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将开展“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创作与发布活动。根据提炼出的项目成果制作一般流程,本课将围绕“实践创作”“交流评价”“成果发布”三个环节展开,因此本课安排了“基于软件或平台的实践创作”“基于网络交流工具的交流评价”“基于网络平台的成果发布”三部分内容。 本课内容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里属于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学生不仅学习新型互联网创新应用的使用,还要形成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的意识,储备创新能力。 学习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已了解了互联网发展的相关内容,掌握了互联网协议和服务等知识,学习了搜索引擎、云计算、云存储的工作方式或原理。因此学生将在最后项目活动中,把学过的知识运用于互联网搜索、筛选、管理和处理资源,并使用软件或互联网平台贡献有价值的信息,创造具有特色的作品。 但鉴于七年级学生对互联网认识尚浅,部分学生仅关注网络交流或娱乐,因此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化对互联网信息价值和特点的认识,掌握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根据学习和交流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科技工具或方法。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目标: 1.通过项目成果创作与发布活动,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并根据推广需求,学会使用合适的互联网平台发布作品。 2.学会通过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交流的方法。 3.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利用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创作与发布。 教学难点: 利用互联网支持交流与传播的一般方法。 核心素养导向: 1.信息意识:观察、探究、理解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体验互联网的交互方式,感受其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 2.计算思维:在实际应用中,熟悉网络平台的技术工具和软件系统功能及应用。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根据学习需求,有效搜索所需资源,探究信息科技支持学习的新方法和新模式,借助信息科技提高学习质量。 4.信息社会责任:在应用互联网时,使用用户标识、密码和身份验证等措施进行安全防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1.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本课是上一课的延续,将开展“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创作与发布活动。 2.根据提炼出的项目成果制作的一般流程,本课将围绕“实践创作”“交流评价”和“成果发布”三个环节展开。 引导学生了解项目成果制作的一般流程。实践创作 1.简单介绍教材上利用软件或平台实践创作的案例,并引出短视频创作的一般流程。 2.利用任务学习单的实践学习,通过微课视频介绍利用“剪映”进行视频剪辑的方法与步骤。 3.概括在项目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选择合适的软件或平台,制作多样化的作品。 1.引导学生了解短视频创作的一般流程。 2.指导学生熟悉剪辑视频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3.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主流的互联网宣传作品。交流评价 1.提出交流评价的意义,介绍基于网络交流工具的交流评价所具备的长处与优势。 2.通过图片对比介绍线下与线上两种形式的交流评价方式。 3.利用任务学习单的交流探究,介绍常见的即时通信软件和视频会议系统。 4.介绍项目作品评价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以及评价反思,进一步激发创意,并优化迭代作品内容。 1.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网络交流工具,会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交流。 2.指导学生掌握项目作品评价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评价要求,以目标为导向开展项目活动。成果发布 1.引出项目成果发布的几种途径,通过图片介绍最常见的线下成果发布与展示的情况。 2.对比介绍不同形式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同时也引出信息安全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的内容。 3.利用任务学习单的思考分析,介绍同一个作品在不同平台发布会具有怎样的差异以及选择怎样的网络平台可以让项目成果传播得更广泛。 4.进一步介绍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成果,通常可以从后台统计数据中查看项目成果的推广成效,项目成员可以根据统计数据继续优化成果。 1.引导学生对比线下与线上发布的传播覆盖面,凸显新技术的优势。 2.加强学生对于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的担当。 3.旨在增强学生的思考维度,促进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运用信息科技工具,推动活动开展。总结回顾 1.概括项目流程中“实践创作”“交流评价”和“成果发布”三个环节的一些重点内容。 2.回顾学习目标,加深学习印象。 旨在促进学生梳理知识结构,解决课堂问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作业练习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样的资源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创作,以呈现多样化的效果。( ) 2.创作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关注自己的想法,不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 ) 3.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成果发布时,我们可以发布不实或不适当的内容。( ) 二、选择题 1.以下哪种方式不适合作为介绍学校的素材内容?( ) A. 社团活动照片 B. 元旦晚会视频 C. 模拟考试成绩单 D. 合唱比赛音频 2.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时,以下哪项不是我们应特别注意( )。 A. 内容的创新性 B. 信息的准确性 C. 发布的速度 D. 个人隐私的保护 3. 在发布创作作品时,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 A. 随意选择发布平台,不考虑平台特点 B. 在发布前不进行内容审核和隐私设置 C. 注重作品的推广和分享,扩大影响力 D. 忽略网络安全问题,随意发布个人信息 三、填空题 1.在项目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选择合适的_____或_____,制作多样化的作品。 2.对于项目作品的评价,一般可以对照项目设计方案从多个角度进行,如从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通过_________发布成果,通常可以从后台统计数据中查看项目成果的推广成效,项目成员可以根据____________继续优化成果。 四、实践题 1.请创作一个学校宣传的短视频(需交流评价与优化迭代),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成果发布。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 2. × 3. × 二、选择题 1. C 2. C 3. C 三、填空题 1.在项目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选择合适的软件或平台,制作多样化的作品。 2.对于项目作品的评价,一般可以对照项目设计方案从多个角度进行,如从作品的思想性、创新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方面。 3.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成果,通常可以从后台统计数据中查看项目成果的推广成效,项目成员可以根据统计数据继续优化成果。 四、实践题 1.短视频创作的一般流程:确定主题、编写剧本、拍摄视频、剪辑视频、发布视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教科书 书 名:信息科技 七年级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学习目标1.通过项目成果创作与发布活动,创建具有特色的作品,并根据推广需求,学会使用合适的互联网平台发布作品。 2.学会通过互联网工具或平台进行交流的方法。 3.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新媒体、新社交、新资源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课前学习任务1.回顾第14课《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规范与探究》的相关内容。2.预习本节课书本知识。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实践创作】 实践学习 观看视频,熟悉剪辑视频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学习任务——交流评价】 交流探究 常见的即时通信软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视频会议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成果发布】 思考分析 (1)同一个作品在不同平台发布会具有怎样的差异? (2)选择怎样的网络平台可以让项目成果传播得更广泛?推荐的学习资源1.国产AI大模型KIMI: https://kimi. 2.百度搜索引擎: https://www.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 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 学习任务单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 第15课 向世界介绍我的学校——创作与发布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