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你知道政府部门有哪些吗?
旅游局
教育局
气象局
交通局
卫生局
电力局
民政局
农业局
水利局
公安局
林业局
国土资源局
司法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4.2凝聚法治共识
第四课 建设 法治中国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法治政府
01
维护环境卫生
维护社会治安
监督管理市场
提供公共服务
根据图文,概括政府的职责主要包括哪两类行政事务?
管理社会生活
维护交通
救助受灾群众
保障教育教学
提供医疗服务
百姓住房保障
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人民政府(行政机关)
监察委员会(监察机关)
人民法院(审判机关)
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监督
产生
对其负责
人民
人民
代表大会
选举
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人大代表
组成
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即“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以“便利群众”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迫使政府部门从理念、制度到作风进行全方位变革,以回应群众的呼声,满足群众的需求。“最多跑一次”改革消融了企业与群众到政府办事难的“隔心墙”,赢得百姓纷纷点赞,企业普遍叫好。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哪些现实意义?
这体现的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是什么?
回忆八下知识,我国行政机关是如何产生的?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谁?
权力来源:人民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即“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P51-1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P51-2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P51-2
(4)工作原则:①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②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P51-2
男交警暴力执法 女骑警温情执法
你如何看待两位执法者的行为?
暴力执法的交警被停职,启示行政机关在执法中要注意什么?
《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二章第六条规定:交通警察在执勤执法、接受群众求助时应当尊重当事人,使用文明、礼貌、规范的语言,语气庄重、平和。对当事人不理解的,应当耐心解释,不得呵斥、讽刺当事人。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 P52-1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核心?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权必须为)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区分:党---执政党---依法执政
政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执行机关---执法)
P52-1
★★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它架起了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把法律、法规、规章及时向社会传递普及,推送群众最关注的信息和服务。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P52-2
国家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政民互动有何意义?
★★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P52-2
★★3、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P52-2
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P53-1
③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P52-2
(1)政府角度
(2)公民角度
厉行法治
02
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2015年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厉行法治的内涵?
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厉行法治!
译:天下的事情,困难之处不在于制定法令,而在于让法令得到切实贯彻执行。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不是只有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哪些努力?
全面依法治国
要求
★★5、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国家
公民
企业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厉行法治
结合P53相关链接,选一个主体,谈谈他们应该如何具体坚持厉行法治的?
科学立法
依法经营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尊法学法
探究与分享P54:关于“守法”,你认同哪位同学的观点?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厉行法治?
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
我守法,是因为法律规定不能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为发挥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
公民
★★5、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P54
《交警系统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定》要求:交通警察在道路上执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以及从事驾驶人考试和机动车查验时,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地记录执勤执法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
交警佩戴执法记录仪工作对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有什么启示?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P54
★★5、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党和政府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P55-1
★★5、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在公安部号召下,各地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反诈宣传活动,积极构建全民反诈“防火墙”,提升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如向大众推荐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反诈利器、组织反诈直播活动、 “全民反诈公开课”、推广《天下无骗》反诈宣传歌曲,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近些年各种诈骗案件频发,对于普通民众法律知识欠缺,不具备基本法律常识的情况,你有何好的对策?
★★5、如何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①(国家:)★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3
②(公民:)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P54
③(党和政府:)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P54
④(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P55-1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P55-2
孔子提出德治的思想,就是以德治国。而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两者是否冲突?为什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国家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法律
道德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规范作用)
(教化作用)
促进
支撑
P55-2
德润民心
法安天下
1、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这能够( )
A.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 B.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C.建成完备法治体系,助力法治中国建设 D.以法治的方式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2、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片名取自我国刑法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讲述普通人追求公平正义的故事。其中的一句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要做到“法,不能向不法让步”需要( )
①公民勇敢与不法分子作斗争,惩治违法犯罪
②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③行政机关关注司法案件的审理,多提意见
④司法机关捍卫法治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比如,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优化办事流程。这是因为(  )
①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④推进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