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 太空探索)(分层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 1.1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 太空探索)(分层作业)

资源简介

1.1.2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
考点基础练
单选题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
A.A B.B C.C D.D
2.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答案】1.C 2.D
【解析】1.读图可知,根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A是水星,B是金星,C是地球,D是木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斯曾特尼克1号卫星即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前苏联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卫星,A错误;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日登上月球,B错误;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是苏联首个太空站,C错误;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D正确。故选D。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
4.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
①探月工程②火星探测③天宫空间站④访问小行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
【答案】3.B 4.D
【解析】3.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A错误;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太阳相距1.496亿千米。B正确;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边缘,也就属于银河系,而地球又属于太阳系,C错误;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D错误。故选B。
4.①项,我国开展探月工程,更好的了解月球,故①项正确。②项,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除地球之外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因此我国开展火星探测,故②项正确。③项,天宫空间站用于科学探测、航天技术的验证,是我国对空探索的任务之一,故③项正确。④项,如图所示,访问小行星是我国对空探索的任务之一,故④项正确。综上所述,四种任务全都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首次在我国额济纳旗设立地面课堂,为神舟家园的青少年撒下科学种子,点亮星空梦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本次“天宫课堂”在太空和地面进行同步授课的主要目的是( )
A.完成空间站必须要授课的任务 B.展现我国是第一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C.展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 D.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6.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①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③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④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D 6.A
【解析】5.“天宫课堂”为神舟家园的青少年撒下科学种子,点亮星空梦想,所以其授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兴趣,D正确。跟完成空间站必须要授课的任务无关,A错误。我国不是第一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B错误。展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先进,C错误。故选D。
6.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①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③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①②③正确。④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属于建设海洋军事强国的成就,跟太空探索成就无关,④错误。故选A。
2022年11月2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工作。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和航天员在“天宫”号空间站上举起五星红旗与地球的合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
A.绕太阳飞行 B.绕地球飞行
C.随意飞行 D.绕月球飞行
8.航天员可能观测到地球上的( )
A.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B.海洋和陆地
C.地球自转旋转轴——地轴 D.最长的纬线——赤道
9.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②促进科技进步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④为战争做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7.B 8.B 9.D 10.D
【解析】7.由题干信息“中国空间站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可知,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是绕地球飞行的,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8.航天员可能观测到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B正确;经线、地轴、纬线是人们为了更好的认识地球,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图和地球仪上绘制和制作的,真实的地球并没有经线、地轴、纬线,ACD错误。故选B。
9.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③④符合题意,D正确;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未体现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②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
10.人类太空探索不是为了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①错误;太空探索需要极高的空间科技,可以促使科技进步,②正确;人类太空探索是为了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③正确;探索太空并不是为了战争做准备,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解答题
1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 星,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
(2)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我国太空探索,经过多年努力,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请你列举一项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答案】(1) 行 G
(2)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羲和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链卫星东方红一号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中,据太阳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地球为G。
(2)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太空探索成就有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羲和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链卫星、东方红一号等。
提升综合练
单选题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图1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到的星空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
