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九年级开学测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学校开展“经典咏流传,诗苑漫步行”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这段文字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民俗长卷解码文化基因,经典诗篇铸就精神火炬。在《社戏》摇曳的乌篷船头,竹篙轻点揉碎满湖月辉;于《回延安》蒸腾的米酒香里,咀嚼糜子油馍的香甜,回味革命岁月的甘醇,湿润的眼眶盛满峥嵘记忆;当大雁迁①______(徙/徒)的雁阵掠过,四季的年轮在枯荣交替中悄然更迭;正如远古星辰②______(殒/陨)落时迸溅的星火,在砂砾层中凝固成物种更迭的密码……这些镌刻着记忆的文字,永远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糜子________ 眼眶_______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2. 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2)__________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对外部世事变迁浑然不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B. 了防止违规骑乘电动车事件不再发生,合江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 国内外大型展会成为柳州螺蛳粉拓展市场的重要舞台,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柳州螺蛳粉正朝着百亿元“名小吃”的目标迈步前行。
D.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即使海枯石烂,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铭记在心灵深处。
B. 小偷自以为案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两天就被抓了。
C.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5. 请选出下列文段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但等找见我们,却又立即回过头,看前边人的脊背
②拥塞的人群,将我们的视线阻断了
③有几次,我见他转着头寻找我们,脸上流露出焦急的表情
④车来了,才知道他与我们上同一路车
⑤下车后,他遥遥对着我们,指出一个方向
A. ③②⑤①④ B. ④⑤①③②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③④①⑤
6.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七年级(1)班开展主题为“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小组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幅新闻图片,并以“厉害了,我的国”为开头拟写了下面的感言,请你结合图文内容,提取信息,将感言补充完整。
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它攻克了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主动控制技术、全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等核心技术难题。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发射,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新阶段首次驻留乘组。“神十六”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出了一大步,也是中国航天自立自强的一个缩影。
厉害了,我的国。从“嫦娥飞天”的神话,到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神女”,再到明朝万户的飞天壮举……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追求飞天梦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国产大型客机C919一飞冲天,是中国科技攻坚克难的创新成果;______……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活动二:有一种壮美叫江山】
(2)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活动中语文老师的发言稿。请你根据画线句的内容,参照下联,补写出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中华大地上,翠绿的柏树,苍劲的松枝,数千年来把祖国装点得一派秀丽;清晨朝霞弥漫,黄昏夕阳照耀,把万里江山染成了绚烂的红色。
上联:_________
下联:晨霞夕照,染就江山万里红
【活动三:有一种力量叫经典】
(3)在班级开展的“寻梦之旅”研学活动中,假如你可以邀请下列名著中的一位人物和你同行,你会选择谁?请结合具体情节说明理由。
祥子(《骆驼祥子》)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桑》,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桑树。
②桑树高达八九米,超过了二楼屋顶。树龄起码有几十年了,树叶稀疏凌乱,犹似一只披着绿色羽毛的大鸟。
③缘起十年前的春天,路口停了一辆皮卡,有人在出售一棵树,一连三日,晾晒于骄阳之下。这棵树不知道从哪里挖来,无人识得是什么树,卖树的人,也不知其名,只说这树结一种小果子,酸甜好吃。刚好我家院里需要种一棵大树,这棵野树奇特的树形,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于是果断买下了这棵价格不菲的无名之树,也存有怜惜之心,只怕它再晒下去,就要被风干了。树在院里种下,我当即给它灌了大量的清水,没几天,蔫蔫的树叶挺起来,树叶呈桃形,在风中轻轻拍起巴掌,质地薄软干爽。总觉得这树眼热,似曾相识,却仍然无法想起它是什么树。
④一直到五月中旬,树叶一天天浓密丰满、形成一团巨大的冠盖,投下阔绰的树荫,枝叶繁茂,未见开花。有一日,从叶片背后的贴梗间,钻出了一簇簇小米粒样的果实,白色粉色青绿色,五彩夹杂。隔几日再看,发现有几簇小果子已变成了紫色。【甲】浓浓的深紫色,饱含汁水,采一簇放进嘴里,酸酸甜甜。一抬头,叶片下躲藏着无数的小果子,密密麻麻紧紧簇拥。
⑤那个瞬间,记忆全都回来了:桑葚!——原来,这是一棵桑树啊!
