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结合实践 善于创新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四 结合实践 善于创新 学案

资源简介

专题四
结合实践善于创新
学案
考纲聚焦
1.
思维创新的含义及其特征
2.
求异思维的含义、特点
3.
思维发散的技法
4.
求同思维的含义、特点
5.
求同思维的方法
6.
逆向思维的含义、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7.
直觉及其特征
8.
想象及其作用
9.
灵感及其产生条件
知识网络
考点激活
考点一
思维创新的含义及其特征
1.
思维创新的含义
思维创新是特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思维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一方面思维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另一方面,思维创新离不开对前人、对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
2.
把握思维创新的特征
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考点二
求异思维的含义、特点
1.
发散思维的含义
它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它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
2.
发散思维的特点
(1)其过程具有流畅性。思维不流畅,就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产生较多设想,就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2)其思路具有变通性。一方面,要打破旧框框、老套套的限制,排除既有经验的负面影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甚至从某些不合常规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不局限于某一思路,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迅速转向其他思路。灵活多变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
(3)其结果具有独特性,就是独特新奇,与众不同。
考点三
思维发散的技法
1.
检核表法
主要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例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
2.
列举法
主要将研究对象的特点、缺点、希望点等逐一列出来,以便提出改进的意见,构成创新的设想。
3.
信息交合法
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列举的方法,将各种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大量的思路。
4.
头脑风暴法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研究的主题。
考点四
求同思维的含义、特点
1.
求同思维的含义
求同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或收敛思维,它是通过多种逻辑思维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
求同思维的特点
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聚合思维的思路具有归一性;聚合思维的结论具有可论证性。
考点五
求同思维的方法
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方法都可以作为思维聚合的创新方法:
1.
将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功能综合起来,构成各要素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新系统,往往可以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涌现功能。
2.
不同的事物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和功能,人们运用归纳推理方法,可以从特殊性中得出关于事物普遍性的结论,从而揭示事物的共性,把握事物的规律。人们运用归纳概括方法可以获得思维创新的成果。
3.
人们可以从已知的事物的规律,以及事物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依据逻辑规则,通过严格推导,得出一个关于事物存在状况的必然性结论。这种演绎推理的方法,是思维聚合时常常使用的方法。
考点六
逆向思维的含义、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1.
逆向思维的含义
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是从人们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
进行逆向思维的方法
①对事物的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②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已有的有关事物结构顺序的认识做反向思考。
③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的状态的认识做转换性思考。
④对事物功能的已有认识做反向思考。
⑤对已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认识做交换思考。
3.
进行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①逆向思维应当合“理”。逆向思维的反向是具有其合理性的思维反向,如果不顾事物的规律,盲目地“反向”,难以实现思维创新的目的。
②逆向思维要反对逆反心理。那种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讲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生活领域拒斥理想和崇高的思潮,就其思维方式而言,都是对逆向思维错误的理解和运用。
③掌握正向思维的“正”。只有掌握对已有的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
④正逆互补,相得益彰。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是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与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考点七
直觉及其特征
1.
直觉的含义
直觉指人们通过对认识对象的直接观察,一下子从其完整而全面的外在形象上觉察或领悟到其内在的某种特质。简略地说,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洞察事物的思维活动。
2.
直觉的特征
①直觉具有敏捷性。在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人们的直觉常在一瞬间完成方案的构想。
②直觉具有总体性。直觉是对完整的认识对象的一种觉察,是对认识对象整体的洞察。
③直觉具有猜测性。直觉所作出的断定并不一定可靠,还需要进行认真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
考点八
想象及其作用
1.
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的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思维创新不可缺少的因素。想象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想象和“假如”式的想象等多种方式展开。
2.
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1)可以帮助人们明确思维创新的目标。思维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想象在这里可以起到明确目标的作用。想象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情绪和坚韧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2)是思维创新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思维创新是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以产生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为思维创新开拓新的思路。
考点九
灵感及其产生条件
1.
灵感的含义
①灵感是一种以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人所特有的心理状态。灵感常常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创新效果。
②灵感的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灵感状态的显现上,它往往是在某种具体目标的引导下,受到某种不期而至的机遇的启示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体现在灵感状态出现后的结果上,它往往导致人们对“百思难得其解”的问题有一种突然的感悟和理解。
2.
