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阅读与积累(专项练习)2025-2026上学期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要求: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2.用钢笔或签字笔答卷。一、结合语境,补充句子。(28分)1.孙悟空在《西游记》里说自己“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中的“五行”指的是 、 、 、 、 。 (5分)2.过年时,乡下人家门上贴的对联“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指的是 、 、 、 、 。(5分)3.山水可以言志,当我们把困难当作平常事对待时,会想到毛泽东的诗句:“ , 。”山水可以壮观,看到黄河惊涛拍岸,我们会想起《浪淘沙(其一)》里的“ , ”。 山水也可以柔美,看到绿水绕田,山色青翠,我们又会想起《过故人庄》中的“ , ”。 (12分)4.鲁迅的名言“ , ”告诉我们:懂得爱的人更加具备勇气,更加懂得担当,他们是真正的英雄。(4分)5.小晨在《新时代的中国脊梁》的演讲稿中,为突出主题,引用了陆游的“位卑 ”。(2分)二、阅读理解。(72分)(一)(18分)宿建德江 暮 江 吟[唐]孟浩然 [唐]白居易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下列哪些景物在两首诗中都出现过 ( )(多选)(3分)A.夕阳 B.江水 C.露珠 D.月亮2.通过“日暮客愁新”“暮江吟”中的两个“暮”字,我知道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分的景色。(2分)3.对这两首诗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位诗人都是在小船上看风景,有感而发。B.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的可爱。C.两首诗的后两句都是借景抒情。D.这两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夏天。4.从“客愁新”中可以知道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 的,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可以知道白居易的心情是 的。(4分)5.相同的景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情,读下面有描写月亮的诗,你能推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6分)(1)从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我能推测出诗人 的心情。(2)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我能推测出诗人 的心情。(二)益者三友(16分)孔子曰:“益者①三友,损者②三友。友直,友谅③,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④,友善柔⑤,友便佞⑥,损矣。”【注释】①益者:这里指有益的朋友。②损者:这里指有害的朋友。③谅:诚信。④便(pián)辟:逢迎谄媚。⑤善柔:假装和善来欺骗他人。⑥便佞(pián nìng):用花言巧语讨好他人。1.下列属于孔子说的“益者三友”的是( )。(多选)(3分)A.为人非常诚信的朋友。B.对待每个人都很温柔、说话总是和颜悦色的朋友。C.处事公正坦率的朋友。D.知识广博的朋友。2.孔子所说的“损者三友”指的是 、 、 。(6分)3.下列属于益友做法的是( ),属于损友做法的是( )。(4分)A.指出朋友的缺点,劝告朋友改正错误B.当面夸奖朋友,背后却说朋友的坏话4.读了这篇小古文,对你选择朋友有什么启示 (3分)(三)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8分)【材料一】淄博历史非常悠久。在中国历史上,淄博曾是“战国七雄”齐国的都城,为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博也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曾经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底蕴。【材料二】淄博烧烤的爆火并非是一夜之间,而是经过多次网络传播逐渐引爆。最初关于淄博烧烤的热潮,可能要得益于社交媒体上的“种草”效应。抖音上一位博主发布的“淄博烧烤的正确吃法”视频获得了 19.1万的点赞量,并被转发22.4万次,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关注和追捧。而同城热搜榜上的“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更是引爆了网友们的热情,搜索量超过了500万。接着,淄博当地的一些烧烤店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宣传,推广自己的烧烤,其中不乏“扛鼎级别”的牧羊村烧烤,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眼球。这些烧烤店纷纷借助社交媒体力量,展示着自家的特色烧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当地人说:“希望以后大家提起淄博烧烤,就像青岛海鲜、济南把子肉一样,成为地方招牌。”【材料三】3月10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坦言要抓住此次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契机,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发布淄博烧烤地图。此外,为了展示淄博烧烤文化,淄博拟于“五一”前后举办“淄博烧烤节”,并拟定3月至 11月为“淄博烧烤季”。为了方便外地大学生坐高铁来撸串,淄博除了对途经烧烤店的常规线路进行重新摸排,主城区42条常规公交线路覆盖33家烧烤店,还专门新增了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1.你从材料一中获取了哪些关键信息 至少写两条。(6分)2.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淄博烧烤的热潮源于抖音上一位博主发布的“淄博烧烤的正确吃法”视频,而后来大学生组团来淄博吃烧烤,才彻彻底底将淄博捧火了。B.淄博市政府抓住此次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契机,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发布淄博烧烤地图。C.为了方便外地大学生坐高铁来撸串,淄博除了对途经烧烤店的常规线路进行重新摸排,还专门新增了烧烤公交专线。D.烧烤店纷纷借助社交媒体力量,展示着自家的特色烧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和好奇心。3.根据材料和你的了解,你认为淄博烧烤爆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简要概述两点。(6分)4.请你为淄博烧烤写一句宣传语吧。(3分)(四)故乡(节选)(20分)鲁 迅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 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我问问他的近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地吸烟了。背景资料: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军阀官僚和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他们掌握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命脉。这双重的压迫,使中国的广大民众日益贫困,尤其是农民,不仅生活饥寒交迫,而且毫无人权。1. “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来的根本原因是( )。(3分)A.现实社会和生活让闰土必须遵循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的悲哀。B. “我”和闰土分别的时间太久了,仅存的友谊已荡然无存。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漠视了“我们”之间的友情。D.见到闰土,“我”的心情激动不已,有许多话不知从何说起。2.结合选文及资料,想一想作者在小说中详写闰土少年时、中年时的外貌的目的有哪些。( )(多选)(3分)A.外貌描写是小说的常用手法,闰土长什么样,作者就怎么写,没有别的目的。B.这样对比,引发读者去思考闰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加深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理解。C.这样对比,流露出作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D.这样对比,恰当地体现出当时广大民众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广大民众的同情。3.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是因为( )。(3分)A.此时天气很冷,“我”感到了阵阵寒意。B.闰土的变化让“我”感到惊吓。C. “我”与闰土之间已经有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闰土叫“我”老爷,“我”极度不适应。4.读画“ ”的句子,想一想此时的“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5分)5.你能从选文中找出“背景资料”中所写的“中国的广大民众日益贫困”的原因吗 (6分)参考答案一、结合语境, 补充句子。 (28分)1.金 木 水 火 土2.稻 麦 黍 菽 稷3.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4.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5.未敢忘忧国二、阅读理解。 (72分)(一)ABD傍晚 【解析】本题考查字义。“暮”的意思是“傍晚”。3.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根据两首诗的内容可知,二者的后两句都是借景抒情,故选 C项。4.忧愁 愉悦5.(1)悠闲、舒适 (2)思念家乡(二)1. ACD2.阿谀逢迎的人 玩弄手段的人 花言巧语的人3. A B4.【示例】要与正直的人交朋友,要与讲诚信的人交朋友,要与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三)1.【示例】①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②淄博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具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底蕴。2. A3.【示例】①网络的多次传播。②政府的高度重视。4.【示例】淄博烧烤,美味佳肴,烤出地道山东味!( 四)ABC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分别描写了少年时的闰土和中年时的闰土,这样对比着写,主要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反映当时社会的残酷。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根据上下文可知,闰土称呼“我”为“老爷”,让“我”发现“我”和闰土之间有阶级的差别,故选C项。4.【示例】这不是闰土吗 他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我该怎么问候他呢 5.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 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