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2024-2025学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2024-2025学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一新生入学学业水平检测语文科试卷
(卷面总分100分 完卷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具体语境来填空。(7分)
在“破风逐光·纸鸢少年”的毕业纪念册里,夹着这样一幅记忆画页:毕业典礼后,少年们在梧桐树下的pì jìng__________小巷xī xì__________。忽然,一阵qīng cuì__________的风铃声传来,原来是纸鸢线轴上系着的铃铛在欢唱。有位细心的女孩jué chá__________到,墙角那只落单的纸鸢显得格外ji mò和__________。它歪歪斜斜地yī.wēi__________着墙壁,仿佛在求助。经过màn cháng__________的等待后,纸鸢终于在少年们的齐心协力托举下再次乘风而起,如同他们即将启航的未来,满载希望与温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款名为Optimus的人形机器人刚学会泡茶,无独有偶,中国的“远征A1”机器人也秀出了煎鸡蛋技能,科技竞争越来越有趣啦!
B.看到AI大模型 DeepSeek 能通过一张草图生成3D动画,科学家们见微知著:未来电影制作可能完全交给人工智能!
C.华为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探索,未来或通过量子叠加特性优化气象模拟算法,为复杂的天气系统的预测带来不可思议的加速效果。
D.小明用DeepSeek写作业得了满分,老师表扬他善于创新,这真是焉知非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旅行,使尼尔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4.“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答应别人的事怎能不守信用呢?
B.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守信用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2分)
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B.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C.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D.1915年,魏格纳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6.填到横线上的语句恰当的一项绝( )(2分)
革命精神是黑暗年代里永不熄灭的星火,__________;红色文化是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的丰碑。__________;革命精神是风雨洗礼中昂首挺立的脊梁。__________;红色文化是时代浪潮里奔腾不息的江河。
①凭坚阔的意志铸就不屈不挠的脊梁
②以炽热的信念照亮民族觉醒的征途
③靠磅礴的力量激荡奋勇向前的豪情
④用深刻的印记铭刻先辈奋斗的足迹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7.下面是西西同学阅读《朝花夕拾》后制作的知识卡片,请完善相关内容。(3分)
作品 人物 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 阿长 粗俗、愚昧但善良愚蠢
范爱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提示梳理诗句。(6分)
【飞花令,忆诗文】校园里,五颜六色的纸鸢在天际,恰似少年们飞扬的梦想。趁着课间休憩,同学们在梧桐树下铺开一场以“柳”字为主题的飞花令:“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诗句如灵动的纸鸢穿梭于唇齿间时,一名同学突然卡了壳,急得直跺脚,懊恼道:“_________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就在老师捻着下巴,准备援笔“放飞”诗句时,角落里突然迸出清亮的声音:“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____”带着纸鸢般的雀跃,少年涨红的脸上写满骄傲。老师欣慰地望着这个破“题”逐“光”的身影,颔首笑道:“真是‘青,____________________,而青于蓝’啊!”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以下小题。(5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10.请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3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顾荣①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②有欲炙之色,因辍③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顾荣:西晋末年拥护司马氏政权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脑。②行炙人:端菜上烤肉的下人。③辍:停下,中止。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尝( )(2)嗤( )(3)乃(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因辍已施焉。
