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检测卷第一章 《勾股定理》A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中,,、、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那么的值是( )A.2 B.6 C.20 D.36【答案】B【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为直角三角形,,因此边c为斜边,a、b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因此,的值为6,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列式代值计算即可.2.(2023八上·开江期末)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4、5、6 C.5、11、12 D.8、15、17【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22+32=13≠52=25,∴以2、3、5为边长的三个木棍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42+52=41≠62=36,∴以4、5、6为边长的三个木棍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52+112=146≠122=144,∴以5、11、12为边长的三个木棍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82+152=289=172,∴以8、15、17为边长的三个木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3.(2023八上·洞头期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1+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设,,,a+2a=3a,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最大角,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A、B选项,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判定C、D选项,即可求解.4.(2023八上·宁强期末)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75的选项为( )A. B.C. D.【答案】A【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A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B、B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C、C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D、D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A.【分析】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而边长的平方恰是正方形的面积,从而根据选项提供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5.(2021八上·苏州月考)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 B.∠A∶∠B∶∠C=3∶4∶5C.(b+c)(b-c)=a2 D.a=7,b=24,c=25【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A﹣∠B=∠C,且∠A+∠B+∠C=180°,∴∠A=90°,故△ABC为直角三角形;B、∵∠A:∠B:∠C=3:4:5,∴∠C= ×180°=75°,故△ABC是锐角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C、∵(b+c)(b﹣c)=a2,∴b2﹣c2=a2,即b2=c2+a2,故△ABC为直角三角形;D、∵72+242=252,∴△ABC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B.【分析】 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A+∠B+∠C=180°,结合已知条件∠A-∠B=∠C可求得∠A=90°,于是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A+∠B+∠C=180°,结合已知可得最大角∠C=75°,于是可得△ABC是锐角三角形;C、将已知的等式去括号可得b2=a2+c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D、根据已知的线段长度计算可得c2=a2+b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6.(2020八上·河南月考)下列四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0.3,0.4,0.5 B.32,42,52C.3,4,5 D. , ,【答案】C【知识点】勾股数【解析】【解答】解:A、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但不是整数,不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B、 不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C、 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正确;D、 又不是整数,不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有a、b、c三个正整数,满足 ,称这三个数为勾股数,由此判定即可.7.(2024八上·马关期末)在中,斜边 ,则 的值为 ( )A.30 B.100 C.200 D.无法计算【答案】C【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在中,斜边,∴,∴,故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中,得到,进而求得的值,得到答案.8.(2021八上·承德期末)在△ABC中,点D在边BC上,若AD2+BD2=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AC=90° B.∠BAD=90° C.∠ABD=90° D.∠ADB=90°【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D2+BD2=AB2,∴∠ADB=90°,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答案。9.(2023八上·砀山月考)如图,以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6 B. C. D.25【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AB2=AC2+BC2=25,∴AB2+AC2+BC2=50,∴S阴影=×50=25.故答案为:D.【分析】先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据此求解.10.(2023八上·三水期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长为( )A.13 B. C. D.【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解得h=.故答案为:C.【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算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设斜边上的高为h,进而根据等面积法建立方程,求解可得h的值.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则的长为 .【答案】3【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解析】【解答】解:∵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垂直平分BC,∵AB=AC=5,BC=8,∴BD=CD=4,∠ADB=90°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DB=90°,由勾股定理可知:AD2+BD2=AB2,∴AD2=AB2-BD2=52-42=9,即AD=3.