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二单元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得数最大的是( )。A.2和6相加 B.2个6相乘 C.2个6相加2.8双鞋子共有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A.2+8 B.8×2 C.8+8+23.有4个〇和4个□,再画( )个□,□的个数就是〇的3倍了。A.2 B.4 C.8 D.124.下面哪个算式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A.5+5+5+5+5+5 B.2+3+4 C.3+3+5+5 D.5+5+5+5+35.2只猫2天抓了2只老鼠,那么在10天里抓10老鼠,需要( )只猫。A.10 B.5 C.26.有一堆练习本,超过10本,但不到20本,平均分给几位同学,发现每人分得的本数和同学的人数同样的。这堆练习本有( )本。A.12 B.16 C.187.一堆小棒有20~30根,用这些小棒搭正方形剩1根,搭正五边形也剩1根,这堆小棒有( )根。A.20 B.21 C.25二、填空题8.写出三个得数是12的乘法算式。( )×( )=12 ( )×( )=12 ( )×( )=129.要种16棵树,已经种了3行,每行有4棵,还有( )棵树没种。10.如果一个“□”等于6,那么“品”等于 ( )。11.在横线上填上“<”“>”“=”。6×3 20-2 3+3 3×3 5×2 5+2 5+4×8 (5+4)×81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45 ( )×5<32 ( )×7<28 4×( )<2113.用“5、6、7、8”算24点,算式是( )。14.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颗,那么还剩12颗,如果每人分6颗,还剩2颗。有( )人小朋友,有( )颗糖。15.下图中明明从第1棵树走到第5棵树,一共走了( )米。16.幼儿园有一些苹果,无论是分给5个小朋友还是分给6个小朋友,都会多出3个(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相等),这些苹果最少有 个。三、判断题17.在计算5×4和4×5时都用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18.小东有8颗糖,小亮有21颗糖,小亮的糖比小东的3倍少3颗。( )19.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 )20.把5+5+5转化成乘法算式是5×3=15或3×5=15。( )21.一个整数乘分数可以表示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四、计算题22.直接写得数。(1)6×5= (2)4×4= (3)3×5= (4)4×1=(5)6+30= (6)80-4= (7)26+3= (8)41-2=(9)6×3-8= (10)5×4+40= (11)4×4+12= (12)86-(20+46)=23.(个)或(个)五、改错题24.请帮小马虎改错。(1)小马虎做除法时,把除数6看成9了,结果商是2,正确的商是多少?(2)小马虎做乘法时,把一个乘数6看成8了,结果积是48,正确的积是多少?六、作图题25.先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再用两种方法在方格中涂色表示出来。( )二十四七、解答题26.如图一件衬衫用了9颗纽扣,6件衬衫用了多少颗纽扣?答:6件衬衫用了( )颗纽扣。27.星期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二年级小学生豆豆一起去公园游玩。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售票处成人票:6元/张儿童票:3元/张28.“小小商店”的部分商品价格如图。(1)买3顶帽子一共要花多少元?(2)买4个文具盒和1本练习本,一共要花多少元?29.王叔叔上午9:00到停车场停车,上午11:30开走,他要付多少元停车费?30.看图回答问题。20个 5个 ( )个(1)的个数是的( )倍答:的个数是的( )倍(2)的个数是的3倍,有多少个?( )答:有( )个?31.把一条彩带剪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剪了5次。这条彩带原来长多少分米?32.妙想用小圆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图形,如下图所示。摆第1幅图用了5个圆片,摆第2幅图用了9个圆片,摆第3幅图用子13个圆片。 (1)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在第4幅图的位置上画一画摆出的图形。(2)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想一想,填一填。第几幅 1 2 3 4 ( ) …需要圆片个数 5 9 13 ( ) ( ) …(3)按照这样的规律,摆第10幅图需要多少个圆片?用算式表达出你的思考过程。(4)通过解决前面摆图形需要多少个圆片的问题,你一定发现了其中的规律,试着用简洁的方式把你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培优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新教材第二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答案 B B C A C B B1.B【分析】分别计算各选项中的答案,然后进行比较大小,选择最大的即可。【详解】A.2和6相加,2+6=8;B.2个6相乘,6×6=36;C.2个6相加,6+6=12。36>12>8则得数最大的是2个6相乘。