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第3章第4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拓展性学习评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八上 第3章第4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拓展性学习评价(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4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拓展性学习评价
答题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
17.
18.(1)    (2)   (3)   
19.(1)   
(2)   
20.
21.(1)    (2)   (3)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1)   
(2)   
(3)     
(4)     
(5)   
23.(1)
(2)    。
(3)    。
四、综合题(共3小题,24小题6分,25、26小题各7分,共20分)
25.(1)
(2)
(3)
26.(1)   
(2)
(3)    。
27.(1)   
(2)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A电流/A
0.4…
0.3
C
0.2
A
0.1
F0.63
wI少
R
0
5101520
电阻/2A
U
B

丙/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4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拓展性学习评价
解析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B.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
D.把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左移动
【答案】B
【解析】A、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最大阻值处,由图可知该实验中P应置于右端,故A错误;
BC、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时,更换定值电阻时,要用滑动变阻器来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故B正确,C错误;
D.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不变,因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则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之比不变,所以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时,需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右移动,故D错误。
2.根据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电源至少选用两节新干电池
C.换用2Ω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B
【解析】A、电流与电阻在反比,A错误;
B、由图知,这个不变的电压为:
U=IR=0.4A×5Ω=2V;电源至少选用两节新干电池(3V),B正确;
C、换用2Ω电阻做实验时,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故不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C错误;
D、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D错误。
3.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4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1.5伏不变
C.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3欧~15欧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乙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
B、由图乙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UV=IR=0.1A×25Ω=﹣﹣﹣﹣﹣﹣=0.5A×5Ω=2.5V,故B错误;
C、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故C错误;
D、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1=R总﹣R1R15Ω=3Ω;
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得,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2=R总′﹣R2R225Ω=15Ω;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3Ω~15Ω,故D正确。
4.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和“用伏安法测电阻”这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答案】A
【解析】A、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压不变,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而“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需要利用控制变量法,故A不正确;
B、这两个实验都需要测量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因此实验电路图都相同,故B正确;
C、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故C正确;
D、“伏安法测量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提高实验测量的准确性,故D正确。
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
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
D.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变大
【答案】B
【解析】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了电路中的电流,根据U=IR,电阻不变,电流变化,所以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可以是增大、升高,也可以是减小、降低,从而实现多次测量,故B正确,CD错误;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电源电压,故A错误。
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
A.R1>R2 B.R1<R2 C.R1=R2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在图中画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见下图),分别与R1和R2相交于1、2两点,从图象中看出两点R1、R2两端的电压相同,电流值不同:I1>I2,根据欧姆定律:R,可得出:R1<R2。
7.小红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
D.根据数据和图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答案】C
【解析】A、当甲、乙两端电压都为2V时,I甲=0.4A,I乙=0.2A,I甲>I乙,所以R甲<R乙,故A错误;
B、电阻的大小与两端的电压无关,所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的阻值不变,故B错误;
C、当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U甲=U乙=2V,由图知I甲=0.4A,I乙=0.2A,干路电流:I=I甲+I乙=0.4A+0.2A=0.6A,故C正确;
