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四上 第5课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课件+备课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四上 第5课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课件+备课素材)

资源简介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预习目标一: 掌握字词 音 给下列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豆荚(jiā jiá) 囚犯(qiū qúi) 僵硬(jiāng qiāng) 青苔(tāi tái) 按照(nàn àn) 豌豆(wān wǎn)
形 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把易错的生字词写一写。
义 我能读下面的语段,理解划线词语。 “难道我永远就在这儿做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僵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目标二: 整体感知 根据课题,我能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各自的打算是什么?
预习目标三: 思考质疑 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拓展资料 了解安徒生生平,读一读其他作品,尝试用上提问的方法。
日积月累 7.学习本课关于提问的方法,既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无论哪一种提问方法都能够方便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类文阅读-4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寻找快乐的小獾(节选)
朱惠芳
一天,小獾(huān ɡuàn)决定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小獾走呀走呀,听见路边有一棵快要干死的小野花在喊:“小獾,请你救救我!”小獾把一片草叶卷成一个筒,捧来清水,轻轻洒在小野花身上。小野花喝足了水,挺直了腰,脸儿变得鲜艳了:“谢谢你!这个花瓣是我身上最香最美的一瓣,送给你。”一片粉红色的花瓣轻轻飘下来,小獾把花瓣藏好,又踏上了寻找快乐的旅程。
忽(tū hū)然,小獾看见前面有一张蜘蛛网,一只小蜜蜂不小心撞(zhuànɡ zhuàn)了上去,正在拼命挣扎。小獾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用力一拉,把小蜜蜂救了出来。小蜜蜂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一小罐蜂蜜送给你。”小獾藏好蜂蜜,又忙着去寻找快乐了。
小獾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地上传来轻轻的呻(shēn shēng)吟声。原来是小蚂蚱在草丛间练习跳远的时候,不小心把腿摔伤了。小獾背起小蚂蚱,把他送回了家。小蚂蚱的妈妈非常感激:“小獾,这根风铃草送给你!”
天色晚了,小獾带着花瓣、蜂蜜和风铃草回到了家。看着这三份礼物,想起小野花、小蚂蚱和小蜜蜂的笑脸,小獾惊奇地发现,自己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就是快乐吗?”小獾自言自语地说。
他尝了尝蜂蜜:“原来,快乐就是这样甜。”
小獾躺了下来,把花瓣盖在身上,深深地吸了口气:“原来,快乐就是那么香。”
微风吹动风铃草,传出“叮叮当当”的轻响,小獾闭上了眼睛:“原来,快乐就是那么好听。”
小獾就这样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 )
(2)小心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
3.仔细阅读文中画线句子,仿写连续动作的句子。
4.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都遇到了谁?他都做了什么?
5.小獾找到自己的快乐了吗?他的快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huān hū zhuànɡ shēn
2.(1)自言自语 (2)小心翼翼
3.示例:我打开书包,拿出课本,大声朗读课文。
4.小獾在寻找快乐的途中遇到了快要干死的小野花,他帮小野花浇水;遇到了撞上蜘蛛网的小蜜蜂,他把小蜜蜂救了出来;遇到了把腿摔伤的小蚂蚱,他把小蚂蚱背回了家。
5.小獾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他的快乐像蜂蜜一样甜,像花瓣一样香,像微风吹动风铃草一样好听。他明白了帮助别人就会获得快乐。
鸟窝里的树(节选)
王一梅
春天,鸟先生用干草和泥土筑了个又大又结实的鸟窝,鸟太太就蹲在窝里孵它的蛋宝宝。
一天,一个鸟蛋动了一下,呀,是宝宝快要出生了?鸟太太忙起身一看,原来鸟窝里长出了一棵小树苗,叶子绿绿的、肥肥的,正一个劲儿地往上窜呢!
