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课《红黄蓝交响》课件(41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课《红黄蓝交响》课件(41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红黄蓝交响
(人美版)三年级

第四单元 第1课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评价
08
课后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审美感知
文化理解
知晓三原色在艺术史和设计领域的经典应用(如蒙德里安的抽象画),理解色彩作为跨文化艺术语言的价值。
通过欣赏《西藏寄情》等作品,感受三原色带来的不同视觉体验 ,理解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联。
探索三原色在生活中的多元应用,结合个人想法进行创意延伸,如用三原色改造日常物品的图案。
掌握三原色的基础特性,学会用红、黄、蓝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如相邻色组合、对比色组合等。
01
新知导入
生活中处处可见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被赋予了不同内涵和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阳光、蓝色代表深沉。它们带给你哪些感受和联想?你能用它们来装点生活吗?
建筑一角
鹦鹉
知识窗
三原色: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
小知识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任务一:欣赏原色作品。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因为红色能给人们带来喜庆、热烈、奔放的美感。这幅画将中国人的这:种审美情趣表现得非常生动。
艺术欣赏
剥玉米(农民画)1987 孙佃珍 陕西
02
新知讲解
黄色和蓝色都是原色。这两幅作品分别用黄色和蓝色作为主色,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
艺术欣赏
02
新知讲解
艺术欣赏
向日葵(水彩) 1998 陈辉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黄色像阳光一样温暖、明亮,象征活力与希望。《向日葵》中大片的黄色,让人感受到阳光的灿烂。
02
新知讲解
艺术欣赏
蓝色沉静、深远,像天空和大海。《西藏寄情》中蓝色的运用,营造出高原的辽阔与宁静。
西藏寄情(水粉画) 1979 黄惟一 中国美术馆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三原色就像色彩王国的 “国王”,其他颜色都是它们的 “子民” 哦!记住:红 + 黄 = 橙,黄 + 蓝 = 绿,红 + 蓝 = 紫,下次可以试着在调色盘里玩 “颜色变变变”。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任务二:探究原色搭配技巧。
用纯粹的红、黄、蓝方块,搭配黑色线条和白色,创造出简洁、平衡的抽象美,是原色搭配的经典之作。
感知体验
02
新知讲解
看一看:蒙德里安的作品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色彩?作品给人怎样的视觉感受?
感知体验
有红、蓝、白和黄色的构图(油画)
1930 蒙德里安(荷兰) 黎世美术馆(瑞士)
02
新知讲解
蒙德里安的作品(如《有红、蓝、白和黄色的构图》)中主要运用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原色,并搭配黑色线条和白色背景。
感知体验
02
新知讲解
感知体验
说一说:设计师们将三原色都运用在了哪里?
设计师们将三原色运用到了时尚服饰:潮牌常把三原色拼接、印花用在卫衣、包包上,打造街头潮流感。
02
新知讲解
感知体验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与三原色相关的设计?
生活中三原色相关设计还有:荷兰风格派的家具、蒙德里安元素的服饰纹样,甚至城市公共设施,都能看到三原色碰撞出的创意火花。
02
新知讲解
感知体验
摇篮 1922 彼得·凯勒(德国)魏玛包豪斯博物馆(德国)
《摇篮》在设计中融入红、黄、蓝,让实用的摇篮充满艺术感,体现了三原色在设计中的魅力。
02
新知讲解
感知体验
画一画:将三原色填涂在黑白装饰画中,会产生什么奇妙的画面效果?你知道三原色的搭配技巧吗?
1.选择素材。
2.提炼外形,划分格子。
3.给格子涂上三原色。
02
新知讲解
视觉冲击感:填入红、黄、蓝三原色后,强烈的色彩对比瞬间打破单调让图形轮廓更醒目。
情感氛围:红色添热情、黄色增明快、蓝色赋冷静,不同组合能营造多样氛围。
感知体验
02
新知讲解
三原色搭配技巧
面积对比:避免三原色等量堆砌(易杂乱),让一种颜色占主导,借面积差营造主次与和谐。
冷暖平衡:红、黄属暖色调,蓝色是冷色调,搭配时可通过冷暖色比例调和氛围 。
感知体验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适当留出一些白色,能使三原色搭配显得更加明亮、和谐。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任务三:运用手中的三原色颜料,绘制一张精美的装饰画。
创想实践
1.绘制草图。
2.添画格子。
3.填涂三原色。
4.整理完成。
02
新知讲解
小技巧
填涂三原色时,别着急下笔!
