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诊断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基础诊断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基础诊断卷(单元测试)
2025-2026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要求: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2.用钢笔或签字笔答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1分)
1.看拼音,写字词。(7分)
(1)只剩下最后一颗 shǒu liúdàn( )了,五位战士毅然以石头为武器继续战斗。石头如 báo zi( )般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 rì kòu( )头上砸去,敌人纷纷坠落 shānjiàn( )。
(2)开国大典阅兵式上,各种装甲车和 tǎn kè( )车以相等的jù lí( )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时,会场上bào( )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2.读句子,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憧憬(tóng chōng) 崎岖(qí qū jī qū) 瞻仰(zān zhān)
擎着(qíng qín) 电钮(niǔ niǚ) 山坳(yòu ào)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B.乌蒙磅礴走泥丸(往来)
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D.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里指红军队伍)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填序号)。(10分)
①全( )( )注 ②惊天( )( ) ③排( )倒 ( )
④( )钉( )铁 ⑤( )身( )骨 ⑥居高( )( )
(1)战士们利用 的有利地势, 地瞄准敌人,把敌人打下峭壁,让他们摔得 。(3分)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 ,气壮山河! (1分)
5.下列描写场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的一项是( )。(2分)
A.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
B.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的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传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
C.原本寂静的操场一下子沸腾起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变成了一个自由市场。
D.几个小时如流水一般飞快地过去了。义卖结束了,操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仿照例句,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我咕咚咕咚把水壶里的水喝了个底朝天,一抹嘴笑了:“我属骆驼的,喝一顿管三天。”(仿写句子,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来表达)
7.根据所学完成填空。(7分)
(1)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中的著名诗句“捐躯赴国难, ”形容当年因参加抗日战争而殉难的烈士是甚为恰当的。(1分)
(2)“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这是名句“ ”的意思。(1分)
(3)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这层意思可以用宋朝李纲的话来概括:“ , , 。”(3分)
(4)本单元中,我认识了 的五壮士、 的红军战士、 的郝副营长、 的邱少云,正是因为他们这些革命先烈的付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2分)
8.班级准备举办一场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参与其中。(3分)
(1)请你根据演讲内容拟定一个标题: 。(1分)
(2)演讲开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引用故事等,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你的演讲开个头。(2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29分)
(一)阅读《七律·长征》,完成练习。(13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2分)
2.这首诗是 在红军长征胜利后写下的。“ , ”是对全诗的总写,“ ”这个字是对长征途中重重困难的概括。诗中选取了五幅“长征图”—— 、 、 、 、岷山千里雪,生动再现了长征之难,但对待这些困难,红军的态度是“ ”“ ”。(5分)
3.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 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2分)
(1) (2)
4.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 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 ”一词中可以看出。 (2分)
5.这首诗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最后的时刻
①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②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黑发。
③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④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⑤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A】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⑥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⑦“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⑧“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包落到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⑨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告别。
⑩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B】“要勇敢一些! 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
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 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2.当同牢房的同志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 ,而江姐则 。(2分)
3. ②语文要素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对 的描写为“面”,对 的描写为“点”。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这样写的好处是 。 (3分)
4.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5分)
(1)【A】处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体现了江姐 。
(2)【B】处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表达了两层意思,既是在 ,又是在 。
5.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6.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2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场面,如学校的升旗仪式、趣味运动会、课外小游戏……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来写,题目自拟,注意在描写场面时,要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字数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41分)
1.(1)手榴弹 雹子 日寇 山涧
(2)坦克 距离 爆
2. chōng√ qí√ qū√ zhān√ qíng√ niǔ√ ào√
3. B
4.①神贯 ②动地 ③山 海 ④斩 截 ⑤粉 碎 ⑥临下
⑥ ① ⑤
(2)②
5. B
6.【示例】(1)这里的草原,天空是那么明朗,空气是那么清新。
(2)母亲念完我的作文,眼睛发亮,咯咯地笑了:“你的作文写得真精彩!”
7.(1)视死忽如归
(2)位卑未敢忘忧国
(3)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4)【示例】乐观无畏 勇于献身 舍生忘死 顾全大局
8.【示例】(1)我爱你中国
(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你中国》。小时候,妈妈告诉我,我的祖国叫中国,她历史悠久、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是屹立东方的一颗明珠。
第二部分(29分)
(一)
1.五岭逶迤腾细浪 更喜岷山千里雪
2.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难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不怕 只等闲
(1)巧渡金沙江
(2)强渡大渡河
4.喜悦 开颜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所表达的主题的理解能力。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意思: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诗句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从诗中“开颜”一词可以看出。
5.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情壮志以及浓郁的乐观主义情怀。
(二)
1.江姐在被杀害前与同志们道别,表现了她视死如归的精神。
2.围着江姐,为江姐收拾行李 处理提纲,从容不迫地梳头、换衣
3.江姐的战友们 江姐 通过对战友们和江姐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4.(1)动作 沉着镇定、视死如归
(2)语言 自我激励——绝不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激励同志们——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5. D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最后的时刻”在文中是指江姐牺牲前的短暂时刻,也是指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与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D项说法有误。短文描写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最后的时刻”并不是指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
6.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对革命无比忠贞、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江姐。
第三部分(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