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力和空间探索 知识梳理--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力和空间探索 知识梳理--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力和空间探索
2.1力 2
知识点1 力 2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3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知识点4力的测量 4
知识点5 力的作用效果 6
知识点6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7
知识点7 重力 8
2.2 运动与相互作用 9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9
知识点2 惯性 10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11
知识点4摩擦力 12
2.3压强 14
知识点1 压力的作用效果 14
知识点2 压强 14
知识点3 液体压强 16
2.4 空间探索 17
知识点1 火箭 17
知识点2 中国空间站 18
知识点3 探索月球和火星 19
考点梳理
2.1力
知识点1 力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时,施加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
【学以致用1】(2024秋 鄞州区期中)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
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磁力等,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有物体,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故C正确;
D、力的产生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孤立的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学以致用2】(2025 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建构的思维导图,图中举例Ⅱ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用力扔篮球,篮球向前飞
B.用力拉皮筋,皮筋被拉弯
C.挤压橡皮泥,橡皮泥变形
D.站在沙滩上,脚陷入沙子
【答案】A
【解答】解:A、用力扔篮球,篮球向前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符合题意;
B、将弹弓的橡皮筋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挤压橡皮泥,橡皮泥变形,橡皮泥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站在沙滩上,脚陷入沙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
【学以致用3】(2025 滨江区一模)鱿鱼是以类似于导弹的推进方式来推动身体运动的。当它紧缩口袋状的身体通过漏斗状喷口将水向前喷出,从而推动身体向后运动。如图,推动鱿鱼向后运动的力来自于(  )
A.四周的海水 B.口袋状身体的收缩
C.触足的摆动 D.喷口喷出的海水
【答案】D
【解答】解:当鱿鱼紧缩口袋状的身体通过喷口将水向前喷出,喷出的海水会给鱿鱼一个反作用力,从而推动身体向后运动,因此推动鱿鱼向后运动的力来自于喷口喷出的海水。
故选:D。
知识点4力的测量
1.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手托 2 枚鸡蛋的力约为 1N 。
2.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 。
3.弹簧测力计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越长 。
(2)使用注意事项:
①调零: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有没有对准 0 刻度线,若没有对准,则需要调零 。
②被测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③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表面刻度垂直 。
【学以致用4】(2024春 鹿城区校级期中)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C.测量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D.测量力的大小时,应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答案】B
【解答】解:A、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要观察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否则会造成测量错误,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可以在竖直方向测量物重或拉力,也可以在其它方向测量力的大小,故B错误;
C、为测量准确,使用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故C正确;
D、测量力的大小时,应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故D正确。
故选:B。
【学以致用5】(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使弹簧形变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墙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A
【解答】解:“使弹簧形变的力”说明弹簧受到力的作用后发生形变,所以说弹簧是受力物体,B、C选项中的受力物体分别是墙和手,故B、C错误,A正确。
故选:A。
【学以致用6】(2024春 椒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某项目小组用弹簧和刻度尺自制弹簧测力计,在弹簧下方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并记录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如表所示。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10牛时(未超过弹簧弹性限度),相较于原长,弹簧的伸长量是(  )
弹簧所挂物体的重力/牛 0 2 4
指针所指刻度值/厘米 4 5 6
A.5厘米 B.7厘米 C.9厘米 D.11厘米
【答案】A
【解答】解:由表格可知,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时,弹簧长度为4cm,为原长,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2N时,弹簧长度为5cm,弹簧伸长的长度5cm-4cm=1cm,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4N时,弹簧长度为6cm,弹簧伸长的长度6cm-4cm=2cm,由此可知在弹簧弹性限度内,所挂重物每增加2N,弹簧伸长的长度1cm;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10N时,弹簧伸长量为5cm,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知识点5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这三者叫力的三要素 。
【学以致用7】(2024春 新昌县期末)如图所示,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长铁管A处比B处更易打开水龙头。这现象说明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是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
【答案】C
【解答】解: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长铁管A处和B处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只有力的作用点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故选:C。
知识点6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有箭头和标度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
2.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按力的图示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即可 。
【学以致用8】(2024春 金东区期中)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答案】D
【解答】解:图中,尽管F2看起来比F1长,但是标度没有标清,因此不能判断两个力的大小。
故选:D。
知识点7 重力
1.重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通常用字母 G 表示 。
2.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 重力的作用点 —— 重心
4.确定重心的方法: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不规则薄板状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得到。
