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导读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个部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的课后题、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有相关的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除了要在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上着意落实这一要素,阅读教学中也要适时渗透,适当训练。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都和民间故事密切相关,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写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入的体验。课文 主要内容《猎人海力布》 《猎人海力布》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 《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可是他们被王母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最终王母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本文就是故事的前半部分。《牛郎织女(二)》 本课是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讲牛郎织女在王母的干预下,被天河隔开,从此天各一方,但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星辰。王母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口语交际三:讲民间故事》 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民间故事的基础上,本次口语交际安排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重点是创造性的复述故事。《习作三》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缩写故事”,引导学生把较长的故事缩写成简短的故事,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语文园地三》 “交流平台”先点明创造性复述是把故事生动、形象的讲给别人的交际需求,同时梳理和介绍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词句段运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感受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别,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把简略的情节说具体,并运用这样的方法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具体。“日积月累”编排了唐代林杰的一首古诗《乞巧》,诗文是对民间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9. 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本课词语。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3.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4.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教学重难点]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本课词语。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教材中单元导读的内容,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用符号标出来。2.反馈指导。3.小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讲述民间故事的课文,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流传下来,寄托了人们朴素的愿望,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像我们熟悉的沉香救母,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都属于民间故事。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一件什么样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1.学习提示: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学生明确阅读要求,默读课文。预设1:救白蛇得到宝石。预设2:救乡亲变作石头。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复述课文的方法吗?(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内容;按顺序复述,不遗漏重要情节;遇到人物对话改写为转述句。)讨论:(1)分组读课文,讨论:这两个故事中,哪些关键信息不能遗漏?教师相机板书情节(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救小白蛇得到宝石——小白蛇反复强调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劝不愿搬家的乡亲——为救乡亲们变成石头。)(2)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如何转述?明确:转述不是简单地改变人称,更应整合对话内容,提取核心信息。组织学生以小白蛇感谢海力布救命之恩说的两段话为例,练习转述。原文 改为转述“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什么话,只能自已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一块石头。(3)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情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板书提示,练习详细复述课文。三、学习生字,交流方法1.学认字。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1)酬:读chóu,不要读成yǒu或zhōu。(2)誓:可以通过分析发现生字的读音、字义与字形之间的联系。“誓=折+言”,“发誓”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整体认读音节)(3)谎:可以通过分析发现生字的读音、字义与字形之间的联系。“谎=讠+荒”,“谎话”是不真实的、骗人的话。(三拼音节)(4)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的统称,所以是牛字旁,现指为正义献出自己生命或舍弃权利、利益。2.学写字。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写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酬:右面的“州”字注意竖撇、竖、竖三个笔画之间的间距相等,中间竖较短,右面的竖最长。誓:上面的“折”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部言字的第一横要长,托住上部的“折”字。“言” 字横画较多注意横画间距离要小一些,第一横最长,其他横较短。延:书写时注意笔顺,先写里面部分,再写建字旁。被包围的部分末笔是“竖折”;建字旁由两笔写成,横折折撇上边收缩,捺笔伸展。3.词语认读。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了复述课文;还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2.布置作业。(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2)计时默读课文,熟悉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2.