D、根据数据和图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导体,电阻一定,通过它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D错误。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R0,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5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断开开关S,把定值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个定值电阻,再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
A.10Ω B.20Ω C.35Ω D.45Ω
【答案】D
【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5Ω,由“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5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可得
①,当“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②,由①②解得R滑=45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9.要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现提供电压未知的电源、2只电流表、阻值为20欧姆的定值电阻R、未知电阻Rx、开关。导线若干。小路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并据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则Rx的阻值为( )
A.5欧姆 B.10欧姆 C.15欧姆 D.20欧姆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R0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由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1A,流经R0支路的电流I1=0.1A,由丙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的示数是0.3A,干路电流I=0.3A,R0两端电压U1=I1R0=0.1A×20Ω=2V,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流经未知电阻Rx的电流I2=I-I1=0.3A-0.1A=0.2A,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都相等,则未知电阻Rx两端电压U =U1=2V,Rx的阻值Rx=U2/I2=2V/0.2A=10Ω。
10.如图是灯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R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无关,与通过他的电流无关
C.把L和R并联在同一电路中,通过R的电流较小
D.将他们串联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此时灯的电阻为10Ω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像知道,通过R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则二者成正比关系,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发生改变时,它的阻值保持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L和R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像知道,当电压相等时,通过的电流都比通过L的电流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他们串联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由图像可知,当电流为0.1A时,L与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5V和2V,电源电压为U=UL+UR=0.5V+2V=2.5V,所以此时灯的电阻为
RL=UL/IL=0.5V/0.1A=5Ω。故D错误,符合题意。
11.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Rx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由电路图可知,S接1或2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电压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无法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故①不可行;
②根据图可知,闭合S1、S2,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U;只闭合开关S1,两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x两端电压为Ux;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0=U﹣Ux;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通过Rx的电流为I,则根据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可以求出Rx阻值,故②可行;
③闭合S1、S2时,电路是只有Rx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x的电流Ix;闭合S1、断开S2,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I;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式I(R0+Rx)=IxRx可求出Rx的阻值,故③可行;
④闭合S1,S接2时,R0和R串联接入电路中,把R的阻值调到0,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电源电压U;闭合S1,S接1时,Rx和R串联接入电路中,把R的阻值调到0,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根据电流表示数和电源电压,利用R可以求出Rx的阻值,故④可行。
12.在热水器的出水口加接“防电墙”管道,可以实现当热水器漏电时,利用管道内水柱的电阻进行“隔电”(“防电墙”电阻为R0),从而保证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12V。“防电墙”横截面构造图及加装后“隔电”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防电墙”管道可选导电性强的材料
B.漏电时,“防电墙”与人体串联
C.“防电墙”两端电压小于208V
D.增加水柱长度可减小“防电墙”阻值
【答案】B
【解析】A、为了保证使用电热水器时人体的安全,“防电墙”应选用导电性能差的材料制成,这样管道的电阻很大,使得管道分压远大于人体的分压,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漏电时,“防电墙”电阻和人体电阻是串联的,故B正确;
C、漏电时,“防电墙”与人体串联,已知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12V,则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防电墙”两端的电压:U0=U﹣U人体 ≥220V﹣12V=208V,即“防电墙”两端的电压应不小于208V,故C错误;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导体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所以增加水柱长度可增大“防电墙”阻值,故D错误。
13.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某一位置,此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与两个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b对应的是电流表与电压表V1关系的图象
B.电流为0.6A时,小灯泡的电压为7V
