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总议题:《国色芳华》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芳华教材分析《延续文化血脉》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一框内容。本课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主线连接了中华文化、文化自信、文化作用及中华美德等知识,让学生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自信最后做到文化自觉,在生活中自觉承担延续文化血脉的使命。据此,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以热播电视剧《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为素材一案到底,设计总议题:“《国色芳华》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芳华”,设计三个子议题【国色承古韵,芳华何处寻】【国潮当自信,芳华何以新】【德润家国色,芳华映何心】,和学生一起看唐“潮”风韵,品文化盛宴。学情分析在七年级到八年级的学习及生活经验中.学生对于中华文化已经有一定认知。但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学生除了在课内学习中华文化之外.在网络和生活中也接触到良萎不齐的文化内容错误吸收一些不良文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产生偏差,认同感不强。同时对于文化自信的深层次作用及中华美德的培育不重视。因此,培养文化认同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思辨。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引二十大报告,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导,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感受文化价值,体会文化力量,增强国家认同感。道德修养:通过学习剧中人物美德,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美德,提高道德修养责任意识:通过设计研学路线及认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培育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文化价值及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点;教学难点:坚定文化自信,认同文化价值,凝聚文化力量教学过程导入:近期的热播剧《国色芳华》及第二部《锦绣芳华》你看了吗?电视以盛唐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奇女子何惟芳由牡丹培育而起,终达济民救世、帮扶天下的传奇励志故事。剧中跌宕起伏的人物成长故事与精致考究的人文细节,不仅让许多国内观众感慨“既有精彩剧情也有文化细糠”,更让许多海外观众为之倾倒,称通过该剧“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中国的大门”,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你看过这部剧吗?如何看过,请你分享你看到的“文化细糠”。预设答案:如果没有看过可以过渡为,如果没有看过也没有关系,我们就一起走进本课,看《国色芳华》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芳华。子议题一:国色承古韵,芳华何处寻?议学情景一:唐“潮”风韵 文化盛宴《国色芳华》中有很多考究的细节,让我们一起通过剧照领略风采。展示图片:议学任务一:欣赏文化之美①从剧照中细数你看到了哪些可以代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事物?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预设答案:伞、三白妆、古筝、胡旋舞、亭台楼阁、刺绣、毛笔字、玉器、陶瓷、扇子、首饰、书法、服装、戏曲、舞蹈、琵琶、发簪、竹简②为何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还经久不衰让人民喜爱?这体现出中华文化有何特点?议学成果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传承的原因(P59)(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放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3)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传承原因: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议学任务二:打卡文化之地盛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校决定开展“文化中国行”研学活动。请你以家乡相关旅游资源,设计一条研学路线地点。要求:使学生沿途能够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思考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在做任务之前同学们对革命文化和传统文化应该都有所感知,但是有同学可能不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那么我们通过一个材料先学习一下,展示材料,后再做任务)议学成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议学成果三: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58-P61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②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P58)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1)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P61)子议题二:国潮当自信,芳华何以新?议学情境二:雅韵扬帆,自信绽放展示材料: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等地,一场场《国色芳华》主题唐风快闪演奏、华人唐朝文化交流会等活动,如同将剧中的“芳华宴”腾挪至剧外,真正让“国色美学”以最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了海外观众面前。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文推荐“国色芳华里的盛唐文化美学”。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有许多海外观众纷纷留言,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的追剧心得和感受。不少外国友人表示,《国色芳华》让他们看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唐朝,剧中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美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喜爱又加深了一层”。议学任务三:推动文化出海①看到有这么多外国人喜欢中华文化,你有何感受?预设答案:自豪②你认为文化自信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重要吗?可举例说明。预设答案:重要③《国色芳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又一影视案例,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什么新的思路和启示?预设答案: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品,进行文化创新,加强对外开放包容等议学成果四:坚定文化自信原因P61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含义)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议学成果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P62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子议题三:德润家国色,芳华映何心?议学情境三:荧屏内外 美德弘扬众人皆以为,牡丹乃贵人专属,却忽略了,它们生于山林,也曾自由绽放。剧中女主“牡丹”凭借智慧与毅力,带领一众命运坎坷的女性共同成长,披荆斩棘,合作互助,安民报国,谱写了一曲在盛唐长安城中逆境绽放的女性力量的赞歌。