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记得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吗?预设1:救白蛇得宝石。预设2:救乡亲变石头。二、尝试创造性复述故事1.教师引导:民间故事大多通过口耳相传流传到今天,如果我们想把这个故事传下去,怎样讲述它,可以让别人对它感兴趣?预设1:把不重要的部分省略说。预设2:把精彩的部分有感情地讲出来。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详细复述。但是,如果想让故事更加精彩,最好能进行创造性复述。我们有时候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添油加醋”,让我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让听众觉得更有趣,但又不改变主要情节,这就是创造性复述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让学生围绕“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这部分内容,梳理出关键的故事情节。预设:关键情节是“海力布劝不愿搬家的乡亲们”和“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石头”。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1)引导学生围绕“海力布劝不愿搬家的乡亲们”的情节,用恰当的语气讲出海力布当时的心情。点拨:在讲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无效,而他又不能告诉乡亲们实情时,要把他着急的心理表现出来。可以抓住海力布“劝搬家”时的与“急”有关的两个词语和一个短语来表现在“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背后,海力布究竟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就是海力布,你打算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们 预设:乡亲们,赶快搬家吧!这里不能住了。大家不要问了,相信我,快搬走吧!我海力布从来不说谎话,我发誓我说的千真万确,求求乡亲们相信我吧!快点搬家,再晚就来不及了!(2)引导学生讲述“海力布不得不说出实情而后变成石头”的情节。点拨:看到乡亲们不愿离开,海力布的语言可能有什么变化 最后海力布是怎么决定说出实情的 (这时候的海力布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语气平静而坚定。)预设:乡亲们,我这里有颗宝石,这颗宝石是龙王酬谢我的,含着它我就可以听懂鸟兽的语言。刚才我听见一群鸟儿说,大山要崩塌了,洪水要来了,你们看,鸟兽都已经飞的飞、逃的逃了。所以大家也赶快搬走吧!我之所以刚才不能说,是因为只要我把听到的说出来,就会变成……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乡亲们的口吻讲述。点拨:忽然听到要搬家,要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乡亲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听到海力布说出实情,看到他变成石头,乡亲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预设:海力布劝我们搬家,我们感到很奇怪,虽然我们相信海力布不会说谎,但是让我们搬家总的有个理由哇!我们对海力布说:“咱们在山下住了好几代了,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你得把事情说清楚哇!”见我们都不愿意搬,海力布只好说出了实情: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感谢他,送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说的话的保湿,但是动物说的话不能告诉别人,不然他就会变成石头。今天他在打猎时听鸟儿们讨论今晚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淹没。海力布刚说完,他就变成了石头。5.学习改变叙述顺序。点拨: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我们在复述课文的时候还可以改变复述顺序,比如:可以先介绍这块叫作海力布的石头,再讲这块石头的来历。三、明确故事要点,练习缩写1.为了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人们在这块名叫“海力布”的石头旁边立了一块石碑,在上面刻了一段介绍这块石头来历的话。石碑上的话是怎样写的呢?2.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想想如何简要介绍这块石头的来历,全班交流。3.引导学生回顾主要情节,明确要写清楚哪些情节。预设:(1)开头要交代清楚海力布是一位“猎人”,他平日总是“热心帮助别人”,为下文希望得到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提供合理的解释。(2)要讲清两个主要情节:海力布救小白蛇得到宝石;听到消息力劝乡亲们搬家,后因劝说无效无奈说出实情,而后变成了石头。(3)还要交代清楚宝石的秘密,它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至少把握以下几点:宝石在使用上有特别秘密——要含在嘴里才有效;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动物说什么话不可告诉别人,否则自己会变成石头。这些秘密应呈现在第一个情节“海力布救小白蛇得到宝石”中。4.写好介绍,交流评改。(1)请学生通读自己写的介绍,想想是否涵盖了故事的主要事件,是否讲明白了石头的来历,语句是否通顺。(2)同桌交流,交换意见,进行修改。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学生每朗读一篇介绍后,要注意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说说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如何修改。5.小结:当我们需要把一个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别人时,就要对复杂的情节进行概括。刚刚大家写的介绍,就是对《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的缩写。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结构梳理。2.布置课后作业。[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在我国某些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故事中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人们因此世世代代纪念他。本课的重难点我通过紧扣故事、创造性复述故事、缩写故事的要点来展开教学。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复习前一个单元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故事关键情节和线索,练习转变角色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生由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面能讲出十分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这令我很欣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神奇,也加深了对人物品质的体会。最后,我通过小练笔,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为单元习作提前做准备,也将整个单元进行了导读性的关联和融合。类文阅读-9猎人海力布让王爷下轿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真的吗?”“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 ,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yōng)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看!聪明的王爷,我( )让你下了轿,( )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和 描写。“吹胡子瞪眼”是形容的样子。