C.该实验的电源电压为11V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5Ω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A、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最大,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最小,则曲线a表示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的关系图象,曲线b表示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的关系图象,故A错误;
BC、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I小=0.2A,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9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U=UL+U滑=2V+9V=11V,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U﹣U'滑=11V﹣3V=8V,故B错误,C正确;
D、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滑大45Ω,故D错误。
14.如图电路,其中的“恒流源”是一个特殊电源,当外部电阻变化时,输出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的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B.当R的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增大
C.在a处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示数减小
D.在a处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示数增大
【答案】B
【解析】AB、由图可知,电路为R简单电路。已知电路中的电流恒定不变,则R阻值增大时,
由U=IR可知电路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D、在a处串联一个定值电阻,即R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根据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D错误。
15.某科技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了一套计数装置,电路如图所示。R1为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激光被遮挡一次,计数器会自动计数一次(计数器可视为电压表),R2为定值电阻。现闭合开关,计数装置正常工作。当激光被物体遮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变大
B.R2两端的电压变大
C.通过R2的电流变大
D.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变小
【答案】A
【解析】两电阻串联,计数器(电压表)测R1的电压,已知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所以激光被遮挡瞬间电阻R1变大,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电流变小时,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则R1两端的电压变大,故A正确,BC错误;根据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可知,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1,保持不变,故D错误。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如图甲所示电路,开关S1、S2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两电阻之比R1∶R2=______;只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1.44 1∶4 变小。
【解析】由图可知,开关S1、S2闭合后,两电阻串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所在支路电流;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表A1选用分度值为0.1A的大量程,示数为1.8A,电流表A2选用分度值为0.02A的小量程,示数为0.36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36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通过R1的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已经并联电路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的规律可知则,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路由原来的两电阻并联变为只有R1的简单电路,流表A1只测通过R1的电流,总电阻变大,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17.如图所示,已知。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电路中各元件均未损坏)
【答案】1:2 1:2
【解析】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R1与R2串联,电压表甲测R2两端的电压、乙测R1两端电压,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两表示数之比为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R1与R2并联,电流表甲测通过R1电流,乙测通过R2电流,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两表示数之比为。
18.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测量一只灯泡的电阻,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亮度
1 1 0.2 较暗
2 2.4 0.3 正常发光
3 6 几乎为0 不发光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所用电源电压约为     V。
(2)若某同学手上有A“1.5A 50Ω”和B“2.0A 20Ω”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上面实验中他所选的滑动变阻器为     。
(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答案】(1)6;(2)A;(3)8。
【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知,当I=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说明此时是灯泡断路,则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可知电源电压为6V;
(2)第一组数据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滑=U﹣UL=6V﹣1V=5V;
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滑25Ω>20Ω,故选A滑动变阻器;
(3)由表格数据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4V,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R额8Ω。
19.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一款电子秤,结构如图所示。AB是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棒,两边分别有P1、P2两个滑片。金属弹簧上端固定且与电压表相连,下端与滑片P1相连,滑片P1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当物体放在托盘上时,电压表能自动显示物体质量。完成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随被测物体质量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实际电子秤有归零功能,即放上盛放被测物体的空容器后,按归零键可使示数归零。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电子秤也具有该功能,请结合图说明:将空烧杯放上托盘后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调零?