灵感产生的条件
①认真准备。主要是指对问题的探求,对基本事实的调查研究,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必要积累。
②借助外景条件。有意识地与他人交流,或聆听他人的谈话,有助于我们摆脱思维的惯性,引发灵感的降临。
③掌握思维的节奏。松、紧结合,有利于灵感的诞生。松弛能够实现思路的转移和交换,表面上是把思考的问题暂时搁置起来,是原有思路的中断,实际上可能引发新的思考视角的产生。
④灵感在碰撞中产生。灵感总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对立统一中、在思维主体对问题的长期思考与外在偶然因素的触发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典例解析
【例1】世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曾师从伟大的作曲家海顿。有一次莫扎特写了一段曲子让海顿弹奏,海顿弹奏了一会儿惊呼起来:“这是什么曲子呀,当两手分别在钢琴两端弹奏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呢?看来任何人也无法弹奏这样的曲子。”
莫扎特接过乐谱弹奏,遇到那个出现在键盘中间的音符时,只见他俯下身,用鼻子弹奏出来。这一动作令海顿感慨不已。
上述材料反映了思维创新的什么特征?(要求写出两个特征)材料如何体现思维创新的这些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对思维创新特征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可直接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回答第(2)问时要把教材的知识和材料提供的信息相结合。
答案:(1)思路具有多向性,步骤具有跨越性,结果具有独特性。
(2)①莫扎特根据自己谱写的曲子弹奏,无法用手弹出键盘中间的音符时,用鼻子来弹奏,体现了思维创新的思路具有多向性;②莫扎特不采用常规的方法,凭借灵感用鼻子弹奏键盘中间的音符,体现了思维创新的步骤具有跨越性;③莫扎特用鼻子弹奏键盘中间的音符,产生的结果新、出乎意料,体现了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例2】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己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引进技术,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结合上述论述,说明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2)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94-10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从为什么和怎样做两个角度考查的。创新对国家民族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青年学生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新、积极探索。
答案:(1)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说明,一个民族应具备创造性思维,进行思维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只有进行思维创新,才能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推动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否则,没有创新能力,国家就不可能兴旺发达,一个民族就不会进步。
(2)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继承前人的成果,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自己的认识成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福人类。
考点演练
1.
一些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服装时往往在价格便宜上做文章。因为多数人喜欢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价格便宜的服装能够通过薄利多销,获得好收益。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生产服装能获得好的收益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愈发严重。某中学高二(2)班以“如何破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为题召开研究性学习讨论会。会上有一位同学提出:解决交通拥堵要先从地面开始,另一位同学提出可以从空中想办法。受此启发,班上同学纷纷提出不同的设想,如下图示:
这次讨论共征集了30多个方案。
该班级通过这一活动征集方案属于思维发散的哪种方法 思维发散对思维创新有何帮助?
3.
材料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29个大脚印,自鸟巢内的表演开始后,沿着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经天安门到鸟巢的29个点打出29个“大脚印”,代表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一步走进北京,在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29个点上燃放,也代表着古老的中国走近奥运会。但开始时所用芯片弹,持续时间短,在空中的形状不理想。后来他们开发出膛压发射技术,通过活塞调节改变礼花弹出的速度,以不同的压力速度把不同的爆炸点镶嵌到空中不同的高度,打出想要的图案。这样礼花也可以做得比较大,持续时间比较长,能在空中停留5秒左右。
材料二
闹钟几乎人人家里都有,针对一些人为了赖床把响铃闹钟按掉继续睡的问题,设计者有些有趣的创意:有在长满按钮的球上,需要找到正确的按钮才可以关掉闹铃;有自带有两个大轮子,一到闹铃时间,一边叫嚣一边滚到个角落躲起来,你不想翻箱倒柜的话,就起床追赶它;还有会飞的闹钟,到响铃时其中一个部件会飞出,不找到它使其归位,闹铃无法停止……
结合材料回答:
(1)什么是思维创新,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思维创新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属于思维发散的哪一种技法?简要说明其思考的特点。
4.
汉代的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都有缺陷: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绵纸用蚕茧做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粗劣,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做原料,经过精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
结合材料说明蔡伦是如何进行思维创新的?
专题四
结合实践善于创新
1.
答案:(1)按照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在生产和销售服装时可以在价格贵上做文章。
(2)因为社会上有不同的消费群体,部分消费水平高、追求消费高档次和持攀比心理的消费者,可以买甚至只买贵的服装,生产和销售这些服装虽然数量少些,但由于价格高照样可以获得好的收益。
(3)总之,生产销售服装不论是从价格“便宜”和“贵”上做文章,都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并调查研究服装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才有可能获得好的收益。
2.
答案:(1)这一活动征集方案属于思维发散技法中的“头脑风暴法”。
(2)发散思维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还能对所要求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产生难以预料的效果。
3.
答案:(1)①思维创新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②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思维创新的结果具有独特性。奥运大脚印焰火一是方法新,开发膛压发射技术;二是结果新,大脚印的图案效果理想,持续时间较长,出人意料。
(2)①列举法。②主要是针对闹钟在人们使用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来进行的,如果人们能较为轻易地按掉闹铃,闹钟就不能起到作用。针对闹钟这一缺点以及希望其更好发挥作用,设计者开发出会飞、会到处滚的闹钟,很好地发挥了闹钟作用。
4.
答案:(1)思维创新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同时离不开对前人、对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然后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
蔡伦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了人们所用于书写的材料的缺陷,然后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制造出了新的好的纸张。
(2)思维创新的方法与结果具有独特性。蔡伦并没有用常规的方法,而是用独特和巧妙的方法试用了新的原料,也带来了出乎意料的结果,发明了造纸术。
(3)思维创新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要经历实践的反复验证。蔡伦造出的纸张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大大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