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入学收心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5 BCACD6—10 BCCBA11—16 DDCABA17.【参考答案】(1)矿产资源日益枯竭;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经济衰退,资金缺乏;劳动力流失;人才外流,创新能力不足。(2)位置相邻,空间距离近;交通运输便利,联系紧密;便于引进资金、技术;便于参与产业分工协作;利于承接扩散转移的产业;郑州都市圈经济增长快,辐射带动作用强。(3)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劳动力流失;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18.【参考答案】(1)青藏高原和云南高原整体隆升,古金沙江与古长江上游西南地区的高差加大;古长江上游被袭夺后,地势由东北高西南低逐渐演变为西南高东北低,河流“反向”流淌;古长江上游流速加快,溯源侵蚀加剧,在今云南石鼓袭夺古金沙江,使其改道。(2)古红河流量减小、流速减缓,侵蚀和搬运能力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小;三角洲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水侵蚀加剧,三角洲面积减小(或增长缓慢)。(3)类型:咸水湖。原因:该时期江汉盆地湖泊为内流湖,河流带来大量盐分,但无出水口排盐;气候干旱,蒸发强烈,湖泊盐度高。19.【参考答案】(1)厄尔尼诺现象,表现: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表层海水出现的异常增温现象。拉尼娜现象,表现: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2)年均风速与各季节风速总体上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各季节风速减小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冬季风速减小速度最快,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风速减小速度最慢。(3)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副热带高气压)加强,我国华南沿海地区位于该反气旋西侧,偏南风风力增强,会减弱华南沿海地区秋季的偏北风;印度半岛东侧孟加拉湾的反气旋加强,到达华南地区的西南风风力增强,削弱了华南沿海地区秋季的偏北风。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年级秋季学期入学收心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年来,广西农垦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广西六堡茶通过中欧班列从梧州口岸出口,走向欧洲市场;在政府部门对接交流的基础上,广西农垦集团与缅甸当地企业开展剑麻种植合作项目。当前国际市场剑麻及其相关制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出现低价倾销的恶性竞争局面,我国剑麻制品厂商出现亏损或库存积压现象。据此完成1—3题。1. 广西六堡茶能够成功“走出去”的主要原因是A. 茶叶品质优异B. 交通运输便捷C. 市场需求旺盛D. 信息网络发达2. 推测缅甸在剑麻种植合作方面具备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①生产技术先进②劳动力丰富廉价③气候条件适宜④政策支持力度大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面对恶性竞争局面,我国提高剑麻及其相关制品出口量的合理措施是A. 加大生产技术投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B. 扩大剑麻种植面积,提高剑麻的总产量C. 呼吁农户进行加工,扩大加工企业布局D. 建立剑麻储备仓库,保证剑麻的供给量近年来,广东省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2024年9月,全球单体最大抗台风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伏羲一号”建成投运。该项目距离汕尾海岸约11千米,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引进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人工生态鱼礁等。下图为“伏羲一号”实景图。据此完成4—5题。4. “伏羲一号”平台建成投运的主要影响有①提高海上风电场的发电效率②改善当地渔业环境和海洋生态链③推动当地渔业产业结构升级④维护我国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5. 广东省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意义有①调整深远海渔业养殖空间布局②促进食物供给渠道的多元化③增加近海渔业资源的保有量④缓解传统粮食资源供给压力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镇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要的重要商品交易中心,对县—镇—村空间体系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县—镇—村空间体系模式具有从市场中心地结构(突出中心城市作用)、封闭式服务结构、生产网络化结构向“等级+网络”服务结构演化的特点,“等级+网络”服务结构突出等级结构和各个点的网络联系。我国南方某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县内村庄常住人口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通达度较低。下图示意该县县—镇—村空间体系模式的四种结构。据此完成6—8题。6. 图示空间模式属于“等级 + 网络”服务结构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7. 该县从市场中心地结构向“等级 + 网络”服务结构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劳动力B. 政策C. 交通D. 文化8. 在县—镇—村空间体系模式中,该县村民到县城寻求的服务主要是A. 生活用品采购B. 轻微疾病治疗C. 高中教育D. 养老服务崩滑流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总称,其发生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水等因素影响。新疆崩滑流地质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下图为新疆某县崩滑流沟谷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 推测新疆崩滑流多发的季节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0. 