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0设计思路:作为略读课文,要引导各种方式的读,从字里行间把握内容,感受人物精神。采用默读+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在感受人物精神时,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谈体会、感受。梅兰芳蓄须0你们知道京剧里有哪些角色吗?生旦净丑0情景导入0情景导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他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运用唱、白、表情、身段、舞蹈等技艺,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等。人物简介023* 梅兰芳蓄须揭示课题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梅兰芳为什么要在这几年留着胡须呢?学习新知蓄须 被迫 纠缠 邀请 租界侵略 沦陷 旦角 不堪甚扰拒绝 签订 香港 骚扰 破绽妄想 斩钉截铁 宁可 要求我会读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他为什么要蓄须?日本驻港司令官多次逼迫课文品读拒绝的理由都用尽了蓄须明志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温馨提示:①交流自己提取到的信息,组内合作补充完善。②运用前一课“将几件事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合作时间、地点 原因(日本人的行径) 拒演办法 危险和困难1937年---1938年 上海---香港1941年12月 香港---上海庆祝“大东亚圣战”时 上海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拒绝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小组合作填写表格。12语言简洁抓关键词比一比时间、地点 拒演办法 危险和困难1937年-----1938年 上海----香港 他被迫藏身租界,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晚上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在寓所细声吟唱。 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时间、地点 拒演办法 危险和困难1937年-----1938年 上海----香港 藏身租界,远避香港, 深居简出,不再登台。 虚度生命温馨提示:①交流自己提取到的信息,组内合作补充完善。②运用前一课“将几件事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合作时间、地点 原因(日本人的行径) 拒演办法 危险和困难1937年---1938年 上海---香港1941年12月 香港---上海庆祝“大东亚圣战”时 上海2、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小组合作填写表格。0请你再次默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梅兰芳的这种民族气节?边读边作批注。批注方法: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课文品读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命、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通过这些话,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让梅兰芳先生不演出,他得有多痛苦。可既然这么痛苦,他为什么不演出呢?因为他是一位爱国者,他不想给侵略者演出。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崇高的民族气节。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我会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 )卖房度日,( )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卖房度日一边是缺钱养家,一边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银两,这样强烈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崇高的民族气节。用上“宁可……也不……”说话,表现梅兰芳的民族气节吧!梅兰芳宁可蓄须明志,也不( )。 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 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仅1943年对晋察冀边区北纬区进行的三个月“秋季大扫荡”中,就残杀百姓6674人,烧毁房屋54779间,强杀粮食2934万斤,掠夺耕畜19300头......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多么强烈的爱国情怀,多么崇高的民族气节。打针装病资料补充伤寒预防针,人打了就会连续发高烧。打一针对身体有益,但是当时梅兰芳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连续打了三针,当时的医疗不发达,这样超剂量打伤寒预防针是可能致命的。梅兰芳宁可蓄须明志,也不( )。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 )。梅兰芳宁可打针装病,也不( )。这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梅兰芳又是怎么做的?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都非常敬佩他的高超演技,同时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0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línɡ)”,有几人欤(yú)?——著名画家丰子恺拓展延伸这句话是画家丰子恺对梅兰芳的赞扬。意思是,那么多史书中记载爱国而退出自己谋生、自己喜爱的戏曲的演员,有几个人呢?你们眼中的梅兰芳先生是怎样的人?推荐阅读作业设计:1、课外收集有关梅兰芳的事迹,讲给家长听。2、自主阅读“阅读链接”,继续运用概括和批注的方法,感受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