鸟太太孵出了一棵树,这消息一下传开了。
“快把它砍掉,要不,它会把你们的鸟窝撑破的。”螳螂先生扛着大镰刀赶来了。鸟先生接过镰刀就要砍小树苗。“可怜的小苗苗,瞧它长得多好呀!”鸟太太扑上去拦住了鸟先生。
“那你们就得搬家,你们的鸟窝很快就要被它戳(chuō)出个大窟窿的。”甲虫先生开来了大卡车,准备帮鸟先生一家运东西。可鸟先生说什么也不愿离开它辛辛苦苦筑的窝。
树苗一个劲儿地往上长,眼看就要把鸟窝撑破了。“要不,咱们把这小树挪个地方。”鸟先生、鸟太太同时想出了个好办法。螳螂先生和甲虫先生捋(luō)起袖管就动手搬树了。小树苗苗被大家轻手轻脚地从鸟窝里搬下来,种在了泥土里,鸟太太又去孵它的蛋宝宝了。
这时,一个鸟蛋又动了一下。“哎呀,又要孵出一棵树了。”鸟先生叫起来。鸟太太瞪了鸟先生一眼:“我哪能老孵出树来,这回,准是我们的宝宝要出生了。”可不,鸟先生果然成了四个鸟宝宝的爸爸了。
在鸟先生、鸟太太的精心照顾下,鸟宝宝和小树苗一起长大了。当四只小鸟学会飞行时,这棵从鸟窝里搬出来的树上开出了粉红色的花,呀,是一棵漂亮的合欢树。鸟先生一拍脑门:“嗨!我就是用合欢树下的泥土筑的鸟窝呀!”
1.照样子,写词语。
辛辛苦苦(AABB式):
轻手轻脚(ABAC式):
2.从哪里可以看出鸟妈妈对小树苗的喜爱呢?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3.鸟太太孵出了一棵树,这消息传开后,都有谁赶来了,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议?
4.最后,这棵树的命运是( )
A.被残忍地砍掉了。
B.撑破了鸟窝,占据了鸟太太的家。
C.被大家从鸟窝里搬下来,种在了泥土里。
5.读完故事,你知道鸟太太为什么会孵出一棵树了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参考答案
1.示例:匆匆忙忙 从从容容 人山人海 一板一眼
2.“可怜的小苗苗,瞧它长得多好呀!”鸟太太扑上去拦住了鸟先生。
3.螳螂先生扛着大镰刀赶来了,他建议把小树苗砍掉。 甲虫先生开来了大卡车来了,建议鸟太太一家赶快搬家。
4.C
5.因为鸟窝是鸟先生用合欢树下的泥土筑的,里面可能有合欢树的种子,所以就在鸟窝里发芽了。(共34张PPT)
新课导入
两头尖尖,
肚儿圆圆。
脾气不小,
内藏元宝。
谜底:豌豆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 《拇指姑娘》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最终成为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
主要作品:《皇帝的新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会认字
虚弱
豌豆
僵硬
囚犯
亲吻
wān

jiānɡ
wěn
qiú
揭晓
kuànɡ
洋溢

预感

窗框
jiē
(肢体)不能活动。
事先的感觉。
公布(事情的结果)。
充分流露。
会写字






wān
àn
shū
shì
àn
kǒnɡ






yìnɡ
qiānɡ
nài
tàn

cénɡ
豌豆
按照
舒服
适合
黑暗
恐怕
坚硬
枪声
耐心
探讨
愉快
曾经

jiānɡ

ɡōu
僵硬
水沟


溢出
自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初步感知
说一说
本文主要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其中对第五粒豆的进行了重点描写,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默读课文,积极思考,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写下自己的问题。注意既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
问题清单
问题清单
1.被男孩当作子弹射出去时,五粒豌豆有怎样的目标?
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3.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4.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5.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6.五粒豌豆中,哪一粒是最了不起的?
第二课时
针对部分
针对全文
问题清单
1.被男孩当作子弹射出去时,五粒豌豆有怎样的目标?
