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3 Daily Routine Lesson 2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3 Daily Routine Lesson 2 教案

资源简介

Unit 3 Daily Routine
Lesson 2 What Day Is It Today
( 一)教学目标分析( Analysi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下表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维度 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知识 1)能通过观看动画或听录音,在语境中感知、理解以下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式。 核心词汇:Monday , Tuesday , Wednesday , Thursday , Friday , evening , fine , friend 核心句式:—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 How about … Can we begin at … I usually … 2) 能在观看动画前,通过看场景配图,预测对话大意。 3) 能通过看动画或听录音,感知、把握有关星期和活动的词汇和句式。 4) 能准确地模仿对话角色,辨识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正确发音,同时体会并模仿单词在句子中的重音。 5) 能在表演场景对话时,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维度 教学目标分析
文化意识 了解中华传统剪纸艺术及其意义。
思维品质 1) 能通过提取录音中关于时间和活动的核心信息,匹配相应图片,培养逻辑推理和信息辨析能力。 2)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家庭日常活动( 如起床、上学、做作业、睡觉)的情境,增强管理时间和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意识。 3) 能感知日常生活中时间与活动安排的紧密联系,形成基本的时间管理和 日常规划意识。
学习能力 1) 对用英语谈论一周的安排感兴趣,乐于学习和模仿谈论日常活动的核心词汇和核心句式;敢于用英语谈论日常安排,不怕出错;乐于参与课堂表演等活动,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 2) 能在学习活动中尝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角色扮演等学习任务。
下面从学习活动观的角度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 通过看、听、说的活动,理解询问星期几的句式“ What day is it today ”( 学习理解)。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介词 on 在星期类词汇之前的用法( 如:on Monday)( 学习理解:学习策略)。
3 . 通过听录音、匹配图片、填空、模仿等活动,准确辨识核心词汇和句式,并准确地模仿朗读( 应用实践)。
4. 基于图画所提供的场景,在小组活动中,正确地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对话并表演( 迁移创新)。
( 二)语篇分析( Text Analysis)
下表从语篇要素的三个主要方面对本课活动 1 的对话语篇进行具体分析。
语篇要素 具体内容及分析
What 语篇是一个发生在厨房里的 Wendi 和妈妈的日常对话。Wendi 和妈妈正在餐桌旁准备早餐,Wendi 问妈妈晚上可不可以和他一起剪纸,妈妈问过今天星期几后表示不行,因为周三晚上她有舞蹈课。随后,Wendi 继续询问周五是否可以,妈妈答应了他。最后,他们约定在周五晚上 7 : 15 分开始剪纸。
语篇要素 具体内容及分析
Why 语篇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礼貌地请求家人的协助以及学会和家人一起合理安排时间,促进学生养成与家人进行友好协商的意识和习惯。
How 语篇是一个两人之间的日常对话 。语篇首先通过句式“ Can you …”复现了三下第 1 单元以 can 为首的一般疑问句,用“ Can you help me ”来表达说话人的礼貌请求 。本课的核心词汇为常见星期词汇,如 Wednesday、Friday 等,核心句式为“What day is it today ”。语篇展现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有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 三)重难点分析( Analysis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下表就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进行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 应对策略
重点 学生 能 在 语 境 中 感 知 并 理 解 核 心 词 汇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evening、fine、friend 的含义。 在学生观看动画或进行听力理解前,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分析图片所提供的场景,预测对话的大意,再对核心词汇进行感知和理解。
学生 能 在 语 境 中 感 知 并 理 解 核 心 句 式“ What day is it today ”的 含 义 和 语 用功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物,结合上下文 推 测 大 意,帮 助 学 生 理 解 核 心句式。
难点 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 on 在星期类词汇之前的用法( 如:on Monday) 。 在学生进行运用前,教师需确保通过活动 2、3 以及多样化的补充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熟悉该用法。