5.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公式:g= g=9.8N/kg。g 在不同的位置其大小不同,其取值随所在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以致用9】(2025 浙江模拟)2025年,中国电影迎来里程碑时刻,《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动画电影。如果将电影中哪吒做成关节可动的木偶玩具,则下列动作在水平地面无法保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BD、哪吒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脚的支持力作用,当二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平衡,故ABD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支持力和重力的作用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哪吒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不可能平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学以致用10】(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将斜面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小车和小球M(细线悬挂)一起沿着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M受到平衡力作用,即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其方向相反,由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故M应在竖直位置平衡;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学以致用11】(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月球对它表面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大小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宇航员(包括随身装备)对月球的压力是150N,则该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总质量 kg。该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可以提起700N的重物,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提起的重物的质量是 kg。
【答案】90;420。
【解答】解: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为:
G地=6G月=6F月=6×150N=900N;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该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总质量为:
m===90kg;
该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提起的重物的质量是;
m′===420kg。
故答案为:90;420。
2.2 运动与相互作用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力迫使它改变,揭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学以致用12】(2024 鄞州区二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同时假如所有力都消失,则小球将(  )
A.沿BD方向运动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在B点保持静止
【答案】D
【解答】解:由于小球被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小球所受力全部消失,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此时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2 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学以致用13】(2025 乐清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答】解:开始时公交车及拉环以相同速度向右行驶,突然刹车使车厢做减速运动时,拉环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拉环向右运动,故A正确。
故选:A。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且同一物体上。
力和运动的关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学以致用14】(2024春 定海区期末)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以10m/s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空气阻力)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丙>F乙
【答案】A
【解答】解:不计空气阻力,虽然三个物体的状态不同,但由于甲静止,乙、丙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则三个物体所受拉力与重力相等,即三个力大小相等。
故选:A。
知识点4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接触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接触、接触面不光滑、相互挤压有弹力、有相对运动或趋势,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学以致用15】(2025 拱墅区校级二模)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C.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答案】B
【解答】解:
如图,将竹筷插入玻璃杯的米中,米中倒入少量的水,等候一段时间,米膨胀,米和玻璃杯之间产生压力,产生了摩擦力,玻璃杯静止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故选:B。
【学以致用16】(2025 西湖区模拟)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均静止不动,说明水平方向上都受平衡力,
甲受到水平向右3N的拉力,则摩擦力为3N,水平向左;
乙受到水平向左5N的拉力,则摩擦力为5N,水平向右;
丙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0N-7N=3N,合力方向水平向左,则摩擦力为3N,水平向右;
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2N-10N=2N,合力方向水平向右,则摩擦力为2N,水平向左;
综上所述,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甲。
故选:A。
【学以致用17】(2024秋 海曙区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脚踏板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齿轮与链条咬合紧密
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答案】B
【解答】解:A、自行车脚踏板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齿轮与链条咬合紧密,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压强
知识点1 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因相互挤压产生,作用点等效在接触面中心,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它 。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
【学以致用18】(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期末)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答案】C
【解答】解:从揉团到压扁过程中,烧饼的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对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受力面积变大,根据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知识点2 压强
1.公式:p =(p为压强,F为压力,S为受力面积 )。
2.单位:帕斯卡(Pa)、千帕(kPa )等常用单位 。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减小压强;也可同时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 。