⑥幼时,坐船沿着大运河,去杭嘉湖水乡的外婆家。蚕桑之地,桑林密布。两岸的河堤,全都种桑,桑的河堤顺水蜿蜒。到了冬季,桑叶落尽,露出修剪得矮墩墩齐整整的桑树干,像是河堤上一队队壮实的卫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也曾是采桑女,在德清东衡里蚕种场采过桑叶。初夏的桑林密不透风,一片片采下翠玉般的桑叶,轻轻放进背篓,背篓满了才能钻出桑林透气。只盼着能遇上一棵桑树,挂着又大又紫的新鲜桑果子,解渴又解馋。每日坚持采桑,其实只为桑葚,那是我吃过最甜的桑葚。然后把桑叶背回去,清爽的桑叶在蚕房外晾干,倒入宽大的竹匾,胖嘟嘟的蚕宝宝们,齐刷刷地趴在桑叶上沙沙啜叶。
⑦十年来,桑葚成熟的季节,都是我家的桑葚节。晨起,树下洒落一地熟透的小果,湿漉漉紫莹莹。弯腰蹲下一粒粒捡起,轻轻放在盆里。盆满,拿回家清水冲洗,即食。不似超市卖的桑葚,人工培育大如拇指。野桑果形小粒多,汁多新鲜,散发出树林的气息。每一个桑葚上嵌满了细密的“米粒”。偶见半个桑葚,留着小鸟啄过的印痕。桑葚节可持续一月,眼看着树上青白色的米粒一天天变大变红变紫,陆陆续续成熟,又陆陆续续掉落,挂满桑葚的枝条沉沉垂下。每天都有桑葚可捡,余果分于亲邻,皆大欢喜。
⑧桑果子落完,已是满树浓密的绿叶,进入了桑树的全盛时期。一层压一层的桑叶,全都闲来无事,在树上招摇。不由慨叹:如此巨量的桑叶,能养活多少蚕宝宝啊?想起幼时在杭州上小学,劳动课要求同学们学习养蚕。小蚕很快长大,宝贵的桑叶一片难求,寻找桑叶成为我们每日的业余劳动。杭州城里密密的街巷,会有几家人种桑呢?拥有桑叶的同学很牛,需要用连环画糖纸橡皮去交换,那是我人生首次以物易物。
⑨望着院子里这些无所事事的桑叶,心里涌上了发展家庭养蚕业的冲动——采桑喂蚕,然后收获许多许多蚕茧、自己亲自缫丝、绷成丝套、做成一床丝棉被也说不定。或可出售蚕茧,送去丝厂织成美丽的丝绸……可是,我能把蚕茧卖给谁呢?曾经是传统经济支柱的丝绸业逐年萎缩,即使在江南,桑树蚕房丝厂都已很少见了……只能打消了养蚕的念头,任凭桑叶疯长,因而也对“沧海桑田”那个成语有了别样的体验,也成为我的精神情感寄托。
⑩不过这株独树一帜的桑树,除了观赏,并非一无所用。桑叶刚刚发芽,采撷些许嫩桑叶,洗净晾干切碎,蛋清面糊细盐搅拌,用平底锅做成一个个薄薄的桑叶饼。金黄色的桑叶饼夹杂着桑叶末的淡绿色,咬一口,桑叶在齿下嘎吱嘎吱着响,韧韧的,有嚼劲,满嘴清香,喷吐出春天自然的气息,让我怀疑自己会不会变成蚕宝宝。
曾有一次好奇地询问德清外婆家的亲友:为啥江南人从不食桑?德清人笑我无知;当年蚕业兴盛,每一片桑叶都矜贵得不得了,只能用来喂养蚕宝宝,哪里轮得到人吃呢!近年我再去德清,在洛舍大桥头鱼庄,服务员竟然送来一盆“炸桑叶”,整片整片的桑叶,绿莹莹香喷喷,十分诱人。一抢而空,再来一份!江南水乡的人,也开始食用桑叶了,没有蚕食了,桑叶供人解馋。
秋天的桑叶耐冷,寒流袭来,桑叶面不改色,不黄不蜷。药典记载,经霜后的桑叶煮水,可降血糖。我采下一大包桑叶给父亲寄去,父亲告诉我,中药店就有卖干桑叶的,桑叶可药用,功效多多……如此说来,桑树浑身是宝,各有其用。
直到深秋,千爽的桑叶才慢慢变黄,在风中发出窸窸,牢窣的响声。一树金黄色的桑叶,悠悠旋转飘落,依依惜别,连续多日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直到树下落满厚厚一层黄叶。等到桑树把它的羽毛全都褪尽,剩下一株光秃秃的桑树干,这棵桑树的高光时刻终于来临——明艳的秋阳下,粗壮粗枥的树干上,露出了高耸的光滑树枝。【乙】枝条曲里拐弯,旁支斜逸,一根一节往上扭动、似乎每根都接反了,就像蓝天下划过的闪电。没想到,桑树最美的形态,竟然是没有桑叶遮蔽的“裸休”,坦荡而天真无邪。
有人说,自家宅院不能种桑。然而,种桑的人家,已经储存了太多与桑树有关的人生记忆。那么,种一棵桑树又何妨!
