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数列的概念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数列的概念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1.1 课时1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数学抽象)
2.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自主预习】
1.数列的定义是什么
2.数列的项与项数有什么不同
3.同一个数在数列中能重复出现吗
4.什么叫数列的通项公式
5.数列1,2,3,4,5,数列5,3,2,4,1与{1,2,3,4,5}有什么区别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数列1,1,1,…是无穷数列. (  )
(2)数列中的项互换次序后还是原来的数列. (  )
(3)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 (  )
(4){an}与an的意义一样,都表示数列. (  )
2.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那么a5=(  ).
A. B.
C. D.
3.数列0,1,2,3,4,…的一个通项公式可以为(  ).
A.an=n-1 B.an=n
C.an=n+1 D.an=n2-1
4.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则a3+a6=    .
【合作探究】
探究1 数列的概念与分类
观察以下几列数:
①古埃及“阿默斯”画了一个阶梯,上面的数字依次为7,49,343,2401,16807.
②战国时期庄周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句话中隐藏着一列数:1,,….
③π,2π,3π,4π,…的正弦值依次为0,0,0,0,….
④小明为了记住刚设置的手机密码,不停地说:7,0,2,5,7,0,2,5,….
⑤-的n次幂按1次幂、2次幂、3次幂……依次排成一列数:-,-,….
问题:你能找到上述几列数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
1.数列及其相关的概念
按照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叫作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作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叫作数列的首项或叫作数列的第1项,排在第二位的数叫作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叫作数列的第n项.
2.数列的表示方法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a1,a2,…,an,…,简记为{an}.
3.数列的分类
只有有限多项的数列称为有穷数列,有无穷多项的数列称为无穷数列.
例1 (多选题)下列有关数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列1,2,3可以表示成{1,2,3}
B.数列-1,0,1与数列1,0,-1是同一数列
C.数列7,7,7,…是无穷数列
D.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它的序号有关
【方法总结】(1)数列类型的判断一定要严格按照数列的定义进行;
(2)如果组成两个数列(除常数列)的数相同,但顺序不同,那么它们是不同的数列;
(3)同一个数可以在数列中重复出现.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数列的任意两项均不可能相同
B.数列中的项与顺序无关
C.数列0,2,4,6是有穷数列
D.数列0,1,2,3,4,5,6,7,…的第8项为7
探究2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一般形式是a1,a2,…,an,…,简记为{an}.
问题1:数列{an}中的各项ak与各项序号k(k=1,2,3,…,n,…)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问题2:你能从函数的角度解释这个数列的特点吗
问题3:在数列中,符号{an}与an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
问题4:在数列0,,…,,…中,是它的第几项
1.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可以用关于n的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作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数列的表示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数列的解析表达式,与函数一样,数列还可以用列表法和图象法来表示.
例2 根据下面各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7,-13,19,…;
(2),…;
(3)5,55,555,5 555,…;
(4)4,0,4,0,4,0,….
【方法总结】(1)对于正负符号的变化,可用(-1)n或(-1)n+1来调节;
(2)对于分数形式的变化,先分别考虑分母、分子的变化规律,再考虑分子与分母的关系;
(3)从数列5,55,555,5 555,…和数列9,99,999,9 999,…的关系着手;
(4)对于周期数列,可考虑拆成几个简单数列之和的形式,或者利用分段函数或周期函数,如三角函数等.
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它们的前几项分别是:
(1)1,3,7,15,31,…;
(2),…;
(3),1,,….
探究3 写出或判断出数列中的项
例3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n+1).
(1)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和第31项.
(2)420是不是这个数列中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
(3)证明:60不是这个数列中的项.
【方法总结】(1)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某项的方法
数列的通项公式给出了第n项an与它的位置序号n之间的关系,只要用序号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数列的相应项.
(2)判断某数值是否为数列中的项的方法
先假定它是数列中的第n项,然后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建立关于n的方程,若方程有正整数解,则该数值是数列中的项;若方程没有正整数解,则该数值不是数列中的项.