    。
【答案】(1)增大;(2)将P2调到与P1相平的位置。
【解析】(1)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由题意可知,电压表测P1、P2之间的电压,当托盘放上物体时,滑片P1下移,P1和P2之间的距离变大,P1和P2之间的电阻变大,所以,由U=IR可知,P1和P2之间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实际电子秤有归零功能,即放上被测物体的容器后按归零键,可使示数归零。小明设计的电子秤也具有该功能,放上烧杯后如图乙,要使电压表的示数归零,由于电流不变,根据U=IR,据此判断P1、P2之间的电阻为0,也就是将P2调到与P1相平的位置。
20.用电子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图为电子秤的原理图,托盘和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通过一水平绝缘轻杆R与弹簧上端相连,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设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20Ω,总长度为L=20cm,电源电压U=3V保持不变,保护电阻的阻值为R0=10Ω,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F=kx(其中弹簧劲度系数为k=200N/m,x为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不计一切摩擦和其它阻力,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向下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    (填“均匀减少”、“均匀增大”、“非均匀减小”、“非均匀增大”);当托盘上放上某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m=1V,求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m为    kg(g取10N/kg)。
【答案】均匀增大;2
【解析】弹簧所受的压力等于托盘中物体的重力,即F=G=mg
据弹簧所受拉力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有F=k△x=mg
所以,变阻器滑片以上部分的电阻
由图示知,变阻器的总电阻R与R0串联连接,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由图示知,电压表与变阻器滑片以上部分并联,其示数
理想电压表的读数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随着物体的增加,电压表的半数均匀增大。
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有。
21.小科在设计亮度可调的台灯时,利用两根灯丝制成灯泡,并外接两个开关实现灯泡的亮暗可调(如图所示)。在外接电压220V不变的情况下,灯丝接入的情况不同,通过灯泡的电流也不同,电流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电阻R1=220Ω,R2=440Ω(不考虑灯丝阻值的变化),在电路接通状态下,请回答:
(1)通过控制开关S1和S2可使该灯泡产生     种不同的亮暗程度。
(2)要使灯泡最暗,开关S1、S2的开闭情况为     。
(3)灯泡最亮和最暗时通过A点的电流之比是     。
【答案】(1)三;(2)S2断开,S1闭合;(3)3:1。
【解析】(1)电源电压不变,根据P可知,当灯丝的电阻最小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大,反之,灯丝的电阻最大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
灯丝的电阻R1=220Ω,R2=440Ω,即R1<R2,由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即R并<R1<R2,且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
当闭合开关S1、S2时,两灯丝并联连入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最小,实际功率最大,灯最亮;
当闭合S1、断开S2时,只有灯丝R2连入电路中,灯丝电阻最大,实际功率最小,灯最暗;
当闭合S2、断开S1时,只有灯丝R1连入电路中,灯丝电阻较大,实际功率较小,灯较亮;
故有三种不同的亮度;
(2)要使灯泡最暗,则灯泡的实际功率最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P可知此时灯丝的电阻最大,根据(1)可知此时只有灯丝R2连入电路中,此时S2断开,S1闭合;
(3)由(1)分析可知,灯泡最亮时通过A点的电流:I大1A+0.5A=1.5A,
灯泡最暗时通过A点的电流:I小0.5A,
灯泡最亮和最暗时通过A点的电流之比I大:I小=1.5A:0.5A=3:1。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会选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约为3V,其原因可能是小灯泡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V,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_________端滑动;
(4)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实验中发现灯泡越亮,温度越高,结合数据可知: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__________;
次数 1 2 3 4
1 2 2.5 2.8
0.18 0.28 0.30 0.31
(5)小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力捏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处,灯泡发光明显变亮。请结合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图;②断路(开路);③2.2;左;④8.3;大;⑤见解析。
【解析】(1)根据测电阻实验的要求,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灯泡电压,电流表测灯泡电流,因此需要把灯泡的右接线柱,电流表的左接线柱连接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为确保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需要断开。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说明电路出现断路,此时电压表有示数且等于电源电压,则确定为小灯泡断路,电压表此时串联接入电路,测电源电压。
(3)根据图乙可知,电压表使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因此示数为2.2V。为使灯泡正常发光,需要把灯泡电压调至2.5V,即滑动变阻器的电压需要减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故而滑片P向左调节。
(4)由表中数据可知,灯泡电压为2.5V时,电流为0.3A,则电阻为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随温度的升高,灯泡电阻逐渐变大。
(5)用力捏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处,增大了滑片与电阻丝接触的面积,即增大了横截面积而减小了电阻;或捏滑片减小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从而减小了电阻。
2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科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
①按图甲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电流表无示数,试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并完成该实验。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③换用阻值为10Ω、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过程。
