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华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漂亮的建筑——中国民居研究 教学参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新华人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漂亮的建筑——中国民居研究 教学参考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 多样的建筑
教学内容:
本课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主题,分析出若干个研究话题;第二部分,指导学生分析话题,将话题分解为便于研究的小问题;第三部分,指导学生分组并讨论要研究的问题,并规划制作资料存放文件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并尝试研究性学习;能从主题任务分析出要研究的问题;根据研究需求,规划并建立存放研究资料的文件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逐渐学会分析要研究的主题,能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容易研究的小问题;规划、建立管理研究资料的文件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小组讨论等活动,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通过讨论制作,逐步养成先统筹规划后实施操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确定小组研究的主题,从主题中分析出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教学难点:从主题中分析出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教学准备:机房,教材。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以课前预习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和中国民居相关的资料,或者查找自己喜欢的话题的相关资料。
指导学生回顾上个单元《我喜欢的游戏》的学习过程,想想在规划设计时,自己都做了哪些工作?教师可准备相关的以网页形式呈现成果的研究性学习,以及教材中“中国民居研究”网站实例。
2.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小组探究及小组讨论为主。教师可通过相关研究性学习成果网站,以“中国民居研究”网站范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研究件学习。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主题分析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这个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的过程,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可通过小组头脑风暴,让组内成员畅所欲言,说出要研究的具体问题,然后再归纳总结,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层次,规划主要研究主题的具体问题。有了要研究的主题和分层次的相关具体问题,然后依此来规划本单元研究资料的存放文件夹。
本课的主要任务就啊讨论、规划。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等活动,逐渐学会简单的规划,使学生不仅仅是完成这项研究性学习的一个任务,更重要的是逐渐养成认真规划然后实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设计:
确定网页主题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走近中国建筑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研究学习小组成员分工;第二部分,提供的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网站;第三部分,将数码相机照片导入计算机;第四部分,学习资源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根据组员的特征进行组内分工的基本方法;能将学习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源下载到相关文件夹中;学会将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的照片存入计算机。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主题及组内分工,了解小组协作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搜集相关学习网站,巩固各类资源的检索及下载方法;通过拍照、导入照片等实践活动,体验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资源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讨论,感受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分工协作的优越性;搜集下载信息资源及学习资料,进一步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资源管理习惯。
教学重点:搜集学习所需的资源和材料,并分类存放。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管理方法。
教学准备:机房,教材。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本单元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初探,本节课是为研究性学习主题查找搜集相关资源,这既是搜集过程,也是学习过程。但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不是很陌生,技术上的查找和下载已经学过,上单元的学习中,也应用过类似的方法查找资源,所以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回顾上单元的做法,为给丰题找资源选资源做好技术、方法和思想卜的准备。
研究性学习的环境不限于学生课堂,学习资源来自于生活。可以用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的相关资源,这样,既可以丰富研究的内容,又能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感受信息的多样性,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资源上的准备。
2.教学策略
本课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来自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因此,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源并进行学习是本节课的主旋律,教学应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可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研究讨论对组员进行分工,分别查找不同问题的资源或者不同类别的资源,然后共享各自的资源,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分工、协作、共享,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中进行分工、协作、共享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
对于每个学生来讲,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站进行资源的查找和学习,尽量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目的地查找,让学生体验到在专题网站上学习的高效率。同时,对于一般的信息甄别方法可通过教师针对同一问题,在不同网站上的不同描述,体验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需要用准确的信息作为我们的学习资源,就要对查找到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甄别,可以参照教材相关甄别方法进行体验。学生体验,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甄别,逐渐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用查找到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有些资源是要保存下来的,为写学习报告或者以后学习再用,要将资源下载并进行管理。按资源类别或者研究的问题,建立文件夹系统,保存文件,逐渐养成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网页资料搜集与整理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研究中国民居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二部分:第一部分,规划设计自己研究性学习成果网站的结构;第二部分,应用“网站导航”创建网站主页、子页;第三部分,对网站主页、子页进行编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网站的形式记录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方法;认识网站制作中的“导航”视图,并学会用“网站导航”创建网站、网页。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学习,规划用网站呈现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设计网站结构;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网站,学会应用“网站导航”创建网站、网页;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操作方法,完成网站主页和子页内容的录入、编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规划设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网站,养成先规划后操作的做事习惯,同时体验小组协作、讨论的优越性;通过自主学习应用“网站导航”制作网站的方法,养成仔细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操作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应用“网站导航”创建网站结构并创建主页、子页。
教学难点:编辑用“网站导航”创建的网页,设置其相关属性。
教学准备:机房,教材。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准备好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学习资料,思考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要从哪几个方面展示?分别都展示什么信息?
