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南京照相馆》片段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日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难以抹去的记忆。最近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让我们看到了日军给中国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今天我们要学的《大战中的插曲》,却给我们展现了抗日战争中的一缕“温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从以小见大中体会坚守人性底线的那道微光。1940年,聂荣臻与美穗子大战中的插曲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聂荣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回忆录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聂荣臻的形象,理解在残酷战争中救助两个日本小女孩这件事的重要意义。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战争中的人性美,感受中国军人的善良博爱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的情怀。学习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作者简介聂荣臻(1899—1992),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重庆市江津区(原四川省江津县)吴滩乡石院子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作者简介聂荣臻1.认识一位伟人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汉族,字福骈pián,曾用名聂云臻,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逝世。2.回忆一段历史井陉煤矿破袭战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是作战的主力之一。1940年8月20日晚,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一声令下,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陉车站,8月21日黎明,矿区的日军全部被消灭。在这次战斗中,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夫妇去世,留下了一对女儿,被八路军从硝烟中救了出来。真实:即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即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即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有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3.了解一种文体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特点:回忆录讲求“真实、广泛、突出”。1.为了照顾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元帅做了哪些事情?他为何要这么做?文章着重写这一插曲有何作用?2.聂荣臻在送回日本女孩的时候,为什么要写一封没有加封的信给日本军官?分析聂帅的写信缘由。3.“没有想到,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四十年后,竟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试分析这句话的丰富内涵。4.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合作探究活动一:梳理文章结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并回答问题:1.这个插曲是?救助孤女2.作为一篇回忆录,本文是如何叙述这一“插曲”的?倒叙1段顺叙2-8段插叙9段顺叙10-15段1.顺叙法: 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2.倒叙法: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3.插叙法: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1、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何特点?(顺序与人称)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倒叙:这是一篇回忆录,用的是倒叙的手法顺叙:中间叙述救起日本小姑娘的事情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插叙:在第9自然段,插叙了在晋察冀军区俘虏的叫中西的日本兵的故事,他不但自己留在晋察冀根据地,而且影响到其他被俘虏的日本兵留下来,组织成“反战同盟”。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增加真实性。整体感知2.请按照段意,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 交代战时回忆中的“插曲”,开篇点题。第二部分(2-5) 聂荣臻在战火中照料日本孤女。第三部分(6-10) 聂荣臻派人送回日本孤女。第四部分(11-14) 日本孤女到中国探望感谢。第五部分(15) “插曲”成为一段佳话。活动一:梳理文章结构1.为了照顾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元帅做了哪些事情?他为何要这么做?文章着重写这一插曲有何作用?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找附近哺乳期的妇女给在襁褓中的孩子喂奶;给大一点的小姑娘拿梨子吃;用小勺喂稍大一点的孩子;询问孩子姓名大一点的孩子拽聂帅马裤腿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挑子送小姑娘细节描写文本分析“孩子是无罪的,应当很好地安置。”“这两个小孩子,根本不同于解除武装的俘虏,小孩子是战争的受害者,八路军决不搞日本侵略军的那一套,日本法西斯推行‘杀光、烧光、强光’的政策,不知杀害来多少无辜的群众,孩子、婴儿也不能幸免,惨无人道到了极点。”1.为了照顾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元帅做了哪些事情?他为何要这么做?文章着重写这一插曲有何作用?文本分析(1)八路军对日本小女孩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体现出中国人民伟大而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2)对日本小女孩的关怀更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日本侵华的“三光”政策正好形成对比,体现出残酷的战争不仅是中国群众遭受苦难,而且日本人民也没有幸免于难。这是对日本侵华战争罪行的控诉。1.为了照顾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元帅做了哪些事情?他为何要这么做?文章着重写这一插曲有何作用?文本分析2.(主持人展示聂荣臻将军放入挑子的信,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封信主要讲了哪几层内容?你怎样看待这一行为?活动二:探究书信深意答案 (1)①交代了事情的原委,说明了小女孩的具体情况。②痛斥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日两国百姓带来的苦难,声讨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③指明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提出两国士兵齐心合力谋求解放、谋求和平的愿望。(2)①不仅是送归孩子,更是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宣扬和平及人道主义精神,瓦解敌军意志,争取国际理解。②这一救助行为充分显示了八路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利于对一部分日本人进行思想工作,促进反战联盟的形成。2.(主持人展示聂荣臻将军放入挑子的信,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封信主要讲了哪几层内容?你怎样看待这一行为?3. 读完这篇文章,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荣臻?井陉之战中,聂荣臻拯救了两个日本女孩,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通过照料孤女的细节,可以看出他的细心慈爱、和善亲切;从给日本官兵的信中,可以看出他的深明大义、胸怀宽广、富有正义;在送回孤女之后,“每逢想起这件事,还常常为她们担心”,体现出他的善良仁慈。聂荣臻具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具有政治家、军事家的远见卓识,是一位慈善仁义、和蔼可亲、宽厚细心的将军。文本分析活动2:“百团大战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什么成为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从中国人民的角度来说,对待战争遗孤的救助,体现出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证明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实质就是不正义的战争,也促进了中日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好往来。从日本人民的角度来说,中国人民的义举证明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抗日战争实质上是维护和平和主权的战争,我们的战争只是针对那些入侵者而言的,而不是对日本人民的,是我们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而以美穗子为代表的日本民众的态度,更加体现了我们中日友好的主题。个人而言,美穗子回访更加证明了中日人民的友情,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同是战争受害者的中日人民保持了高度的一致,美穗子就是一个事实的例子,美穗子的回访以及日本人民的表现更是体现了中日友情。010203深入研读 在当今和平年代,如何传承这样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革命人道主义,是指在革命斗争中,坚持以人道主义精神为指导,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我们身边有哪些行为体现了跨越民族、国家的大爱精神?——活动二:传承人道精神行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构思精巧。开头综述,引出“插曲”,接着叙述聂荣臻拯救日本孤女并送回她们的故事,之后叙述孤女谢恩,最后以总结“插曲”的影响和意义来结束全文。语言质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语言质朴,真诚感人。以小见大,立意深刻作者选取了百团大战中拯救日本遗孤这样件小事来写,体现了我国军人拯教日本普通士兵和无辜百姓的事情并不少见,美穗子被救只是其中的一件,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军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好和平的强烈愿望。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写作特色小插曲,大境界课堂小结聂荣臻用回忆的方式,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一件“曲折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情即聂将军关心和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回日方的故事。这一事件既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