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标】第三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设计课题 中国的行政区划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来源 八年级上(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上册学生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课标分解 课标要求运用中国行政区划图,识别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简称和行政中心。这需依托地图培养区域认知,通过辨析位置、轮廓构建空间概念,结合简称由来(历史、山河等)和记忆方法强化关联,在填图、拼图中提升地理实践力,同时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对行政区划的认同感。教材分析 “中国的行政区划” 是初中地理中国地理部分的核心基础内容,承接 “中国的疆域”,为后续学习气候、地形、农业等区域地理知识搭建空间框架,地位关键。 教材先明确我国 “省、县、乡” 三级行政区划体系,结合生活案例(如身份证地址、车牌简称)帮助学生理解层级意义;再聚焦 34 个省级行政区,以彩色中国行政区划图为核心载体,通过标注轮廓、简称、行政中心,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分布规律(如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空间关联)。 教材还设计填图、拼图等实践活动,搭配 “简称由来” 小专栏(如 “鲁” 关联山东鲁国历史、“湘” 关联湘江),降低记忆难度。整体编排遵循 “认知规律 — 生活联结 — 实践强化” 逻辑,既落实 “识别省级行政区、记忆简称与行政中心” 的知识目标,又渗透国家版图意识,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学情分析 初中生学习 “中国的行政区划” 时,具备一定生活认知基础:多数能说出自己所在省份名称,见过车牌简称、身份证地址等,对 “省” 级行政区有初步感知,且此前学过 “中国的疆域”,对国土整体轮廓有印象,可作为知识衔接点。 但存在明显学习难点: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数量多,易出现 “简称与省份错位”(如混淆 “滇”“黔” 对应省份)、“行政中心记忆偏差”(如误记福建行政中心为厦门);空间分布上,对形状相似(如陕西与山西)、位置偏远(如青海、西藏)的省份识别困难。 此外,初中生抽象记忆能力较弱,自主梳理记忆方法(如按地理分区、联想轮廓)的能力不足,且对 “县、乡” 级行政区划接触少,理解三级体系层级关系需结合生活案例辅助;部分学生对非家乡省份缺乏关注,学习主动性有待通过趣味活动(如拼图、地名故事)激发。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 “省、县、乡” 三级行政区划体系,能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准确识别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简称与行政中心。 2.提升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辨析省级行政区轮廓、位置,建立空间认知。 3.增强国家版图意识,认同我国行政区划的合理性,培养对国家地理空间的归属感。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过中国行政区划图,能定位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空间分布,辨析不同区域(如东北三省、长江流域各省)的行政区划格局,理解 “省 — 县 — 乡” 三级区划的空间层级关系,建立国家疆域的空间概念。2.综合思维:结合简称由来(如 “粤” 关联广东历史、“浙” 关联钱塘江),分析行政区划与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关联,初步形成 “自然 — 人文” 要素综合分析的思维习惯。3.地理实践力:借助填图、拼图等活动,熟练运用地图工具标注省级行政区轮廓、简称及行政中心,提升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规范表达地理事物的实践能力。4.人地协调观认识行政区划对区域管理、资源调配、民生服务的意义,理解合理行政区划对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知与认同。评价任务 1.通过填图任务,评估学生对 34 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简称及行政中心的记忆准确性;2.借助拼图竞赛,考查空间位置关联与区域认知能力;3.结合 “绘制简易省级行政区轮廓图” 任务,检验地理实践力与国家版图意识。4.评价侧重过程性反馈,及时纠正记忆偏差,确保核心目标落地。重点 理解我国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体系;依托地图识别 34 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其简称与行政中心;3. 树立国家版图意识,建立省级行政区空间认知。难点 1.学生需准确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2.理解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关系,并能在空白地图上快速识别与标注。空间记忆与概念理解是主要挑战。材料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视频导入我国行政区划 让学生看完宣传片认识到即将学习的内容是我国行政区划。 设计意图:视频让学生轻松进入到本节课中。任务一:行政区域的划分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2.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促进经济发展;便于行政管理;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划分为三级。省、县、乡。中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了澳门特别行政区。 考查面积最大的国家区域认知)(满分20分)1.说出行政区域的划分的原因(10分)2.我国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10分)任务二: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新授课 【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内容和地图,完成下列学习任务。