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基础语法复习 课件(共6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基础语法复习 课件(共64张PPT)

资源简介

(共64张PPT)
现代汉语基础语法
2026 高三
目录
01
现代汉语语法之——词语
03
现代汉语语法之——句子成分
02
现代汉语语法之——短语
04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现代汉语之——词语
01
本节目标:认识词类并能判断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一、常见的词语类别
词类
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
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
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
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以上。
(一)名词
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哪里、 (问处所) ,多少 (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二)代词
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 、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
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
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
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
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
(三)动词
动词的语法功能
1、动词可以做谓语,多数能带宾语。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很、非常等)副词,只有表心理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前能够加(如:非常希望、很愿意等)
3、动词多数后可带“着”“了”“过”等时态。
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如想想、打扫打扫等)
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形容词是为了说明“这个东西是怎么样的”
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
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
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四)形容词
形容词常常用在名词或代词的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
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聪明的她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1、形容词多数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2、形容词可以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3、形容词前面有助词“得”时可以作补语。
4、表性质的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辞。“很聪明”。
有些已经表程度的形容词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比如悬殊、罕见、溺爱、雪白、绿油油、甜甜等)
1.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2.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3.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
4.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
5.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
对点演练:请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代词。
有的表示确数,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有的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
有的表示序数,如:第一、初二、老三。
(五)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用“增加了”或“增加到“;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或“减少到”。
如:个、台、条、双、对、群、类、米、公里、吨、次、回、趟、遍等。
(六)量词
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名词的前边,如:一本书、三杯茶;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常用在动词的后边,如:去一次、说一遍、跑一趟。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常用的副词有:
很、更、非常、都、只、才、就、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终于、大概、简直、难道、没、不,等等。
(七)副词
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如:他很高兴。小明刚刚经过。
(副词+形容词/动词)
常见的连词有:
和、跟、同、而、或、而且、虽然、并且、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
(八)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juzidasheng33
如:从今天起、从第一组开始、往北走、比前几天好多了……
(九)介词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构成介词短语(介宾结构),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用法的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介词必须用在名词代词前,构成介宾结构,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成为状语,或者放在后面成为补语。
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动态助词: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
“的”、“地”、“得”用法的区分
“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还可以附着在名词、动词、人称代词或形容词的后边,构成”的“字短语,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的、年幼的、复杂的。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吃得好。
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对点演练:把下面一段话分解成词,并指出各个词语的实词类别。
我 提 着 这 灵巧 的 小 桔灯,慢慢 地 在 黑暗 潮湿 的 山路 上 走 着。这 朦胧
代 动 助 代 形 助 形 名 形 助 介 形 形 助 名 名 动 助 代 形
的 桔红 的 光,实在 照 不 了 多 远;但 这 小 姑娘 的 镇定、勇敢、乐观 的 精神
助 名 助 名 副 动 副 动 副 形 连 代 形 名 助 形 形 形 助 名
鼓舞 了 我,我 似乎 觉得 眼前 有 无限 光明!
动 助 代 代 副 动 名 动 形 名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实战演练:请说明下列标上颜色的字词属于什么词类。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被骂做“猪猡”的人。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现代汉语之——短语
02
本节目标:认识短语并能判断短语类型
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也称词组)。如”打“和”篮球”两个词就组合成“打篮球”,就成了短语。
词和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或依靠一定的虚词组合成短语。如:提醒幸福、拣麦穗、骏马飞奔、心中的鹰、我的信念、想和做。
什么是短语?
