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 原电池原理
学业要求: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书写其电极反应式。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过程变化,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
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活泼性不同
电解质
构成条件:
知识回顾
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写出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的方向。
知识回顾
电极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
正极:
负极:
原电池原理示意图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写出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的方向。
正极:还原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
e-
外电路
电子迁移:负→正
内电路
离子迁移:
阳离子:移向正极
阴离子:移向负极
-
+
反思与总结 原电池原理示意图
角度1 电极反应
角度2 粒子迁移
任务一 原电池原理应用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预测下面装置能否形成原电池。
如果能,写出电极反应式、总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的方向,并预测能观察到的现象。
负极:
正极:
电极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
任务一 原电池原理应用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其中哪些与预测一致,哪些与预测不同?
Zn2+
e-
Cu2+
实验现象:铜片、锌片表面均附着红色固体,
电流表指针偏转,但电流逐渐衰减。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其中哪些与预测一致,哪些与预测不同?
任务一 原电池原理应用
分析“锌片表面附着红色固体,电流逐渐衰减” 的原因。
现 象 原 因
锌片表面附着红色固体
电流逐渐衰减
① 转移的电子没有经过导线,电流逐渐衰减。
② Zn片、附着在Zn上的Cu以及CuSO4溶液局部
形成了原电池,促进了Cu在锌片表面析出。
任务一 原电池原理应用
① Zn与Cu2+直接接触发生反应
② 锌与CuSO4的接触面积减小
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原剂Zn与氧化剂CuSO4不直接接触。
如何解决该装置能量转化率低的问题?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实验验证
两个溶液间缺少离子导体,无法形成闭合回路。
为什么没有电流?该如何解决?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盐桥
一种凝胶态的离子导体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 K+和Cl-可在其中自由移动。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Cl-
K+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实验验证
盐桥的作用:
① 形成闭合回路;
② 平衡两侧的电荷,溶液呈电中性;③ 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直接接触,
减少电流的衰减。
双液电池的工作原理
Zn2+
Cu2+
Cl-
K+
盐桥中的离子迁移进入两侧电解质溶液,联通了两侧电解质溶液,从而形成闭合回路。
e-
e-
负极:
正极: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双液原电池
单液原电池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请绘制双液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包括以下内容:
(1)注明原电池的组成;
(2)注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区域;
(3)标明电子的运动方向和阴离子、阳离子的迁移方向。
双液电池的工作原理
Zn2+
Cu2+
Cl-
K+
e-
e-
负极
氧化反应
正极
还原反应
+
-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思考:电池工作时,装置中各物质或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能否用其他物质或材料代替?
任务二 原电池装置的改造
铜片 电极材料
锌片 电极反应物、电极材料
CuSO4溶液 电极反应物、离子导体
ZnSO4溶液 离子导体
盐桥 离子导体
导线 电子导体
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
基本要素
电极材料:
进行电子转移的场所
离子导体:
内电路,实现离子定向迁移
电子导体:
外电路,实现电子定向转移
反思与总结:原电池的构成要素
原电池 双液电池 单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 正极: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离子导体
电子导体
双液原电池解决了电池自损耗的问题
正极:铜片; 负极:锌片
正极:铜片;负极:锌片
ZnSO4溶液、盐桥、CuSO4溶液
CuSO4 溶液
导线
导线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将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评价活动
要求:
(1)分别写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根据原电池构成要素,选择合适的物质或材料,并画出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
(1)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
方案展示:
方案1:
方案2:
(1)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
方案3:
方案展示:
电极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极材料
闭合回路
电子导体
反思与总结:原电池工作原理
离子导体
自发的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能
电能
原电池
理想的化学电源的特点:
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输出的能量多
质量小 便于携带
体积小 价格便宜
内阻小 反复使用
寿命长 连续工作
……
如何实现?
(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材料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
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与电极材料具
有相同的阳离子。
(2)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能导电。
①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②金属和非金属。如锌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
③金属和化合物。如铅蓄电池,铅块作负极,PbO2作正极。
④惰性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中,两电极均可用Pt。
设计原电池时电解质溶液和电极材料的选择
学以致用
(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即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结合介质的酸碱性确定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3)写出电极反应式,将两式相加得总反应式。
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