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创新永无止境 课件(共19张PPT)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2.2创新永无止境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创新强国
01
★1、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20
国际竞争实质
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七个方面。
★1、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现状:①成就: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P20
【拓展】创新型国家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中国2022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在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创新强国。
▲注意: ≠前列、创新强国
★1、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P20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否意味着我国创新能力“很强”?
创新型国家 中国
发展经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30% 50%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70% 59.5%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瑞士第一, 美国第三 中国十四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20
(2)现状:P20
①成就: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前列、创新强国)
②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思考:你觉得我国应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
企业
个人
社会
★★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国家)
1995年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强调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
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P21相关链接
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P21
三个第一、三个战略、三个强国
★★3、教育的重要性?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274个重点岗位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5%以上,他们多是1995年以后毕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各关键技术课题负责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形成了元气满满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方阵。
华为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培养了将近800多名物理学家、700 多名数学家和 120 多名化学家,近 7000 名基础的研究专家。如此庞大的研发团队和高额的研发投入,为华为在通信设备、智能手机、芯片设计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谈谈你有何启示?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经济发展
依靠
科技创新
依靠
人才
依靠
教育
P22
观看左图并结合教材,说说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P23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术掌
如果你有一项创新专利,你希望国家给你提供哪些帮助?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P24-1
活动平台
(如各级青少年创新大赛)
法治环境
(如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融资平台、协同机制
(如创新基金、专家鉴定、立项等)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P24-2
★★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国家)
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P21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P24-1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P24-2
★★ 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国家)
激发创新活力
02
5、为什么要激发创新活力?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P24-3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P25
③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P25
★★6、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大疆根本不怕美国的制裁带给你什么启示?
在华为之后,中国无人机领域的大疆也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对此大疆毫无惧色,甚至回怼美国。它根本不怕美国的制裁,美国也拿它没有办法。
为什么大疆不怕美国的制裁呢?原来是它所有的产品,甚至每一个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的,没有一个从国外进口。它也掌握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对手想要超过也是很困难的。因此,它完全有这个资本和底气去回怼美国。
①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P24-3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P25
7、创新精神的表现?
1940年回国参加抗日活动,决心以“读书救国”。
1959年中国第一具结构完整的人体肝脏血管模型灌注出来。
1963年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
1966年“文革使吴孟超戴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
1983年为四个月大的女婴,成功切下比婴儿的脑袋还大的瘤子。 1996年以个人积蓄数十万元和社会奖励的400多万元为基础,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
2006年联合了汤钊猷、王红阳等六位院士,提交“集成式开展肝癌研究”的报告。后来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
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探索新知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
敢于冒险
敢为人先
从吴孟超的创新事迹中,你感受到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P26
8、在创新的时代如何对待知识产权?
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P27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也被翻译为智力成果权、智慧财产权或智力财产权。
冒用名牌商标
抄袭他人文学作品
盗用他人专利
生活中存在哪些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总结归纳】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
(1)国家: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企业: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3)个人:
①弘扬创新精神。
②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9、创新的目的?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P28
为什么这四项创新被评为“新四大发明”?
方便百姓生活,满足人们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和企业的事,跟我们青少年无关。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好知识基础;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创新能力;
③善于观察、敢于质疑,提高探究能力;
④积极参加科技制作等活动,勤动脑、勤动手、多思考。
【补充】青少年如何培养创能能力?
1、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一词,“新质生产力”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 )
A.放弃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B.提高科创能力,攻坚核心技术
C.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第三产业 D.推进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变“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为“made by China(中国创造)”。这是因为( )
A.我国科技水平在各个领域都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B.我们只能依靠本国力量,加快科技创新
C.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D.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我国的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③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