学 生 能 理 解、感 知“ Can you help me with … ”的 含 义,并 能 正 确 运 用 于 日 常交际。 在学生进行对话前,教师引导学生强化理解“with+名词”的概念和意义,并可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机械训练让学生对这一语言现象逐步形成肌肉记忆。
学生在听录音和跟读时,能有意识地体会和关注句子中的重读单词,知道通过重读单词来突出自己的表达重点。 教师可通过示范、对比或故意出错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在句子中如何通过重读核心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思。
学生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所学句式说出自己的请求以及询问时间。 在小组活动前,教师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让 学 生 与 同 伴 一 起 做 好 充 分 的准备。
( 四)教学建议( Teaching Suggestions)
本教师用书提供 Level B 的详细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对 Level A 和 Level C的教学提供补充性建议。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Level B) :教学 目标
目标 1( 学习理解)
→( 输入)感知与理解
学习活动
1) 学生观察剪纸作品,激发对这一 非 遗 艺 术 的 关 注,并 学 习 新 词paper cut。
2) 学生观察图片后,尝试回答教师的提问:图片中的人物分别在干什么? 他们可能在说什么? 通过问答帮助学生预测语篇大意 。教师可选择给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策略( 如图片联想、上下文推测、抓关键词等)。
3) 学生观看动画或听录音,验证预测,整体感知对话内容,理解其主旨大意,完成连线。
4)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对话中用于谈论星期的句式:“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Wednesday. ”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预测大意、理解对话、完成连线、认知理解核心词汇和句式的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及时鼓励或表扬。
目标2( 学习理解)
→( 输入)理解与注意
学习活动
1)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活动,拼读 Monday、Wednesday、Thursday、Tuesday这 4 个单词,并尝试在单词的音、形、义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
2) 学 生 听 录 音,并 根 据 听 到的内容,完 成 人 物 、星 期几 和 活 动 的连线 。
3) 学生观察为什 么 星期类词汇之前都有 on , 并在教师的引 导下,理解“ on+星期几”的语法意义。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掌握新词、完成连线、理解“on+星期几”的含义的情况,并根据需要提供指导,及时鼓励或表扬。
目标 3( 应用实践)
→(输入+输出)理解与表达
学习活动
1) 学生观察所给例句,根据句子提供的上下文,从选项框中选择正确的单词,规范书写,填入四线格内。
2) 学生听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例句中的重读符号与升降调的表意功能。
3) 学生观察后三句,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预测后三句的语调。
4) 学生听后三句录音,标注出后三句的语调符号,并模仿句子中单词的重读和句子的升降调进行跟读。
5) 学生自主开展句子朗读练习,并在全班进行朗读展示。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提示、指导、鼓励和表扬。
1) ~ 2) 理解重读符号和升降调,选择正确单词并规范书写。
3) ~4) 预测、标注和模仿跟读。
5) 朗读和展示。
目标4( 迁移创新)
→(输出)巩固与运用
学习活动
1) 学生观察图片,独立阅读相关文字,准确理解场景及对话大意。
2) 学生先思考省略号处应补充的内容,再与同伴或小组成员交流。
3) 学生在小组中完成对话并分角色进行表演。
4 ) 学 生 小 组 合 作 在 班 上 进 行展示。
5) 学生依据创设的情境,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迁移性输出,例如:询问小伙伴周末的时间安排等。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自主整合所学内容
完成对话和运用所学核心词汇及句式的情况,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角色扮演,并给予适当指
导和点评。
Level A 和 Level C 的补充教学建议如下:
Level A
活动 1:在学生观看图片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谈一谈中国剪纸,引出 paper cut
一词。
活动 2:教师可通过 flash cards 游戏进行操练,利用图片学习 目标单词,并让学生在击鼓传花等趣味游戏中操练核心句式“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掌握核心词汇和句式。
活动 4:教师展示星期几及活动安排的图片,学生运用所学的核心词汇和句式进行看图说话的练习,进一步明确词义的语用功能和正确运用核心句式进行表达,例如“周一我常常踢足球”。
Level C
活动 1+2:教师针对词汇和句式进行强化训练,强调学生的自主感知、理解和探究。
活动 3+4:教师引导学生对核心词汇和句式进行拓展练习 。学生基于日常生活场景,创编含有核心词汇和句式的对话,演绎生活中的真实情景,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将语言应用于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