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树立法治观念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树立法治观念 导学案(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部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6.1 树立法治观念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理解法律的含义、作用及要求,知道什么是法治观念。
2.通过对法律案例的探究,学会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法治素养。
◎素养目标:掌握树立法治观念的要求,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学习重点:了解法治观念的含义,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原因。
【自主预习】
法律的作用→要求→树立法治观念
1.法律的作用和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
2.什么是法治观念
3.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4.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子目标6:坚持法律至上,树立法治观念
议学问题1 法律无处不在
探究分享 感受法律的作用
在课堂上,八年级(2)班“时政播报”小组展示了下列两则案例:
案例一 小明的爸爸因偷税漏税,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需补缴税款和罚金约30万元 案例二 小勤的叔叔因无证驾驶,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并处200元以上2 000元以下罚款
  (1)从法律的作用的角度,谈谈上述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警示。
  (2)案例中的“爸爸”或“叔叔”为什么会作出违法行为
  (3)看了上述案例后,有同学得出结论:“加大处罚力度,就能让税收征管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答题指导·
观点评析题解题方法
(1)判断对错。正确、错误,或片面。
(2)阐述理由。在阐述理由时,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找准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如果题目观点正确,需要说明其符合哪些教材知识;如果题目观点错误,要指出错误所在,并说明正确的应该是什么;若观点片面,既要肯定其合理的部分,也要指出不合理的部分,并分别说明理由。
  (3)得出结论。简要概括总结,强调自己的观点,与开头的判断相呼应,使整个答题过程完整。
议学问题2 树立法治观念
探究分享 “霸座”受到处罚
在从上海虹桥站开往湖北宜昌东站的G2384次列车上,一女子因霸座被南京铁路警方行政拘留5日。
当日,该女子乘坐高铁从上海虹桥前往湖北汉口,但是只购买了上海虹桥至常熟的票,后续到汉口的车票并未购买成功。在列车从常熟站开出后,后续乘客上车,但该女子拒不让座。民警对女子口头警告无效后,强制将她带离了现场。在列车抵达南京南站后,民警将其移交车站派出所处理。
女子因“霸座”受到法律处罚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名句品读·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律或者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就无法实现良好的治理;同样,公民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和指导,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并享有应有的权利。这启示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
当堂检测
1.我国在公共场所设置的法治宣传元素越来越多,目前设立法治文化主题公园3 500多个、广场1.2万多个、长廊3.4万多个。这有利于 ( )
A.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
B.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
C.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
D.确保人民利益不受侵害
2.“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 )
A.树立法治观念就是强制遵守、服从法律
B.法律主要靠人们内心的信仰保证实施
C.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我们就能树立法治观念
D.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重点问题预习
1.(1)作用: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2.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3.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4.(1)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2)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如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任务 子目标6:坚持法律至上,树立法治观念
议学问题1 法律无处不在
探究分享 感受法律的作用
(1)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2)法治观念淡薄,受到利益驱动,抱有侥幸心理,等等。
(3)这一观点是错误的。①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有利于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向社会传递“法不可违”的信号,引导公民树立法治观念。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议学问题2 树立法治观念
探究分享 “霸座”受到处罚
①要敬畏和信仰法律,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②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学习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③要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堂检测
1.A 2.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