让我们一起看一些精彩的片段片段一:女主何惟芳开始创业时做的很成功,但却被人故意找茬说她卖的花有病,然后砸了她的摊子毁了花,要让她做不了生意。 虽然大多数花是因买家养护不当造成的死亡,但何惟芳还是选择了退钱赔偿。片段二:听到父亲的生意已经难以为继时,何惟芳决定帮父亲度过难关,想办法帮父亲把生意重新做起来。片段三:(有材料)各国来使希望看到牡丹花在冬日盛开,皇上答应了这个要求,而牡丹也毫不畏惧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8天让牡丹在雪中绽放,打造出世人称赞的牡丹盛宴,得到圣人亲赐的御笔“国色芳华”。片段四:(有材料)吕耕春自幼有悬壶济世之心,不惧世俗眼光,救死扶伤...女性间互相鼓励,互相信任,自立自强堪称国色芳华。议学任务四:传唱美德故事①从这部剧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预设答案:诚信、勤劳勇敢、自尊自爱、乐于助人、爱国、孝亲敬长等②思考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美德?③你身边有像剧中人物一样的“美德之星”吗 推荐他们的事迹,并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他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议学成果六: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内涵(P62-63)产生: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P62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P63议学成果七: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P62-P63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议学成果八: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③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本课总结:展示材料: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青年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创新作业我国有很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现开展“好作品漂流瓶”活动,请你向同学推荐一部符合主题的好剧,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共34张PPT)剧中跌宕起伏的人物成长故事与精致考究的人文细节,不仅让许多国内观众感慨“既有精彩剧情也有文化细糠”,更让许多海外观众为之倾倒,称通过该剧“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中国的大门”,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你看过这部剧吗?如果看过,请你分享你看到的“文化细糠”。总议题:《国色芳华》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芳华GUOSEFANHUA总议题:《国色芳华》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新芳华国色承古韵,芳华何处寻?国潮当自信,芳华何以新?德润家国色,芳华映何心?子议题一子议题二子议题三议学情景一:唐“潮”风韵 文化盛宴《国色芳华》中有很多考究的细节,让我们一起通过剧照领略风采。议学任务一:欣赏文化之美①从剧照中细数你看到了哪些可以代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事物?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华文化?②为何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还经久不衰让人民喜爱?这体现出中华文化有何特点?议学成果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传承的原因(P59)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传承原因中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纳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作为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便是文明。议学任务二:打卡文化之地盛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校决定开展“文化中国行”研学活动。请你以家乡相关旅游资源,设计一条研学路线地点。要求:使学生沿途能够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思考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提示:什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中国行” 路线 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点 代表革命文化地点 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地点家乡文化寻觅路线共同点: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秦始皇陵兵马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共同组成:①三种文化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三种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成果,他们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展。③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议学成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议学成果三: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58-P61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P602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P58)3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P61)4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P61)议学情境二:雅韵扬帆,自信绽放英国伦敦、美国旧金山等地,一场场《国色芳华》主题唐风快闪演奏、华人唐朝文化交流会等活动,如同将剧中的“芳华宴”腾挪至剧外,真正让“国色美学”以最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了海外观众面前。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微博发文推荐“国色芳华里的盛唐文化美学”。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有许多海外观众纷纷留言,迫不及待地分享着自己的追剧心得和感受。不少外国友人表示,《国色芳华》让他们看到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唐朝,剧中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美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让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喜爱又加深了一层”。议学任务三:推动文化出海①看到有这么多外国人喜欢中华文化,你有何感受?②你认为文化自信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重要吗?可举例说明。③《国色芳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又一影视案例,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什么新的思路和启示?议学成果四:坚定文化自信原因P61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含义)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议学成果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P62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议学情境三:荧屏内外 美德弘扬众人皆以为,牡丹乃贵人专属,却忽略了,它们生于山林,也曾自由绽放。