故答案为:3.【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 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等腰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将其作为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求边长问题。通过勾股定理的应用,我们顺利地求解出了 AD的长度。这种转化思路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非常实用,尤其是涉及到等腰三角形和角平分线的问题。12.(2025八上·兰州期末)如图,以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为边长分别作正方形,其中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5、14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答案】139【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如图,∵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5、144,∴=25+144=169,AB=5,AC=12,∴=169-×5×12=169-30=139,故答案为:139.【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正方形BCMN的面积为25+144=169,再求出Rt△ABC的面积即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如图,在△ABC中,已知∠A为钝角,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若BD2+CE2=DE2,则∠A= .【答案】【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连接AD和AE,如下图:∵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BD=AD,AE=EC,∠B=∠DAB,∠C=∠EAC∵BD2+CE2=DE2∴ AD2+AE2=DE2 ∴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DAE= 90°∴∠B+∠DAB+∠C+∠EAC+90° = 180°∴2(∠B+∠C)=90° ∴∠B+∠C=∴∠A=180° -=故答案为:.【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AD,AE=EC,∠B=∠DAB,∠C=∠E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C的值,进而求出∠A的值.14.(2024八上·衡阳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且其周长为,则其面积为 .【答案】【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其周长为,,解得,∴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比值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根据周长求出的值,然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题.15.(2023八上·乐山期末)如图,在中,,,以、为边作正方形,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答案】36【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BAC=90°,BC=6即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36故答案为:36【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熟知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由勾股定理和∠BAC=90°,BC=6可得:即可得出答案.16.(2022八上·城阳期中)《九章算术》是古代东方数学代表作,汇集了我国历代学者的劳动和智慧,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算经之首”.其中记录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文: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今有竹高10尺,末端被折断而抵达地面,离竹根部有3尺,则竹的余高为 尺.【答案】4.55【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如图所示,,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竹的余高为4.55尺,故答案为:4.55.【分析】设,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再求出x的值即可。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在 Rt△ABC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a∶c=15∶17,b=24,求 a.【答案】解:设a=15x,则c=17x,由勾股定理得,(15x)2+242=(17x)2,解得,x=3,则a=15x=45.【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设a=15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18.(2020八上·吴江月考)如图,花果山上有两只猴子在一棵树 上的点B处,且 ,它们都要到A处吃东西,其中一只猴子甲沿树爬下走到离树 处的A处,另一只猴子乙先爬到项D处后再沿缆绳 滑到A处.已知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路程相等,设 为 .求这棵树高有多少米 【答案】解:设BD为x米,且存在BD+DA=BC+CA,即BD+DA=15,DA=15-x,∵∠C=90°,∴AD2=AC2+DC2,∴(15-x)2=(x+5)2+102,∴x=2.5,∴CD=5+2.5=7.5,答:树高7.5米.【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已知BC,要求CD求BD即可,可以设BD为x,找到两只猴子经过路程相等的等量关系,即BD+DA=BC+CA,根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求解.19.(2016八上·扬州期末)如图,一块四边形草地ABCD,其中∠B=90°,AB=4m,BC=3m , AD=12m, CD =13cm,求这块草地的面积.【答案】解:连结AC,在△ABC中,∵∠B=90°,AB=4m,BC=3m,∴AC= =5(m),S△ABC= ×3×4=6(m2),在△ACD中,∵AD=12m,AC=5m,CD=13m,∴AD2+AC2=CD2,∴△ACD是直角三角形,∴S△ACD= ×5×12=30(m2).∴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6+30=36(m2).【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连结AC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两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即可。20.(2019八上·新兴期中)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6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子的上沿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A处到达B处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答案】解: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容器,高16cm,底面周长为24cm,∴在Rt△ABD中,BD=12,AD=16∴AB2=DA2+DB2=122+162=202,解得:AB=20∴蚂蚁A处到达B处的最短距离为20cm【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1.