(取材于张抗抗同名文章,有删改)
7. 文章围绕自家院里的一棵桑树,叙写了这棵桑树的生命历程,也写出了作者变化的感受。请梳理文章思路。补全下面表格的内容。
时间 桑的特点 “我”的感受
十年前的春天 ① 怜惜、似曾相识
五月 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②
全盛时期 ③ 惋惜、慰藉
深秋 树叶飘落,树干粗沥 ④
8.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从【甲】【乙】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甲】浓浓的深紫色,饱含汁水,采一簇放进嘴里,酸酸甜甜。一抬头,叶片下躲藏着无数的小果子,密密麻麻紧紧簇拥。
【乙】枝条曲里拐弯,旁支斜逸,一根一节往上扭动,似乎每根都接反了,就像蓝天下划过的闪电。
9.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⑤段文字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
10. 作者在最后一段说:“那么,种一棵桑树又何妨!”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杭州亚运会圆满闭幕,留下许多精彩瞬间。由超过1亿人参与数字火炬传递汇聚成的“数字火炬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9月23日,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在万众瞩目中点燃,“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惊艳世界。闭幕式上,“数字火炬手”再次亮相,最终幻化为漫天星辰,为杭州亚运会画上浪漫句号。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在数字火炬手动画制作阶段,首先进行的是数字人动作复刻工作,多次动作捕捉效果测试,直至得到最准确真实的动捕数据。而后通过动捕演员身上设置的动作捕捉点,将数字火炬手模型进行骨骼绑定,用骨骼运动带动模型运动,让演员的动作轨迹能够实时传输到数字人身上,实现数字人与真实人的动作同步,使得正式直播中数字火炬手“弄潮儿”的姿态效果更加真实、流畅与同步。在数字火炬手AR效果呈现阶段,需要将开闭幕式场馆、数字火炬手、AR特效等内容进行后期合成,然后渲染成片。最后,利用实时虚拟视觉效果渲染合成的“虚拟演播室”,将数字火炬手放置于杭州钱塘江、大莲花体育馆等现实场景中,使虚拟效果与真实世界无缝融合。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三】
数字人从定义上看,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在于数字空间中,具有拟人或真人的外貌、行为和特点的虚拟人物。在分类上,数字人从商业和功能的纬度划分,主要包括内容/IP型数字人、功能服务型数字人和虚拟分身数字人三大类。数字人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图像渲染、AI等,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迭代,正推动数字人制作效能和智能水平持续提升。通过建模、渲染技术,可以让数字人具有人的相貌、形态等人物特征,使数字人做到“形似人”。动作捕捉和AI驱动技术,则让数字人具备人的行为,不仅具有语言和面部表情,还可以协调肢体动作,让数字人看上去更加形象逼真。在精心打磨“好看的皮囊”的同时,技术发展更赋予了数字人“有趣的灵魂”,让数字人具备智能可交互的能力,让用户感受到更具人格化的数字人。
(选自《扬子晚报》)
【材料四】
近年来,各行业领域数字人大量出现,在数字阅读、数字音乐、新闻播报、网络直播、数字文旅等多个领域和场景形成初步应用。数字人“穿梭”于现实生活的各类场景,而在这其中,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是应用数字人比较多的领域。如今,数字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演绎如火如荼。或在舞台上惊喜亮相,给观众带来沉浸式审美体验;或“入职”各大文博场馆,带领人们进行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或化身传统文化“推介官”,面向世界传递中国式浪漫。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数字人,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选自《人民日报》)
11. 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建模、渲染技术,不仅可以让数字人具有人的相貌、形态等人物特征,还可以协调肢体动作,让数字人看上去更加形象逼真。
B. 材料三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下定义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人的定义和种类。
C. 材料一中,“数字火炬手”身披良渚文化图腾,踏浪而来的场景,是经过动画制作和AR效果呈现两个阶段实现虚拟效果与真实世界无缝融合的。
D. 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是应用数字人最多的领域,这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打开了新的方式。
12. 据了解,功能服务型数字人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试结合上述材料以及你的个性化理解与想象,补全下面表格。
应用领域 职业身份 主要功能
电商 导购员 商品推介、购买咨询等
① ② ③
13. 数字人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智能化、个性化和人性化。随着数字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数字人应用的利与弊的讨论越发激烈,沈阳市某中学九年一班为此举行了主题为“数字人应用的利与弊”的辩论会,请选出你支持的一方并写出你的理解。
