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单元测试卷(满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这说明改革开放( )A. 是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B.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C. 彻底解决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D. 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这体现了我国(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③已经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推动城乡协调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我国研发的“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算力新突破②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④我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4. 2023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4万家,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55%,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总投入比重首次超过12%。这表明我国( )A. 已建成创新型国家 B.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 科技创新依赖国外技术 D. 科技创新不需要人才支撑5. 下列对“全面深化改革”理解正确的是( )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改革是为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改革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 2024年5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完成北极科考任务,填补了多项极地科考技术空白。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 )①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②坚持自主创新,拒绝引进国外技术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探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7. 我国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向纵深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功能不断提升。这体现了我国( )A.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B. 推动城乡绿色发展C. 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D. 实现了全体人民同步富裕8. 下列关于“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②创新只是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与普通人无关③创新既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也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9. 某省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让村民通过手机就能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这说明( )A. 创新能解决所有民生问题 B. 创新让生活更便捷、更美好C. 创新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D. 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发展10. 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1元增长到3.9万元。这直接体现了改革开放( )A.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B. 显著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C. 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D. 彻底改变了我国基本国情11. 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攻关核心技术。这一举措旨在( )A. 让企业成为社会创新的唯一力量 B. 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C. 确保我国在所有科技领域领先世界 D. 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借鉴12. 下列举措中,既体现“富强”目标,又体现“创新”要求的是( )A.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合作C. 研发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D. 实施“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13. 简答题(1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在新时代,我国为什么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6分)14. 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0%以上,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超过90%,多项技术指标全球领先。材料二: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高端芯片、部分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充电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覆盖率较低;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问题。结合材料,运用“创新驱动发展”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哪些成就?(4分)(2)针对材料二的挑战,请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15. 材料分析题(12分)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材料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结合材料,运用“走向共同富裕”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什么发展思想?(2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10分)16. 探究与实践题(12分)“强国有我,创新同行”——为响应这一号召,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数据观察】2023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2.5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从上述数据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4分)【行动倡议】(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请写出两条具体行动倡议。(4分)【未来展望】(3)请用一句话描绘“富强中国”与“创新中国”相辅相成的美好图景。(4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B 2.B 3.B 4.B 5.B 6.C 7.C 8.C 9.B 10.A 11.B 12.C二、非选择题13. 简答题(10分)(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分,每点1分)(2)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改革解决;(2分)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2分)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分)14. 材料分析题(12分)(1)①产销量全球领先,规模优势明显;(2分)②核心部件自主化率高,技术实力增强。(2分)(2)①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突破高端芯片、关键材料等“卡脖子”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分)②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向农村地区延伸,解决使用痛点;(2分)③引导企业优化产能结构,淘汰低端产能,聚焦高端化、智能化发展;(2分)④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提升产业竞争力。(2分)15. 材料分析题(12分)(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分)(2)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分)②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分)③我国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农村发展相对滞后,需要通过乡村振兴补齐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分)④这一举措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2分)16. 探究与实践题(12分)(1)①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分)②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2分)(2)①积极参与学校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2分)②阅读科技类书籍、关注科技新闻,了解前沿科技动态。(2分)(言之有理即可)(3)示例:创新为富强注入动力,富强为创新提供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绘就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4分,体现“富强”与“创新”的联系,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