【学以致用19】(2024春 临海市期末)如图所示是共享自行车的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种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行自行车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坐垫一般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C.坐垫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坐垫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停止骑行后自行车还会向前运动是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答案】B
【解答】解:A、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A错误;
B、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坐垫一般较宽为了减小压强,故B正确;
C、坐垫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坐垫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停止骑行后自行车还会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一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学以致用20】(2024 西湖区模拟)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书写时将纸平铺于水平桌面上,纸上放置一块“镇纸”(一般为长方体石条)。该“镇纸”质量为300g,与纸面接触面积为30cm2,则“镇纸”对纸的压强为 Pa。在行笔过程中,纸保持静止,则纸 (选填“会”或“不会”)受到“镇纸”施加的摩擦力。(取g=10N/kg)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镇纸”对纸的压力为:F=G=mg=300×10-3×10N/kg=3N,
“镇纸”对纸的压强为:p===1000Pa;
在行笔的过程中,纸相对于“镇纸“始终处于静止状态,由于“镇纸”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其他力,且又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纸不会受到“镇纸”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1000;不会。
知识点3 液体压强
1.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靠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压强越大 。
2.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内部也有压强;同一深度,向各方向压强相等;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3.公式:p=gh(p为压强,为液体密度,h为物体所在的深度 )
【学以致用21】(2025 鹿城区二模)如图,往柱状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起,要使橡皮膜凸起程度更加明显,以下方法可行的是(已知:ρ酒精<ρ水)(  )
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
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
【答案】B
【解答】解: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由于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则液面的深度相同,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由于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p=ρgh可知,压强会变小,橡皮膜凸起程度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增加,根据p=ρgh可知,压强会变大,橡皮燥凸起程度变大,故B符合题意;
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V=Sh可知,液面深度会减小,根据p=ρgh压强会变小,橡皮膜凸起程度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橡皮膜所处的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则压强不变,橡皮膜凸起程度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学以致用22】(2024秋 余姚市期末)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恰好也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A
【解答】解:由题知,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均相同,容器形状不同,
则由容器的形状可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V丙,
因为三种液体质量相等,所以由ρ=可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因h相同,ρ甲>ρ乙>ρ丙,
所以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p丙,
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甲。
故选:A。
2.4 空间探索
知识点1 火箭
1.工作原理: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推动前进 。
2.工作过程:多级火箭飞行时,燃料仓空后脱落,避免成为负担,一级燃料耗尽后,下一级接力,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多为多级火箭 。
3.制作水火箭:介绍材料工具、结构、制作步骤、发射测试、数据记录与交流评估。
【学以致用23】(2024 仙居县二模)某同学制作了如甲图所示的水火箭,准备发射时要在作为动力仓的空矿泉水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不断充入空气增大仓内气压并调整发射角度。要发射时,拔掉堵塞栓,水就会从水火箭尾部喷出,水火箭上升。在发射测试中,该同学发现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与瓶内气压、装水体积有关,于是他们开展了如下研究。
(1)为了研究气压一定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与装水体积的关系,该同学设计的方案为通过改变动力仓内装水的体积,并用气筒充气次数相同(每次充气的气体体积相同)来保证气压一定。请你指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 ;
(2)完善方案后,同学开展实验,并记录以下数据。
发射角度θ=50°动力仓V=550毫升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瓶内水量/毫升 100 150 200 250
瓶内气压/105帕 2.5 3.5 4.5 2.5 3.5 4.5 2.5 3.5 4.5 2.5 3.5 4.5
飞行距离/米 5.0 10.1 54.9 13.0 30.3 58.6 14.9 36.2 73.7 16.0 29.3 55.6
该测试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两个)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小明认为在发射角度和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量越多,发射距离越远。小红并不认同,她的依据是: 。
【答案】(1)动力舱内气体体积不同,若充气次数相同,则无法控制舱内气压一定;(2)量筒、刻度尺;(3)对比第9组和第12组,或第8组和第11组,在发射角度和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量越多,发射距离越小,因此可知该结论与事实不符。
【解答】解:(1)动力舱内气体体积不同,若充气次数相同,则无法控制舱内气压一定。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需要测量飞行的距离和瓶内水的体积,因此需要测量工具为刻度尺、量筒。
(3)对比第9组和第12组,或第8组和第11组,在发射角度和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量越多,发射距离越小,因此可知该结论与事实不符。
故答案为:(1)动力舱内气体体积不同,若充气次数相同,则无法控制舱内气压一定;(2)量筒、刻度尺;(3)对比第9组和第12组,或第8组和第11组,在发射角度和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量越多,发射距离越小,因此可知该结论与事实不符。
知识点2 中国空间站
1.作用:作为太空家园,支持长期大规模科学实验,推动技术创新。
2.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
3.中国空间站的组成及功能: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各部分有对应发射时间与任务 。
【学以致用24】(2025春 金华校级月考)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至今,乘组已经在轨工作生活快2个月了。种菜、养鱼、做实验,测量、打扫、忙锻炼,他们的太空生活很充实。
(1)发射升空,三位宇航员固定在舱内。这一阶段,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预计今年10月神舟十八号返回东风着陆场,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8000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m2,求此时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静止;
