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6(范围:第2章 第3~4节)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一名初中生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A.102Pa B.103Pa C.104Pa D.105Pa2.我国的嫦娥工程月球探测计划分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探月工程所处的阶段是( )A.无人月球探测 B.载人登月 C.建立月球基地 D.地基观测3.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是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的,长征三号是三级火箭,则它发射时最先分离脱落的是 ( )A.第1级火箭 B.第2级火箭 C.第3级火箭 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在雪地里的情景。甲、乙两人的总质量相等,关于甲、乙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雪地的压力比乙小B.乙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甲明显C.甲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D.图中情景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5.如图所示,下列有利于减小压强的是( )A.铁轨下铺枕木 B.很细的钢丝切肥皂 C.刀刃磨得锋利 D.图钉得=的头做得很尖6.如图所示,手上戴好一次性手套后缓慢浸入水中,发现手套变扁同时手上各处均感受到明显的挤压,且随着深度的增加,被挤压感越强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套变扁与水无关 B.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C.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D.液体只对容器底部有压强7.为了说明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的道理,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将两个相似的鸡蛋甲、乙分别放在纸筒上,鸡蛋甲上方放一个轻质瓶盖,拿一根筷子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敲击,如图所示。结果鸡蛋甲完好无损,鸡蛋乙立即破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鸡蛋乙被敲碎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B.放上瓶盖后可以增大受力面积C.要提高实验的可靠性还需多次实验D.敲击时鸡蛋上部受到的压强甲比乙大8.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著名的“木桶理论”又被称为“短板效应”,木桶装水的容量是由木桶最短的木板来决定的。如图,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最短的一块木板 B.最长的一块木板 C.木桶的粗细 D.木桶的轻重10.如右图所示,一杯水静置在斜面上,杯底a、b、c三处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a>pb>pc B.papc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1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13.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14.护人员长时间戴口罩、护目镜后,脸上会留下深深的压痕(如图所示)。为减轻压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痕深说明口罩对脸部的压强较小B.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得松一点C.口罩弹性绳的弹力越大,压痕越小D.凝胶贴片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1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积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科学中用压强来描述 ,它的单位是帕斯卡(Pa)、100Pa的意义是 。17.如图所示为一种登冰山用的冰爪,它可以套在登山者的鞋上,由于冰雪很滑,穿上冰爪可以 (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冰爪做得非常锋利,是通过 的方式 (填“增大”或“减小”)压强,使冰爪能很容易地插入冰雪中。18.如图所示,铁锨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生产工具,铁锨的锨刃做得薄而尖,其目的是通过 来增大压强;脚踏的部位却做成垂直锨面的踏面,其目的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用铁锹铲土时,人们通常会用力踩踏踏面,使铁锹更深地插入土中,其原理是通过 。19.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1) 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 相等。(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 Pa。20.如图所示,小明想制作一辆行驶距离较长的小车,他想要利用气球喷气产生的力来推动小车前进。(1)图中的气球小车会向 滑行,气球小车是靠气球里面空气的 运动的。(2)为了让气球小车行驶得更远,小明可以 。A.换更大的气球 B.增大轮子的摩擦力 C.更换气球口方向21.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如图乙所示,已知AB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甲 乙(1)在乙图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2)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较大的是 ,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 。(填“A”、“B”或“一样大”)22.如图所示,在透明密闭正方体塑料盒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的中心处,挖出四个大小相同的圆孔,在孔的表面分别蒙上相同的橡皮膜a、c、b、d,抓住手柄手柄将塑料盒竖直投没到水中后静止。(1)通过观察橡皮膜 (填字母)的形变可知,液体内部存在向上的压强。(2)支持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的现象是橡皮膜 。(3)增大塑料盒浸没的深度,其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23.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利用小桌、砝码、海绵、木板做了如下实验。(1)该实验是通过海绵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选用图 的实验进行比较。