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 1.2.4 二面角【学习目标】1.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直观想象、逻辑推理)2.能够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逻辑推理、数学运算)3.理解空间两个向量所成的角与空间角的区别与联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自主预习】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如何定义的 2.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什么 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什么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一平面的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线段还是一条直线 它是唯一的吗 4.直线l的方向向量s与平面的法向量n的夹角一定是直线和平面的夹角吗 5.二面角是如何定义的 6.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7.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有何关系 8.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与平面α,β的法向量的夹角有何关系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二面角α-l-β的两个半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n1,n2,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与两个法向量的夹角一定相等. ( )(2)若向量n1,n2分别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cos=. ( )(3)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为. ( )(4)设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为θ,且直线的方向向量为n1,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2,则sin θ=. ( )2.已知向量m,n分别是平面α和平面β的法向量,若cos=-,则α与β的夹角为( ).A.30°B.60°C.120°D.150°3.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法向量的夹角等于120°,则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等于( ).A.120°B.60°C.30°D.以上均错4.已知二面角α-l-β,其中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m=(1,0,-1),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为n=(0,-1,1),则二面角α-l-β的大小可能为______.5.如图,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E,F,G分别为AB,CD1,A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合作探究】探究1两异面直线的夹角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该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MN与EF是异面直线吗 若是,则求出它们的夹角;若不是,请说明理由.问题2:根据立体几何知识,我们怎样求两条异面直线a,b的夹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问题3:设直线a,b的夹角为θ,方向向量分别为a,b,那么夹角θ与方向向量的夹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对应的余弦值表达式是什么 若异面直线l1,l2所成的角为θ,其方向向量分别是u,v,则cos θ=|cos|=.例1:如图,在三棱柱OAB-O1A1B1中,平面OBB1O1⊥平面OAB,∠O1OB=60°,∠AOB=90°,且OB=OO1=2,OA=,求异面直线A1B与AO1所成角的余弦值.【方法总结】(1)用几何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需要通过作平行线将异面直线的夹角转化为平面角,再利用解三角形来求解,过程相当复杂;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可以避免复杂的几何作图和论证过程,只需对相应向量进行运算即可.(2)由于两异面直线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而两向量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0,π],故应有cos θ=|cos α|,求解时要特别注意.如图,已知圆锥CO的截面△ABC是正三角形,AB是底面圆O的直径,点D在上,且∠AOD=2∠BOD,则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探究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3D立体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与普通打印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一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如图,这是一个通过3D打印得到的圆柱体.问题1:将它抽象成如图所示的圆柱体,设AB是圆柱的母线,BD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C是底面圆周上一点,且AB=BC=2,∠CBD=45°,如何求直线BD与平面ACD所成角的大小 问题2:用向量法如何求直线BD与平面ACD所成的角的大小 问题3: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θ与直线的方向向量u和平面的法向量n的夹角有什么关系 1.直线与平面的夹角(1)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90°.(2)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0°.(3)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作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或这条斜线与平面的夹角).2.