故答案为:B2.B【分析】鞋子的双数×每双鞋子的只数=鞋子的总只数,据此得出结论即可。【详解】8×2=16(只)即8双鞋子共有16只。故答案为:B3.C【分析】先用乘法计算出4个〇的3倍是多少,再用□的总个数减去4个□,计算出再画的□个数;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4×3=12(个),12-4=8(个),所以再画8个□,□的个数就是〇的3倍了。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A【分析】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据此解答即可。【详解】A.5+5+5+5+5+5可以写成乘法算式5×6或者6×5。B.2+3+4,是加法算式,不能写成乘法算式。C.3+3+5+5,是加法算式,不能写成乘法算式。D.5+5+5+5+3,是加法算式,不能写成乘法算式。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表内乘法的应用,理解乘法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2只猫2天抓了2只老鼠可以得出1只猫2天抓1只老鼠,10里面有5个2,则1只猫10天抓1×5=5只,10里面有几个5则需要几只猫。【详解】2÷2=1(只)1×5=5(只)二五一十,10里面有2个5。2只猫2天抓了2只老鼠,那么在10天里抓10老鼠,需要2只猫。故答案为:C【点睛】根据已知信息先求出1只猫2天抓1只老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B【分析】此题求总人数用乘法计算,每人分得的本数和同学的人数同样,说明两个乘数一样;练习本超过10本,但不到20本,说明积是大于10小于20的数,根据乘法口诀解答。【详解】四四十六4×4=1610<16<20所以这堆练习本有16本。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此题主要是明确两个乘数的特点和积的范围。7.B【分析】用20和30分别减去1得出搭成正方形和五边形需要的根数范围,然后用乘法口诀找出相同的得数,就是搭图形用的根数,最后用搭图形用的根数加1即可求出小棒的总根数。【详解】20-1=19(根)30-1=29(根)搭成正方形和五边形需要的根数在19根到29根之间。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相同的得数是20。20+1=21(根)这堆小棒有21根。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搭两种图形需要的小棒的根数范围,两种图形需要的根数是一样的,所以根据乘法口诀找出这个范围内得数一样的即可。8. 2 6 3 4 4 3【分析】乘法算式为:乘数×乘数=积,乘法口诀中前两个数是乘数,可互换位置,后一个数是积,由此根据积是12的乘法口诀填写算式即可。【详解】根据乘法口诀二六十二、三四十二可知:2×6=12;3×4=12;4×3=12(答案不唯一)9.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经种的行数×每行的棵数=已经种的棵数,要种树的总棵数-已经种的棵数=没种的棵数,依此计算。【详解】4×3=12(棵)16-12=4(棵)还有4棵树没种。【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乘法和减法解答实际问题,先计算出已经种的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18【分析】如果一个“□”等于6,那么一个“品”含有3个“口”,求一个“品”等于几,就是求3个6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解决。【详解】3×6=18即,如果一个“□”等于6,那么“品”等于18。11. = < > <【分析】首先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别口算出各式的结果,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详解】6×3=18,20-2=18,所以6×3=20-2。3+3=6,3×3=9,所以3+3<3×3。5×2=10,5+2=7,所以5×2>5+2。5+4×8=37,(5+4)×8=72,所以5+4×8<(5+4)×8【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表内乘法的计算法则,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12. 7 6 3 5【分析】根据乘法口诀及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即可。根据乘法口诀计算结果,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交换位置)是口诀中的前两个数,积是口诀中的后一个数;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依次类推。【详解】7×6=42,8×6=48,所以7×6<45,括号里最大能填7;6×5=30,7×5=35,所以6×5<32,括号里最大能填6;3×7=21,4×7=28,所以3×7<28,括号里最大能填3;4×5=20,4×6=24,所以4×5<21,括号里最大能填5。13.6×[5-(8-7)]=24(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数的特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尝试凑数即可解决问题。【详解】根据题意得:(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对运算符号的熟练运用,关键是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4. 