(2)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
13.读文知理,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你的收获和感想。(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17分)
母亲来京刘向晨
①今年暑假里,和很多在京工作的人一样,我也匆匆赶往火车站。不是启程,而是接人。
②那是早就定好的计划。趁我在京挂职,让母亲、妻子和儿子来北京,全家一起过几天。母亲原本不愿来,说自己年纪大,身体不好。但我知道,母亲是不舍得来回将近400块的车票钱。我说,票都提前订好了,退票要花很多手续费的。母亲便不再言语。
③母亲目不识丁,儿子尚年幼。在汹涌的地铁人潮里,我照顾母亲,妻子照看儿子。拽着母亲的手,我一刻也不敢撒;妻子怀抱儿子,安抚着他的“挣扎”。母亲说:“这地铁里咋跟过去赶庙会一样挤?赶庙会把你挤丢过一次,差点没把我急哭……”
④我跟同事合租的房子,所以,母亲、妻儿挤在我的房间,我自己则睡客厅沙发。母亲想跟我“抢”,但被我两句话“怼”了回去。过去,老家的床铺少,每次回去,父母只能打地铺,我也吵着睡地铺,但母亲两个巴掌打在我屁股上,我乖乖跟着爷爷奶奶去了东屋大铺。现在,早已成家立业,在外闯荡多年的我,于年迈的母亲而言,我的每句话如同“圣旨”,她总是静静地听,默默照做,虽偶有“反驳”、时有“絮叨”,但往往我一句话便戛然而止。
⑤对于在京几天的安排,我原本计划了多条路线,但第一天母亲就说有点累,她想在住处休息休息。想到年迈的母亲和我们一起往人堆里扎,心里确也有些发紧,便同意了母亲的建议。傍晚,等我和妻儿回到住处,才知母亲忙碌了一天——客厅、卫生间、厨房、阳台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同事的房间都打扫得一尘不染。“闲着没事,就帮你们打扫打扫。”难得来趟北京,母亲时刻想着的,还是自己能为儿子分担什么······
⑥曾经,母亲来过北京一次,只去了天安门。这次,对于故宫、八达岭、十三陵,母亲都不愿意去,总说天太热、人太多、路太远······无奈,我决定带母亲到住处附近的公园逛逛。
⑦公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散落在各个角落里的众多老年健身团体。那些老人个个精神抖擞,花样翻新,忘我表演,引来游人驻足和掌声。我对母亲说,你看北京的老人,多潇洒,多滋润,多会生活。母亲眼里透着新奇,头却摇着,嘴里说,没时间,没工夫,学不来,也学不会······
⑧是啊,许多年,母亲被牢牢拴住了,不曾有过清闲的时候——过去,起早贪黑操持一家老小生活;近几年,又南渡或北上,照顾我和弟弟的家庭,抚育两个孙辈。我有早起写稿的习惯,不论周末还是假期。在济南工作的时候,母亲晚上睡前都会倒上一保温杯开水,放在我的电脑旁。这样每天早起写稿时,热水已成温水,正适合饮用。
⑨母亲来京的第二天,早上五点,我在电脑旁又发现了那只蓝色的保温杯。水不冷不热正好。记起母亲常嘱咐的一句话:多喝水,少抽烟,别熬坏了身体。我心里暖暖的。
⑩住的地方挨着一条美食街,有多家北京人流连忘返的老字号。在京工作期间,每逢周末我常到这里吃点东西,慢慢也品出了几分老北京的韵味。想着这些有几百年底蕴的京城美食,一定要带母亲和妻儿一起品尝。老字号,人就多,得排队。母亲说,我在这排着,你们仨再去逛会儿。母亲心里,排队这样耗时无趣的事情,理该她做;孩子们宝贵的时间可以做更有用的事情。
但排半天队买来的美食,母亲吃得却不多。一来口味一时不太能接受,二来她还要“伺候”一旁调皮捣蛋的孙儿。
每顿饭下来,母亲总会问花了多少钱。我和妻子心照不宣把价格打个五折再告诉母亲,母亲欣欣然说“不贵”,脚步也轻快起来。母亲常说,嘴馋了,心就浮了,哪还有心思干活。所以她从不讲究吃喝。
一周后,我送母亲和妻儿去火车站,返乡。路上,母亲反复叮嘱我,在北京好好干,家里的事你放心。我点头称是,心里别有一番滋味——我在外挣钱养家,被视为家里的顶梁柱,但对于我们的家,母亲和妻子又何尝不是顶梁柱?!我做了甩手掌柜,而她们,则维系着整个家庭的温暖与希望。
(选自《北京晚报》2023年10月8日,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让母亲、妻子和儿子来北京,是想让他们趁着“我”在京挂职,暑假来团聚。
B.第④段运用对比手法,把过去“我”争不过母亲,与现在母亲听从“我”进行对比。
C.母亲这次来北京,因为有公园可去,而不愿意去故宫、八达岭、十三陵等北京有名的景点。
D.“我”和妻子不直接说出美食的价格,免得母亲心疼,这个细节表现了他们的孝顺。
15.文章描绘了母亲来京后的种种表现,请梳理文章内容,填写在横线上。(3分)
想跟我“抢”睡客厅沙发→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逛公园时不羡慕北京老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复叮嘱“我”在北京好好干