2.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简述它们的位置及民族特点。3.找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4.你会编省级行政区划顺口溜吗?5.你会根据轮廓来辨别吗?6.你知道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由来吗?7.观察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拓展阅读:行政区划的变更 学生按要求回答:34、23、5、4、2学生按要求回答: 治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边疆地区。由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回 族、壮族等少数 族构成。学生按要求回答: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1997年回归)、 澳门特别行政区(1999年回归)。学生按要求回答:记忆 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海台重北上天, 还有港澳好河山。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河北、河南、山西和山东。五江二宁青陕甘: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谐音)、宁夏、辽宁、青海、陕西和甘肃。云贵西四北上天: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北京、上海和天津。内重台海福吉安:内蒙古、重庆、台湾、海南、福建、吉林和安徽。还有港澳好河山:香港和澳门学生按要求回答:(把各省的形状进行描述)学生按要求回答:(1)用全称中的一个或几个字: 如台(台湾省)、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2)因省内主要河流或山脉而得名: 如闽(福建省有闽江)、皖(安徽省有皖山,现称天柱山)(3)由主要历史名称演化而来: 如鲁(山东省)、豫(河南省)(4)一个省有2个简称: 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沪或申学生按要求回答:黑龙江;黑龙江;海南;内蒙古;新疆;海南;新疆;内蒙古、陕西;辽宁、山东。学生自主阅读 考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满分40分)1.阅读课本内容和地图,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0分)2.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简述它们的位置及民族特点。(5分)3.找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分)4.你会编省级行政区划顺口溜吗?(10分)5.你会根据轮廓来辨别吗?(10分)6.你知道省级行政区划简称的由来吗?(5分)7.观察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任务三:行政区划与我们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新授课 【合作探究】1.找邻居:读图说说安徽省的四邻分别是哪些省级行政区?2.说说行政区划与居民身份证的关系3.你知道下面的车牌是哪个省份的吗?4.你知道各省会城市区号吗?026是哪个城市?5.你知道这产品是哪些省生产的?交通线经过哪些省区?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山东省(鲁)、江苏省(苏)、浙江省(浙)、江西省(赣)、湖北省(鄂)、河南省(豫)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天津;河北;山西;河南;辽宁;安徽;上海;海南;河北;江苏。026是预留给台北,尚未启用。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回答 考查横贯东西的交通(区域认知)(满分30分)1读图说说安徽省的四邻分别是哪些省级行政区?(5分)2.说说行政区划与居民身份证的关系(5分)3.你知道下面的车牌是哪个省份的吗?(5分)4.你知道各省会城市区号吗?026是哪个城市?(5分)5.你知道这产品是哪些省生产的?交通线经过哪些省区?(10分)课堂拓展 三位数区号定义中国三位数区号特指以“0”开头后接两位数字的电信编码,实际为两位有效数字,但因包含前置零常被称作三位数区号。此类区号仅分配给直辖市、大区中心城市等具有特殊地位的城市。 该排序反映建国初期大区中心布局,北京作为首都单独使用“01”开头,其他城市按地理方位分配。 026是目前唯一保留未启用的三位数区号,官方明确预留给台北市。 深圳、杭州等新兴城市虽经济发达,但未获得三位数区号。 重庆1997年直辖后从0811变更为023,取代原属成都管辖的区号;广州因改革开放需求,从武汉027的交换机系统独立获得020区号。课堂小结 说出中国的行政区划 学生口头中国的行政区划本节课评价等级 及格 良好 优秀累计总分(90) 54——63 64——71 72——90板书设计课堂练习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四省,下图示意北回归线附近的省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 A.南宁 B.广州 C.昆明 D.台北2.全部位于热带的省是 ( ) A.桂 B.琼 C.粤 D.台3.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分为省、县、乡三级。B.我国的5个自治区都地处边疆,没有一个临海的。C.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中重庆市成立最晚。D.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邻近广东省。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特色资源方面,中国行政区划层级适配资源调配:省级统筹煤炭、油气等战略资源,县域深挖特色农业、非遗文旅资源,经济特区等特殊区划则强化产业资源集聚。技术上,依托 GIS 与大数据搭建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分布可视化、区划动态监测,助力精准调度与区域协同发展。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虽达成行政区划层级与资源适配的认知目标,但存在不足:对经济特区等特殊区划的案例剖析较浅,学生难深解其资源集聚逻辑;GIS 技术演示仅停留在静态界面,未展现动态监测过程。后续需补充深圳、海南等案例,加入区划调整模拟互动,强化技术与实践的联结,助学生深化区域协同认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