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沸腾了 课件(9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水沸腾了 课件(9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3.水沸腾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通常情况下水受热达到100℃时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知道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小水珠。
科学思维
1.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并描述水的沸腾现象。
2.针对水沸腾的条件设计实验,并对方案进行初步科学分析。
探究实践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水沸腾现象的观察,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水沸腾的条件、过程等提出假设,制订并实施简单的探究计划。
2.用较准确的科学词汇描述水的沸腾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初步具有分析、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态度责任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动手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2.知道科学学科的学习与实践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和报告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和记录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的现象。
难点:对沸腾现象进行实验和分析。
【教学准备】
铁架台、温度计、烧杯、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水、秒表、护目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教师:用课件展示烧开水的视频,提问:水在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白气”?“白气”是什么?
2.学生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3.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科学课堂吧!(揭示课题:水沸腾了)
二、探索活动
1.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所需器材和实验过程。
(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的作用,了解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
(3)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记录的要点。
2.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记录单。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逐渐上升,直至沸腾后温度不变,水中产
生小气泡,有“白气”产生;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
气泡,水面翻滚,有大量“白气”产生。
三、深入研讨
1.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温度为多少的时候会出现沸腾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对水沸腾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小结。
2.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什么?
(1)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水蒸气、小水珠)
(2)教师总结:水沸腾时,烧杯内的水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往外飘时受冷变成了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
【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水的温度变化趋势:水沸腾前,水温上升先快后慢
水沸腾时,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小水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1. 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学中,我并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感情。2. 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如何观察水沸腾过程的具体变化情况。这样既为后面总结实验结果打好了基础,也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共9张PPT)
第二单元 水
3.水沸腾了
炉火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沸腾了、冒出大量的“白气”。
水在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气” “白气”是什么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通常用外焰进行加热。
观察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并记录。
测量并记录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安全提醒:
实验时戴上护目镜,以免液体飞溅到眼中。
加热过程中不要触碰容器,加热结束时,也不要马上触碰器材,以免烫伤。
用酒精灯加热时的注意事项
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温度为多少的时候会出现沸腾现象
水从室温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升高,当温度达100℃时,会出现沸腾现象。
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什么
“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
用烧水壶烧水,水沸腾时会向外喷出大量水蒸气,甚至可以将水壶盖子掀开。瓦特就利用这种原理改良了蒸汽机,改良后的蒸汽机成为早期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机器。查阅资料了解发明和改良蒸汽机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