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4.1 夯实法治基础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自学导航01法治的作用、要求02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03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子议题一:析饭圈危害,悟法治之意义子议题二:探古今之法,思法治之要求子议题三:思整顿之制,行法治之方略总议题:整治“饭圈”乱象,夯实法治基础析饭圈危害,悟法治之意义01饭圈乱象之危害运动员出行遭受疯狂围堵倒卖运动员亲笔签名饭圈乱象之危害你认为“饭圈”乱象侵害运动员的哪些权利?严厉打击“饭圈”违法犯罪有何作用?饭圈乱象之危害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知识小结:法治的作用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社会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国家国际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探古今之法,思法治之要求02你认为哪个时代更容易维权?你认为“饭圈”乱象的人在古代会受到制裁吗?现代维权古代维权古代法律人治法治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任意性和非理性稳定性和一贯性个人意志法律主张性质最高权威《汉谟拉比法典》某好心人收留一不堪主人虐待而逃亡的奴隶【死刑】奴隶主将奴隶伤害致死【无罪】奴隶不承认主人是自己的主人【割除双耳】理发匠剃去奴隶的发式标记【死刑】贵族打死贵族【赔款】有法良法≠什么是良法3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1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2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良法之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立法宗旨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苏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有了法律就等于有了法治吗?“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治良法善治+=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知识小结:法治的要求知识延伸法【制】法【治】A、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人类世界还没有产生宪法以及民主的时候(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存在“法制”;“法治”则是晚近才产生。B、在社会规范中的地位不同:法制社会中的法律不是最为重要的社会规范;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则具有最重要的地位,法律至上是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C、基本价值追求不同:“法治”追求法律至上、社会民主、维护自由平等正义等;法制和这些追求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和“法治”相结合,也可以和“人治”相结合。思整顿之制,行法治之方略03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018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法治建设进程基本要求内 涵新方针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知识小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1)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前提)严格执法(关键)公正司法(防线/保障)全民守法(基础)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每一部法律都要严格执行严格执法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解读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请几位同学上来分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法)司法机关公民延迟符可删除依法治国新举措 依法治国新方针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民众全程参与立法过程的《慈善法》正式出炉,首次界定“大慈善”概念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法律面前,谁都不能例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刑事诉讼体制改革,纠正重大冤假错案科学立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活学活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每一部法律都要严格执行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1)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怎样建设法治国家?(重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过程,建设法治中国应该如何做?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2023年5月,重庆沙坪坝联系点接到爱国主义教育法立法征询任务,走进重庆市南开中学认真倾听师生意见,让学生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如何打击“饭圈”乱象,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可从多主体、多角度)党和政府牵头,进一步持续整治“饭圈”乱象作出专门部署。加强互联网立法,提高法律规范,完善法律体系。坚守法律原则,确保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多部门联合严厉打击相关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网络普及宣传、提升法律意识、法律素养。知识小结: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拓展延伸:建设法治中国,我们青少年怎么做呢 (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3)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课堂小结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个人、国际、国家)描绘法治蓝图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方略地位要求总目标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