(2)此时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16000Pa。
【解答】解:(1)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是静止的,而升空过程中,宇航员与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2)返回舱的重力为G=mg=8000kg×10N/kg=80000N
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力为F=G=80000N
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为p==16000Pa。
故答案为:(1)静止;
(2)此时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16000Pa。
知识点3 探索月球和火星
1.月球探索:中国 “嫦娥工程” 分 “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 。
2.火星探索:中国行星探测任务 “天问系列”,天问一号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使我国进入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对火星多方面科学探测,取得技术跨越 。
【学以致用25】(2024秋 义乌市校级期末)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开始对这颗红色星球展开实地探索。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的原因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B.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长
C.火星和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远
D.火星表面大气密度比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小得多
【答案】D
【解答】解:太空中飞行的陨石接近火星时,被火星吸引而下落,撞击火星表面形成陨石坑。由于火星空气密度太小,陨石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接近为零,所以对火星表面的撞击力特别大,造成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 力和空间探索
2.1力 2
知识点1 力 2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3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识点4力的测量 4
知识点5 力的作用效果 5
知识点6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6
知识点7 重力 6
2.2 运动与相互作用 7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7
知识点2 惯性 8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8
知识点4摩擦力 9
2.3压强 10
知识点1 压力的作用效果 10
知识点2 压强 11
知识点3 液体压强 11
2.4 空间探索 12
知识点1 火箭 12
知识点2 中国空间站 13
知识点3 探索月球和火星 14
考点梳理
2.1力
知识点1 力
1.力的定义:力是 对 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 产生力的作用。
2.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时,施加作用的物体叫 ,受到作用的物体叫 。
【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
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知识点2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 ;
2.力可以改变 :运动 和运动 。
【学以致用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复习力学知识时建构的思维导图,图中举例Ⅱ处可补充的例子是(  )
A.用力扔篮球,篮球向前飞
B.用力拉皮筋,皮筋被拉弯
C.挤压橡皮泥,橡皮泥变形
D.站在沙滩上,脚陷入沙子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2.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在 ,并且作用在 。 、 ,没有先后之分 。
【学以致用3】鱿鱼是以类似于导弹的推进方式来推动身体运动的。当它紧缩口袋状的身体通过漏斗状喷口将水向前喷出,从而推动身体向后运动。如图,推动鱿鱼向后运动的力来自于(  )
A.四周的海水 B.口袋状身体的收缩
C.触足的摆动 D.喷口喷出的海水
知识点4力的测量
1.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手托 2 枚鸡蛋的力约为 。
2. 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会发生 ,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 。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与形变方向 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 。弹力是由物体发生 而产生的力 。 、 、 、 等都属于弹力 。
3.弹簧测力计
原理: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越 。
(2)使用注意事项:
① :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有没有对准 0 刻度线,若没有对准,则需要调零 。
②被测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 。
③读数时,应让视线与面板表面刻度 。
【学以致用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C.测量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D.测量力的大小时,应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
【学以致用5】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使弹簧形变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墙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学以致用6】如图所示,某项目小组用弹簧和刻度尺自制弹簧测力计,在弹簧下方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并记录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如表所示。当所挂重物的重力为10牛时(未超过弹簧弹性限度),相较于原长,弹簧的伸长量是(  )
弹簧所挂物体的重力/牛 0 2 4
指针所指刻度值/厘米 4 5 6
A.5厘米 B.7厘米 C.9厘米 D.11厘米
知识点5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和 都有关,这三者叫力的 。
【学以致用7】如图所示,维修人员用一根长铁管套在长期不用且生锈的水龙头上,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长铁管A处比B处更易打开水龙头。这现象说明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的是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大小、方向、作用点
知识点6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有 和 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 。
2.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按力的图示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 和 表示出来即可 。
【学以致用8】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知识点7 重力
1.重力的产生:物体由于 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
2. 重力的方向: 。
3. 重力的作用点 ——
4.确定重心的方法: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
不规则薄板状物体的重心可用 得到。
5.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2)公式: g= N/kg。g 在不同的位置其大小不同,其取值随所在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以致用9】2025年,中国电影迎来里程碑时刻,《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全球票房第一的动画电影。如果将电影中哪吒做成关节可动的木偶玩具,则下列动作在水平地面无法保持的是(  )
A. B. C. D.
【学以致用10】如图将斜面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小车和小球M(细线悬挂)一起沿着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忽略空气阻力,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  )