【实验数据】最终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①在错误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正确连线。
(2)小科根据图乙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3)小科利用修正后的甲电路测量某未知电阻时,发现由于电表本身电阻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现采用图丙所示电路,能较准确的测量Rx的阻值,已知A、B之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S接通c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S接通d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
【答案】(1)见解析图;(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3)70Ω。
【解析】(1)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原图错误在电流表并联,电压表串联,改正的电路图如下图:
(2)由图象可知,导体的电阻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乘积保持不变,故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3)设电流表的内阻为RA,
S接a时,U=U1+I1RA,即:U=10V+0.2A×RA ①;
S接b时,U=I2(Rx+RA),即:U=0.15A×(Rx+RA) ②;
U=U2,即:U=12V ③;
由①②③解得:Rx=70Ω。
四、综合题(共3小题,24小题6分,25、26小题各7分,共20分)
24.如图所示,是小科为宠物小屋设计的既可发热供暖、也可照明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电热丝,白炽灯泡L标有“12V 1.5A”字样(R1和L电阻均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40Ω。当只闭合开关S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灯泡正常发光。当所有开关都闭合,P位于最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2.1A。求:
(1)电源电压。
(2)R1的电阻。
(3)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答案】(1)电源电压为12V;
(2)R1的电阻为20Ω;
(3)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
【解析】(1)当只闭合开关S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路为灯泡L的简单电路,因为此时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为:U=UL=12V;
(2)当所有开关都闭合,P位于最右端时,灯泡L与R1并联,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IL=1.5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1的电流:I1=I﹣IL=2.1A﹣1.5A=0.6A,
由欧姆定律可知,R1的阻值:
R120Ω;
(3)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40Ω,
灯泡的电阻为:RL8Ω,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0.25A,
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
答:(1)电源电压为12V;
(2)R1的电阻为20Ω;
(3)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5A。
2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台简易风速仪测量学校操场风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装有挡风板和滑片P的轻质滑块与轻质弹簧套在滑杆MN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滑块相连。均匀电阻丝AB长为20cm,阻值为25Ω,电阻丝的阻值与长度成正比。电源电压U0恒为9V,保护电阻R0的阻值为5Ω,电压表量程为0~3V。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的关系如图乙。无风时,滑片P在A处。有风时,滑片移动,稳定后读出电压表示数,并计算出相应的压力,再根据小组自定义的表格,判断风级。
操场风力等级 等级0 等级1 等级2 等级3 等级4
压力/N 0~1 1~5 5~10 10~15 15~20
说明:测量时保证风垂直吹在挡风板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请回答:
(1)滑片P在向左移动过程中,电路总电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计算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风力等级是多少?
(3)为了增大可测量的风力等级,除了可以把电压表的量程换成0~15V的方案以外,还可以通过做出哪些调整以达到目的?请再写出一条建议:    。
【答案】(1)不变;
(2)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风力等级为2级。
(3)减小电源电压或者增大R0的电阻。
【解析】(1)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与电阻丝AB串联,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无论滑片怎样移动,AB都是全部接入电路,因此当滑片左移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
(2)电路中电流:

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是3V,所测AP段最大电阻:


根据图乙可知,F=7N,查表可知,能测量的最大风力等级为2级;
(3)由于风力等级越大时,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所以可以使用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来测量AP段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或减小电源电压或者增大R0的电阻,从而让该风速仪能测出更大的风力等级。
答:(1)不变;
(2)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风力等级为2级。
(3)减小电源电压或者增大R0的电阻。
26.实验小组的同学想设计一个简易身高测量仪,且要满足如表所示的两个指标。
指标一 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
指标二 显示仪显示的身高刻度是均匀的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同学们认为他的设计没有满足指标     。(选填“一”或“二”)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电压恒为9V的电源、一根长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R2(阻值为40欧)、定值电阻R1,量程为0﹣3V的电压表等,设计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正确电路,且当滑片P位于R2的最上端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伏。
①根据图乙电路,当滑片P位于R2的最下端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伏。
②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欧?
③利用该仪器,对身高为160cm的M同学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对N同学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则N同学的身高为多少厘米?