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巴拉根仓怎样的态度?4.巴拉根仓是蒙古族著名的机智人物。你还知道哪些机智人物呢?写出他们的名字吧。参考答案1.不仅……还……/不但……而且……2.语言 神态 王爷很生气3.本文主要写了巴拉根仓骗王爷下轿的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机智,对王爷的权势无所畏惧的态度。4.示例:诸葛亮、刘伯温、徐文长等。宗本请客(节选)从前有位宗本(县官),家里堆满发霉的粮食,却舍不得施舍给百姓。 宗本家里有个聪明的仆人,名叫土登。一天,土登向百姓们宣布,他要让宗本摆几天宴席。百姓们听了哈哈一笑,谁都不相信。土登笑眯眯地说:“你们等着瞧吧!” 县城里只有一条可供人饮用的泉水。宗本把泉水占为己有,说这是佛爷赐给他的神水。一天,宗本在城堡顶上散步,瞧见土登趴在泉边一棵大树上,好像正在和谁吵架。宗本走下城堡问:“你在这里指手画脚干什么?” 土登告诉宗本,泉水中的蛟龙污蔑(miè)宗本是爱财如命的吝啬(lìn sè)鬼,而他反驳说宗本整天忙里忙外都是为了百姓的安乐幸福。蛟龙不服气,拿出山羊头那么大的金子,扬言如果宗本舍得破财,给百姓们设宴,那么它也可以摆几天宴席。要是它的话像这泉水一样流走,就把这块黄金送给宗本。 宗本想得到山羊头那么大的金子,就决定忍痛摆上几天宴席。宴席还没结束,宗本就让土登去请蛟龙上来设宴。土登像那天一样,爬到泉水边的大树上,比比划划半天,然后垂头丧气来到宗本跟前,说:“龙说它已经和宗本一起摆完了宴席。那些吃的喝的,哪一样不是由龙泉里流出来的水做成的?宗本拿出粮食和肉,龙拿出了水。它让我告诉你,如果宗本大人能摆出不用水做的宴席,就把那块山羊头大的黄金送给你。”宗本瞪着两眼,嘴里直喘粗气,脸色变得像灰不溜秋的猴子。1.解释词语。(1)指手画脚:(2)垂头丧气:2.指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的成语是“ ”。像这样含有比喻义的成语还有 、 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把它改为陈述句。4.泉水中的蛟龙真的要拿出山羊头那么大的金子和宗本打赌设宴吗?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5.你觉得土登和宗本各是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1.(1)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2)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2.爱财如命 示例:水平如镜 胆小如鼠3.反问 那些吃的喝的,没有一样不是由龙泉里流出来的水做成的。4.示例:那当然不是真的。泉水里并没有蛟龙,那只是土登设的一个计,就是为了让宗本设宴请百姓们吃饭的。5.示例:土登是一个聪明、有智慧、关心百姓的人;宗本是一个吝啬、贪婪、愚笨的人。(共31张PPT)人文主题:民间故事语文要素: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沉香救母》民间故事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学习提示: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初读课文第一课时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作石头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内容按一定顺序复述抓住关键情节遇到人物对话复述时改为转述句大家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复述课文的方法吗?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作石头讨论:复述这两个故事时,哪些关键信息不能遗漏?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小白蛇反复强调宝石的禁忌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的消息劝不愿搬家的乡亲救白蛇得到宝石救乡亲变作石头讨论:在复述时,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要怎么转述?转述不是简单地改变人称,更应整合对话内容,提取核心信息。如以小白蛇感谢海力布救命之恩说的两段话为例,提取核心信息,可做如下转述:原文 改为转述“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小白蛇说,她是龙王的女儿,她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海力布。海力布要什么珍宝都可以,如果不喜欢珍宝,可以要龙王含在嘴里的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但是动物说什么话,只能自已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就会变成一块石头。会认字酬 誓 谎 牺chóushìhuǎnɡxī酬谢发誓说谎牺牲整体认读音节三拼音节会写字延焦chóujiāo酬珍叮嘱塌誓谎灾悔shìhuǐzāiyánhuǎnɡzhēndīnɡtāzhǔ扶fú酬誓延右面的“州”字注意竖撇、竖、竖三个笔画之间的间距相等,中间竖较短,右面的竖最长。上面的“折”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部言字的第一横要长,托住上部的“折”字。“言” 字横画较多注意横画间距离要小一些,第一横最长,其他横较短。书写时注意笔顺,先写里面部分,再写建字旁。被包围的部分末笔是“竖折”;建字旁由两笔写成,横折折撇上边收缩,捺笔伸展。书写指导词语认读猎物酬谢珍宝感激叮嘱复活议论崩塌搬家焦急发誓谎话迟延镇定后悔悲痛震天动地千真万确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再三嘱咐。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很大。第二课时你还记得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吗?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复习导入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们在讲故事时有时会“添油加醋”来让我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让听众觉得更有趣,但又不改变主要情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发挥想象,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下面的情节。海力布劝不愿搬家的乡亲们。海力布为救乡亲们变成石头。随堂演练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1)在“焦急”“急得掉下眼泪”的情况下,海力布心里是怎么想的?(2)如果你就是海力布,你打算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们 (3)看到乡亲们不愿离开,海力布的语言可能有什么变化 (4)最后海力布是怎么决定说出实情的 点拨提升我们刚才是以海力布的口吻复述故事,如果让你们以乡亲们的口吻复述故事,你们会怎么做呢?忽然听到要搬家,要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乡亲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听到海力布说出实情,看到他渐渐变成石头,乡亲们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学习改变叙述顺序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我们在复述课文的时候还可以改变复述顺序,比如:可以先介绍这块叫作海力布的石头,再讲这块石头的来历。为了纪念海力布,人们在这块名叫“海力布”的石头旁边立了块石碑,在上面刻了一段介绍这块石头来历的话。石碑上的话应怎样写呢 讨论交流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复述时要交代清楚海力布是一位“猎人”,他平日总是“热心帮助别人”,为下文希望得到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提供合理的解释。猎人热心帮助别人救小白蛇得到宝石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呼救声。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方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清晰地概括语段的意思吗?