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3.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4.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5.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6.五粒豌豆中,哪一粒是最了不起的?
交流分享
问题1:被男孩当作子弹射出去时,五粒豌豆有怎样的目标?
提示:默读课文第1—12自然段,找出答案。
第一粒豌豆
“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吧!”
第二粒豌豆
“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第三、四粒豌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第五粒豌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第一粒豌豆
第二粒豌豆
第三粒豌豆
第四粒豌豆
第五粒豌豆
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
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交流分享
问题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提示:默读课文第11—21自然段,找出答案。
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态度。从它反复提到“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可以看出:小豌豆即使是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也依然可以存活,并且顽强地生长。
交流分享
问题3: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提示:默读课文第16—21自然段,找出答案。
母亲向窗边走去,把窗户打开一半。“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怎么钻进这个隙缝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那株豌豆苗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竟然存活了下来,给母亲带来了无限惊喜,它彰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对病中的女儿来说就如同一个生机勃勃的小花园,带给女儿生的希望。
交流分享
问题4: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提示:那一天小女孩的身体状态如何?她做了什么?豌豆的状态如何?
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女孩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交流分享
问题5: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提示:细读13-21自然段,分别找出豌豆苗和小女孩的变化。
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小女孩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
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这粒豌豆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
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
开出了一朵紫色的豌豆花。
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心里充满了感激。
豌豆苗 小女孩
钻进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身体非常虚弱,躺在床上一整年了
在裂缝里生了根,长出了叶子
觉得自己好了一些,最终也会好起来的
攀着绳子向上生长
要比以前愉快得多;也能自己爬起来
开出了一朵紫色的豌豆花
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
伴随着豌豆苗的每一次变化,小女孩也越变越好,她从中得到了信心,逐渐康复。
交流分享
问题6:五粒豌豆中,哪一粒是最了不起的?
提示:梳理五粒豆的经历,然后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粒豌豆
第二粒豌豆
第三粒豌豆
第四粒豌豆
第五粒豌豆
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
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落到水笕里,被鸽子吃掉了。
落到水沟里,被涨得大大的。
被鸽子吃掉了。
成为小女孩的花园。
最初的目标
最后的命运
方法总结
提问角度
部分
全文
理解文章
结构梳理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想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想飞进太阳里去——落到水沟里
第三、四粒: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被鸽子吃掉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发芽、开花
小女孩:身体非常虚弱——收到鼓舞,病情好转
坚强的意志
生命的奇迹
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尝试提出新的问题并解决。《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说课稿
1、说教材
这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五颗一起长大的豌豆,各自奔向自己理想的未来,其中一颗在一座小楼的窗台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给一位身体虚弱长期卧病在床的小姑娘带来生机,给她信心和勇气,战胜病魔的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正字,正确读写生词。
2.了解小姑娘好起来的原因,体会小豌豆美好的心灵。
3.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不同目的提出不同方面问题。
4.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姑娘好起来的原因,体会小豌豆美好的心灵是重点。
2.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根据不同目的提出不同方面问题是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豌豆荚的照片,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豌豆荚对我们来说是很普通的,也有同学只见过豌豆没见过豆荚,这也只能说明豌豆荚实在是太普通了,见没见过都没什么了不起。可是有一位童话大王,我相信我们都读过他的童话,他看到了豌豆荚后就发现了其中一个故事,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读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个童话大王是谁?安徒生。(课件展示安徒生资料)
(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出示生字,请学生说说自己已经学会了哪些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对于较难的字做重点交流,如豌、恐、僵、枪、曾等。
2.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号,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说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课件展示,适量补充)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3)母亲为
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4)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主要写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成熟后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各奔前程。其中一粒飞进一个裂缝中,如囚犯般生活,可是它却发芽开花,还给一个因为身体虚弱长期躺在床上的小女孩带来了愉悦和生机的故事。)
2.课文分段,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个部分:
(1至6自然段)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生活;
(7至12自然段)五粒豆各奔东西;
(13至21自然段)豌豆发芽、开花,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生机;
(22至24自然段)豌豆们各自的结局。
(4)四、思考疑问,自主阅读
1.学习第一部分(1—6)豆荚里的五粒豆的生活。