5 32【分析】小朋友的人数和糖的粒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剩余颗数相差12-2=10(粒),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分的糖相差6-4=2(粒),所以小朋友的人数就等于剩余颗数相差颗数除以每人分的糖相差的颗数,即10÷2=5(人),糖的个数就等于小朋友的人数乘每人分的颗数,再加上剩余的12颗,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12-2=10(粒)6-4=2(粒)人数:10÷2=5(人)糖数:5×4+12=20+12=32(颗)所以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4颗,那么还剩12颗,如果每人分6颗,还剩2颗。有5人小朋友,有32颗糖。【点睛】注意人数和糖果数不变,以及求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16【分析】用树的棵数减1求出有几个间隔,也就是有几个4米,然后用间隔数乘4即可求出一共走了多少米。【详解】5-1=4(个)4×4=16(米)一共走了16米。【点睛】两边都有树时,用棵数减1就可以得到间隔数。16.33【分析】①若5个小朋友,每人分1个苹果,则,苹果总数是5×1+3=8(个);8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1个,8-1×6=2(个),多出2个;不符合题意。②若5个小朋友,每人分2个苹果,则,苹果总数是5×2+3=13(个);13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2个,13-2×6=1(个),多出1个;不符合题意。③若5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苹果,则,苹果总数是5×3+3=18(个);18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18-3×6=0(个),没有多出;不符合题意。④若5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苹果,则,苹果总数是5×4+3=23(个);23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23-3×6=5(个),多出5个;不符合题意。⑤若5个小朋友,每人分5个苹果,则,苹果总数是5×5+3=28(个);28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28-4×6=4(个),多出4个;不符合题意。⑥若5个小朋友,每人分6个苹果,则,苹果总数是5×6+3=33(个);33个苹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人分5个,33-5×6=3(个),多出3个;符合题意。据此填空。【详解】由题意分析得:幼儿园有一些苹果,无论是分给5个小朋友还是分给6个小朋友,都会多出3个(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个数相等),这些苹果最少有33个。【点睛】本题考查表内乘加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要学会用列举法来分析。17.√【分析】由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可知,两个乘数是4和5,积是20,口诀可以用来计算乘法算式5×4和4×5;据此判断即可。【详解】由题意分析得:在计算5×4和4×5时都用乘法口诀“四五二十”;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8.√【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那么用小东有的糖的数量乘3,可以计算出小东的糖的3倍是多少颗,再减去3计算出小亮的糖的颗数,最后将结果与21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8×3-3=24-3=21(颗)21=21所以小亮的糖比小东的3倍少3颗,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9.√【分析】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用3乘4,求出柏树的棵数,再加上7,求出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据此列式解答。【详解】计算7+3×4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所以: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3行柏树,每行4棵,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乘加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时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即可。【详解】5+5+5=15=5×3=3×5由分析可得: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1.√【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整数乘分数可以表示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如:可以表示6个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6的是多少,据此判断。