(2024八上·长沙期末)如图所示,A城与C城的直线距离为60公里,B城与C城的直线距离为80公里,A城与B城的直线距离为100公里.(1)现需要在A,B,C三座城市所图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建造一个加油站.使得这个加油站到三座城市A,B,C的距离相等,则加油站点一定是三条 的交点;(请在以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对应选项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中线②高线③角平分线④垂直平分线)(2)判断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④(2)解: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直角三角形.【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加油站 点一定是三条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答案为:④.【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解即可。22.(2023八上·宁强期末)如图,某校攀岩墙的顶部A处安装了一根安全绳,让它垂到地面时比墙高多出了2米,教练把绳子的下端C拉开8米后,发现其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即米),,求攀岩墙的高度.【答案】解:设攀岩墙的高为x米,则绳子的长为米,在中,米,,∴,解得,∴攀岩墙的高为15米.【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 设攀岩墙的高AB为x米,则绳子AC的长为(x+2)米,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求解即可.23.(2018八上·泰兴期中)如图,一架云梯AB的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A距地面距离AC为24m.(1)这个梯子底端B离墙的距离BC有多少米?(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 m吗?为什么?【答案】(1)解:由题意得此时AC=24米,AB=25米,根据AC2+BC2=AB2,可得:BC=7,答: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7米(2)解:不是.理由:设滑动后梯子的底端到墙的距离为x米,得方程,x2+(24 4)2=252,解得:x=15,所以梯子向后滑动了8米.【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7m;(2)变化后AC=20米,AB=25米,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15米,从而可知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24.(2020八上·南京期中)如图,在 中, ,垂足为点 , , , .(1)求 的长;(2)求 的长.【答案】(1)解: ,,在 中, ,,,,.(2)解:在 中, ,,,,..【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概念可得∠ADB=∠CDA=90°,由勾股定理求出AD2,进而得到AD的值;(2)由勾股定理求出CD的值,然后根据BC=BD+CD进行计算.1 / 1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检测卷第一章 《勾股定理》A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中,,、、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那么的值是( )A.2 B.6 C.20 D.362.(2023八上·开江期末)将下列长度的三根木棒首尾顺次连接,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3、4 B.4、5、6 C.5、11、12 D.8、15、173.(2023八上·洞头期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B.C. D.4.(2023八上·宁强期末)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75的选项为( )A. B.C. D.5.(2021八上·苏州月考)已知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 B.∠A∶∠B∶∠C=3∶4∶5C.(b+c)(b-c)=a2 D.a=7,b=24,c=256.(2020八上·河南月考)下列四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0.3,0.4,0.5 B.32,42,52C.3,4,5 D. , ,7.(2024八上·马关期末)在中,斜边 ,则 的值为 ( )A.30 B.100 C.200 D.无法计算8.(2021八上·承德期末)在△ABC中,点D在边BC上,若AD2+BD2=AB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AC=90° B.∠BAD=90° C.∠ABD=90° D.∠ADB=90°9.(2023八上·砀山月考)如图,以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6 B. C. D.2510.(2023八上·三水期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长为( )A.13 B. C. 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2025八上·苍南期末)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则的长为 .12.(2025八上·兰州期末)如图,以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为边长分别作正方形,其中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5、14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3.如图,在△ABC中,已知∠A为钝角,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若BD2+CE2=DE2,则∠A= .14.(2024八上·衡阳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且其周长为,则其面积为 .15.(2023八上·乐山期末)如图,在中,,,以、为边作正方形,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 .16.(2022八上·城阳期中)《九章算术》是古代东方数学代表作,汇集了我国历代学者的劳动和智慧,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算经之首”.其中记录了这样一个问题,原文: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今有竹高10尺,末端被折断而抵达地面,离竹根部有3尺,则竹的余高为 尺.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2019八上·成都开学考)在 Rt△ABC中,∠C=90°,∠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a∶c=15∶17,b=24,求 a.18.(2020八上·吴江月考)如图,花果山上有两只猴子在一棵树 上的点B处,且 ,它们都要到A处吃东西,其中一只猴子甲沿树爬下走到离树 处的A处,另一只猴子乙先爬到项D处后再沿缆绳 滑到A处.已知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路程相等,设 为 .求这棵树高有多少米 19.(2016八上·扬州期末)如图,一块四边形草地ABCD,其中∠B=90°,AB=4m,BC=3m , AD=12m, CD =13cm,求这块草地的面积.20.(2019八上·新兴期中)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6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的点B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子的上沿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A处到达B处的最短距离为多少 21.