天。 的距离;s波1=v波t1=300m/s×0.16s=48m,20.(1)一年 6月22日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2)③ 冬至日 极夜() 地点,经过的时间:3c 长 多 t2=0.24s=0.12s,超声波221.①73°27' 26°30' ②15 12 通过的距离:s波2=v波t2=300m/s×0.12s=③东南 36m,所以两点之间的距离:s=s波1-s波2=解析:①结合图示得知:太阳高度最大的 48m-36m=12m。应是夏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高度最小的应 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28· 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的时刻记为0 统。他们需要设计和优化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 结构,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生产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0.16s;超声波 成本,同时考虑如何将太阳能系统更好地整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 合到现有的能源网络中。车相遇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汽 工程师的研究成果可能是:开发出高效、车从第一次相遇点到第二次相遇点行驶的时 低成本且易于大规模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间:t=1.12s-0.16s=0.96s,所以汽车行驶 设计出智能的太阳能跟踪和控制系统,或者s 12m 构建出能够与电网稳定连接的大规模太阳能的速度:v= t=0.96s=12.5m/s。电站。26.(1)自东向西 (2)AB 第2节 像工程师那样实践(3)s=2π(R速+h速)=2×3×(6371km 例1 B+400km)=40626km,t=90min=1.5h,v= 例2 Cs=40626kmt 1.5s =27084km/h。 巩固练习A组第5章 探索技术与工程的世界 1.D 2.C 3.B 4.D 5.A 6.C7.B 8.A第1节 认识技术与工程 9.(1)①②③④ (2)A (3)B例1 B (4)④①②⑤③例2 C 10.(1)D (2)A (3)C (4)①雨伞放A组 置架很容易倒 给雨伞放置架底部加入配重巩固练习 块,且底部面积更大一些 ②雨伞挂放处容1.B 2.C 3.B 4.D 5.C 6.A 易变形 更换硬度更大的圆柱形钢管7.科学 技术 工程 工程技术 (5)雨伞放置架底部设计有植物生长区,雨伞8.工程师 锯子是一项技术发明而不是 上落下的积水流入植物生长区,从而解决积自然规律 水问题B组 B组9.D 10.D 11.C 11.(1)实施计划 (2)④①②③⑤12.科学家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深入研 12.(1)D (2)①地轴 ②自西向东究太阳能的相关原理和基础理论,例如探索 (3)①南回归线23.5°S ② 昼短夜长 ③极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的微观机制,研究 昼 (4)①夏至 ②短光伏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提高太阳能 期末跟踪训练的转化效率。他们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揭示自 A组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可 1.B 2.B 3.B 4.A 5.C 6.B能包括:发现新的高效光伏材料,提出更优的 7.A 8.A 9.D 10.D太阳能转化理论模型,或者在对太阳能存储 11.③④⑥ 外焰机制的研究中取得新的突破。 12.1mm(或0.1cm) 0.60 整本书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则更多地集中在:将 的张数(或页数) 偏大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可用的产品或系 13.(1)印度洋 (2)低 (3)A·29· 14.(1)地球 (2)A 阳 当天为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15.(1)丙同学 (2)66.5° (3)从左 线,③处正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人们看不到往右 自己的影子 当天是北半球的夏季,而④地16.(1)左边勺子的勺柄最上端为北极 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所以星,图略 (2)A 是南半球的冬季,因此④地正处在冬季17.比例尺 杭州旅游图 (3)DA18.(1)种子无果皮包被 A 25.(1)左下方 (2)控制物质进出(2)丧失栖息地、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合 (3)良好 缺少了细胞壁这一结构。理即可) 26.(1)葫芦藓 (2)合格,因为红叶石楠19.(1)s=vt=2m/s×5s=10m 和桂树都是被子植物,所以手册只包含了3(2)如图 类植物 (3)桂树 (4)它包含根茎叶,孢子繁殖,生活于温暖(湿润/南方)地区。27.(1)不合理 (2)乙 不可靠(3) (4)C(3)所以通过的总路程为:s=10m+6m 解析:(1)猜想a光斑是树叶的影子,=16m;平 均 速 度 为 v=s/t=16m/12s 因为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不是影子,所以不=1.33m/s 合理。(2)①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验证“光B组 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即孔的形状)有20.C 解析:甲、乙两位选手都跑完了 关”时,保持树叶间空隙大小不变,改变孔的全程,则最终跑完的路程是一样的,A,B错 形状,观察光斑的形状,所以符合这一条件的误,甲选手取得全马第一名的成绩,则甲跑完 是乙卡片;②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验证“光全程所用时间最短,C正确,D错误。 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应21.(1)西北 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 保持孔的形状不变,改变孔的大小,但由于甲(或地幔热对流)(合理即可) 图中孔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所以得出(2)西 低 内部 ④ 的结论不可靠,所以设计的带孔的卡片如上22.(1)③①④② 产生气泡 图。(3)图1实验说明:在光屏与小孔的距离(2)装片 左上 相同的条件下,如果孔较小,通过孔形成的光(3)将凹面镜换为平面镜(或换用遮光器 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上的小光圈) 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要漱 关;如果孔太大,通过孔形成的光斑不再是小口(合理即可) 孔成像现象,而是影子的原因,则光斑形状与23.