【正方】我方认为:数字人应用利大于弊。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我方认为:数字人应用弊大于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友的精彩陈词!的确,数字人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相信:随着相关科学技术以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数字人技术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充分为人类所用!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郑人有爱惜鱼者,计无从得鱼,或汕①或涔②,或设饵笱③之。列三盆庭中,实④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⑤。逾旦,鬣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⑥而食,复掬而观之曰:“腹将不厌⑦”乎?”人曰:“鱼以江河为命,今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鳞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
(节选自明·宋濂《宋文宪公文集》)
【注释】①汕(shàn):捕鱼的用具。②涔(cén):这里指用积水成坑捕鱼。③笱(gǒu):竹制的捕鱼工具,口大颈窄,鱼能入而不能出。④实:充满。⑤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呼吸。⑥糁(shēn):饭粒。⑦厌:同“餍”,饱。
1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一怒而诸侯惧(《富贵不能淫》)
B.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C. 复掬而观之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D. 鱼皆鳞败以死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15. 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鱼以江河为命,今处以一勺之水,日玩弄之。
16.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
17.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鱼”,但表达的情感态度截然不同。甲文借对鱼“化而为鸟”的描写,塑造了鲲鹏A______________的宏大形象;乙文借“爱惜鱼”的郑人所捕的鱼最终都死掉的故事,揭示了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8.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
B. “悠悠”一词,写出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衬托出诗人的孤单渺小。
C. 这首诗情景交融,不仅有对幽州台的具体描写,也有对情感的直接抒发。
D. 诗歌全篇前后句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艺术感染力。
19. 小语读完《登幽州台歌》后认为,与课本所配的插图(图1)相比,图2更符合本诗的意境。你认为哪幅插图更好?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四、名著阅读(3分)
20.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B.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口里道:“这个师父端的非凡,使的好器械!”众泼皮道:“这位教师喝采,必然是好。”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C.神父仔仔细细地查看他们的口袋,连一条衣缝都不放过,想找出点儿烟丝。可什么也没找到。于是他就着手查看第四个孩子,那个长着一对黑眼睛,穿着一件破旧的灰衬衫和一条膝盖打着补丁的蓝裤子的男孩。
英雄永远与时代同行。学校开展“读名著,敬英雄”主题阅读活动,请你猜猜上面三个英雄都是谁?写出有关这三位英雄的各一个经典情节。
五、作文(30分)
2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像一台摄影机,记录生活点滴,捕捉精彩瞬间,定格美好回忆,见证时代变迁。朝夕相处的家人,热烈讨论的师生,奋力奔跑的少年,向阳绽放的向日葵,遨游太空的神州,迎风飘扬的国旗……你的“镜头”里拍下了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场景呢?
请讲讲你的故事,并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写自己的感受。
根据以上内容,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文体不限。(不得使用试卷中的素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2025年秋九年级开学测试试卷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题答案】
【答案】(1) ①. méi ②. kuàng
(2) ①. 徙 ②. 陨
【2题答案】
【答案】 ①. 在河之洲 ②. 窈窕淑女 ③. 蒹葭苍苍 ④. 在水一方 ⑤. 土地平旷 ⑥. 屋舍俨然 ⑦. 如鸣珮环 ⑧. 心乐之 ⑨. 乃不知有汉 ⑩. 无论魏晋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1)神舟十六号逐梦苍穹是中国航天自立自强坚定步伐
(2)示例:翠柏苍松,装点祖国千年秀
(3)示例一:我选祥子。祥子目标坚定、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他苦干三年终于买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哪怕后来他的新车被大兵抢走,他仍坚持不懈攒钱买车;他自尊好强,有责任心,在拉车途中将曹先生摔伤后提出不要工钱,甚至要辞工。与祥子同行,会坚定我寻梦的决心。
示例二:我选尼摩船长。尼摩船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他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成功解除了搁浅、冰山封路等种种险情;他英勇无畏、善良仁慈,当采珠人遭遇鲨鱼攻击时挺身而出,与鲨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与尼摩船长同行,会激励我勇敢战胜困难。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7~10题答案】
【答案】7. 示例:
时间 桑的特点 “我”的感受