(2024八上·长沙期末)如图所示,A城与C城的直线距离为60公里,B城与C城的直线距离为80公里,A城与B城的直线距离为100公里.(1)现需要在A,B,C三座城市所图成的三角形区域内建造一个加油站.使得这个加油站到三座城市A,B,C的距离相等,则加油站点一定是三条 的交点;(请在以下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对应选项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中线②高线③角平分线④垂直平分线)(2)判断形状,并说明理由.22.(2023八上·宁强期末)如图,某校攀岩墙的顶部A处安装了一根安全绳,让它垂到地面时比墙高多出了2米,教练把绳子的下端C拉开8米后,发现其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即米),,求攀岩墙的高度.23.(2018八上·泰兴期中)如图,一架云梯AB的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A距地面距离AC为24m.(1)这个梯子底端B离墙的距离BC有多少米?(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 m吗?为什么?24.(2020八上·南京期中)如图,在 中, ,垂足为点 , , , .(1)求 的长;(2)求 的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为直角三角形,,因此边c为斜边,a、b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代入已知条件,,得:,因此,的值为6,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列式代值计算即可.2.【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22+32=13≠52=25,∴以2、3、5为边长的三个木棍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42+52=41≠62=36,∴以4、5、6为边长的三个木棍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52+112=146≠122=144,∴以5、11、12为边长的三个木棍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82+152=289=172,∴以8、15、17为边长的三个木棍能围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较小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大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3.【答案】D【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1+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设,,,a+2a=3a,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最大角,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是直角三角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A、B选项,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判定C、D选项,即可求解.4.【答案】A【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A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B、B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C、C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D、D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故答案为:A.【分析】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而边长的平方恰是正方形的面积,从而根据选项提供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5.【答案】B【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A﹣∠B=∠C,且∠A+∠B+∠C=180°,∴∠A=90°,故△ABC为直角三角形;B、∵∠A:∠B:∠C=3:4:5,∴∠C= ×180°=75°,故△ABC是锐角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C、∵(b+c)(b﹣c)=a2,∴b2﹣c2=a2,即b2=c2+a2,故△ABC为直角三角形;D、∵72+242=252,∴△ABC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B.【分析】 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A+∠B+∠C=180°,结合已知条件∠A-∠B=∠C可求得∠A=90°,于是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A+∠B+∠C=180°,结合已知可得最大角∠C=75°,于是可得△ABC是锐角三角形;C、将已知的等式去括号可得b2=a2+c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D、根据已知的线段长度计算可得c2=a2+b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BC是直角三角形.6.【答案】C【知识点】勾股数【解析】【解答】解:A、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但不是整数,不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B、 不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C、 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正确;D、 又不是整数,不能构成勾股数,故此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有a、b、c三个正整数,满足 ,称这三个数为勾股数,由此判定即可.7.【答案】C【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在中,斜边,∴,∴,故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中,得到,进而求得的值,得到答案.8.【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AD2+BD2=AB2,∴∠ADB=90°,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出答案。9.【答案】D【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AB2=AC2+BC2=25,∴AB2+AC2+BC2=50,∴S阴影=×50=25.故答案为:D.【分析】先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2=AC2+BC2,据此求解.10.【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设斜边上的高为h,则,解得h=.故答案为:C.【分析】首先利用勾股定理算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设斜边上的高为h,进而根据等面积法建立方程,求解可得h的值.11.【答案】3【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解析】【解答】解:∵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垂直平分BC,∵AB=AC=5,BC=8,∴BD=CD=4,∠ADB=90°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DB=90°,由勾股定理可知:AD2+BD2=AB2,∴AD2=AB2-BD2=52-42=9,即AD=3.故答案为:3.【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 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等腰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将其作为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从而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求边长问题。