【答案】(1)二;(2)①0;②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80Ω;③N同学的身高为152厘米。
【解析】(1)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示数为U2,由此可知,所测身高越大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即他的设计满足了指标一;但电压表示数与R2的阻值不成线性函数关系,所以显示仪显示的身高刻度不是均匀的,即他的设计没有满足指标二;
(2)①由图乙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中PB段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位于R的最下端B点时,PB段电阻为零,电压表被短路,其示数为0V;
②当滑片P位于R2的最上端A点时,R1与R2的最大值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1的电流:I1=I20.075A,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R1两端的电压:U1=U﹣U2=9V﹣3V=6V,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的阻值:R180Ω;
③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P移动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不变,且为最大值,故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时,PB段的电阻:
RM20Ω,
根据题意可知,R2为一根长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40欧,
则M同学进行测量时,PB段电阻丝的长度为40cm,
电压表的示数为1.2V时,PB段的电阻:RN16Ω,
根据题意可知,R2为一根长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其阻值为40欧,
N同学进行测量时,PB段电阻丝的长度为32cm,
则N同学的身高为HN=160cm﹣40cm+32cm=152cm。
答:(1)二;(2)①0;②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80Ω;③N同学的身高为152厘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第4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拓展性学习评价
试题卷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的电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端
B.实验中,应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C.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
D.把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左移动
2.根据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B.电源至少选用两节新干电池
C.换用2Ω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量程
D.多次实验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3.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4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1.5伏不变
C.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D.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3欧~15欧
4.关于“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和“用伏安法测电阻”这两个实验,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B.它们的实验电路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
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
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
D.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变大
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I﹣U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R2的大小关系为(  )
A.R1>R2 B.R1<R2 C.R1=R2 D.不能确定
7.小红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
D.根据数据和图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R0,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5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断开开关S,把定值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个定值电阻,再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 )
A.10Ω B.20Ω C.35Ω D.45Ω
9.要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现提供电压未知的电源、2只电流表、阻值为20欧姆的定值电阻R、未知电阻Rx、开关。导线若干。小路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并据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则Rx的阻值为( )
A.5欧姆 B.10欧姆 C.15欧姆 D.20欧姆
10.如图是灯L和电阻R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与它两端所加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R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无关,与通过他的电流无关
C.把L和R并联在同一电路中,通过R的电流较小
D.将他们串联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此时灯的电阻为10Ω
11.如图是小科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设计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的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且未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未知,实验中只能闭合或断开开关及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其中能够测量出Rx阻值的电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
12.在热水器的出水口加接“防电墙”管道,可以实现当热水器漏电时,利用管道内水柱的电阻进行“隔电”(“防电墙”电阻为R0),从而保证人体两端的电压不高于12V。“防电墙”横截面构造图及加装后“隔电”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防电墙”管道可选导电性强的材料
B.漏电时,“防电墙”与人体串联
C.“防电墙”两端电压小于208V
D.增加水柱长度可减小“防电墙”阻值
13.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某一位置,此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与两个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b对应的是电流表与电压表V1关系的图象
B.电流为0.6A时,小灯泡的电压为7V
C.该实验的电源电压为11V
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5Ω
14.如图电路,其中的“恒流源”是一个特殊电源,当外部电阻变化时,输出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的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B.当R的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增大
C.在a处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示数减小
D.在a处串联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示数增大
15.某科技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了一套计数装置,电路如图所示。R1为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激光被遮挡一次,计数器会自动计数一次(计数器可视为电压表),R2为定值电阻。现闭合开关,计数装置正常工作。当激光被物体遮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两端的电压变大
B.R2两端的电压变大
C.通过R2的电流变大
D.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变小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6.如图甲所示电路,开关S1、S2闭合后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A,两电阻之比R1∶R2=______;只断开开关S2,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7.如图所示,已知。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电路中各元件均未损坏)
18.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测量一只灯泡的电阻,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亮度
1 1 0.2 较暗
2 2.4 0.3 正常发光
3 6 几乎为0 不发光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所用电源电压约为     V。
(2)若某同学手上有A“1.5A 50Ω”和B“2.0A 20Ω”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上面实验中他所选的滑动变阻器为     。
(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19.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一款电子秤,结构如图所示。AB是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棒,两边分别有P1、P2两个滑片。金属弹簧上端固定且与电压表相连,下端与滑片P1相连,滑片P1能随弹簧一起上下移动,当物体放在托盘上时,电压表能自动显示物体质量。完成下列问题:
(1)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随被测物体质量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实际电子秤有归零功能,即放上盛放被测物体的空容器后,按归零键可使示数归零。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电子秤也具有该功能,请结合图说明:将空烧杯放上托盘后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调零?