剧中女主“牡丹”凭借智慧与毅力,带领一众命运坎坷的女性共同成长,披荆斩棘,合作互助,安民报国,谱写了一曲在盛唐长安城中逆境绽放的女性力量的赞歌。片段一:女主何惟芳开始创业时做的很成功,但却被人故意找茬说她卖的花有病,然后砸了她的摊子毁了花,要让她做不了生意。 虽然大多数花是因买家养护不当造成的死亡,但何惟芳还是选择了退钱赔偿。片段二:听到父亲的生意已经难以为继时,何惟芳决定帮父亲度过难关,想办法帮父亲把生意重新做起来。片段四:吕耕春自幼有悬壶济世之心,不惧世俗眼光,救死扶伤...女性间互相鼓励,互相信任,自立自强堪称国色芳华。片段三:各国来使希望看到牡丹花在冬日盛开,皇上答应了这个要求,而牡丹也毫不畏惧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8天让牡丹在雪中绽放,打造出世人称赞的牡丹盛宴,得到圣人亲赐的御笔“国色芳华”。议学任务四:传唱美德故事①从这部剧中你看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②思考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中华美德?③你身边有像剧中人物一样的“美德之星”吗 推荐他们的事迹,并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他们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身边的“美德之星”推荐卡 优秀事迹:启示议学成果六: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内涵(P62-63)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P63产生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P62议学成果七: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P62-P63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P64议学成果八: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2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3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总结议学成果:如何延续文化血脉1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义先进文化5坚定文化自信6兼收并蓄,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7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熔铸民族品格本课总结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青年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努力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议学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特点、传承的原因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三、坚定文化自信原因四、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五、中华传统美德的产生、内涵,为何传承六、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创新作业我国有很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现开展“好作品漂流瓶”活动,请你向同学推荐一部符合主题的好剧,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议学反馈1.(2025·江西·中考真题)下列时事直接体现我国文化领域重要成就的是( )A.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C.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首超130万亿元D.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答案】A议学反馈2.(2025·安徽·中考真题)一张宣纸,千年技艺载文韵。宣纸传统工艺有100多道工序,代代相传的匠心让传统技艺赓续绵延,生生不息。宣纸制作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它不仅仅是门技艺,更是国家名片。这蕴涵着( )①工匠精神 ②时代精神③文化传承 ④文化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议学反馈3.(2025·甘肃兰州·中考真题)2024年兰州市博物馆举办的“月满中秋阖家团圆”系列活动,生动呈现了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再次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是(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独具特色、浩如烟海D.名扬世界、异彩纷呈【答案】A议学反馈4.(2025·重庆·模拟预测)春节继2023年成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4日,又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25年新春佳节之际,全球多地举行游园庙会,灯光秀等多彩春节活动,世界人民共享这份独特的文化盛宴。春节火热“出圈“的价值在于( )A.展示了春节文化的优越和独特的文化魅力,B.世界人民对多样性文化的接受度不断提高C.促成了春节成为全球喜爱和认同的文化符号D.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文化自信【答案】D议学反馈5.(2025·湖北十堰·三模)某班开展学生行为习惯主题班会,小佳发言:碰到老师,我都会有礼貌地向老师打招呼,每天完成作业后,我都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根据小佳的行为表现,下列对其评价最恰当的是( )A.舍己为人、扬善惩恶的处世准则B.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的伦理规范C.自尊自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品格【答案】B议学反馈6.(2025·广东·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魅力我领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当前,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中医针灸根植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是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窗口之一,于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已被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动漫形式重塑中国传统神话传说,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也引发了海外公众的热烈反响,以超150亿元人民币荣登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首。结合材料,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在国际传播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我国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 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 气度、神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力,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巧妙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④当前,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doc 2025年九上5.1延续文化血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