(1)齐读第1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解决。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豌豆在豆荚里生长的概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指名回答,自由交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齐读第2—6自然段,请学生提出问题,再互动解决。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豌豆粒关于离开豆荚的讨论)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自由交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习第二部分(7—12)五粒豆各奔东西
(1)齐读这部分,并思考:五粒豆分别去了哪里?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经历?它们有什么想法?(课件展示)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讨论解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
(2)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1.学习第三部分(13—21)豌豆与小姑娘
(1)齐读第13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小姑娘的家庭穷苦、自身虚弱)这一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有谁能够帮忙解释?(适量补充)
(2)齐读第14—16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这几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春天,豌豆发芽了,小女孩发现了它)
(3)齐读第17—19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小女孩看着豌豆芽生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4)齐读第20—21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 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豌豆开花了,孩子也好起来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5)小姑娘为什么会好起来?(对比小豌豆的生长阶段和小姑娘的状态: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觉得自己会好起来;小豌豆沿着绳子努力长→小姑娘愉快了很多,能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小豌豆开出粉红色的小花→小姑娘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6)“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是什么意思? 节日是快乐的,值得纪念的。这一天豌豆开花了,小姑娘也好了起来,愉快得轻吻豌豆的嫩叶,对于豌豆或者小姑娘来说都是愉快而值得纪念的。
2.学习第四部分(22—24)豌豆们各自的结局
(1)齐读22—23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 这几段主要讲了什么?(其余豌豆们的结局:想飞去广大世界的豌豆和在地上打滚的豌豆都被鸽子吃掉了,想飞进太阳里的豌豆在水沟里泡得胀胀的并自鸣得意)
(2)齐读24自然段,询问学生能提出什么问题,互动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小女孩健康快乐地对着豌豆花微笑)小姑娘对豌豆花微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会感谢豌豆花让自己看到嫩绿的颜色,感谢它让自己看到粉红色的花朵,感谢它给自己带来生机和活力。)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1.默读全文,梳理问题 我们按照顺序了解学习了这个故事,大家再默读一遍这个故事,梳理一下 自己提出的问题,小组互相交流,列出问题清单,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当小豌豆开出粉红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一粒豌豆与一个病孩子建立了亲切联系,这种联系是如此温暖,如此催人奋发,使我们相信生命的奇迹并不遥远。这体现的是安徒生对于心灵的细致关怀。安徒生由花及人,描写了心灵对于自然的唱和与呼应。
六、说板书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飞向广大的世界 →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飞进太阳里去 →在脏水中泡胀
五粒豌豆 第三粒:会被射的最远 →被鸽子吃掉
第四粒:会被射的最远 →被鸽子吃掉
第五粒: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开花,给小女孩带来健康快乐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学案
课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认识“僵、豌”等9个生字,会写“舒、适”等14个字,理解重点词语。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区分作者对五粒豌豆的不同态度。 能够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并且对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 4.体会童话的魅力,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豌豆苗的成长与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1.豆荚和五粒豌豆的贴图。(教师) 2.阅读安徒生童话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指名说一说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 1.说一说自己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齐读课题。 教师可借助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二、检测预习,了解学情(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检查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3.抽读生字卡片。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开火车读词语。 2.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3.快速认读生字卡片上的字。 4.小组学习生字,对没有掌握的生字进行巩固。
三、朗读课文,尝试提问(用时:17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下来。4.出示课后第2题的“小组问题清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5.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问题清单。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逐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默读课文,尝试提出问题。 4.观察课后的问题清单,练习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将小组成员的问题进行整理。 5.回答组内成员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准备进行全班交流。 1.交流课后的“小组问题清单”时,引导学生发现提问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可以针对课文中的一段内容,也可以针对全文。 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梳理问题,合并同类问题,删掉没有价值的过于浅显的问题。必要时,可做示范指导。
四、交流示范,练习书写(用时:12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交流书写要点。 2.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相机进行示范。 3.组织练习,教师巡视。4.书写词语练习,讲清要点。 豌豆 按时 舒适 恐怕 僵硬 玩具枪 耐心 探出头 愉快 曾经 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字写起来有困难。 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点。如,“适”要先写“舌”,后写“辶”。3.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4.练习书写词语。 1.交流书写要点时,可以从结构安排、笔顺、易错处等方面进行交流。 2.在书写词语指导中,引导学生将字写得美观,同时注意书写速度。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总结全文。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书写生字。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熟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有感情。 总结全文更多的是从课堂习得的角度出发的,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是习得的其他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听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集体订正。 3.过渡到新课。 1.书写词语。 2.订正词语,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 3.齐读课题。 订正词语时,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强调。