(1)温度计 (2)叶绿体(叶绿体绕液 孔的形状有关。图2与图3实验说明:在孔泡外缘运动一周的时间) 的形状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光屏与小孔的距(3)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叶细胞中细 离较近,通过孔形成的光斑不再是小孔成像胞质流动越快 现象,而是影子的原因,则光斑形状与孔的形24.(1)B (2)当天为北半球的夏至, 状有关;如果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较远时,通过②地位于北极点上,所以能够看到午夜的太 孔形成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形状·30· 与孔的形状无关;由上可知:A、B、D正确;小 =30℃。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与孔到地面的距离 32.(1)运动有关;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与孔到地面 (2)由题意可知,小轿车通行0.4米距离的距离无关;故C选项错。 所用的时间:28.(1)受精卵 帧t= 110 =0.01s,(2)甲图为植物细胞,因为它有规则的细 11000帧/秒胞壁或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小轿车的速度:v=s=0.4m=40m/s(3)AC t 0.01s29.(1)/ / ,故小轿车超速。相同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蚊子 =144kmh>120kmh组的产卵数先增大后减小 C() 解析: 由图像可知,小鸟飞行220℃产卵数 × 孵化率33.B A.>35℃产卵数的时间为 ,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因为×孵化率 t1 t2(3)在蚊虫箱中放100只健康的蚊子,控 t2=2t1制环境温度为25℃,所以小鸟与汽车所用总时间之比为不放入水(水量增加或水 1∶), ,故 正确,不符合题意;量减少一些 定期记录蚊子的产卵数。 2 A() 设 之间的距离为,小鸟的速度30.1 避免偶然因素,使实验结果更D. AB L是v1,汽车的速率是v2,由于小鸟飞到小车准确() 正主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2注入520mL的清洁无污染河水A() 则小鸟从出发到与汽车相遇的时间与小鸟返3废电池浸出液的浓度对泥鳅存活的回的时间相同,故它们相向运动的时间为时间有影响,废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高,泥鳅1 s存活时间越短(合理即可) t1,则由v= 得:在小鸟和汽车相向运动2 t(4)有害垃圾 的过程中有31.(1)> (2)温度 (3)30 1 1解析:(1)温度计示数相同,玻璃泡中液 v1×2t1+v2×2t1=L体体积相等,说明液体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 即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v +v )×1t=L……①是液体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升 1 2 2 1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液柱升得较高,所以 对于汽车来说有S >S ; v2t2=L……1 2 ②(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可知,薄壁细管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的液柱高度与温度有关,其他条件不变时,温 v1=3v2度越高,薄壁细管的液柱高度越高; 由s=vt可知,小鸟从出发到相遇这段(3)由表中数据可知,细管的横截面积为 时间内,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S1 时,液柱每增加1cm,温度增加值为:Δt=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0℃ C.因为/ ,8cm-4cm=5℃cm t2=2t1液柱高度为10厘米时,水的温度是 所以小鸟回到出发点时,汽车通过的路t=Δt×Δh=5℃/cm×(10cm-4cm) 程为·31· 1 1 36.公转s'=vt=v × t= L A解析:漏刻常用日出、日2 2 1 2 2 2 2 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B.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为 尺,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导致每天的日出与s2=v2t2=L 日落时间不同。图乙中夏季使用的箭尺,白小鸟飞行的总路程为 昼长黑夜短,所以选A。s=vt=3v ×1t=3s 3 37.气体热胀冷缩 下降 将玻璃管内1 1 1 2 2 2 2 2=2L 径做得细一些 测量范围更大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8.所需材料:布、保鲜膜、绳子、订书机32L∶L=3∶2设计草图:故B错误,符合题意。34.C 解析: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100格代表100摄氏度,而现在水温增加10℃,温度计的示数只增加了9℃,所以一个格就表示10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9℃ 设计意图: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水温度是100℃,不准的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增 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加升高了100×9 (个)刻度的高度,由于 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10=90质的作用,用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布———用不准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舒适、, 美观 保鲜膜———防飞沫 绳子———温度计的示数是4℃ 用此温度计测得的温度佩戴 订书机———固定在读数时都要用上升的刻度加上4℃,因此用39.(1)500 (2)B (3)A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的示数为:y=90℃+4℃=94℃。 解析:(1)利用公式t=s,其中v v=c=3设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等时温度 ×108m/s,s=1.5×108km=1.5×1011m,代为t,则 入数据求得t=500s;(3)由日冕层密度约为(t-4)×10℃=t, 1011 个原子每立方米;光球层密度约为10239: 个原子每立方米;在太阳中心,密度约为t 1.5解得 =40℃×105kg/m3,可知,日冕层的密度最小。35.C·3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pdf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