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详解知识点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一、战争背景(原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题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西方列强还会以其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过程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正式挑起战争。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迅速攻陷广州。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对清政府形成巨大威胁。三、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内容: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这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践踏。四、战争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特权,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问题思考1.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异同。相同之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同之处:鸦片战争,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为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2.为什么把发生于1856-1860年的这场战争叫作“第二次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他们无理地提出“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再次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一、火烧圆明园 背景:《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时间:1860年10月。 概况: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二、《北京条约》的签订 背景:火烧圆明园之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概况:奕诉被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知识点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起止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2.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方式及面积: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具体内容:通过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领土;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领土;通过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领土。课后活动观《火烧圆明园》有感在观看完《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影片不仅再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影片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历史背景,讲述了慈禧如何从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长为咸丰帝的宠妃,以及英法联军如何一步步攻占北京,最终纵火烧毁圆明园的整个过程。圆明园,这座凝聚了中华民族几代人心血和智慧的皇家园林,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化为灰烬,让人不禁扼腕叹息。影片中,圆明园的美丽与辉煌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那些精美的建筑、珍贵的文物、绝世的艺术品,无一不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追求。然而,当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和破坏时,这种美丽与辉煌瞬间被践踏得支离破碎。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在熊熊烈火中呻吟、哭泣,最终化为一片废墟。这一幕,让人心痛不已,也让人愤怒难平。影片还揭示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清朝政府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是选择了逃跑和妥协。这种软弱无能的态度,不仅让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让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影片中的慈禧,虽然从一个少女成长为权倾一时的太后,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她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担当和勇气,而是更多地考虑个人的权力和利益。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无疑加剧了国家的危机。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过去的辉煌与屈辱,也可以让我们警醒未来的道路。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奇耻大辱,更是全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它提醒我们,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才能奋发图强、振兴中华。同时,这部影片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我们应该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努力学习、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 开辟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发动者 英国 英、法为主凶,俄、美为帮凶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主权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性质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签订时间 1842-1843年 1858年 1860年签订国家 英国 俄、美、英、法 英、法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赔款额大幅增加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其他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