(3)比较甲、乙两图实验现象可得结论: 。(4)根据你已经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若图丙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丙,图丁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丁,则p丙 p丁(填“<”、“=”或“>”)。(5)比较图丙、丁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4.李东和王芳在海边沙滩上游玩时发现,游客们走路时在沙地上留下的脚印有深有浅。(1)李东观察发现小孩的脚印一般较浅,成人的脚印一般较深。他猜想脚印的深浅可能与人的重力有关,重力越大,脚印越深。两人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在地面上铺上一层足够厚的松软细沙,把一长方体砖块轻轻放置在沙面上,稳定后移开砖块;②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小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稳定后,移开砖块;③用沙子堆成一个倾角较大的斜坡,将砖块轻轻放置在沙子上,稳定后,移开砖块。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列哪种测量工具是必不可少的?______。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刻度尺 D.量角器三次实验的现象分别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可知,李东的猜想是不科学的,影响印痕深浅的另一个物理量不是施压物体的重力而是______。(2)李东和王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力一定的物体,放在倾角不同的斜面上,斜面越陡,斜面受到的 越小。25.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物理量。硬度的大小可以用如图方法进行测试:选择规定的淬火钢球,给它加载压力F,将它压到被测试的材料表面,保持规定的时间后卸载压力,就会在材料表面留下凹形压痕。如果用S凹表示凹形压痕的面积,用H表示材料的硬度,某次实验中对一些材料的测试数据如下:材料 F/N S凹/mm2 H(N/mm2)a 10000 100 100b 10000 200 50c 20000 100 200d 15000 150 100e 7500 25(1)硬度的定义为:在凹形压痕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 。可以用公式 来表示。(2)请将表格数据填写完整: 。b、c、d、e四种材料的F-S凹图像如上图所示,其中表示材料d硬度的图线是 。26.下图是”研究水的内部压强”的部分实验过程,请按题意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1)图甲所示仪器是______________。(2)液体中某一点的深度的确定方法:从”自由液面”向下到该点的b竖直距离。要确定图丙中c点的深度,需要确定的”自由液面”应该是____处(填”a”或”b”)。(3)图乙中的三个实验,将水的压强大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量是 。(4)通过图乙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7.如图1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大小相同且互不相通的A,B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会向压强小的一侧凸起。小芸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密度、液体深度有关”的实验。(1)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相同。(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小芸同学在A,B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由该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越大。(3)若在实验中A、B、两侧分别倒入两种不同液体,当橡皮膜相平时,左右两侧深度为10cm、12cm、,则ρA ρ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实验中在A、B两侧分别倒入水和盐水,当橡皮膜相平时,两侧深度为10cm、12cm,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四、综合题(共30分)28.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 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 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A和FB。比较大小的关系:PA PB, FA FB。(填“>”、“ ”或“=”)29.为研究“影啊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质量可忽略的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测得瓶底面积为35厘米2,瓶盖面积为7厘米2,并将瓶子装满600毫升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1)本实验可初步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2)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要使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正放时相同,需要从瓶子中倒出________毫升水。30.双轮电动平衡车因其体积小、操控方便,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双轮电动平衡车车身质量为20kg,g取10 N/kg。(1)请在图乙中画出车轮对地面压力的图示。(2)体重为600 N的人站在该双轮电动平衡车上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 cm2,求车对地面的压强。31.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2021年5月,中国研制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如图甲所示。降落前,装载火星车的着陆器系统环绕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如图乙所示。着陆器降落时,为应对恶劣环境影响,会选择尽可能大的下落高度经减速着陆。它首先进入火星大气层做减速运动,必要时会伸出“小翅膀”利用翅膀受到的阻力调整姿态;接着降落伞打开,着陆器减速到一定程度,抛弃隔热大底和背罩、降落伞,如图丙所示;随后,着陆器打开发动机,向下喷射燃气实现进一步减速,在距离火星地面100m高度处悬停,寻找着陆点,着陆后火星车驶离着陆器。已知火星车总质量为240kg,火星车车轮与火星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为7.2×10-2m2,火星车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有微结构膜,可极大减小沙尘与电池板之间的摩擦力。火星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压力F、接触面粗糙程度均成正比,发动机的推力与火星车总重的比值叫推重比。