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呼和浩特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呼和浩特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呼和浩特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一)
总分:5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 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简、鳄鱼鳞板、玉铲、宝贝、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生产力水平提升 B.聚落形成发展
C.出现贫富分化 D.早期国家产生
2.都江堰和灵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秦国时期修建的
C.为了统一岭南地区而修建 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3.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这些措施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宰相权力
C.丰富市民生活 D.发展海外贸易
4.明太祖总结元朝灭亡原因:“其(元朝)亡也,由(原因是)委任权臣,上下(皇帝与普通官员)蒙蔽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因此,明太祖( )
A. 采取“削藩”政策 B. 废除丞相
C. 设立“厂卫” D. 分解行中书省权力
5.1945年6月在《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上用毛笔和中文签字,开创历史之举。这表明我国(  )
①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②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的民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君主专制制度
7.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发生了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重大事件。下列时间轴中与①②③④对应正确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B.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
C. 遵义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共产党成立、遵义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批……”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
A. 奴隶的利益 B. 奴隶主的利益 C. 手工业者的利益 D. 婆罗门的利益
9.1775年,在美洲的来克星顿小镇上,每当英军来袭,小镇里的人纷纷拿起武器走出家门,进行武装抵抗,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一分钟人”。此情景出现在( )
A.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B. 法国大革命期间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D. 美国内战期间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 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 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小腿)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唐太宗
材料二:为治之道,在于一(统一)道德而同(使相同)风俗。今天下之广,生齿(人口)之繁,彼疆此域之限隔,服食趋向之异宜,道德何由(用什么方法)而一?风俗何由而同?
——明太宗永乐十六年科举考试殿试策问试题
材料三: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清圣祖(康熙帝)实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唐太宗在位期间为“先存百姓”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这道试题是否有助于明朝选拔出真才实干的官员,为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三,谈谈清圣祖所说的“守国之道”指的是什么?(1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帝王(统治者)开创“治世”之道(经验、方法)(答出3点即可)(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
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援朝也有好处。
——摘自毛泽东《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一过程经历了几年时间 (2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使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也陷于停滞。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农民不堪忍受愈来愈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1年的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连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缺乏。1921年3月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苏联的国民经济逐渐恢复。1925年,人物总产量接近战前水平,达到7 247万吨,工业生产总量为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总周围量为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战前的70%,劳动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25—1926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达到战前的93.7%。 ——摘编自龚勋《世界通史》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主题提炼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A C D B A A
二、非选择题
11.(1)措施:吸收隋亡教训,施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百姓赋役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2)判断:不能选拔真才实干的官员。
原因:这道题重视道德教化在治国中的作用,目的是选拔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官员。选拔真才实干官员应命制经世致用方面的试题(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试题)。
(3)“守国之道”:争取民心(百姓支持)。
(4)方法:吸取历史教训;与民休养生息;重视文化教育;完善官员选拔制度等。
12. (1)5年
(2)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
土地改革完成
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3)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为保障经济建设
为巩固国家政权
13. 论点:改革能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论述:经济大危机爆发后,美国遭受了沉重打击。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行新政,针对金融业、工业、农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实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这些措施都是通过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的。另外,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推动市场经济正常运转来缓解危机。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经济大危机打击下,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结论:国家政策关系国计民生,只有根据国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才能保持活力,维持国家的繁荣昌盛。(8分)
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