2.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1.读图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A错误;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B错误;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火星,C错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D正确;故选D。
2.太空为真空环境,就目前的科学手段而言,无法证明其有生物资源存在,①错误;人类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探索生命起源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②③正确;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④正确。故选B。
国家航天局于2023年8月21日发布消息称,我国陆地探测四号01星已顺利进入工作轨道。作为世界首颗地球同步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区别于光学遥感卫星,可以不受气候和光照限制,非常适用于防灾减灾等场景。下图为陆地探测四号01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太空探索+防灾减灾主题】
3.陆地探测四号01星属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大约是( )
A.1小时 B.24小时 C.1个月 D.1年
4.相比于光学遥感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观测哪种自然灾害更有优势( )
A.滑坡 B.泥石流 C.台风 D.地震
5.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成功的意义主要是( )
A.体现中国走向深空的巨大进步 B.标志我们航空技术迈入新台阶
C.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 D.宣告我国航天技术居世界首位
【答案】3.B 4.C 5.C
【解析】3.根据题干材料“作为世界首颗地球同步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可判断,陆地探测四号01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24小时。故选B。
4.根据题干材料”它区别于光学遥感卫星,可以不受气候和光照限制,非常适用于防灾减灾等场景。“可知,陆地探测四号01星更适合观测气象灾害,台风属于气象灾害;而滑坡、泥石流、地震属于地质灾害,故选C。
5.作为世界首颗地球同步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区别于光学遥感卫星,可以不受气候和光照限制,非常适用于防灾减灾等场景,意义主要是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 C正确;中国走向深空的巨大进步、标志我国航空技术迈入新台阶、宣告我国航天技术居世界首位不是意义的主要体现,ABD错误。故选C。
据报道,2024年4月12日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轨测试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鹊桥二号中继星将成为地球与月球间的新“桥梁”,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通信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研制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工业属于( )
A.钢铁工业 B.机械制造工业 C.电子工业 D.航空航天工业
7.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轨测试成功的意义有( )
①推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②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③加快对月球矿产的开采④激发人类宇宙探索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6.D 7.B
【解析】6.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机械制造工业指从事各种动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及其他机械设备等生产的工业部门,电子工业是制造电子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及其专用原材料的工业部门,航空航天工业指的是包括飞行器及其所载各种设备、武器系统和各种地面设备在内的制造业,研制鹊桥二号中继星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通信服务,属于航空航天工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通信服务,是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轨测试成功有利于推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让人们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激发人类宇宙探索精神,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①②④对应的B正确 ;探月工程目的的开展对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而不是“加快对月球矿产的开采”,③所在的ACD错误。故选B。
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1731克月壤,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时段中,嫦娥五号探测器属于天体的是( )
A.文昌发射场时 B.月球面着陆时 C.太空中飞行时 D.返回到地面时
9.月球上没有生命,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宇宙环境不安全 B.太阳辐射不稳定
C.质量和体积太小 D.没有位于宜居带
10.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月球上的是( )
A.浓云蔽日 B.雷雨交加 C.群星璀璨 D.风和日丽
【答案】8.C 9.C 10.C
【解析】8.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发射场时仍然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A错误;其在月球面着陆时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B错误;其在太空飞行时可以独立存在在宇宙空间,属于天体,C正确;其返回到地面时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C。
9.月球上没有生命,主要因为其温差过大,同时面临众多陨星的袭击,这两点其实都可以归于一点,即没有大气层。而大气无法被月球吸引控制在一定的高度主要是因为月球的质量和体积太小,C正确;月球与地球共享相似的宇宙环境、太阳辐射、合适的距离太阳的距离,ABD错误。故选C。
10.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就不会有对流层,也没有大气运动和天气状况,没有云,雨,风,ABD错误;也因为没有大气层的削弱作用,月球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群星璀璨,C正确。故选C。
二、解答题
11.【太空·探索】
材料一: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3年6月4日成功返回。在此过程中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热爱太空探索的中学生洋洋激动地与美国纽约的叔叔分享这件事。
材料二: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带动航天技术的综合发展。
(1)图1的A-H八大行星中, 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2)请你简要列举两例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① ,② 。
(3)请你描述两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① ,② 。
【答案】(1) D B
(2)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载人飞船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3) 给人们提供各种信息通信手段 进行天气预报等等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D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地球。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比地月系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总星系,因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甘肃的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实现又一个重大突破:杨利伟升空,中国打破苏美垄断,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实现独立自主载人航天的国家。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实现一个突破:首次出舱行走,由翟志刚完成。中国航天机构还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013年,中国成功着陆月球,并连续进行了三次月球探测任务,为未来深空太空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人类在太空中探索,一是可以通过探索宇宙,向宇宙发射卫星,给人们提供各种信息通信手段,还能进行天气预报。二是人类通过探究宇宙,可以向宇宙发射太空航天器,还可以寻找地球以外的家园。三是通过建立太空空间站,人们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各种高科技研究,为人类提供科技支持等。1.1.2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课时)