(一)主谓短语
是由两个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其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的是主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是句子中谈论的主要对象,在句子中往往指的是“某个人,某个物,或某件事”等,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放在主语的后面。
认识短语的类型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等。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结构展示
老师讲课
脸红
电话响
他讲话
心情好
我们高兴
说明:主谓短语可以回答“谁、什么怎么样”或“谁干什么”等问题。
名词+动词
名词+形容词
名词+动词
代词+动词
名词+形容词
代词+形容词
(二)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说明:一般来说,并列短语前后词语的词性是相同的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结构展示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雄伟壮丽
讨论并通过
光荣而艰巨
名词并列
名次并列,连词连接
形容词并列
动词并列
形容词并列
但有些并列短语是不能前后颠倒位置的,因为它有一定次序或习惯
如:时间顺序:春夏秋冬 大小顺序:省市县
年龄顺序:老中青 逻辑顺序:继承和发展
病句示例: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并列词语的高考病句考点1:语序错误
解析:“讨论并听取”属于并列短语,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根据词语内容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听取并讨论”。
在病句修改的句子中出现并列词语后,往往会因为违背了“一一对应”原则,而导致搭配错误。
病句示例:
1、目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抗危能力和调控措施正在不断提高。
并列词语的高考病句考点2:搭配不当
解析:“抗危能力和调控措施”是一组并列关系,有两个内容,但是句子中与它们相搭配的词语只有一个“提高”,我们可以说“抗危能力不断提高”,但是“调控措施”和“不断提高搭配不恰当,面对这种因为并列短语而导致的“多对一”的问题,修改方法就是增加。可以在“提高”的后面加上“和改进”。
(三)偏正短语
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和代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偏正短语的结构类型有两种:
1、定语+(的)+中心语,(中心语是名词或代词)
“定语”——相当于给中心语下了定义,放在名词或代词的前面,具体描述中心语的某种特性或者状态,例如:愤怒的他,我的祖国。有时候会有“的”作为标志。
短语举例 定中偏正短语结构分析
类型一: 定语+中心语 (中心语是名词、代词) 定语放在名词和代词的前面,可以通过“的”寻找。 我的老师 代词+名词(代词为定语,名词老师为中心语)
高等教育
精美的礼品
悲伤的他
一位顾客
高质量的产品
他是隶属于国家队的一位聪明的运动员
形容词+名词,名词教育为中心语
形容词+名词,名词礼品为中心语
形容词+代词,代词他为中心语
数量词+名词,名词顾客为中心语
形容词+名词,名词产品为中心语
名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运动员为中心语
多项定语中,最后一个“的”后面/句子最后面被修饰的那个对象才是“中心语”。
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往往会在病句修改中存在:“多项定语位置不当”的问题。
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的高考病句考点1:多项定语语序错误
高考考点:多项定语的一般次序:
领属+指称、数量+动词+形容词+名词(“谁的——多少——怎样——什么”)。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2.状语+(地)+中心语,(中心语是动词或者形容词)
短语举例 状中偏正短语结构分析
类型二: 状语+中心语 (中心语是动词、形容词) 状语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可以通过“地”寻找。 小心观察 形+动(动词为中心语)
辩证分析
突然发现
这么走
一口一口地吃
非常壮观
相当迅速
形+动(动词为中心语)
形+动(动词为中心语)
代+动(动词为中心语)
数量+(地)+动(动词为中心语)
副词+动(动词为中心语)
副词+动(动词为中心语)
如:敬畏生命   吃包子   热爱生活   夸奖我  爱好文学      
写文章 庆祝回归   修铁路 安排工作   盖房子
(四)动宾短语
是由动词和后边受动词支配的成分地起组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这种短语由“动词+宾语”充当,宾语主要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充当。
如:盛<满> 吓<跑> 牵<回去> 抱<起来> 打量<一番>
好<极>了 热<死>了 大得<多> 暗得<很> 漂亮<极了>
(五)补充短语
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往往表现为:动词/形容词+补充说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
说明:
1.第一组都是由动词及其补充成分一起组成的动补短语;(动词+补语)
2.第二组都是由形容词及其补充成分一起组成的形补短语,它们一起统称为补充短语。(形容词+补语)
粗短的手指 笑了一下 小河潺潺 用日本话 欢喜得跳起来
低声地说 有信心 追求理想 性情温和 渐渐消逝
这种精神 美极了 获得成功 平淡又忙碌 很幼稚
预先设计 江河湖海 态度平和 找了半天 烧火做饭
长风呼啸 万分痛苦 皮肤黝黑 分析问题 勤奋学习
洗干净 暗得很 神情痛苦 一个例子 埋头工作
干得热火朝天 热死了 热爱祖国
练习:请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PZ
BC
ZW
PZ
PZ