2.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做好网站的规划。规划和设计网站结构,对于网站制作来说,全关重要,而这又是逻辑性思维还小是很缜密的小学生较为欠缺的技能,因此,要帮助学生做好规划。结合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展示的研究学习成果,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成果分成几个部分,就是网站的几个栏目,每个栏目义包含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要通过哪些信息资源来说明,如何呈现,然后结合范例,通过教材上“小试身手”中的网站结构实例,指导学生制作完善网站结构图。完善结构图后,进行分工,根据研究成果分别制作不同的网页。因此,这部分内容要应用观察演示范例、小组讨论、讲授等方法进行教学。应用“网站导航”制作网站和网页是本节课的新知识点,也是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这部分内容更多的涉及技术操作,因此,教学以学生借助教材讲解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做好引导和技术支持即可。对于操作中涉及的网页间的逻辑关系,可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如主页和子页的关系等。设置网页的相关属性,由于涉及的内容很多,教材中用图示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自学其中用到的属性的设置,没有用到的不要用太多时间去探究,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网页内容的编辑上。自主探究,完成网站设计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重应用,轻技术,要求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这个层面上,关注点是自己研究的内容,而非纯粹的技术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了解了所研究的重点是内容,同时掌握了研究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制作网页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我眼中的民居
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指导学生如何检查自己的网页作品并进行完善,二是指导学生组内协作完成主页设计与制作,形成小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主页的制作,掌握将若干网页链接成网站的方法;通过检查、完善、再检查、再完善的操作过程,逐步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网页编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讨论与协作中完成网站主页的设计与制作,形成作品,提高网页制作的技能,提高协作能力;在完善网页、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及对网站作品的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和制作主页,将组内成员各自的网页链接起来形成作品,体验协作学习的快乐,感受协作学习的优越性,提高协作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主页,将组内成员的网页链接起来,形成小组作品。
教学难点:评价并完善作品。
教学准备:机房,教材。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每个人检查自己所做的网页,是否表达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成果,所用的文字及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是否恰当,页面布局是否美观。
2.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学生讨论交流、协同制作为原则,开展自主探索、设计制作,完成作品主页的制作。教学中,组织各学习小组内对每位组员各自的网页作品进行交流评价,进行完善,使每个网页都能很好地表达小组研究性学习成果。这里,引导学生对网页作品的评价极为重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内容表达、页面布局、色彩搭配等多个维度对网页进行评价,然后对于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以便使每个网页能很好地表达学习成果,并且在风格上基本一致。
主页的制作,需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创作,主页上的文字要能表达整个网站的主要内容,图片能较好地反映主题内容,并烘托气氛,如果有动画或音视频,也要为主题表达服务,即主页上的各个元素,都是为了很好地反映研究主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主页上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注意页面的布局美观和色彩搭配。设计制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小组协作的团队力量,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评价,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
美化网站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缤纷的民居世界
教学内容:
本课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网站展示和评价,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小组如何分工展示学习成果网站,展示哪些内容,如何讲解;第二部分是如何评价网站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研究性学习成果;了解评价网页作品的评价量标,学会评价网页作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研究讨论,确定研究性学习成果网站要展示的内容;通过应用网页作品评价量标对各组学习成果展示进行评价,掌握网页作品评价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如何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并分工向全班同学进行作品展示,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协作学习效果,使协作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小组展示、相互评价,提高评价能力,养成欣赏别人、有鉴别地汲取别人长处的好的学习习惯;用科学的态度评价。
教学重点:如何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网站。
教学难点:对网站作品展示进行评价。
教学准备:机房,教材。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以课前预习的形式让学生阅读自己学习成果网站,思考网站由哪几部分内容构成,每个部分分别呈现的是什么内容,体现了小组怎样的学习情况和研究的结果。想一想自己的网站做得怎么样?用自己的话评价自己小组制作的网站。
2.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以学生自主交流活动为主,教帅予以适当的引导,尤其是对作品的评价方面,要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要全面评价作品,从科学性、规范性、创造性、艺术性、技术性等几个维度评价网站作品,并且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网站的基本方法。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建议教师将各学习小组的成果展示在网站上,学生通过网络可进行浏览,结合学生的讲解说明进行评价,效果更好。
板书设计:
观赏与评价网页作品
教学反思:

7 /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