1.可以先用铅笔轻轻规划色块,让红、黄、蓝在格子里 “排排站” 。
02
新知讲解
小技巧
2.颜料别涂太厚,不然干了容易开裂,薄涂两层,色彩透亮又均匀~遇到相邻格子颜色 “打架”,用黑色线条当 “小篱笆” 隔开。
02
新知讲解
请运用多种媒材制作精彩的三原色作品,小组讨论你们的创作思路。
活动拓展
我的爸爸
02
新知讲解
活动拓展
手工拼贴类:旧杂志 / 彩纸 + 麻布 。剪碎三原色杂志页,拼贴成抽象形状,贴在瓦楞纸上,或用麻布做底,彩纸剪出图案粘贴,打造 “复古拼贴风”。
02
新知讲解
活动拓展
立体装置类:黏土 + 吸管 / 木棍 。用红、黄、蓝黏土捏成几何块,用吸管穿插连接,搭成 “色彩小建筑”;排列成 “三原色音阶” 造型,让作品立起来!
03
艺术欣赏
学生作品
花儿
我爱音乐
家是什么样子的
04
实践练习
被三原色装饰过的服装多么美丽!想一想,三原色还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奇思妙想
三原色服装设计
04
实践练习
家居装饰,沙发、抱枕用三原色拼接,瞬间点亮客厅;
文具文创,笔记本、书包印上三原色图案,青春又活泼 ;
城市设施,公交站台、共享单车用三原色涂装,让街头变成 “流动美术馆”;
奇思妙想
05
知识拓展
三原色的 “跨界” 应用
设计领域:服装设计师用三原色打造亮眼穿搭(如红色上衣 + 黄色裤子);产品设计中,三原色让文具、家电更活泼(如彩色铅笔、儿童水杯)。
05
知识拓展
三原色的 “跨界” 应用
科学小知识:颜料三原色是红、黄、蓝,混合后能调出其他颜色;而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手机屏幕就是用这三种光混合出千万种颜色哦!
05
知识拓展
三原色的 “跨界” 应用
文化小差异:在西方,红色有时象征热情,有时也代表危险;黄色在埃及象征幸运,在某些国家却有不同含义 —— 颜色的 “性格” 会因文化而变呢!
05
知识拓展
三原色与传统工艺的 “古今对话”
中国传统工艺中藏着三原色的智慧:年画用大红配明黄表现喜庆,青花瓷器以钴蓝为主色展现雅致,扎染中偶尔露出的黄色点缀让蓝色布料更显灵动。
05
知识拓展
三原色与情绪的 “秘密连接”
心理学研究发现,三原色会悄悄影响人的情绪:看到红色时,心跳可能会加快,让人想起热闹的派对或紧张的比赛;黄色会让人联想到阳光,容易产生愉悦的心情;蓝色则会让人感觉平静,像置身于安静的湖边或深夜的星空下。
07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组是三原色?( )
A. 红、绿、蓝 B. 红、黄、蓝 C. 橙、绿、紫 D. 黑、白、灰
2.蒙德里安的作品中,没有用到哪种颜色?( )
A. 红 B. 黄 C. 绿 D. 蓝
3.下列哪种搭配能让三原色更和谐?( )
A. 全涂满,不留空白 B. 适当留白色或黑色间隔 C. 只用一种原色
B
C
B
07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三原色可以通过其他颜色混合得到。
2.红色在中国人的节日里常代表喜庆。
3.彼得 凯勒的《摇篮》没有用到三原色。
4.蒙德里安的作品中,黑色线条的作用是分割色彩区域,让画面更有秩序。
5.三原色搭配时,颜色越密集(不留空白),画面越和谐。
×


×
×
08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我的小星星
造型特点分析员 能否准确分析三原色装饰画中造型的简洁、秩序等特点 ☆☆☆☆☆
创意融合度 在三原色运用、装饰画创作里,有无独特创意 ☆☆☆☆☆
文化理解 理解三原色在艺术中传递秩序、纯粹等文化 / 艺术内涵 ☆☆☆☆☆
情感表达 作品能否借三原色传递鲜明情感与氛围 ☆☆☆☆☆
火眼金睛奖 课堂问答中,精准分析三原色作品的色彩逻辑、造型创意 ☆☆☆☆☆
合作小明星 小组创作时,主动分享颜料、创意,协助同学完成三原色装饰画创作 ☆☆☆☆☆
09
课后作业
1.用三原色画一幅画,记录一天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比如早餐的黄色煎蛋、上学路上的红色校车、天空的蓝色),并在画旁写下:“我用____色表现了____,因为它让我想到____”。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红黄蓝交响》教学设计
课题 红黄蓝交响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红黄蓝交响”为主题,教材配备丰富的图片和案例,直观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同时,教材要注重实践性,设计合理的创作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作能力;此外,教材还应体现时代性,适当进行多种优秀作品的元素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三原色在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掌握三原色的基础特性,学会用红、黄、蓝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如相邻色组合、对比色组合等。2.创意实践:探索三原色在生活中的多元应用,结合个人想法进行创意延伸,如用三原色改造日常物品的图案。3、审美感知:通过欣赏《西藏寄情》等作品,感受三原色带来的不同视觉体验 ,理解色彩与情感表达的关联。4.文化理解:知晓三原色在艺术史和设计领域的经典应用(如蒙德里安的抽象画),理解色彩作为跨文化艺术语言的价值。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紧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准确把握三原色运用、装饰画创作里,有无独特创意理解三原色背后的文化内涵