16.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让人联想到莫怀戚《散步》中的“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请品味这两句话中情感的共同之处。(4分)
在汹涌的地铁人潮里,我照顾母亲,妻子照看儿子。
17.说说你从下面母亲说的话中得到的生活启示。(4分)
(1)多喝水,少抽烟,别熬坏了身体。(2分)
(2)嘴馋了,心就浮了,哪还有心思干活。(2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对文中两个加点词语“顶梁柱”含义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1题。(9分)
材料一:三明的土堡产生于隋末唐初,成熟于两宋,盛行于明清,并一直延续至今。它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使用石材的乡土防御性民居建筑。
材料二:按建筑形式,三明的土堡可分为规则形土堡和不规则形土堡两种,其中以规则形土堡最多且最有名,规则形土堡可以分为方形土堡、圆形土堡和椭圆形土堡与前方后圆土堡,不规则土堡大多别具特色。按建筑结构,土堡可分为合院式、内廊式两类,以合院式为主。在规模上,一座土堡占地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堡墙高2-3层。如永安的富兴堡,占地3500平方米,堡墙高8.5米、厚1.6米。
材料三:离大田县城最近的一处土堡叫芳联堡,它位于均溪镇许思坑村。这座府第式建筑,堡墙高7米,南北宽50米,东西长67米,占地面积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多平方米,前方后圆形同马蹄,属建在水田中央的田中堡类型。
土堡内部建筑为三进重檐悬山式穿斗梁柱结构,中轴线上的正厅面阔5间,进深7柱,中间为太师壁和神龛。厢房及两侧护厝做住房,天井边上的厅与阁楼处设书房。二进高3阶,有马巷通往横厝,所有门窗俱朝向中堂。在后院,左右有井分别命名为“日井”和“月井”。离水井十步外,挨着堡墙构建的上下二层楼房可住人,亦可当储物间用。土堡里后宿土、中天井、前平埕,条石砌边,灰土铺地,支柱承重,布局井然。还建有厨房10间、厕所2个、楼梯6部,粮库和碾房、风鼓、石臼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平时则乐,乱时则安,芳联堡还是堡主张氏家族赖于自保的重要军事设施。夯土墙厚达1米,230米长的跑马道贯通全堡;堡墙上开设斗式条窗60个,战时瞭望外部动静,平时兼做通风采光;墙体密布竹制射击孔,立体交叉,无论来敌从何处进攻,皆无机可乘;堡门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10厘米厚的门板外包铁皮,加3个竖向门栓顶着,上方连接注水孔防火烧;堡东南与西南角各有3层碉式角楼1个,关上窗四面御敌没有死角,双楼错位重叠互通。在后楼和天井阁楼,居安思危的堡主还做了3个大型的鸟笼养信鸽,一旦发生险情即可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这在当地其他土堡建筑中同样绝无仅有。
19.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富兴堡是一座占地面积3500平米、堡墙高7米的合院式土堡。
B.芳联堡形同马蹄,属于建在水田中央的前方后圆的不规则土堡。
C.芳联堡内设有3个大型的鸟笼养信鸽,便于游人随时观赏喂养。
D.材料三从建筑规模、结构布局和军事价值等方面对芳联堡进行介绍。
20.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请概括三明土堡这一古建筑的特点。(4分)
21.大田学校组织学生实地探访芳联堡请你根据下边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3分)
三.习作(30分)
22.习作心声坊(任选一题)
①就像刘慈欣这样,我们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对我们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第一次收获掌声,成功挑战走夜路,就算是主动说一句“对不起”,也是在超越自己······
请以《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为题写一件自己的难忘经历吧!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当时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②仔细观察如图的漫画,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写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面,展开自己的想象,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能体会漫画的含义。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哟!题目自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