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是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0.4倍,地球上g取10N/kg。(1)打开发动机减速时,着陆器受到向上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打开降落伞至降落伞被抛弃过程中,着陆器受到的阻力 (选填“>”“<”或“=”)重力。(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火星车从地球登上火星,火星车惯性不变B.着陆器应尽量选择在地势较低的地方着陆C.探月着陆器上也可以使用“小翅膀”调整姿态D.火星车在火星上沿坡面减速上行时,重力的方向始终不变(3)图乙中着陆器受到的是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火星车在火星水平地面静止时,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为 N,压强为 帕;火星车在火星水平地面匀速行驶与在地球上的水平场地匀速行驶相比,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推重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某校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在制作“水火箭”的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利用打气管、气筒、废旧饮料瓶、废纸箱等器材来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明确原理】(1)小深同学负责明确“水火箭”发射的原理,他查阅资料后得知,我国发射火箭时,点火后火箭尾部会向下喷出烈焰,火箭随即升起,于是想到“水火箭”也可以利用这一科学原理,其原理是 。【设计方案】(2)小圳同学负责“水火箭”的设计方案,他考虑到“水火箭”的动力只能由水或空气提供,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制作流程:首先在废旧饮料瓶内装入适量水,再用带有打气管的瓶塞将瓶口塞住,最后配置上由废纸箱改造而成的火箭外壳、导流罩及底座,“水火箭”即可完成,如图甲所示(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①用打气筒不断向瓶内打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瓶塞脱落,向下喷水,产生反推力从而向上飞行;②工程学角度看,如果瓶塞未完全塞紧,将会导致漏气现象产生;③小福负责设计“水火箭”顶端的导流罩形状如图,其目的是减小飞行时受到的 。【项目实施】(3)小福同学用打气筒对“水火箭”打气,拉开气阀,水向下喷出,“水火箭”一飞冲天。在“水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火箭”升空过程中若失去所有力,“水火箭”将保持静止C.“水火箭”升空过程中先加速后减速D.“水火箭”离开地面后,不受重力作用【火箭鉴定】(4)各个小组制作好“水火箭”后开展飞行比赛,发现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水火箭”在竖直方向飞行上升的高度。同学们讨论后形成共识,认为可以转换为测量“水火箭”的 来间接反映这个高度,评选出“最佳飞行奖”;【评价反思】(5)同学们对同一个“水火箭”能飞行的最大高度产生了兴趣,于是提出问题:“水火箭”能飞行的最大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接着做出以下猜想:Ⅰ、可能与起飞前瓶内最大气压有关; Ⅱ、可能与瓶内所装水的多少有关。在探究猜想I时,小田控制 一定,通过改变瓶塞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水火箭”起飞前的瓶内最大气压。通过多次实验,将记录的数据绘制为图丙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可得:“水火箭”飞行的最大高度随起飞前瓶内最大气压的增大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6(范围:第2章 第3~4节)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 ; 。17. ; 。18. ; 。19.(1) ;(2) 。20.(1) (2) 。21.(1) ; (2) ; 。22.(1) (2) (3) 。三、实验探究题(共 5 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3.(1) ;(2) (3) ;(4) (5) 。24.(1) ; (2) ; (3) 。25.(1) (2) 。26.(1) ;(2) ;(3) ;(4) 。27.(1) ;(2) ;(3) ;(4) 。四、解答题(共30分)28. ; 。29.(1) ;(2) (3) 。30.(1)(2)31.(1) ;(2) ;(3) ; 。32.(1) (2) (3) ;(4) (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6(范围:第2章 第3~4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5CAABA 6-10BDCAA 11-15CCDD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压力的作用效果 1m2的面积上受到压力100N17.增大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18.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 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19.(1)乙;压力;(2)4×106。20.(1)左 反作用力 (2)A21.(1)B (2)B B22.(1)c (2)b、d (3)变小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23.(1)凹陷程度(2)甲丁 (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4)=(5)受力面的材料相同24.C 压力 压力25.(1)压力 p=F/S凹 (2)300 丙26.(1)压强计(2)b(3)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 (4)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7.(1)深度 (2)越大 (3)大于 (4)1.2×103四、综合题(共30分)28.> >29.(1)受力面积 (2)等于 (3)48030.(1)图略 (2)2×105 Pa31.(1)燃气 大于 (2)C (3)非平衡力 960 1.33×104 不变32.(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阻力 (3)C (4)开始下落至落到地面的时间 (5)瓶内水量 增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6 (范围: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第3~4节).docx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6 参考答案.docx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6 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