【详解】据分析可知,一个整数乘分数可以表示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也可以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2.(1)30;(2)16;(3)15;(4)4(5)36;(6)76;(7)29;(8)39(9)10;(10)60;(11)28;(12)20【解析】略23.或【分析】根据图意,已知每串有3个,根据乘法意义,先求出前面8串的个数,再加上最后的1个,由此列式;也可以将它们看做3个9串,再减去最后一串多余的2个,由此列式。【详解】3×8+1=24+1=25(个)3×9-2=27-2=25(个)24.(1)3 (2)36【分析】(1)根据题意,先用错误的除数×错误的商,求出正确的被除数,再用正确的被除数÷6即可求出正确的商;(2)根据题意,先用错误的积÷错误的乘数,求出另一个乘数,用另一个乘数×6即可求出正确的积。【详解】(1)正确的被除数:9×2=18正确的商:18÷6=3正确的商是3。(2)另一个乘数:48÷8=6正确的积:6×6=36正确的积是36。25.四六;涂色见详解【分析】依据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可以涂色:①每行涂色6个正方形,涂4行;②每行涂色4个正方形,涂6行。【详解】(涂色方法不唯一)四六二十四【点睛】6的乘法口诀及应用。26.54颗【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即可解答。【详解】6×9=54(颗)答:6件衬衫用了54颗纽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表内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27.27元【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共要买4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用一张成人票的价钱乘4,再加一张儿童票的价钱即可。【详解】(元)答:买门票一共需要27元。28.(1)15元;(2)35元【分析】(1)买3顶帽子需要的钱数,也就是3个5的和,用乘法计算,每顶帽子的钱数和帽子的数量相乘,就是总钱数;(2)根据题意,先用每个文具盒的价格和数量相乘,求出4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再加上一本练习本的钱数,就是一共要花的钱数。【详解】(1)5×3=15(元)答:买3顶帽子一共要花15元。(2)8×4+3=32+3=35(元)答:一共要花35元。29.9元【分析】先计算上午9:00到11:30是多长时间,不满一个小时的再加一个小时进行计算,每个小时3元,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详解】9:00到11:30是两个半小时,按3个小时计算。3×3=9(元)答:他要付9元停车费。30.(1)4倍;20÷5=4;4(2)15个;5×3=15(个);15【分析】(1)用的个数除以的个数即可;(2)用的个数乘3即可。【详解】(1)20÷5=4答:的个数是的4倍。(2)5×3=15(个)答:有15个。【点睛】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是解题关键。31.3分米【分析】一条彩带,一共剪了5次,会剪出6段,每段5厘米长,求这条彩带原来有多长;也就是求6个5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详解】5+1=6(段)5×6=30(厘米)30厘米=3分米答:这条彩带原来长3分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及单位换算,要仔细分析,这是一道易错题。32.(1)见详解(2)见详解(3)41个;算式见详解(4)第n幅用了小圆片的个数为(1+4n)个(答案不唯一)【分析】(1)观察发现摆第1幅图用了5个圆片;摆第2幅图在第1幅图的基础上在上、下、左、右各加了1个小圆片,共加了4个小圆片,也就是5+4=9(个)小圆片;摆第3幅图在第2幅图的基础上在上、下、左、右各加了1个小圆片,共加了4个小圆片,也就是9+4=13(个)小圆片;那么摆第4幅图在第3幅图的基础上在上、下、左、右各加了1个小圆片,共加了4个小圆片,也就是13+4=17(个)小圆片;(2)摆第5幅图在第4幅图的基础上在上、下、左、右各加了1个小圆片,共加了4个小圆片,也就是17+4=21(个)小圆片,根据第几幅对应的小圆片的数量填空即可;(3)第一幅小圆片为5个,第二幅小圆片为(5+4)个,第3幅小圆片为(5+4+4)个,第4幅小圆片为(5+4+4+4)个,第5幅小圆片为(5+4+4+4+4)个,…,以此类推,第10幅小圆片为(5+4+4+4+4+4+4+4+4+4)个;(4)观察发现每一幅都是在前一幅图小圆片的基础上,加4个小圆片;那么以1个小圆片为基础,第1幅在1个小圆片的基础上加了1个4,第2幅在1个小圆片的基础上加了2个4,第3幅在1个小圆片的基础上加了3个4,…,以此类推,第n幅就是在1个小圆片的基础上加了n个4;据此解答。【详解】(1)如图:(2)如表:第几幅 1 2 3 4 5 …需要圆片个数 5 9 13 17 21 …(3)5+4+4+4+4+4+4+4+4+4=41(个)答:摆第10幅图需要41个圆片。(4)第1幅:1+4×1=1+4=5(个)第2幅:1+4×2=1+8=9(个)第3幅:1+4×3=1+12=13(个)第n幅:1+4×n=(1+4n)个答:我发现的规律是第n幅用了小圆片的个数为(1+4n)个。(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每一幅图都是在上一幅的基础上加了4个小圆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