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1)定义:设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n,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小为θ,u与n所成的角为φ,则有sin θ=______.(2)范围:.例2: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AC,PA=AC=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1)证明:CM⊥SN.(2)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方法总结】用法向量求解空间线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应用公式关”.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AA1=1,则直线AD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探究3平面与平面的夹角卫星飞行的水平速度叫作第一宇宙速度,即环绕速度.卫星只要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这时卫星的飞行轨迹叫作卫星轨道.现有一个标注卫星轨道参数的卫星轨道图,卫星轨道参数是用来描述在太空中卫星运行的位置、形状和取向的各种参数.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设卫星轨道面与赤道面分别为α,β,其法向量分别是n1,n2,平面α与平面β所成的夹角为θ,则角θ与向量n1,n2的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余弦值满足什么等式 问题2:求二面角的方法有哪些 1.二面角的概念(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______都叫作一个半平面.(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作二面角的______,______叫作二面角的面.棱为l、两个半平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______,二面角的范围为______.(3)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α-l-β的棱l上______,以O为垂足,分别在两半平面内作射线OA⊥l,OB⊥l,则______叫作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2.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定义:若n1,n2分别是平面α1,α2的一个法向量,设α1与α2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θ=______或θ=______,sin θ=______.条件 平面α1,α2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n1,n2,α1,α2所构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θ,=φ图形关系 θ=φ θ=π-φ计算 cos θ=cos φ cos θ=-cos φ例3: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P-ABCD中,AB⊥AC,PA⊥平面ABCD,且PA=AB,E是PD的中点,求平面EAC与平面ABCD的夹角.【方法总结】利用向量方法求平面间夹角的大小时,多采用法向量法,具体求解步骤如下:(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n1和n2;(3)设平面间的夹角为θ,则cos θ=|cos|;(4)利用余弦值,确定平面间的夹角的大小.如图,该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ABCD(及其内部)以AB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G是的中点.(1)设P是上的一点,且AP⊥BE,求∠CBP的大小;(2)当AB=3,AD=2时,求二面角E-AG-C的大小.【随堂检测】1.如图,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2.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C.D.3.(改编)布达佩斯的伊帕姆维泽蒂博物馆收藏的达·芬奇方砖在正六边形上画了具有视觉效果的正方体图案,如图1,把三块这样的达·芬奇方砖拼成图2的组合,再将这个组合转换成图3所示的几何体.若图3中每个正方体的棱长均为1,则异面直线CQ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直线CQ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4.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为棱AB的中点,求二面角B1-CM-B的正切值.参考答案1.2.3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 1.2.4 二面角自主预习·悟新知预学忆思1.平面外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2.直角;0°的角; 0°≤θ≤90°.3.是一条直线,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唯一的.4.一定不是.直线和平面的夹角为.5.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6.[0,π].7.相等或互补.8.相等或互补.自学检测1.(1)× (2)× (3)× (4)×2.B 【解析】设α与β所成的角为θ,且0°≤θ≤90°,则cos θ=|cos|=,∴θ=60°.3.C 【解析】设直线l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120°|=,又∵0≤θ≤90°,∴θ=30°.4.60°或120° 【解析】∵cos===-,∴=120°,∴二面角α-l-β的大小为60°或120°.5.0 【解析】如图,以DA,DC,DD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2,0,2),G(1,0,0),E(2,1,0),F(0,1,1),所以=(-1,0,-2),=(-2,0,1).设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0.合作探究·提素养探究1 情境设置问题1:将展开图折成正方体,如图所示,EF与MN是异面直线,它们的夹角为60°.问题2:经过空间任一点O分别作直线a'∥a,b'∥b,则把a'与b'所成的角叫作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取值范围是(0°,90°].问题3:当0°≤≤90°时,θ=;当90°<≤180°时,θ=180°-.余弦值表达式为cos θ=|cos|.新知运用例1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0,0,0),O1(0,1,),A(,0,0),A1(,1,),B(0,2,0),∴=(-,1,-),=(,-1,-).