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3课《浮雕形象》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美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3课《浮雕形象》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浮雕形象》教学设计
课题 浮雕形象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浮雕形象”为主题,该课程以浮雕为例着重讲述浮雕的雕刻方法,课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其对传统艺术的关注和感悟。在实施过程中,课堂设计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动手体验去理解和掌握技法。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安排了丰富的示范环节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突破技巧上的难关。并在讲述过程中拓展浮雕的形象设计和制作技巧,既有美术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体验,教材整体有趣新颖。学习任务:理解艺术能美化生活,学习浮雕基本技能。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能用手工工具在黏土/纸板等材料上,刻出有凹凸层次的花纹或简单图案。2.创意实践:结合生活观察(如树叶脉络、书包花纹),能够设计独特的浮雕小作品。3.审美感知:能说出浮雕作品的好看之处,品味传统艺术浮雕的美。4.文化理解:知道浮雕中的龙、莲花等图案代表吉祥寓意,愿意和家人分享发现。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动手能力,但对专业知识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技巧的掌握、对应的含义、结构设计等内容仍需加进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学习浮雕的艺术形式。强调动手能力,如何通过浮雕展示形象。
难点 如何通过浮雕小技巧完成浮雕的美观性和形象感也是课程中的难点。
材料准备 刀具、陶泥、描线工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浮雕是指艺术家在平面上将他要塑造的形象雕刻出来,使它脱离原来材料的平面。你知道浮雕主要体现在我国哪些传统工艺品当中吗?这些精美的工艺品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小知识浮雕在传统工艺品的表现:砖雕 :老房子墙上的花纹图案,像“凸起来的画”。 木雕 :家具或门窗上雕刻的花鸟、人物,摸起来有高低感。玉雕 :玉石上刻的龙、凤,线条鼓起来很生动。 铜器 :古代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凸出表面,显得很威武。仔细观察古代的浮雕作品,你知道上面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吗?这些浮雕用在什么地方?(出示图片) 学生A:古代浮雕常表现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吉祥图案,还有日常生活场景,生动又有趣!学生B:它们装饰在宫殿、寺庙、家具、青铜器上,既能美化物品,又能讲故事!浮雕经常被装饰在各种建筑、纪念柱、家具或物件上。(出示图片)浮雕的塑造可以从基本形开始,使用捏、搓、刻、挖、贴等技法。(出示图片)1.将陶泥拍成泥板。2.雕出轮廓线。3.塑造大的形体。4.刻画细节。小贴士浮雕注意事项用儿童安全雕刻刀(塑料/钝头),刀刃永远朝外雕刻时固定材料,手放在刀具后方在平整桌面操作,碎屑及时清理雕刻时不奔跑、不挥舞工具试一试,你能让这些平面的纹样变成浮雕吗?(出示图片)小技巧先画后刻 :用铅笔在木板、泥板或石头上画出图案,再沿着线条雕刻。 由浅到深 :先轻轻刻出轮廓,再慢慢加深,让花纹“鼓起来”。留出背景 :凸起的花纹和凹下去的底要分清,对比越强越立体! 试试橡皮 :用橡皮或肥皂练习,软材料更容易刻出凹凸效果哦!二、艺术欣赏学生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展示图片)三、实践练习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浮雕的方式创作一组有趣的故事,并说说你们表达的是一组什么故事。你会把它装饰在哪里呢?我们小组用浮雕刻了一个“小动物森林运动会”的故事,有兔子赛跑、乌龟游泳和松鼠跳远,可以把它装饰在教室的墙上,让故事天天陪我们玩!四、单元小结(1)欣赏评述1.描述:这个作品中的浮雕表现了什么内容?猜一猜,有什么含义?(出示图片)答:浮雕展现了一只奔腾的麒麟,脚踏祥云、身绕火焰,象征吉祥与力量,寓意驱邪纳福、守护平安(常见于宫殿/寺庙装饰)。2.分析:工匠是如何通过传统工艺表现这件艺术品的?答:工匠用凿刻技法在石料上雕出流畅线条,通过深浅凹凸表现麒麟的肌肉和火焰的动感,立体感极强。3.解释:工匠为什么要制作这件作品?答:可能是为建筑(如照壁、柱础)增添威严装饰,借神兽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4.评价:你喜欢这件传统工艺作品吗?说一说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答:喜欢!麒麟姿态生动,细节精致(如鳞片和云纹),传统工艺让石头"活"了起来,充满文化故事感。(2)评价要点1.你能否辨别出传统工艺作品中运用了编织、剪纸、浮雕中的哪一种?2.你能否有意识地使用编织、剪纸、浮雕来表现感受?3.你能意识到传统工艺作品与生活的联系吗?(3)学习屋(出示图片)徽州三雕:即砖雕、木雕、石雕,是徽州古代建筑长久以来使用的一种装饰手法,由明清至民国,持续近六百年。无宅不雕花,徽州凡是有建筑的地方,都可看到匠师的三雕艺术。“白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描写的就是徽州建筑中精美的三雕艺术。 学习小知识。观察与思考。制作浮雕。学习小贴士。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完成单元小结内容。 了解浮雕在传统工艺品的表现,引入课堂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浮雕作品,思考其用法,加深学习印象。引导学生学习浮雕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了解注意事项。了解制作的小技巧,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引导学生完成问答互动并在一次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强化所学知识点。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0-32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小小浮雕师"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了解浮雕及其小技巧等方式,制作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浮雕作品。通过实践,学生逐渐掌握了浮雕的雕刻技巧,表现浮雕的美观性和形象感。课堂强调了观察力、创造力以及表达力的培养,同时注重了设计的丰富性和稳定性,帮助学生提高了他们的美术基础能力。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浮雕,例如硬币、学校墙饰、奖牌花纹等,并用三个词形容触感!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板书 浮雕形象一、认识浮雕的内容二、制作浮雕形象三、进行作品欣赏四、完成课堂练习五、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世界浮雕之最(出示图片)昭陵六骏 唐代战马浮雕(出示图片)帕特农神庙浮雕 希腊众神故事2.浮雕可以雕刻哪些内容?(出示图片)动物(龙)、植物(牡丹)、纹路(云纹)、人物故事(关羽)、景色(山川)、传统图案(八卦)。3. 文化小知识:为什么寺庙莲花浮雕总出现在底座? 莲花在佛教象征纯洁与智慧,寺庙底座用莲花浮雕既代表“出淤泥而不染”的修行境界,又暗喻佛座从莲花中升起。同时莲花浮雕还能防潮,让建筑更耐久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课堂通过制作浮雕形象,帮助学生体验传统艺术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除了亲身参与外,还通过图书、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了解日记内容的多样性,在课堂中教师将写浮雕制作分解成几个小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制作中的小技巧。使用数字化学习和创作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精确地理解设计表现技巧,并进一步提升作品表现力。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学生需要认真学习浮雕知识,从而提高理解力,并且通过设计表现特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发展自己的艺术创意和表现风格。不足:仅用陶泥进行制作可能无法充分展现浮雕的丰富色彩和复杂性,容易局限表现效果。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