A. B. C. D.
【学以致用11】月球对它表面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大小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若宇航员(包括随身装备)对月球的压力是150N,则该宇航员连同随身装备的总质量 kg。该宇航员在地球上最多可以提起700N的重物,则该宇航员在月球上能够提起的重物的质量是 kg。
2.2 运动与相互作用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总保持 或 ,除非有 迫使它改变,揭示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 运动的原因。
【学以致用1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同时假如所有力都消失,则小球将(  )
A.沿BD方向运动 B.沿BE方向运动 C.沿BC方向运动 D.在B点保持静止
知识点2 惯性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 或 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学以致用13】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知识点3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保持 或 状态即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力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大小 、方向 、作用在 且 。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运动状态改变。
【学以致用14】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不同的状态:甲静止,乙以5m/s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丙以10m/s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  )(不计空气阻力)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丙>F乙
知识点4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接触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 时,接触面会产生 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 、接触面 、相互 有弹力、有 ,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的种类: 摩擦、 摩擦、 摩擦。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 。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 。
【学以致用15】如图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使玻璃杯不掉下的力是(  )
A.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C.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D.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学以致用16】在水平桌面上从左往右放置了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现对四个木块施加不同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木块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则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且最大的是木块(  )
A.甲 B.乙 C.丙 D.丁
【学以致用17】(2024秋 海曙区期末)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自行车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脚踏板和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齿轮与链条咬合紧密
D.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2.3压强
知识点1 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因相互挤压产生,作用点等效在 ,方向 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它 。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作用效果越明显 。
【学以致用18】(2024秋 鄞州区校级期末)缙云烧饼名扬海外,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
知识点2 压强
1.公式: (p为压强,F为压力,S为受力面积 )。
2.单位:帕斯卡(Pa)、千帕(kPa )等常用单位 。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也可同时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 。
【学以致用19】如图所示是共享自行车的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种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行自行车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坐垫一般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C.坐垫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坐垫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停止骑行后自行车还会向前运动是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学以致用20】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书写时将纸平铺于水平桌面上,纸上放置一块“镇纸”(一般为长方体石条)。该“镇纸”质量为300g,与纸面接触面积为30cm2,则“镇纸”对纸的压强为 Pa。在行笔过程中,纸保持静止,则纸 (选填“会”或“不会”)受到“镇纸”施加的摩擦力。(取g=10N/kg)
知识点3 液体压强
1.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靠 U 形管液面高度差反映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压强越 。
2.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 和 有压强, 也有压强;同一深度,向各方向压强 ;深度越深,压强越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
3.公式: (p为压强,为液体密度,h为物体所在的深度 )
【学以致用21】如图,往柱状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可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起,要使橡皮膜凸起程度更加明显,以下方法可行的是(已知:ρ酒精<ρ水)(  )
A.将水换成等体积酒精
B.往容器中增加水量
C.换成横截面积更大的容器
D.转动容器使侧孔朝左
【学以致用22】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恰好也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2.4 空间探索
知识点1 火箭
1.工作原理: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向后喷出,获得 推动前进 。
2.工作过程:多级火箭飞行时,燃料仓空后脱落,避免成为负担,一级燃料耗尽后,下一级接力,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多为多级火箭 。
3.制作水火箭:介绍材料工具、结构、制作步骤、发射测试、数据记录与交流评估。
【学以致用23】某同学制作了如甲图所示的水火箭,准备发射时要在作为动力仓的空矿泉水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不断充入空气增大仓内气压并调整发射角度。要发射时,拔掉堵塞栓,水就会从水火箭尾部喷出,水火箭上升。在发射测试中,该同学发现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与瓶内气压、装水体积有关,于是他们开展了如下研究。
(1)为了研究气压一定时,水火箭的飞行距离与装水体积的关系,该同学设计的方案为通过改变动力仓内装水的体积,并用气筒充气次数相同(每次充气的气体体积相同)来保证气压一定。请你指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 ;
(2)完善方案后,同学开展实验,并记录以下数据。
发射角度θ=50°动力仓V=550毫升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瓶内水量/毫升 100 150 200 250
瓶内气压/105帕 2.5 3.5 4.5 2.5 3.5 4.5 2.5 3.5 4.5 2.5 3.5 4.5
飞行距离/米 5.0 10.1 54.9 13.0 30.3 58.6 14.9 36.2 73.7 16.0 29.3 55.6
该测试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两个)
(3)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小明认为在发射角度和气压相同的情况下,水量越多,发射距离越远。小红并不认同,她的依据是: 。
知识点2 中国空间站
1.作用:作为太空家园,支持长期大规模科学实验,推动技术创新。
2.发展战略: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3.中国空间站的组成及功能:包括 、 、 、 、 ,各部分有对应发射时间与任务 。
【学以致用24】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将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至今,乘组已经在轨工作生活快2个月了。种菜、养鱼、做实验,测量、打扫、忙锻炼,他们的太空生活很充实。
(1)发射升空,三位宇航员固定在舱内。这一阶段,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预计今年10月神舟十八号返回东风着陆场,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8000kg,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m2,求此时返回舱对地面的压强。
知识点3 探索月球和火星
1.月球探索:中国 “嫦娥工程” 分 “ ”、“ ”、“ ” 。
2.火星探索:中国行星探测任务 “天问系列”, 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使我国进入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对火星多方面科学探测,取得技术跨越 。
【学以致用25】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着陆,开始对这颗红色星球展开实地探索。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的原因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B.火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的公转周期长
C.火星和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远
D.火星表面大气密度比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小得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