PZ
PZ
PZ
PZ
ZW
ZW
ZW
ZW
ZW
PZ
BC
BC
BC
BC
BC
PZ
BC
BC
BL
BL
BL
DB
DB
DB
DB
DB
DB
PZ
天气睛朗 发挥作用 仔细翻阅 丰功伟绩
扫得干净 美好回忆 甜言蜜语 打击敌人
舒活筋骨 认真讲解 歌咏春天 黑得发亮
差得很远 长江源头 一粒种子 灵魂深处
性格和蔼 灯火辉煌 白云飘飘 积累经验
狂风暴雨 光明正大 仔细观察 手舞足蹈
练习:请指出下列短语的类型。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
后补短语
后补短语
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后补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
并列短语
现代汉语之——划分“句子”
03
本节目标:学会划分句子成分
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
一、什么是句子?
这些句子成分分别处于句子的什么位置?又该如何判断呢?
(一)主语
1.主语的概念:是一句话陈述的主要对象,表示谁,即“什么人”或“什么物”、“什么事”等;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
二、认识句子的六大成分
句子展示 “主语”内容
1.他的声音非常低沉
2.春天是百花盛开的美丽的季节
3.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4.躺在床上看书对眼睛不利
2.对点演练
基础篇:请同学们指出下列语句中的“主语”内容
他的声音
春天
勤劳的家庭
躺在床上看书
1.狼咬死了两只小羊。
2.骄傲是无知的产物。
3.过河的船很快又快速地驶回来。
4.人们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会更快地成为现实。
6.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对点演练: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二)谓语
1.谓语的概念: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2.对点演练
基础篇:请同学们指出下列语句中的“谓语”内容
句子展示 “谓语”内容
1.人民军队承担着重大责任
2.台风的风力太强了
3.这套杯子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了。
4.键盘可以增加工作效率。
“承担着”,动词作谓语
“太强了”,形容词作谓语
“有着”,动词作谓语
“增加”,动词作谓语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4.明天星期日。
5. 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对点演练: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谓语
(三)宾语
1.宾语的概念:是动词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部分. 它一般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人、事和物,回答谓语“谁”或“什么”的问题。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
2.对点演练
基础篇:请同学们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宾语”内容
句子展示 “宾语”内容
1.我拿走一本书
2.食品安全是每一家公司要注意的事情
3.大家认为他很有勇气。
4.健康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一本书”。名词作宾语
“公司需要注意的事情”。名词作宾语
“他很有勇气”。名词作宾语,双宾语结构
“财富”。名词作宾语
(四)定语(修饰语)
1.定语的概念:定语 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的”是定语的标志。
2.对点演练
基础篇:请同学们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定语”内容
句子展示 “定语”内容
①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②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①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②(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1)我们要塑造美丽的心灵。
2)春天的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
3)这是大家的功劳。
4)思考的角度一定要多。
5)阴云密布的天空让人沮丧。
6)他一定是个具有特殊技能的人。
7)我们正为新买的房子装修。
8)南边的村子要搬迁了。
9)我们要让自己有美丽宽广的胸怀。
10)专家们加紧了对疫苗的研究工作。
11)我们所唱的歌正是我们自己写的。
对点演练: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定语
(五)状语
1.状语的概念: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 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 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地”是状语的标志。
2.对点演练
基础篇:请同学们指出下列语句中的“状语”内容
句子展示 “状语”内容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他[已经]走了。
(1)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2.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 】,许多人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疲倦地苦干着。
注意: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单独成句。
2.