二、合作交流,梳理经历(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卡(一),引导学生了解五粒豌豆的愿望及最终的结果。 2.组织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课件出示五粒豆说的话,请同学分角色练习朗读。 1.抓住关键词语,独立完成表格。 2.结合自己找到的关键语句,汇报五粒豌豆的命运。 3.结合自己的表格进行交流。 4.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1.在学生填写活动卡(一)时,引导学生选择概括性的词语。必要时,可通过填写第一粒豌豆的表格进行示范。2.指导朗读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用时:20分钟) 1.组织完成学生活动卡(二),引导学生理解豌豆苗的成长与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化的关系。 2.引导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关注重点语句,体会含义。 (1)指导阅读第19自然段,理解母亲的做法。 (2)指导阅读第21自然段,关注描写小女孩的词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4.指导写话。 小女孩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她在想:______小女孩轻轻地吻了一下豌豆苗柔嫩的叶子,她想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指导朗读第21自然段、第24自然段。 1.独立完成活动卡(二),摘抄关键词语进行概括。2.小组内说一说豌豆苗是怎样生长的,小女孩发生了哪些变化。 3.全班交流,结合关键语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阅读第19自然段,重点理解“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说一说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2)仔细阅读第21自然段,勾画出描写小女孩变化的词句,体会小女孩内心的喜悦。 4.揣摩人物心理,练习写话。 5.指名读,配乐读,齐读。 1.在理解母亲的做法时,引导学生抓住“仔细”“支起来”等词语体会妈妈希望这株豆苗能给小女孩带来希望和信心的感情。 2.指导理解第21自然段时,重点理解“比以前愉快得多”“兴奋的眼光”“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轻轻地吻”等词句感受小女孩的变化,体会小女孩对豌豆苗的情感。 3.写话时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在深入体会小女孩的内心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表达。
四、课外拓展,鼓励阅读(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 2.出示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1.初步感受童话的特点:拟人化的写法,丰富的想象,有趣的情节,鲜明的主题。 2.了解其他安徒生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开展童话故事会,在此环节中布置相应的内容安排。四年级各单元语文要素
单元 主题 语文要素
第一单元 自然之美 阅读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写作要素: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把推荐理由写清楚。
第二单元 阅读策略 阅读要素:阅读时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写作要素:抓住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
第三单元 连续观察 阅读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写作要素:留心周围事物,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第四单元 神话故事 阅读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写作要素:编写故事,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第五单元 多彩生活 阅读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写作要素: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写清楚。
第六单元 成长故事 阅读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写作要素:按顺序把游戏写清楚,写出想法和感受。
第七单元 家国情怀 阅读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 主要内容。 写作要素: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
第八单元 青史留名 阅读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写作要素:选取一件感受强烈的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单元导读
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围绕提问策略,本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有童话、说明文、散文等不同文体类型,引导学生在阅读不同类型文章时都能够主动提问。每篇精读课文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提问的方法。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或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3.借助提问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教学重难点】
自主提问,梳理问题,知道可以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进行提问。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极思考,能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师: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 先来看看单元页,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眼前,一起读读旁边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的这句话:“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学问最怕的是没有疑问和困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而这,也是本单元的主题——“提问”。
师:阅读时,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能激发思考,带来更多的阅读收获。本单元,我们就要用提问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新课导入。
师:在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先来一起猜一猜(课件出示)谜底有同学猜到吗,没错,就是豌豆。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与豌豆有关,一起看到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三、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师:对于安徒生,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作品可谓享誉全球,故事中曲折的情节,鲜活的形象令无数读者为之着迷。《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2.词语认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重点词语“僵硬”“预感”“揭晓”“洋溢”的意思)
3.会写字学习。(课件出示,学生自主认读、组词)
4.课文学习
(1)师:同学们做得真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大家都读完了吗。说一说课文围绕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讲了些什么?