通过勾股定理的应用,我们顺利地求解出了 AD的长度。这种转化思路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非常实用,尤其是涉及到等腰三角形和角平分线的问题。12.【答案】139【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如图,∵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5、144,∴=25+144=169,AB=5,AC=12,∴=169-×5×12=169-30=139,故答案为:139.【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正方形BCMN的面积为25+144=169,再求出Rt△ABC的面积即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3.【答案】【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连接AD和AE,如下图:∵边AB,AC的中垂线分别交BC于点D,E∴BD=AD,AE=EC,∠B=∠DAB,∠C=∠EAC∵BD2+CE2=DE2∴ AD2+AE2=DE2 ∴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DAE= 90°∴∠B+∠DAB+∠C+∠EAC+90° = 180°∴2(∠B+∠C)=90° ∴∠B+∠C=∴∠A=180° -=故答案为:.【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AD,AE=EC,∠B=∠DAB,∠C=∠EAC;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三角形ADE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C的值,进而求出∠A的值.14.【答案】【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析】【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比为,∴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其周长为,,解得,∴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分析】根据比值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根据周长求出的值,然后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题.15.【答案】36【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解答】解:∵∠BAC=90°,BC=6即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36故答案为:36【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熟知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由勾股定理和∠BAC=90°,BC=6可得:即可得出答案.16.【答案】4.55【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如图所示,,设,则,在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竹的余高为4.55尺,故答案为:4.55.【分析】设,则,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再求出x的值即可。17.【答案】解:设a=15x,则c=17x,由勾股定理得,(15x)2+242=(17x)2,解得,x=3,则a=15x=45.【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设a=15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18.【答案】解:设BD为x米,且存在BD+DA=BC+CA,即BD+DA=15,DA=15-x,∵∠C=90°,∴AD2=AC2+DC2,∴(15-x)2=(x+5)2+102,∴x=2.5,∴CD=5+2.5=7.5,答:树高7.5米.【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已知BC,要求CD求BD即可,可以设BD为x,找到两只猴子经过路程相等的等量关系,即BD+DA=BC+CA,根据此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求解.19.【答案】解:连结AC,在△ABC中,∵∠B=90°,AB=4m,BC=3m,∴AC= =5(m),S△ABC= ×3×4=6(m2),在△ACD中,∵AD=12m,AC=5m,CD=13m,∴AD2+AC2=CD2,∴△ACD是直角三角形,∴S△ACD= ×5×12=30(m2).∴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6+30=36(m2).【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连结AC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CD是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算出两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即可。20.【答案】解:如图所示,圆柱形玻璃容器,高16cm,底面周长为24cm,∴在Rt△ABD中,BD=12,AD=16∴AB2=DA2+DB2=122+162=202,解得:AB=20∴蚂蚁A处到达B处的最短距离为20cm【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21.【答案】(1)④(2)解:是直角三角形.理由:∵,,∴∴∴是直角三角形.【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解答】解:(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加油站 点一定是三条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故答案为:④.【分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解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解即可。22.【答案】解:设攀岩墙的高为x米,则绳子的长为米,在中,米,,∴,解得,∴攀岩墙的高为15米.【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 设攀岩墙的高AB为x米,则绳子AC的长为(x+2)米,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求解即可.23.【答案】(1)解:由题意得此时AC=24米,AB=25米,根据AC2+BC2=AB2,可得:BC=7,答: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7米(2)解:不是.理由:设滑动后梯子的底端到墙的距离为x米,得方程,x2+(24 4)2=252,解得:x=15,所以梯子向后滑动了8米.【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7m;(2)变化后AC=20米,AB=25米,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15米,从而可知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24.【答案】(1)解: ,,在 中, ,,,,.(2)解:在 中, ,,,,..【知识点】勾股定理【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概念可得∠ADB=∠CDA=90°,由勾股定理求出AD2,进而得到AD的值;(2)由勾股定理求出CD的值,然后根据BC=BD+CD进行计算.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检测卷第一章 《勾股定理》A卷(学生版).docx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单元分层检测卷第一章 《勾股定理》A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