∴|cos<,>|===.∴异面直线A1B与AO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巩固训练 A 【解析】因为∠AOD=2∠BOD,且∠AOD+∠BOD=π,所以∠BOD=.连接CO,则CO⊥平面ABD,以O为坐标原点,过点O作平面ABC的垂线,该垂线为x轴,OB,OC所在直线分别为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圆O的半径为2,则A(0,-2,0),B(0,2,0),C(0,0,2),D(,1,0),=(,3,0),=(0,-2,2),设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cos<,>|===,因此,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探究2 情境设置问题1:取AC的中点E,连接BE,DE,如图.根据空间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知∠BDE即为BD与平面ACD所成的角,然后解三角形可得BD与平面ACD所成的角为30°.问题2:可以以B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ACD的法向量n,向量u=,然后代入公式sin θ=|cos|=求解.问题3: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α与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θ互余,即θ=-α.因此sin θ=cos α=.新知生成2.(1)|cos φ|=新知运用例2 【解析】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轴、y轴、z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0,0,1),C(0,1,0),B(2,0,0),又AN=AB,M,S分别为PB,BC的中点,∴N,M,S,(1)由题意得,=,=,故·=·=0,∴CM⊥SN.(2)由题意得=,设平面CMN的一个法向量为a=(x,y,z),∵·a=0,·a=0,∴∴取y=1,得a=(2,1,-2).∵cos===-,∴=.∴SN与平面CMN所成的角为-=.巩固训练 C 【解析】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C(0,2,0),D(0,0,0),D1(0,0,1),=(-1,0,0),=(-1,2,0),=(-1,0,1).设平面ACD1的法向量为n=(x,y,z),则令y=1,得x=2,z=2,∴n=(2,1,2),∴|cos<,n>|===,∴直线AD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探究3 情境设置问题1:=θ或=180°-θ.cos θ=|cos|.问题2:(1)几何法,找二面角,证明,解三角形得结论;(2)利用向量法,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新知生成1.(1)其中的每一部分(2)两个半平面 棱 这两个半平面 α-l-β [0,π](3)任取一点O ∠AOB2. π- sin 新知运用例3 【解析】(法一)如图,以A为原点,AC,AB,AP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A=AB=a,AC=b,连接BD与AC交于点O,取AD的中点F,则C(b,0,0),B(0,a,0),=,∴D(b,-a,0),P(0,0,a).∵E,O,∴=,=(b,0,0).∵·=0,∴⊥.∵==,∴·=0,∴⊥,∴cos∠EOF=|cos<,>|===,∴平面EAC与平面ABCD的夹角为45°.(法二)建系如法一.∵PA⊥平面ABCD,∴=(0,0,a)为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b,0,0).设平面AEC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由得∴取y=1,则m=(0,1,1),∴cos===.故平面AEC与平面ABCD的夹角为45°.巩固训练 【解析】(1)因为AP⊥BE,AB⊥BE,AB,AP 平面ABP,AB∩AP=A,所以BE⊥平面ABP.又BP 平面ABP,所以BE⊥BP.又∠EBC=120°,所以∠CBP=30°.(2)以B为坐标原点,BE,BP,BA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A(0,0,3),E(2,0,0),G(1,,3),C(-1,,0),故=(2,0,-3),=(1,,0),=(2,0,3).设平面EAG的一个法向量为m=(x1,y1,z1),由可得取z1=2,可得m=(3,-,2).设平面AGC的一个法向量为n=(x2,y2,z2),由可得取z2=-2,可得n=(3,-,-2).所以cos===.故二面角E-AG-C的大小为60°.随堂检测·精评价1.D 【解析】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设AB=1.则B(1,1,0),A1(1,0,2),A(1,0,0),D1(0,0,2),∴=(0,1,-2),=(-1,0,2),故cos<,>===-,∴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B 【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依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0),B(1,1,0),C(0,1,0),D1(0,0,1),B1(1,1,1),∴=(-1,0,1),=(-1,1,0).设平面ACD1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令x=1,可得n=(1,1,1),又∵=(0,0,1),∴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解析】如图,以A1为坐标原点,A1F,A1B1,A1H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1,-1),D(-1,0,-1),Q(0,-1,1),C(-1,1,-1),=(1,-2,2),=(-1,-1,0),所以cos <,>==,即异面直线CQ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平面A1B1C1D1的一个法向量为n=(0,0,1),设直线CQ与平面A1B1C1D1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故直线CQ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解析】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2,2,0),B1(2,2,2),C(0,2,0),M(2,1,0),=(2,-1,0),=(2,0,2).设平面CMB1的一个法向量为m=(x,y,z),则取x=1,得m=(1,2,-1).平面CBM的一个法向量为n=(0,0,1),设二面角B1-CM-B的平面角为θ,则cos θ===,∴sin θ==,∴tan θ=,∴二面角B1-CM-B的正切值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