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1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共4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2.1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共4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节 微生物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第12章 微生物与人的生活
食物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微生物在食物上大量繁殖导致食物腐败。
流感病毒
大肠杆菌
酵母菌
衣藻
蓝细菌
烟草花叶病毒
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
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霉菌菌落
蘑菇
木耳
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可分为单细胞微生物、多细胞微生物和无细胞结构微生物。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单细胞藻类等。
细菌
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
沙眼衣原体
酵母菌
衣藻
蓝细菌
支原体
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 ,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霉菌
灵芝
蘑菇
还有一些微生物是无细胞结构的,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艾滋病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新冠病毒
微生物的发现
古老的光学显微镜
普通光学显微镜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微生物观察视频
微生物的分布
深海
热泉
空气
飞沫
皮肤
土壤
人体
肠道
极地
冰川
微生物无处不在!
不同微生物的菌落
由单个细菌和真菌孢子在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集团。
菌落:
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我们身边有微生物?
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菌落。
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菌落。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
真菌
病毒
细菌、真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 细菌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
球菌(4630×)
杆菌(4700×)
螺旋菌(12570×)
连接成长链的化脓性链球菌
连接成球团的葡萄球菌
多个细菌连接成球团或链状,但这些细菌是彼此独立的,因此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遗传物质
拟核
鞭毛
(运动)
荚膜
(保护)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菌的分裂生殖(3000×)
(2n)
一个细菌细胞含有单一的DNA环
DNA被复制
形成新的细胞
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2. 真菌
羊肚菌
银耳
灵芝
金针菇
木耳
猴头菌
霉菌
真菌
单细胞
多细胞
酵母菌
霉菌 (青霉、曲霉等 )
大型真菌 ( 蘑菇、木耳等 )
青霉菌(40×)
2. 真菌
酵母菌结构示意图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多数种类的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
电镜下的酵母菌
芽体
① 酵母菌
② 霉菌
青霉
曲霉
霉菌由许多菌丝组成,是多细胞真菌。
菌丝
产生孢子
吸收营养物质
功能
功能
② 霉菌
孢子
霉菌
菌丝
孢子囊
成熟的孢子囊
孢子小而轻且数量多,能随风飘散,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育成新菌体。
菌丝
孢子
霉菌的生殖方式叫作孢子生殖。
实验:观察霉菌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
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
—— 宋 杨万里
③ 蘑菇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子实体
菌盖
菌柄
菌褶
菌环
菌丝
③ 蘑菇
蘑菇也由许多菌丝组成,是大型的多细胞真菌。
菌褶
孢子
孢子印
③ 蘑菇
蘑菇进行孢子繁殖。
③ 蘑菇
食用蘑菇
毒蝇鹅膏菌
古巴裸盖菇
毒粉褶菌
毒蘑菇
3. 病毒
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有球形、杆形、线形或长方形等。
烟草花叶病毒
(放大300 000倍)
腺病毒
(放大500 000倍)
杆形
球形
大肠杆菌噬菌体
(放大450 000倍)
蝌蚪形
病毒的结构模式图(右为噬菌体)
囊膜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
DNA
蛋白质外壳
头部
尾部
3. 病毒
外壳蛋白质的作用:保护病毒、决定所侵染的细胞类型。
所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或RNA)。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毒
新冠肺炎病毒
病毒类型取决于外壳蛋白质的性质
3. 病毒
根据宿主不同,
病毒可分为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
——专门寄生细菌细胞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营养方式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菌细胞
真菌细胞
病毒 无























没有细胞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自养
异养
异养
少数自养
多数异养
比较几类生物的基本结构:
微生物的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
◆个体微小,相对表面积大,能迅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在短期内能快速繁殖,微生物的数量巨大。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每20~30min就可繁殖一次,理论上一个大肠杆菌24小时可繁殖72代,约产生4.7×1021个后代。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异养
自养
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如大部分的细菌和全部的真菌。
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合成储能有机物的营养方式。如蓝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
1. 腐生
霉变的面包
腐烂的水果
腐烂的树木
◆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
◆腐生: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酵母菌
1. 腐生
氧气充足时:
葡萄糖
二氧化碳 + 水
彻底氧化分解
氧气缺乏时:
葡萄糖
酒精 +二氧化碳
分解不彻底
+ 能量
+ 少量能量
有机物
用于生命活动
(酒精发酵)
无机物
1. 腐生
无机物
有机物
生产者
分解者
◆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 寄生
正在侵染细胞的新冠肺炎病毒
被真菌寄生的蚂蚁
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
◆寄生:生活在其他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一部分细菌、真菌和全部的病毒;
◆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里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植物生活提供含氮的营养物质;而植物为根瘤菌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两者相互依赖,互惠互利;
◆根瘤菌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根瘤
根瘤菌
3. 共生
3. 共生
菌丝
藻类
地衣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复合体,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营养;真菌可以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提供给共生的藻类,并将藻体包被在其中,以避免强光直射导致藻类细胞干燥死亡。二者互相依存,不能分离。
4. 自养
蓝细菌
硫细菌
硝化细菌
◆蓝细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硫细菌、硝化细菌、铁细菌等能利用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异养
自养
腐生性微生物
寄生性微生物
共生性微生物
分解者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不同微生物能适应不同环境,微生物的分布十分广泛;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有机物)
二氧化碳
◆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腐生微生物作为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光合作用
摄食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无机物)
(无机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课堂总结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的分布:分布广泛,主要场所是土壤
微生物的生活
单细胞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等
多细胞微生物→霉菌、食用菌、药用菌等
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代谢方式
腐生生活→生物圈中的分解者
寄生、共生生活→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自养生活→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繁殖特点:速度很快
思考与练习
1.在自然界中,为什么微生物数量极多、分布极广?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
2. 举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有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生产者的作用,如蓝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
有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消费者的作用,如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有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起到分解者的作用,如枯草杆菌、乳酸菌、蘑菇等;
有的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如根瘤菌、黏细菌等。
3. 画一个示意图,表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绿色植物 动物
微生物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