救小白蛇得到宝石阅读课文第4、5自然段,说一说小白蛇说的宝石是一颗什么样的宝石。海力布为什么不要其他的珍宝,只要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小白蛇叮嘱宝石的禁忌复述时要交代清楚宝石的秘密(能听懂动物说话,但告诉别人自己会变成石头),它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海力布听到灾难将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海力布从一群鸟那里听到了什么呢?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海力布说的话在复述时如何转述呢?为救乡亲们变成石头乡亲们不听海力布的劝告,海力布做了什么决定呢?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而变成了石头,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课文第8、9自然段,主要抓住了海力布的什么进行描写?突出了海力布什么样的品质?讨论交流神态善良无私舍己为人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起 因经 过结 果救白蛇,得宝石获信息,劝乡亲说秘密,变石头心地善良舍己为人9. 猎人海力布结构梳理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课后作业猎人海力布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给下面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酬谢(chóu zhóu) 叮咛(dīn dīng) 后悔(huǐ hǐu) 牺牲(xī qī) 誓言(sì shì) 嘱咐(shǔ zhǔ)形 火眼金睛,辨析组词。 珍( ) 谎( ) 延( ) 悔( ) 诊( ) 慌( ) 廷( ) 诲( )义 把与原文语句意思相近的成语连一连,并体会民间故事的语言特点。 再晚就来不及了 泫然欲泣 急得掉下了眼泪 山崩地裂 从来不说谎话 追悔莫及 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 一言九鼎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4.通过预学,我能根据课文把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龙王以宝石做_______,并_______他在_______动物的话后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后来海力布冒着生命危险_______地劝说人们搬家,即使百姓知道他从不_______,依然没有相信他,直到海力布变成石头才感到_______。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5.通过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其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件?说说原因。预习目标四: 补充资料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口头流传的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9《猎人海力布》导学案 课题 猎人海力布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酬谢”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海力布乐于助人、舍已为人的美好品质,从小就要懂得心中有他人。教学重难点 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2.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民间故事。(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一、交流分享,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指名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间故事。 2.导入新课,启发学 生质疑。 1.分享自己搜集的民间故事。 2.根据课题进行质疑。 质疑环节, 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有价值的问题。 如:海力布是怎么变成石头的 为什么他的故事会流传了这么久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5分钟)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字词。 2.组织学生小组内检 测生字掌握情况。 3.出示词语卡片,检测生字掌握情况。重点强调“酬”“誓”“嘱”“珍”的读音。 4.指名读课文。 5.课件出示下面的填 空题,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海力布因为( )而得到了( ),为了( ),结果( )的事。 1.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圈画自己不懂的词语。 2.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开火车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3.开火车读,小老 师领读。 4.分自然段朗读课 文,注意读准“誓、酬、珍、延、嘱”的音。 5.根据提示理清课文脉络,完成填空。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海力布因为救了龙王的女儿而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为了救乡亲们,结果变成了一块石头的事。) 1.在检测生字 词掌握情况时,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对哪些生字掌握得不好。 2.在学生根据提示梳理课文脉络 时,引导学生归纳概 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概括。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7分钟) 1.组织默读,想一想: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2.组织交流。 1.默读课文,思考问 题。 2.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救龙王女儿得到宝石;为救乡亲变成石头。) 在归纳课文的主要事件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 句,说清楚谁干什么,事件概括要简洁、凝练。四、学习生字,练习巩固(用时:15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2.教师示范,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酬、嘱、延”的书写要点。3.出示形近字,组织学生口头组词。悔( )叮( )诲( )钉( )谎( )延( )慌( )廷( ) 1.认读本课生字,头给生字组词。 2.观看教师范写,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习把生字写好。 3.比一比,再组词。 1.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指导书写。 2.在给形近字组词时,引导学生从字音、字形、字义方面理解。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过渡新课(用时:3分钟) 1.回顾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过渡到新课 1.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齐读课题。 在学习目标中,引导学生学会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二、自学探究,感悟品质(用时:19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边读边画出描写海力布言行或内心活动的句子,说一说海力布具有怎样的品质。 2.组织小组交流。 3.抓住起因,朗读感悟。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海力布言行和心理的语句体会海力布的热心助人。 (2)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再三叮嘱”。 (3)指名分角色朗读第4~6自然段。 4.了解事情的经过,体会海力布的内心活动。 (1)指名说感受。 (2)分角色演一演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情景。 5.想象拓展,在故事结局处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无限悲痛。 (2)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人们再见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会说些什么 1.根据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课文,勾画相关语句,进行批注。 2.结合自己找到的 相关语句,交流读书感受。 3.(1)抓住关键语句“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海力布想……实在是太好了”,从行动和心理描写上体会海力布乐于助人的品质。 (2)联系小白蛇两次叮嘱海力布不能把动物说的话告诉别人,理解“再三叮嘱”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嘱咐的意思,表示强调。 (3)分角色朗读,读出海力布的热心和小白蛇、老龙王的感激之情。 4.(1)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海力布在劝说乡亲们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2)体会人物心情,分角色演一演第8、9自然段的内容。5.(1)结合“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体会人们的悲痛心情。 (2)展开合理想象,表达人们对海力布的敬爱与怀念之情。 1.学生作批注 时,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或简短 的语句进行批注。 2.在理解“再 三叮嘱”的意思时, 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写小白蛇的再三叮嘱 3.海力布劝说 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是文中的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 “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镇定”等词语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海力布会如此镇定。三、课堂练习,学以致用(用时:15分钟) 1.出示小练笔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2.组织交流评议。 1.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这 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2.读一读自己完成的小练笔,请其他同学评议一下。 指导学生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 楚,强调把句子写通顺,同时注意标点符号。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用时:7分钟) 1.出示民间故事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白蛇传》《阿凡提》《田螺姑娘》) 2.布置作业:搜集民间故事,准备召开民间故事会。 1.交流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2.搜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教师可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猎人海力布》说课稿 说教材 《猎人海力布》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民间故事,课文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从动物口中得知大山将要崩塌,洪水将要淹没村庄的消息,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他不惜牺牲自己,说出真相,最后写人们得救了,海力布却变成了一块石头。说学情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牺”4等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四、说教学重难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根据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学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式教学方法。以生动故事情节为载体,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通过朗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交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知识结构化的方法。因此,本教学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以练为主,读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六、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 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 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等方式)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生总结、汇报,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 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三)再读课文1.自学提示: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生总结、汇报: 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板书:救白蛇 得宝石 听鸟语 救乡亲 变石头) 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四)合作交流。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 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交流、总结、汇报: 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 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 (板书: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 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 3.生总结并汇报: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讲故事,练习复述。 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1.师指导讲故事 (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七)拓展延伸。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 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七、说板书设计救白蛇 得宝石 9.猎人海力布 听鸟语 救乡亲 变石头善良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课件)9.《猎人海力布》.pptx (配套教案)9.《猎人海力布》.doc (预习卡) 9.《猎人海力布》.docx 《猎人海力布》导学案.doc 《猎人海力布》说课稿_.doc 类文阅读-9 猎人海力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