预设:本文主要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其中对第五粒豆的进行了重点描写,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2)师:默读课文,积极思考,在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写下自己的问题。注意既可以针对部分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
(3)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归并相似问题、舍去相同问题、补充新的问题,最终汇成问题清单。
整理后的清单:(课件出示)
这些问题,大家可以自己先试着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解答。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可以针对课文的局部和整体提问。
2.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识记了生字词,也提出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并且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份问题清单。我们先来看到这份清单,思考: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有何不同?(课件出示)
师:老师之前说过,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文章的部分提出问题,也可以从全文的角度提出问题。针对部分提出的问题,往往关注的是某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或一处片段;读完整个故事,需要联系前情和下文提出的问题,则是从全文角度出发。这份清单里的6个问题,前面4个是针对文章的部分提出的,而后面两个问题则是针对整篇文章提出的。那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几个问题吧。
二、问题研讨
问题1:被男孩当作子弹射出去时,五粒豌豆有怎样的目标?
这个问题是针对部分内容提出的,同学们可以默读课文第1—12自然段,找出答案。一起来看看你都找出来了吗。
预设:
第一粒豌豆:“现在我要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来吧!”
第二粒豌豆:“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
第三、四粒豌豆:“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
第五粒豌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问题2: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1—21自然段,尝试从文中找出答案。
预设:从第12段这粒豌豆的话“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中,能感受到它十分顽强,并且在努力地生长。
从关键语句“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阳光温和地从那个小窗子射进来”得出看出,这粒被青苔包裹的像“一个囚犯”的豌豆获得了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空气、土壤和水分,加上它十分顽强,所以它才长得很好。
问题3: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16—21自然段,寻找答案,勾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母亲向窗边走去,把窗户打开一半。“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怎么钻进这个隙缝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这株豌豆苗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竟然存活了下来,给母亲带来了无限惊喜,它彰显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对病中的女儿来说就如同一个生机勃勃的小花园,带给女儿生的希望。
问题4:豌豆花开了,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默读这句话所在的段落,思考:那一天小女孩的身体状态如何?她做了什么?豌豆的状态如何?勾画出相关句子。
预设: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小女孩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问题5: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细读13-21自然段,分别找出豌豆苗和小女孩的变化。
预设:
小女孩在最后一粒豌豆努力地发芽、生长、开花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
问题6:五粒豌豆中,哪一粒是最了不起的?
梳理五粒豆的经历,然后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五粒豌豆是最了不起的。因为它长叶、爬藤、开花,还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它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为他人带去了希望。所以第五粒豌豆才是最了不起最值得称赞的。
回顾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提问的角度可以不同,既可以针对部分提问,也可以针对全文提问。而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进行阅读,是理解文章的好方法。我们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
作业
【教学反思】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整理问题清单,说出自己的发现,然后交流解决相关问题。学生对这篇童话故事很感兴趣,提问的角度更加广泛,并在对比阅读中,理清了五粒豌豆的愿望与命运,同时对第五粒豌豆的命运也更加感兴趣。学生们也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到豌豆给小女孩带来了生的希望。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