该县崩滑流沟谷AB段和BC段地形条件对崩滑流形成的促进作用体现在①AB段:地形较陡,径流快速汇集,为崩滑流形成提供较大动能②AB段:三面环山,汇水面积大,为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③BC段:沟道狭长陡峭,流体能量集中,加快崩滑流的通过时间④BC段:沟道地形平坦、坡度较小,有利于松散物质在此处积累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自1950年起,黄河流域年入海径流量显著降低,与年径流量变化类似,黄河春季入海径流量也呈现持续降低趋势。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以下简称小浪底)建成,此后黄河春季入海径流量才有所恢复。下图示意2008年、2009年、2018年小浪底库区水位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11. 1999年以后,影响黄河春季入海径流年际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 蒸发B. 降水C. 地下径流D. 人类调控12. 6月末至7月初,小浪底库区水位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A. 降水减少B. 上游拦截C. 灌溉用水多D. 放水腾库容13. 2018年生态补水期水库水位下降时间提前,能够A. 增加河流径流总量B. 保障库区春季植被恢复C. 降低河口水体盐度D. 增加下游泥沙淤积总量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6日7时45分,我国在酒泉(约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5星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据此完成14—16题。14.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时,下列日期酒泉的昼长与该日昼长大致相同的是A. 2月14日B. 4月30日C. 5月13日D. 8月16日15. 符合高分十二号05星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酒泉正午日影情况的是(图注:长度代表日影长度;白色矩形代表10月16日;深色矩形代表10月30日)16. 高分十二号05星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是A. 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B. 统计农业人口数量C. 跟踪农产品的市场流向D. 建立农田管理系统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焦作市煤炭、铝矾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煤炭工业为基础的传统工业体系。随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焦作市经济发展面临困境。从20世纪末开始,焦作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材料二 焦作市北依太行山,山川秀美,其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康养旅游产业,打造国际康养名城。焦作市是郑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焦作市依托郑州都市圈,以康养旅游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多个接替产业发展。下图为焦作市位置及周边交通图。(1)说明20世纪末焦作市经济转型面临的困境。(6分)(2)分析焦作市依托郑州都市圈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3)简述焦作市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等接替产业的积极意义。(6分)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始新世时期(距今约5300万年—3650万年),古长江分为三段:上游自东向西流动,中游自西向东注入江汉盆地,下游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后来,由于我国东部岩石圈伸展减薄,西部岩石圈挤压增厚,青藏高原和云南高原整体隆升。中新世时期(距今约2300万年—533万年),古长江下游和中游持续溯源侵蚀,先后切穿了江汉地区(江汉盆地)东西两侧的分水岭,袭夺了地处四川盆地的古长江上游,使其逐渐“反向”流淌,最终在今云南石鼓袭夺了古金沙江,长江得以贯通。古金沙江在被袭夺前,经古红河注入南部海域。江汉盆地在始新世时期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盆,有多条河流注入,无河流流出,发育有大量的蒸发岩沉积地层。下图示意长江演化模式。(1)描述古长江上游在今云南石鼓袭夺古金沙江的过程。(6分)(2)分析古金沙江被袭夺对古红河三角洲面积的影响。(4分)(3)判断始新世时期江汉盆地的湖泊类型(按湖水盐度),并说明原因。(6分)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赤道印度洋地区东部和西部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与赤道太平洋地区相似,赤道印度洋地区的SST变化也存在“跷跷板”现象,即在赤道印度洋东部地区SST相对上升时,赤道印度洋西部地区SST相对下降,反之亦然,这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IOD)。当赤道印度洋西部地区SST相对上升时称之为IOD正相位,相反称之为IOD负相位。赤道印度洋地区IOD正负相位对周边地区降水甚至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材料二 研究发现,IOD活动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地表风速影响显著,其中与秋季风速存在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位于西北太平洋的反气旋(副热带高气压)和位于印度半岛东侧孟加拉湾的反气旋异常有关。图1示意1951—2019年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全年和四季地表风速变化,图2示意典型正相位IOD事件发生年份,我国华南沿海及附近地区秋季850 hPa海面气压异常情况(箭头表示风向,风速为2 m/s,1 mb=1 hPa)。(1)说出赤道太平洋地区SST变化的“跷跷板”现象及表现。(6分)(2)描述图示时段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地表风速变化特征。(4分)(3)分析在正相位IOD事件发生年份,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秋季风速减弱的原因。(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