难点 作品能否借三原色传递鲜明情感与氛围精准分析三原色作品的色彩逻辑、造型创意
材料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等)、手工工具(剪刀、胶水、彩纸、布料、黏土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生活中处处可见红色、黄色和蓝色。它们被赋予了不同内涵和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阳光、蓝色代表深沉。它们带给你哪些感受和联想?你能用它们来装点生活吗?(出示图片)知识窗三原色: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2.观看视频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艺术欣赏任务一:欣赏原色作品。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因为红色能给人们带来喜庆、热烈、奔放的美感。这幅画将中国人的这:种审美情趣表现得非常生动。(出示图片)黄色和蓝色都是原色。这两幅作品分别用黄色和蓝色作为主色,用不同的绘画语言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出示图片)黄色像阳光一样温暖、明亮,象征活力与希望。《向日葵》中大片的黄色,让人感受到阳光的灿烂。(出示图片)蓝色沉静、深远,像天空和大海。《西藏寄情》中蓝色的运用,营造出高原的辽阔与宁静。(出示图片)小贴士三原色就像色彩王国的 “国王”,其他颜色都是它们的 “子民” 哦!记住:红 + 黄 = 橙,黄 + 蓝 = 绿,红 + 蓝 = 紫,下次可以试着在调色盘里玩 “颜色变变变”。(出示图片)二、感知体验任务二:探究原色搭配技巧。用纯粹的红、黄、蓝方块,搭配黑色线条和白色,创造出简洁、平衡的抽象美,是原色搭配的经典之作。(出示图片)看一看:蒙德里安的作品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色彩?作品给人怎样的视觉感受?(出示图片)蒙德里安的作品(如《有红、蓝、白和黄色的构图》)中主要运用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原色,并搭配黑色线条和白色背景。(出示图片)说一说:设计师们将三原色都运用在了哪里?设计师们将三原色运用到了时尚服饰:潮牌常把三原色拼接、印花用在卫衣、包包上,打造街头潮流感。(出示图片)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与三原色相关的设计?生活中三原色相关设计还有:荷兰风格派的家具、蒙德里安元素的服饰纹样、甚至城市公共设施,都能看到三原色碰撞出的创意火花。(出示图片)《摇篮》在设计中融入红、黄、蓝,让实用的摇篮充满艺术感,体现了三原色在设计中的魅力。(出示图片)画一画:将三原色填涂在黑白装饰画中,会产生什么奇妙的画面效果?你知道三原色的搭配技巧吗?(出示图片)视觉冲击感:填入红、黄、蓝三原色后,强烈的色彩对比瞬间打破单调让图形轮廓更醒目。情感氛围:红色添热情、黄色增明快、蓝色赋冷静,不同组合能营造多样氛围。(出示图片)三原色搭配技巧面积对比:避免三原色等量堆砌(易杂乱),让一种颜色占主导,借面积差营造主次与和谐。冷暖平衡:红、黄属暖色调,蓝色是冷色调,搭配时可通过冷暖色比例调和氛围 。(出示图片)适当留出一些白色,能使三原色搭配显得更加明亮、和谐。(出示图片)任务三:运用手中的三原色颜料,绘制一张精美的装饰画。(出示图片)小技巧填涂三原色时,别着急下笔!可以先用铅笔轻轻规划色块,让红、黄、蓝在格子里 “排排站” 。颜料别涂太厚,不然干了容易开裂,薄涂两层,色彩透亮又均匀~遇到相邻格子颜色 “打架”,用黑色线条当 “小篱笆” 隔开。(出示图片)请运用多种媒材制作精彩的三原色作品,小组讨论你们的创作思路。(出示图片)手工拼贴类:旧杂志 / 彩纸 + 麻布 。剪碎三原色杂志页,拼贴成抽象形状,贴在瓦楞纸上,或用麻布做底,彩纸剪出图案粘贴,打造 “复古拼贴风”。(出示图片)立体装置类:黏土 + 吸管 / 木棍 。用红、黄、蓝黏土捏成几何块,用吸管穿插连接,搭成 “色彩小建筑”;排列成 “三原色音阶” 造型,让作品立起来!(出示图片)三、创想实践被三原色装饰过的服装多么美丽!