考点基础练
单选题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
A.A B.B C.C D.D
2.太空探索中属于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1957年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B.1969年第一次登上月球的“阿波罗11号”飞船
C.1971年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
D.2022年“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进驻空间站
人类自远古时代就对浩瀚的宇宙有着无尽的想象。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地球是目前已知宇宙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中国太空探索的部分方式。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离太阳最近 B.地球属于太阳系
C.地球不属银河系 D.地球不适合生存
4.我国对太空探索的任务主要有( )
①探月工程②火星探测③天宫空间站④访问小行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以上均是
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全国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首次在我国额济纳旗设立地面课堂,为神舟家园的青少年撒下科学种子,点亮星空梦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本次“天宫课堂”在太空和地面进行同步授课的主要目的是( )
A.完成空间站必须要授课的任务 B.展现我国是第一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
C.展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 D.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6.下列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①建成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②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③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④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11月2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一天可以绕地球16圈,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工作。下图为中国空间站图片和航天员在“天宫”号空间站上举起五星红旗与地球的合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 )
A.绕太阳飞行 B.绕地球飞行
C.随意飞行 D.绕月球飞行
8.航天员可能观测到地球上的( )
A.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 B.海洋和陆地
C.地球自转旋转轴——地轴 D.最长的纬线——赤道
9.我国宣布,中国空间站向联合国所有的成员国开放。这一举措( )
①展现了中国航天越来越强大的实力②促进人类竞争利用太空
③彰显了太空探索的中国责任与担当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迅速占领地外空间②促进科技进步③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④为战争做准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解答题
1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小部分,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 星,图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
(2)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我国太空探索,经过多年努力,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请你列举一项中国太空探索成就。
提升综合练
单选题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图1为宇航员在空间站看到的星空图,图2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
2.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国家航天局于2023年8月21日发布消息称,我国陆地探测四号01星已顺利进入工作轨道。作为世界首颗地球同步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它区别于光学遥感卫星,可以不受气候和光照限制,非常适用于防灾减灾等场景。下图为陆地探测四号01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太空探索+防灾减灾主题】
3.陆地探测四号01星属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大约是( )
A.1小时 B.24小时 C.1个月 D.1年
4.相比于光学遥感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观测哪种自然灾害更有优势( )
A.滑坡 B.泥石流 C.台风 D.地震
5.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成功的意义主要是( )
A.体现中国走向深空的巨大进步 B.标志我们航空技术迈入新台阶
C.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能力 D.宣告我国航天技术居世界首位
据报道,2024年4月12日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轨测试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鹊桥二号中继星将成为地球与月球间的新“桥梁”,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等任务提供地月间通信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研制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工业属于( )
A.钢铁工业 B.机械制造工业 C.电子工业 D.航空航天工业
7.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在轨测试成功的意义有( )
①推动人类对月球的探索②促进科技的发展和创新③加快对月球矿产的开采④激发人类宇宙探索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1731克月壤,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时段中,嫦娥五号探测器属于天体的是( )
A.文昌发射场时 B.月球面着陆时 C.太空中飞行时 D.返回到地面时
9.月球上没有生命,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宇宙环境不安全 B.太阳辐射不稳定
C.质量和体积太小 D.没有位于宜居带
10.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月球上的是( )
A.浓云蔽日 B.雷雨交加 C.群星璀璨 D.风和日丽
二、解答题
11.【太空·探索】
材料一: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3年6月4日成功返回。在此过程中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热爱太空探索的中学生洋洋激动地与美国纽约的叔叔分享这件事。
材料二: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索,既可以探索宇宙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又可以带动航天技术的综合发展。
(1)图1的A-H八大行星中, 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B.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2)请你简要列举两例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① ,② 。
(3)请你描述两点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① ,②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