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二、凝聚法治共识
学习目标
1.政府的作用、性质是什么?
2.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核心是什么?
3.如何依法行政?
4.厉行法治的必要性和要求是什么?
5.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法治政府
指挥交通
安全检查
环境监察
管理社会生活
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的作用
1.政府的作用 P51
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一名辅警脱下雨衣披在迷路老人身上,送其回家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公安分局在暴风雨中及时救助群众、清除路上多处安全隐患。
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工作要求
2.我国政府的性质 P51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要求)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要求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 P52
a.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b.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c.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政府该做什么
法定职责必须为
明确政府该怎么管理市场
法无禁止皆可为
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
李克强总理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三张清单”
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规范政府权力。
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
法治政府
探究三:依法行政(如何做)
通过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通过法院,检察院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通过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渠道进行监督。
依法行政的实现
政府推进
政务公开
公民也要
主动监督
防范行政权力滥用,
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角度: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法治政府
探究三:依法行政(如何做)
公民角度: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4. 如何依法行政 ab
P52
a.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b.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5.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P53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厉行法治
1.厉行法治的必要性 P53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厉行法治
探究四:厉行法治如何做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厉行法治的要求①②③④ P53~55
①厉行法治的内容要求: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P53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规定,不能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我害怕,不敢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违法会带来很多麻烦,不愿违法。
我守法,是因为有法律才有自由,我选择自觉守法。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厉行法治
探究四:厉行法治如何做
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厉行法治
探究四:厉行法治如何做
思考:如何看待“教科书”式执法?执法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2.厉行法治的要求①②③④ P53~55
②厉行法治的主体要求:
a.公民: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b.党和政府: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P54
厉行法治
探究四:厉行法治如何做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宣传法治的方式?与同学交流。
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2.厉行法治的要求①②③④ P53~55
③厉行法治的社会文化环境要求: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P55
2.厉行法治的要求①②③④ P53~55
④厉行法治,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P55
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P55
a.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b.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c.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法律明确: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用人单位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政府的宗旨是依法行政。( )

改正:为人民服务
判断题
2.为人民服务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

改正:依法行政
判断题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 )

判断题
4.政府坚持依法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改正:依法行政
1.(2024桂林)“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8件,修改法律203件次。这体现的是(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A
课堂练习
2.[2022北部湾经济区Ⅱ卷20(2)(3)]厉行法治,保障人权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课堂练习
材料二:正如右图《飞来高空横祸》所示,全国多地发生高抛物空坠物、抛物伤人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1)小明看到民法典的规定非常激动:“有了这些法律规定就可杜绝高空抛物,‘头顶上的安全’就有保障了。”请从厉行法治角度评析小明的观点。(6分)
答:.(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分)有了这些法律规定,可以依法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可为制裁高空抛物提供法律依据,从而减少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1分)但是要“守护头顶上的安全”,还需要: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请你为宣传民法典设计两条标语。(2分)
答:示例:①民法典护航,百姓有保障;
②民法典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性法治工程;
③民法典: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家园;
④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彻始终的立法精神。(写出两条标语,每条1分,共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3.(2024河北7)下表内容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
C
课堂练习
序号 内容
①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
② 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70561人、提起公诉1572971人
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④ 抓紧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领域立法
综合理解上表内容,可知( )①对权力的监督得到加强②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③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④公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4.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 )
A.人民 B.国务院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
A
课堂练习
5.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公民的行为与这一要求相符合的是( )
A.李某从十楼往窗外抛掷垃圾
B.王某在人行道上骑电动自行车
C.疫情期间,胡某乘坐地铁时未佩戴口罩
D.张某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反映环境污染问题
D
课堂练习
6.自2022年1月百色市右江区部署开展“红城反诈春季行动”专项行动以来,百色市公安局右江分局主动出击,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69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3人,其中刑事拘留102人,逮捕11人。百色市公安局右江分局的做法( )
A.体现了严格执法 B.体现了公正司法
C.维护了公民的隐私权 D.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
A
课堂练习
7.上海市政府顺应民心期盼,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深化“接诉即办”机制,提出优化“12345”市民服务热线、信访服务和人民建议工作机制,畅通民意“直通车”、汇聚群众“金点子”。这体现上海市政府( )
①坚持依法执政,推进政务公开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③积极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④确保了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切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8.近年来,清新之风激荡中国政坛,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价格听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等做法。其中,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A.能杜绝行政权的滥用
B.能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C.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D.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D
课堂练习
9.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建设法治中国需要( )
①公民强化规则意识,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党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政府依法行使监察权,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10.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A.依宪治国
B.依宪执政
C.依法治国
D.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
课堂练习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说明( )
①法律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法律,二者相互融合②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④既重视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12.材料—:《法治广西建设规划(2021—2025年)》要求,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突出解决行政执法不规范、“重实体、轻程序”等公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突出解决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灯下黑”等问题,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课堂练习
材料二:观察右图漫画《私想者》。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我区是如何坚持厉行法治,建设法治广西的。(6分)
答:(1)①“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说明要坚持科学立法; ②“突出解决行政执法不规范、‘重实体、轻程序’等公众关心的难点问题……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说明要坚持严格执法(或依法行政); ③“突出解决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灯下黑’等问题,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说明要坚持公正司法。(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请你分析漫画,并运用相关知识对漫画中“一些干部”的行为进行评析。(4分)
答:①“一些干部”的行为是错误。(1分)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2分)
③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分)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