十年前的春天 树叶稀疏凌乱,树形奇特 怜惜、似曾相识
五月 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惊喜、怀念
全盛时期 桑叶浓密,无所事事 惋惜、慰藉
深秋 树叶飘落,树干粗壮 欣赏、赞美
8. 示例一:甲句运用“浓浓的深紫色”“饱含汁水”“酸酸甜甜”等词语,从视觉和味觉角度生动地描写了桑葚的颜色、汁水和味道,“躲藏”“密密麻麻紧紧簇拥”将桑葚拟人化,写出了桑葚的繁多,表现了“我”发现桑葚时的惊喜之情。
示例二:乙句运用“曲里拐弯”“旁支斜逸”“扭动”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桑树枝条的形态,“像蓝天下划过的闪电”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桑树枝条的曲折和独特美感,表达了“我”对桑树“裸体”之美的赞叹。
9. 内容上,点明这是一棵桑树,回忆起与桑树相关的童年经历,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之情;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桑树果实的描写,引出下文对童年采桑养蚕等经历的回忆。
10. 桑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在不同时期为人们提供桑葚、桑叶饼等,其桑叶曾对养蚕业意义重大,桑树浑身是宝。种桑树让作者储存了许多与桑树有关的美好记忆,如童年在水乡的经历、养蚕的期待等,这些记忆成为作者的精神寄托。所以种一棵桑树是有意义且无妨的,它能给人带来物质收获和精神慰藉。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示例:①汽车 ②驾驶员 智能驾驶 ③文旅 导游 进行景点讲解
13. ①. 支持正方:因为数字人可以运用到新闻播报、网络直播、数字文旅等多个领域,“穿梭”于/服务于/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各类场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便利,节约了人力成本。 ②. 支持反方:因为数字人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面临信息安全等问题,同时,如果数字人技术普及起来,社会上可能有很多工作将被数字人技术替代,有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会面临失业。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14~17题答案】
【答案】14. C 15. (1)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鱼把江河当作生命的依托,如今您把它们放在一勺水中,每天玩弄它们。
16. 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
17. ①. A.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 ②. B.爱要懂得尊重规律(或“爱要讲求正确方式,不能仅凭主观意愿、盲目干涉,否则会适得其反”)
【18~19题答案】
【答案】18. C 19. 示例一:我认为图1更好。图1既展现了诗人登台怀古的具体画面,又细腻生动地描画出诗人忧郁惆怅的神态,更能表现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情。画面与本诗的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情感更加契合。
示例二:我认为图2更好。图2既展现了诗人登台怀古的具体画面,又以远景凸显了天地之苍茫与诗人之孤单渺小,天地之“悠悠”与人之“独”影互为映照,抒发了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壮志难酬的惆怅和孤寂之感。画面与本诗的内容和整体意境更加契合。
四、名著阅读(3分)
【20题答案】
【答案】孙悟空 大闹天宫;林冲 棒打洪教头;保尔 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后继续战斗,写作《暴风雨所诞生的》。
五、作文(30分)
【21题答案】
【答案】例文:
镜头中的那片向日葵
生活宛如一场永不落幕的电影,我的眼睛就是那忠实的摄影师,捕捉着无数动人瞬间。而那片向阳绽放的向日葵,始终在我记忆的影集中散发着独特光芒。
去年暑假,我随父母来到乡下外婆家。外婆家的后院,有一片生机勃勃的向日葵田。初见时,我就被深深震撼。那一朵朵向日葵,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太阳,高昂着头,追随着太阳的脚步。绿色的茎秆粗壮笔直,支撑着大大的花盘,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
午后,阳光愈发炽热,我躲在屋内,透过窗户望向那片向日葵田。它们在烈日下依然挺立,没有丝毫的萎靡。每一朵向日葵都努力将花盘朝向太阳,仿佛在与太阳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微风拂过,向日葵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对阳光的热爱与执着。
我不禁走出屋子,来到向日葵田间。站在花丛中,我近距离观察这些可爱的生灵。它们的花瓣金黄灿烂,围绕着深褐色的花盘整齐排列,花盘上密密麻麻的花蕊,仿佛是它们努力生长的勋章。我伸手触摸那粗糙的叶片,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在指尖流淌。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向日葵之所以能在炎炎烈日下绽放得如此灿烂,是因为它们心中有光,始终追逐着光明与希望。
这片向日葵田,不仅装点了外婆家的后院,更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像向日葵会遭遇风雨和烈日。但只要我们像向日葵一样,心中怀揣着希望,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如今,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片向阳绽放向日葵。它们用无声的语言激励着我,让我重新振作,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那片向日葵田,将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镜头中,成为我前行路上的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