    。
20.用电子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图为电子秤的原理图,托盘和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通过一水平绝缘轻杆R与弹簧上端相连,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设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20Ω,总长度为L=20cm,电源电压U=3V保持不变,保护电阻的阻值为R0=10Ω,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F=kx(其中弹簧劲度系数为k=200N/m,x为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不计一切摩擦和其它阻力,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匀速向下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    (填“均匀减少”、“均匀增大”、“非均匀减小”、“非均匀增大”);当托盘上放上某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m=1V,求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m为    kg(g取10N/kg)。
21.小科在设计亮度可调的台灯时,利用两根灯丝制成灯泡,并外接两个开关实现灯泡的亮暗可调(如图所示)。在外接电压220V不变的情况下,灯丝接入的情况不同,通过灯泡的电流也不同,电流越大,灯泡越亮。灯丝的电阻R1=220Ω,R2=440Ω(不考虑灯丝阻值的变化),在电路接通状态下,请回答:
(1)通过控制开关S1和S2可使该灯泡产生     种不同的亮暗程度。
(2)要使灯泡最暗,开关S1、S2的开闭情况为     。
(3)灯泡最亮和最暗时通过A点的电流之比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会选用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_________;
(2)连接好电路,将滑片P移至最右端,接通电路后,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示数约为3V,其原因可能是小灯泡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V,为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片P向_________端滑动;
(4)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实验中发现灯泡越亮,温度越高,结合数据可知:灯丝温度越高,电阻越__________;
次数 1 2 3 4
1 2 2.5 2.8
0.18 0.28 0.30 0.31
(5)小会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用力捏滑片与电阻丝接触处,灯泡发光明显变亮。请结合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3.“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科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
①按图甲将阻值为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电流表无示数,试改动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并完成该实验。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③换用阻值为10Ω、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过程。
【实验数据】最终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①在错误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正确连线。
(2)小科根据图乙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3)小科利用修正后的甲电路测量某未知电阻时,发现由于电表本身电阻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现采用图丙所示电路,能较准确的测量Rx的阻值,已知A、B之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S接通c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S接通d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
四、综合题(共3小题,24小题6分,25、26小题各7分,共20分)
24.如图所示,是小科为宠物小屋设计的既可发热供暖、也可照明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为电热丝,白炽灯泡L标有“12V 1.5A”字样(R1和L电阻均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40Ω。当只闭合开关S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灯泡正常发光。当所有开关都闭合,P位于最右端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2.1A。求:
(1)电源电压。
(2)R1的电阻。
(3)当只闭合开关S和S2,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通过灯泡的电流。
2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一台简易风速仪测量学校操场风速,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装有挡风板和滑片P的轻质滑块与轻质弹簧套在滑杆MN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滑块相连。均匀电阻丝AB长为20cm,阻值为25Ω,电阻丝的阻值与长度成正比。电源电压U0恒为9V,保护电阻R0的阻值为5Ω,电压表量程为0~3V。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改变量x的关系如图乙。无风时,滑片P在A处。有风时,滑片移动,稳定后读出电压表示数,并计算出相应的压力,再根据小组自定义的表格,判断风级。
操场风力等级 等级0 等级1 等级2 等级3 等级4
压力/N 0~1 1~5 5~10 10~15 15~20
说明:测量时保证风垂直吹在挡风板上,不计一切摩擦阻力。
请回答:
(1)滑片P在向左移动过程中,电路总电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计算该装置能测量的最大风力等级是多少?
(3)为了增大可测量的风力等级,除了可以把电压表的量程换成0~15V的方案以外,还可以通过做出哪些调整以达到目的?请再写出一条建议:    。
26.实验小组的同学想设计一个简易身高测量仪,且要满足如表所示的两个指标。
指标一 所测身高越大,显示仪示数越大
指标二 显示仪显示的身高刻度是均匀的
(1)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同学们认为他的设计没有满足指标     。(选填“一”或“二”)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用电压恒为9V的电源、一根长为80cm的均匀电阻丝R2(阻值为40欧)、定值电阻R1,量程为0﹣3V的电压表等,设计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正确电路,且当滑片P位于R2的最上端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3伏。
①根据图乙电路,当滑片P位于R2的最下端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伏。
②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欧?
③利用该仪器,对身高为160cm的M同学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对N同学进行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则N同学的身高为多少厘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1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