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平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
一、单选题(共60分)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乘组计划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巴西利亚(15°47′S,47°56′W)的华人收看发射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
A. 10月29日9时27分 B. 10月29日17时27分
C. 10月30日9时27分 D. 10月30日17时27分
2. 下列光照图与发射当日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吻合的是( )
A. B.
C. D.
3.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驻留期间( )
A. 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 经历了秋分和冬至节气
丹霞地貌是流水沿红色岩层裂隙下切,形成的深峡、陡崖为主的地貌。我国丹霞地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下图为陕北某地丹霞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形成当地丹霞崖壁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风化作用②风力侵蚀③冰川搬运④流水侵蚀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图示地区( )
A. 甲至乙阶段岩浆活动剧烈 B. 甲至乙阶段砂岩发生变质
C. 乙至丙阶段丹霞崖壁变矮 D. 乙至丙阶段砂岩风化减弱
6. 丙阶段地表海拔高于乙阶段,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比周边地区( )
A. 地壳抬升缓慢 B. 风力侵蚀更强 C. 地壳抬升剧烈 D. 流水堆积更弱
图甲为“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乙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地壳运动 B. ④-固结成岩 C. ⑤-重熔再生 D. ⑥-变质作用
8. 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堆积
C.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 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9. 图中乙地的构造地貌为( )
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10. 图中( )
A. 丙地岩层形成时间早于周边岩层 B. 乙地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C. 乙地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 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 )
A. 甲—受热上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B. 乙—空气堆积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
C. 丙—气流向北,逐渐偏转成西南风 D. 丁—气流向南,向左偏转为西北风
12. 图中气压带、风带及其影响下的气候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乙—① B. 甲—② C. 丁-③ D. 乙、丙—④
下图示意2024年1月1日10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甲天气系统经过区域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 炎热干燥 B. 狂风暴雨 C. 温和多雨 D. 大风降温
14. 乙天气系统导致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地区( )
A. 蒸发量大 B. 降水增多 C. 温度降低 D. 湿度增加
15. 7月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玫瑰湖(下图)是有着炫目的粉红或其他红色系颜色的湖泊,其颜色主要归功于湖水里的三种生物——卤虫、杜氏盐藻和嗜盐菌,正是它们自身的颜色,才把湖水“染”成了玫瑰湖。我国的玫瑰湖基本属于冷凉型湖泊(冬季气温在0℃-10℃之间),多位于地势低洼、封闭的盆地里。玫瑰湖的诞生,是地理、气候、生物三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我国玫瑰湖的主要分布区域是( )
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高寒区
17. 我国玫瑰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雨水补给 B. 积雪融水补给 C. 地下水补给 D. 冰川融水补给
下图为北印度洋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在北半球的( )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19. 图中甲海区洋流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 东北季风 B. 东南信风 C. 中纬西风 D. 西南季风
北京某中学开展名人故事阅读活动,下图为某学生制作的故事卡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导致故事中邮轮寄送信件延误的洋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形成上述洋流的盛行风是( )
A. 东北信风 B. 东南信风 C. 极地东风 D. 盛行西风
22. 图中( )
A. 甲海域因上升补偿流形成著名渔场 B. 乙沿岸受洋流影响自然带向北延伸
C. 丙沿岸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 丙海域比甲海域的温度高、盐度低
海雾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下出现在低层大气贴近下垫面的一种凝结现象。我国黄海和东海是海雾多发区。下图为我国局部海域1980—2018年5月份海雾频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海雾频率差异显著,主要因为( )
A. 表层海水温度差异 B. 表层海水盐度不同
C. 海陆分布范围不同 D. 海水密度垂直差异
24. 为了准确预报海雾的生成与变化,可以利用( )
A.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监测海雾的扩散 B. 遥感技术输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C. 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海域的水热状况 D. 地理信息系统获取海域的风力数据
25. 某年7月1日,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下图为此次环球帆船赛航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帆船赛的航线( )
A. 从①到②航段沿线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B. 从②到③航段沿线表层海水盐度降低
C. 从③到④航段途经世界著名渔场 D. 从④到⑤航段帆船依次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在水循环的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所经过的主要环节是( )
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径流
27. 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所经历的过程主要包括( )
A. 侵蚀、搬运过程 B. 搬运、沉积过程
C. 风化、固结成岩过程 D. 变质、沉积过程
2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①圈层与②圈层之间的关系 B. ②圈层与③圈层之间的关系
C. ①圈层与③圈层之间的关系 D. ③圈层与④圈层之间的关系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山地最可能为( )
A. 天山 B. 阴山 C. 横断山 D. 武夷山
30. 自西段向中段、东段,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趋于复杂的原因是( )
A. 海拔升高 B. 降水增加 C. 纬度降低 D. 相对高度增大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罗马、巴里两地降水的共同特征并解释其成因。
(2)与罗马相比,说出巴里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3)说明意大利南部的气候对当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32. 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的变化,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的发展和保护,2017~2023年我国开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某土壤科考小组对草毡层进行了研究。图1为青藏高原草毡层示意图,图2为草毡层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
青藏高原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活、死根系交织缠结而成的毡状表土层,厚度约20~30厘米。由于长期受牦牛等牲畜踩踏,草毡层变得坚韧而富有弹性,连刀子也难以插入,具有很强的隔热功能,利于冻土保护。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科考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当地交通建设、过度放牧、挖掘虫草等原因,部分草毡层发生退化。
(2)归纳青藏高原草毡层的主要分布特点,并简述青藏高原草毡层退化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
一、单选题(共60分)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D 3. A
【4~6题答案】
【答案】4. D 5. C 6. A
【7~8题答案】
【答案】7. B 8. D
【9~10题答案】
【答案】9. D 10. C
【11~12题答案】
【答案】11. C 12. B
【13~15题答案】
【答案】13. B 14. A 15. B
【16~17题答案】
【答案】16. B 17. C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D
【20~22题答案】
【答案】20. B 21. D 22. B
【23~24题答案】
【答案】23. A 24. C
【25题答案】
【答案】A
【26~28题答案】
【答案】26. A 27. A 28. D
【29~30题答案】
【答案】29 B 30. 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题答案】
【答案】(1)降水季节差异大,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2)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变化较小。巴里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受地形影响,冬季降水较罗马少。
(3)冬季气温在 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冬季,河流有冬汛。
【32题答案】
【答案】(1)海拔高,气候寒冷,需要克服低温影响;氧气稀薄,需要克服高原反应;紫外线强,需要做好防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河湖众多,通行不便;极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多变,地质灾害多发,给科考带来巨大风险。
(2)草毡层集中分布在受季风影响的江河源区。草毡层退化,地表裸露,会导致土壤侵蚀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河流泥沙量激增,生物多样性减少。热隔绝效应退化,加速冻土融化,加速温室气体排放,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