状语的特殊形式:时间状语、地点状语
(六)补语
1.补语的概念: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得”是补语的标志。
2.对点演练
基础篇:请同学们指出下列语句中的“补语”内容
句子展示 “补语”内容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坐在桌子旁
(3)麻绳,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坐〈在桌子旁〉
(3)麻绳,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句子结构图(六大成分在句中所处的大体位置):
[句首状语],(定语的)主语中心语‖ [状语地]谓语中心语<补语得>(定语的)宾语中心语。
三、句子成分结构总结:
(一)句子成分分析
1.[今天下午] ,(我们的)班主任‖[又]表扬了<一番>(做好事的)同学。
2.我们‖ [必须在天亮以前] 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
四、划分句子结构
划分句子口诀
主要成分主谓宾,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位于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的”定“地”状“得”后补。
句子中的结构不一定所有成分都要出现,但必须要有谓语。即作为一个句子必须要有谓语。 宾语和补语不可能同时出现。
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 )” 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 [ ] ”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 〉” 用在补语前后
三种主要成分
三种附属成分
句子的成分和标识符号:
划分句子结构步骤: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第一步:先划出主、谓、宾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
-------------
~~~~~~~~~~~
第二步:再找出定、状、补
全体同学都做 完了 语文作业。
( ) [ ] < > ( )
拓展之了解常见的句子结构——只有一个主语
(1)主谓宾:
我用笔写了一本日记。
(2)主谓宾,动宾,动宾(几句话共用一个主语):
我写了一本书,用了三年的时间,写了20万字。
(3)(状语),(长定语)+主语,动(长定语)宾,动(长定语)宾(几句话共用一个主语)
此次梅姨对中国的访问,不仅将推进中英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而且也将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内涵段子”下线之后,抖音迅速展开了主动整改,导入“连续观看两小时后自动锁定”的防沉迷系统,冻结了整个社区的评论功能。
拓展积累:积累常见的句子结构
拓展之了解常见的句子结构——多个主语
(4)主1谓宾,动宾,主2动宾:
我写了一本书,用了三年的时间,这本书有20万字。
(5)(长定语)+主语,动(长定语)宾,主语2+动(长定语)宾
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阴山岩画是雕凿在阴山山脉岩石上的图像,分布地域广泛,题材涉及动物、人物、神灵、器物、天体等。
(6)状语,(长定语)+名词,(长定语)+主语+谓语
今年6月初,因为一张赤脚穿旧鞋、在高铁二等座上专心工作的照片(偏正短语),78 岁的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网络上走红。
拓展积累:积累常见的句子结构
句子成分划分作业(一):请划分下面句子中的成分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飞快地运动着。
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阴暗的囚房中闪着熠熠的光。
就在雪的群峰的环绕中,一片牧场展现在眼前。
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奠基人。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答 案
①(无数颗)星星‖[在茫无际涯的宇宙中飞快地]运动着。
②(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阴暗的囚房中]闪着(熠熠的)光。
③[就在雪的群峰的环绕中] , (一片)牧场‖展现〈在眼前〉。
④鲁迅‖是(中国一代文学奠基)人。
⑤(满天)乌云‖[顿时] 消散了。
⑥(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⑦(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 有责任作出表率。
1.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
2.老孙头早就看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马。
3.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4.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5.我这儿时的记忆, 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
句子成分划分作业(二)
6.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8.一个衣服褴褛,满脸皱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卖牡蛎。
9.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0.伟大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1.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
2.老孙头[早就]看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马。
3.[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4.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5.(我)(这)(儿时的)记忆, [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
答案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定语
( )
( )
[ ]
< >
~~~
6.(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8.(一个)(衣服褴褛),(满脸皱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卖牡蛎。
9.(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力]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10.(伟大的)中国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答案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定语
( )
( )
[ ]
< >
~~~
~~~~~~
~~~~~
~~~~~
~~~~~
~~~~~~~~~~~~~~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