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开学考试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24 P 31 Cl35.5 Fe 5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最近,我国在战斗机技术和预警机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第六代战机歼36试飞成功以及空警3000预警机首次亮相,标志着中国军事力量的全面提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六代战机用到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的强度比纯钛的强度低B. 碳化硅(SiC)是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 发动机用的超高温合金含有铌、铁、镍等元素,56Fe的中子数为56D. 氢气是战斗机的主要燃料之一,H和D互为同位素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 向炉膛鼓风 B. 用煤粉代替煤块C. 在可乐中加冰块 D. 把食物放在冰箱里3.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氨气 B. 四氯化碳C. 氮气 D. 二氧化碳4.古籍中记载:阳遂金也,取金孟无缘者,执日高三四丈时,以向,持燥艾承之寸馀,有顷焦之,吹之则燃得火。上述记载中是古人对哪种能量的利用( )A. 风能 B. 水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5. 2012年10月,IUPAC将116号元素命名为Lv(中文名“鉝”,音lì),以纪念发现该元素的实验室,Lv最外层电子数为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Lv是第七周期ⅦA族的元素B. Lv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16C. Lv在同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D. 质量数为293的Lv的核素符号为Lv6.对于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压强能够增大反应速率B. 升高温度不能影响反应速率C. 物质 的浓度增大,会减慢反应速率D. 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 与 能 转化为7.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05moL、0.3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 SO2为0.4mol/L,O2为0.2moI/LB. SO2、SO3均为0.8moI/LC. SO3为0.4mol/LD. SO2为035moI/L8.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 CO2 B. NH3 C. CH3COONa D. Na2O9.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石灰石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B. 生石灰和水的反应C.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0.已知FeCl3和MnO2都可作H2O2分解制O2的催化剂,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B.C.D.11.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C. D.12.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④加入生成物⑤加入MnO2.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② D. ②③13.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 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 L-1 s-1,则这段时间为( )A. 0.1s B. 2.5s C. 5s D. 10s14.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Z一定是活泼的金属元素B.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 1molX的单质跟足量水反应时,发生转移的电子为2molD. 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15.(14分)按要求填空。(1)当食盐不慎洒落在天然气的火焰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该变化属于 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NaHCO3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溶于水后电离方程式 _____。(3)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写出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该元素属于 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4)少量的淀粉KI溶液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溶液变成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关系互为同位素的是 _____。A.D和TB.11H2O与D2OC.金刚石与石墨D.Fe3+与Fe2+16.(10分)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周期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1 H He2 Li Be B C N O F Ne3 Na Mg Al Si P S Cl Ar请回答:(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作者是_____(填序号);a.阿伏加德罗 b.门捷列夫 c.居里夫人(2)从上表查出第2周期第ⅠA族的元素是_____;(3)上表列出的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4)某同学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取已除去氧化膜且面积相等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投入2mL 1mol/L的盐酸中;【实验现象】镁比铝与酸反应更剧烈;【实验结论】①金属性:Mg_____Al(选填“>”或“<”)【查阅资料】原子半径(nm)Mg-0.160 Al-0.143;【思 考】②利用元素周期律对上述实验结论进行解释_____。17.(18分)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1)用控制变量法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用2.00mol/L的H2O2溶液、0.01mol/LFeCl3溶液和0.01mol/LCuSO4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报告如下:序号 V(H2O2溶液)/mL V(FeCl3)溶液)/mL V(CuSO4)溶液)/mL 反应温度/℃ V(水)/mL 结论1 10 1 0 50 92 10 1 0 30 93 10 0 1 30 a①实验1、2研究的是 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②表中数据a的值应该为 _____;实验2、3研究的是 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③定性分析: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2、3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结论 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_____。(2)向50mLH2O2溶液中加入0.10molMnO2粉末,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实验中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_____mL。②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③a、d两段反应速率大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原因:_____。18.(16分)完成下列问题。(1)已知A、B、C、D均为气体,其能量变化如图:①若E1②有关反应A+B=C+D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反应物的总质量、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总能量均相等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要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进行D.反应物中所有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新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可能相等(2)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A气体和3mol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①求x=_______。②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平衡时B的浓度_______。③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A,同时生成1molC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B,同时生成1molC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E.B、C的浓度之比为1∶1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试卷答案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C6.【答案】A7.【答案】D8.【答案】C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D15.(14分,每空2分)【答案】(1)产生黄色火焰;物理变化;(2)NaHCO3=Na++;(3)第五周期第ⅦA族;非金属;(4)2Fe3++2I-=2Fe2++I2;(5)A;16. (10分,每空2分)【答案】(1)b;(2)Li;(3)F;(4)>; Mg、Al位于同周期,都是金属,Mg的原子序数小,所以金属性:Mg>Al;17.(18分,每空2分)【答案】(1)温度;(2)9;(3)催化剂;(4)不合理;(5)阴离子不相同;(6)44.8;(7)0.08mol/L;(8)d; a;(9)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18.(16分,标注的为3份,其它每空2分)【答案】(1) 吸热反应 无法比较 BCD(2) 2 0.2mol/(L·s) 1mol/L(3分) BC(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