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铜仁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铜仁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地理
2025年8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因地制宜建设的农业生态园示意图。它是集粮食和经济作物、奶畜养殖、水产养殖、沼气生产、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以循环型、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生态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农业生态园发展的基础是( )
A 种植业 B. 奶牛场 C. 采摘园 D. 垂钓园
2. 该农业生态园最可能位于( )
A. 山西省 B. 海南省 C. 青海省 D. 江苏省
3. 有利于该农业生态园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②废弃物资源化,降低环境污染
③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④发展垂钓、采摘等休闲旅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县城”是最低行政等级的城镇单元,包括县级市和县城,人口一般小于100万。下图为2011-2021年中国城镇人口及县城人口的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2011-2021年,我国县城人口( )
①数量持续上升②占城镇人口比例上升③数量持续下降④占城镇人口比例下降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导致县城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 B. 大城市区域产业集聚
C.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D. 县城经济发展不均衡
6. 未来县城人口增长的关键在于( )
A. 完善县城养老体系 B. 全面放开落户政策
C 扩大建成区总面积 D. 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下图为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湖南省( )
A. 河流上游河段传统村落集中 B. 平原地带传统村落数量最多
C.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D. 传统村落沿河流呈对称分布
8. 对湖南省传统村落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植被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甲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
10. 该区域内大致呈水平分布的地层是( )
A. C1、C2 B. P2、P3 C. T1、T2 D. N1、N2
胡杨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地下水依赖型落叶乔木,根系可深达10米以上。研究显示,当地下水位埋深3-4米时,胡杨林覆盖度最高;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2米时,胡杨生长受抑制。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曾经大面积退化,经生态输水后植被覆盖度显著回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胡杨对地下水依赖程度最高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2. 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2米时,胡杨生长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土壤含水率高导致温度过低②土壤含水率高导致根系缺氧
③地下盐分上升使土壤盐碱化④草本植被繁茂导致养分不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覆盖度回升可能带来的生态效应是( )
A. 盐碱化加剧,抑制草本植物的生长 B. 植被蒸腾增加,局地空气湿度提高
C. 地下水埋深增加,土壤含水率下降 D. 风力侵蚀加剧,表层土壤肥力下降
布罗德尼察位于波兰北部,农业活动广泛。下图示意该地某坡面及其不同部位的土壤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形成该地成土母质的主导外力作用最有可能是( )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冰川作用 D. 海水作用
15. 坡顶土壤淋溶层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主导外力作用差异 B. 水热条件差异影响 C. 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D. 基岩岩性差异明显
16. 与坡麓相比,坡顶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
A. 成土母质更新频繁,表层物质迁移显著 B. 土壤淋溶作用强烈,土壤发育程度较低
C. 地下水位长期偏高,有机质分解慢且积累多 D. 侵蚀作用持续进行,土壤剖面层次发育较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齐茨地区曾是德国最主要的褐煤矿产区,褐煤煤层厚且多露天煤矿。19世纪中期,劳齐茨地区开始大规模开采褐煤,褐煤产业迅速扩张。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行能源转型,并计划2038年前结束燃煤发电。随后,劳齐茨地区的煤矿陆续关闭,褐煤产业衰落。进入21世纪,劳齐茨地区对矿区展开了系统治理,将众多废弃矿坑改造为湿地公园,并建成了德国最大的人工湖群。下图为劳齐茨地区略图。
(1)简述19世纪中期劳齐茨地区褐煤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劳齐茨地区褐煤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3)说明将矿坑改造为湿地公园对恢复劳齐茨地区生态功能的作用。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面雨是指地面有积雪覆盖的同时又出现降雨的水文气象现象。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固体水库,春、秋季节积雪区时有雪面雨发生,降雨与融雪的复合效应对该区域河流径流及水资源储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产生较大影响。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海拔5000米以下69个气象观测站点雪面雨日数的空间分布。
(1)描述图示气象观测站点所在区域雪面雨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图示甲区域雪面雨日数少的原因。
(3)分析横断山区秋季雪面雨较多对该区域水资源储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可能产生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铼是地壳中含量极低的稀有金属,且多为伴生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全球已探明铼储量中,智利、俄罗斯、美国、哈萨克斯坦四国占84.6%。我国仅有少量分布在陕西、黑龙江、河南等省份。预计到2043年,我国的铼需求量达53.3吨,将产生30余吨的供应缺口。下图示意2013-2023年中国铼产量及需求状况。
(1)描述2013-2023年我国铼供需变化的特点。
(2)简析我国铼矿资源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
(3)基于资源安全视角,提出我国保障铼矿资源供应的策略。
铜仁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
地理
2025年8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 C
【4~6题答案】
【答案】4. B 5. B 6. D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B 12. C 13. B
【14~16题答案】
【答案】14. C 15. A 16.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劳齐茨地区褐煤资源丰富,易开采;距离柏林等城市近,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
(2)褐煤生产和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德国积极推行能源转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对褐煤形成替代竞争等。
(3)湿地植物增加,净化水质;涵养水源,降低洪涝风险;改善生物栖息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18题答案】
【答案】(1)雪面雨日数空间分布不均;东部较多、西部较少(横断山脉附近地区出现日数最多;河谷地区雪面雨日数相对较多。
(2)甲区域深居内陆,且山脉环绕,水汽少;(海拔高)气温低,多固态降雪,降雨少;(有限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秋季降水少;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层结稳定),气流抬升弱。
(3)雪面雨较多,该区域短时间内径流量增加,水资源储量增加;雪面雨较多,加速积雪消融,固态水资源储量减少;秋季积雪储量减少,导致冬春季水资源储量减少等。
【19题答案】
【答案】(1)2013-2023年,我国铼产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铼消费量持续上升,且增速快于产量;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从2013年的小幅缺口逐步扩大至2023年的显著缺口。
(2)铼矿资源储量少、分布集中(仅陕西、黑龙江等少数省份有分布),资源禀赋差,自给能力弱;全球铼资源高度集中于智利、俄罗斯等四国,我国对外依存度高,供应易受国际政治、市场价格波动影响;铼多为伴生矿,开采、提炼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难以快速提升产量;下游航空航天、半导体等产业发展迅速,铼需求量激增、供需矛盾加剧。
(3)加强国内铼矿资源勘探,重点排查陕西、黑龙江等潜在区域,寻找新的矿产地,提升资源储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伴生矿分离、提纯技术,提高铼矿开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与铼资源丰富国家(如智利、哈萨克斯坦)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保障进口来源多元化;推动铼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废旧航空发动机、半导体材料等含铼废弃物回收体系,提高二次资源利用率;制定铼资源战略储备政策,建立国家级铼资源储备库,应对短期供应中断风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