想一想,三原色还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出示图片)家居装饰,沙发、抱枕用三原色拼接,瞬间点亮客厅;文具文创,笔记本、书包印上三原色图案,青春又活泼 ;城市设施,公交站台、共享单车用三原色涂装,让街头变成 “流动美术馆”;(出示图片)四、活动拓展学生作品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展示图片) 欣赏原色作品。进一步赏析美术作品,探究三原色搭配技巧。完成说一声。完成画一画。学习小技巧。进行创作和艺术欣赏。完成创想实践。 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欣赏原色作品,引入本课所学内容。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所出示作品的特点,深入了解三原色的基础运用。帮助学生进行特点总结,并探究三原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深入学习三原色的搭配。注意绘画中的小细节,完善画作。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总结所学知识,探索生活中的三原色广泛应用。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6-37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在本次课程中,围绕三原色展开,咱们一起探索了好多有趣的内容!先是认识了三原色独特的魅力,看蒙德里安作品时,感受红、黄、蓝碰撞出的秩序与活力。接着发现生活里到处都有三原色的创意,从建筑到小物件,色彩魔法无处不在。大家创作三原色装饰画时,用不同媒材大胆尝试,把红、黄、蓝玩出各种新花样!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用三原色画一幅画,记录一天中让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比如早餐的黄色煎蛋、上学路上的红色校车、天空的蓝色),并在画旁写下:“我用____色表现了____,因为它让我想到____”。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板书 红黄蓝交响一、赏析三色原艺术作品二、学习三原色的基础运用三、进行装饰画创作四、完成作品欣赏五、作品绘画实操练习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三原色的 “跨界” 应用设计领域:服装设计师用三原色打造亮眼穿搭(如红色上衣 + 黄色裤子);产品设计中,三原色让文具、家电更活泼(如彩色铅笔、儿童水杯)。(出示图片)科学小知识:颜料三原色是红、黄、蓝,混合后能调出其他颜色;而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电视、手机屏幕就是用这三种光混合出千万种颜色哦!(出示图片)文化小差异:在西方,红色有时象征热情,有时也代表危险;黄色在埃及象征幸运,在某些国家却有不同含义 —— 颜色的 “性格” 会因文化而变呢!(出示图片)2.三原色与传统工艺的 “古今对话”中国传统工艺中藏着三原色的智慧:年画用大红配明黄表现喜庆,青花瓷器以钴蓝为主色展现雅致,扎染中偶尔露出的黄色点缀让蓝色布料更显灵动。(出示图片)3.三原色与情绪的 “秘密连接”心理学研究发现,三原色会悄悄影响人的情绪:看到红色时,心跳可能会加快,让人想起热闹的派对或紧张的比赛;黄色会让人联想到阳光,容易产生愉悦的心情;蓝色则会让人感觉平静,像置身于安静的湖边或深夜的星空下。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本课围绕三原色主题,在资源上,精选蒙德里安《红黄蓝构成》等经典艺术作品,以其纯粹的色彩分割与秩序感呈现三原色搭配魅力,同时纳入包豪斯家具、城市艺术装置等生活创意设计素材,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借助多媒体设备对三原色作品进行高清展示,通过放大、旋转等功能让学生清晰观察色彩过渡、色块拼接等细节,让学生在多元感知与跨域探索中全方位理解三原色的创意密码。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课程通过展示蒙德里安经典作品、生活中的三原色设计等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三原色在艺术史和生活中的应用,触摸色彩作为跨文化语言的发展脉络,增强对色彩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填涂装饰画、小组合作创作等实践任务,学生将三原色知识转化为具体作品,提升了色彩运用的实践能力与创意表现力,激发了用色彩表达想法的艺术欲望。 不足:课程需兼顾三原色知识讲解、作品赏析与创作实践,若时间分配不当,容易导致赏析环节流于表面(如对蒙德里安作品色彩分割逻辑讲解仓促),创作环节也因时间紧张难以深入(如学生来不及细化色彩搭配技巧),使得学生对三原色的理解和运用停留在基础层面,难以实现深度探究。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