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的耳朵1教学目标:1.认识“耷、咦”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慢”等8个字,会写“大象、耳朵”等10个词语,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问句。2.能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并借助大象的话,说说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小朋友们,上课前,老师为大家请来了好多动物小伙伴,只不过它们害羞得遮住了脸,只能看见耳朵,让我们快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师:看!这是谁啊?小兔子(师:你是怎么猜的?小兔的耳朵特别长。)小羊、小老鼠、大象。(咱们接着看)小朋友们真聪明,你看不同的动物他的耳朵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根据动物的特征来判断小动物。一、揭题、读题,学习第一段。1.今天咱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大象的耳朵有关(出示)。【齐读】2.这里的“的”和“朵”都读轻声。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3.预习过课文了,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预设:大大的、像扇子、耷拉着)4.是啊,关于大象的耳朵,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1)教学“似”。多音字,在这里读翘舌音。【指名读】它还有一个音读——Si,(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似乎、相似);翘舌音只有一个词“似的”(出示),其他时候都读平舌音。(2)这句话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呢,你能读准确吗,教学“扇”。(出示: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齐读。(3)引导发现:什么时候读第一声,什么时候读第四声?小结:只有表示动作的时候读第一声,其他都读第四声。(4)借助图片积累词语:电风扇、电扇、扇形等。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区别了。二、学习活动一:初读课文,理清故事脉络。1.大象这对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大耳朵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出示要求:自己读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想一想,大象的耳朵发生了什么事?2.认读新词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跳舞 心烦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风(1)读一读,想一想,哪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2)重点强调:“耷拉”“扇子”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多音字“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扇风”的“扇”读“shān”。3.交流。大象的耳朵原本是(耷拉)着的,小动物们都说耳朵应该是(竖起来)的,于是,大象决定把耳朵(撑起来),最后,大象又让耳朵(耷拉)下来了。我们一起看着板书来说一说。三、学习活动二:1.原来大象的耳朵经历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变化。下面我们默读课文2——8段,找一找小动物们说的话,用波浪线画一画;找一找大象的话,用横线画一画。2.交流反馈,多画的或者少画的都订正一下。3.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出示: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1)自己先读读这段对话。(2)理解:耷拉师:你们看,这就是大象的耳朵(出示图片),看着这幅图,你知道耷拉着就是——?生:往下掉着,往下垂着,往下挂着……师:请小朋友看这两朵花瓣,哪一朵才是耷拉着?(出示图片让学生选花瓣)师:原来耷拉着就是垂下来,很没精神。师: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也是耷拉着的?(3)采访:师:小兔小兔,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能根据小兔子说的第二句话来思考。(4)学习大象的回答师:面对小兔子的疑问,大象是怎么说的?请你读大象的话。师:大象说的“这样”是指哪样呢?(大象的耳朵就是耷拉着的)师:大象觉得自己的耳朵本来就是耷拉着,非常坚定,因为他内心充满了自信。(板书:自信)来,让我们充满自信地读读这句话。4.不仅小兔子这么问,小羊也这么问。【出示】5.后来,大象还遇到了——(出图:小鹿、小马、小老鼠)他们又会说什么呢?请你选择一种小动物,也用上疑问词问一问大象。(出示提示语)要是能用上语气词,读出疑问的感觉就更好了,谁来试试?6.同学们,为什么这么多小动物都要说大象的耳朵?看看课文插图,采访:大象啊大象,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出示:“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可是,当很多小动物都这么说的时候——出示: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1)指名读。(2)大象不安起来,开始自言自语。【点“不安”“自言自语”】。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不安”?这时候,你会自言自语地说——(考试考不好了,一个人......天黑了,一个人在家里......(3)自言自语,很轻地对自己说。指导读好大象的话。四、书写指导扇、遇、痛(都是半包围结构)同学们,小动物们都觉得大象的耳朵出了毛病,才会耷拉下来。于是大象决定把耳朵竖起来,可是,故事的最后,大象又把耳朵耷拉回去了,这又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大象的耳朵2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词语复习似的 耷拉 竖起来 竹竿 跳舞 心烦扇子 遇见 头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风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角色朗读,探究原因。(1)大象在外边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分别是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大家都说他的耳朵有毛病。现在,分小组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演一演,看看为什么小动物们觉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第2~7自然段,回顾复习小动物们认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3)学生分组进行练习。(4)分组展示。小组上台表演。(课前准备好动物头饰)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生3(双手放在头顶当鹿角)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来呢?”生4(嘚嘚嘚地跑过来)小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们都不一样,你的耳朵为什么老是耷拉下来呢?”生5(吱吱叫)小老鼠:“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着,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生齐说:“你看,我们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着,一定是出毛病了。”2.感悟过程,感受变化。(1)那么大象接受小动物们的意见没有?指名读第8~12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大象的做法 结果 大象的感受撑起来放下来(2)大象是怎么让耳朵竖起来的?出示: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做舒服吗?你是从哪句话知道大象的感受的?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认识“痛”和“烦”,理解“头痛”和“心烦”的意思,这里指大象因小虫子飞到耳朵里、吵得不能睡觉而焦躁不安。(3)你觉得大象应不应该把耳朵竖起来?为什么?(4)大象把耳朵耷拉下来后,结果怎样?出示:这样,虫子飞不进去了。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5)现在,我们明白了什么?预设:大象的耳朵根本没有毛病呀,耷拉下来是有道理的。(6)读一读,体会问句三、 抓住“变化”,深化理解1.再读课文,寻找改变。(1)大象一开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样。他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请找出文中大象的话。(2)交流汇报。出示: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2.链接生活,引导探究。(1)当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没有毛病后,又是怎么做的?“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2)“人家”指谁?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你听说过或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吗?(4)当你发现自己跟别人有不一样的地方时,怎么做到“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5)小结: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正确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只要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坚持。四、书写指导慢、兔、安、根、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