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天气预报 课件(12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 天气预报 课件(12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7.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各种天气符号。
2.知道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有不同之处。
3.知道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气存在不同。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分析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了解两者的相同和不同。
探究实践
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分析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并记录。
2.查阅天气预报和资料,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探究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分析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相同和不同。
难点:查阅天气预报和资料,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教学准备】
天气观测记录、前面几天记录的天气预报信息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观测天气,那么未来的天气能够预测吗?
2.学生回答:能够预测,天气预报就是预测的天气信息。
3.教师导入:天气预报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各行各业都关心天气预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揭示课题:天气预报)
二、探索活动
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
(1)教师请同学们相互观摩各自的天气观测记录,引导同学们对比、交流各自的天气观测记录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观察,说一说那些做得好的值得学习
(3)教师提问: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4)学生交流后回答:包含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云量、云的形状这几个方面的信息。
(5)让学生分组,从上述几个方面整理天气观测记录中的信息。
2.了解天气预报。
(1)教师出示课本P21 的资料,介绍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
(2)教师继续出示前面几天记录的天气预报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并交流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
(3)学生交流天气后回答:包含阴晴雨雪情况、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紫外线强度等方面的信息。
3.比较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1)请各小组展示整理好的天气观测记录信息,引导学生与天气预报进行比较。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汇报比较情况。
(3)教师将学生的汇报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4)教师引导:请大家观察班级记录单中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呢?
(5)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三、深入研讨
1.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
(1)教师出示昨天的天气预报以及天气观测记录,请学生对比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教师继续提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
(4)学生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
2.我们有哪些查询未来天气的方法?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并补充。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查询到的3个不同地区今天的天气预报截图,请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片,交流3个地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总结: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气不一样。
【板书设计】
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前面的内容贯连起来,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来操作,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知道了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各种天气符号,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中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到天气预报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的,让他们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作用。(共12张PPT)
第一单元 天气
7.天气预报
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内容一样吗 天气预报中是怎样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
整理天气观测记录。
我们已经观测了一段时间的天气,并做了记录。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和云量
了解天气预报。
收看、收听天气预报并查阅资料,记录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天气符号
比较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
相同:都包含气温、降水量、风向、风力、云量等方面的天气信息。
不同:天气预报另外包含了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天气信息。以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为例,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一整天的气温变化范围,包含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而天气观测记录中的气温是我们测量的某一时刻的气温。
我们有哪些查询未来天气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途径获取天气预报,查询未来的天气。
在天气预报中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气一样吗
12月的海南岛
12月的东北地区
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气 可能不一样。
天气预报的制作
在天气预报正式发布之前,要经历收集数据、科学计算、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天气会商等几个阶段。
收集数据
借助卫星、气象雷达、
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
测仪器收集最新的天气观测
数据。
天气预报的制作
科学计算
气象中心的超级计算机对收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复杂的科学计算。
气象预报员作出预报
气象预报员综合观测数据和计算机分析结果,并考虑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作出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制作
天气会商
计算出的数据并不一定准确,需要进行一定的人工修正。一般天气预报在发布之前会经过气象预报员的讨论,这称作天气会商。
发布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制作完成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公共显示屏等向社会发布和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