已知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n·2n+a,且a3=-5,则实数a等于(  ).
A.1
B.3
C.-1
D.-3
【随堂检测】
1.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则第9项为(  ).
A.9 B.13
C.17 D.19
2.数列0.9,0.99,0.999,…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1+n B.-1+n
C.1-n D.1-n+1
3.(多选题)已知n∈N+,下列能作为数列0,1,0,1,0,1,0,1,…的通项公式的是(  ).
A.an=
B.an=
C.an=
D.an=
4.某种树分枝的生长规律如图所示,第1年到第5年的分枝数分别为1,1,2,3,5,则预计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    .
参考答案
1.1 数列的概念
课时1 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自主预习
预学忆思
1.按照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2.数列的项与项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它是一个函数值,即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函数值f(n)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即n.
3.能,数列中的数可以重复出现.
4.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可以用关于n的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作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5.数列1,2,3,4,5和数列5,3,2,4,1是两个不同的数列,因为二者的元素顺序不同.集合{1,2,3,4,5}与前两个数列也不相同,首先,形式上不一致,其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
自学检测
1.(1)√ (2)× (3)√ (4)×
2.B 【解析】∵an=,∴a5==,故选B.
3.A 【解析】结合选项可知,an=n-1,故选A.
4.8 【解析】a3+a6=(3+2)+(6-3)=5+3=8.
合作探究
探究1 情境设置
问题:共同点:都是按照确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不同点:从项数上来看,①项数有限,②③④⑤项数无限;从项的变化上来看,①每一项在依次变大,②每一项在依次变小,③项没有发生变化,④项呈现周期性的变化,⑤项的大小交替变化.
新知运用
例1 CD 【解析】A错误,数列和集合是不同的概念;B错误,数列-1,0,1与数列1,0,-1是不同的数列.故选CD.
巩固训练 CD 【解析】A错误,例如无穷个3构成的常数列3,3,…,3,…;B错误,数列中的项与顺序有关;C正确,数列0,2,4,6是有穷数列;D正确.
探究2 情境设置
问题1: 序号 1 2 3 … n …
↓ ↓ ↓ ↓
     项  a1 a2 a3 … an …
问题2:数列{an}可以看成从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到实数集R的函数,其自变量是序号n,对应的函数值是数列的第n项an,记为an=f(n).
问题3:{an}与a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n}表示数列a1,a2,a3,…,an,…,而an只表示数列{an}中的第n项.
问题4:令=,解得n=7,所以是它的第7项.
新知运用
例2 【解析】(1)偶数项为正,奇数项为负,故通项公式的正负性可用(-1)n来调节,观察各项的绝对值,后一项的绝对值总比它前一项的绝对值大6,故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n·(6n-5).
(2)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其分子构成偶数数列,而分母可分解为1×3,3×5,5×7,7×9,9×11,…,每一项的分母都是两个相邻奇数的乘积.故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3)将原数列改写为×9,×99,×999,×9 999,…,易知数列9,99,999,…的通项公式为bn=10n-1,故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0n-1).
(4)由于该数列中,奇数项全部都是4,偶数项全部都是0,因此可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即an=该数列也可改写为2+2,2-2,2+2,2-2,2+2,2-2,…,因此其通项公式也可表示为an=2+2×(-1)n+1.
巩固训练 【解析】(1)由1=2-1,3=22-1,7=23-1,15=24-1,31=25-1,…,可得an=2n-1.
(2)由=,=,=,=,=,…,可得an=.
(3)将数列变形为,,,,…,对于分子3,5,7,9,…,可得分子的通项公式为bn=2n+1,对于分母2,5,10,17,…,联想到数列1,4,9,16,…,可得分母的通项公式为cn=n2+1,所以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探究3
例3 【解析】(1)因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n+1),
所以a10=10×(10+1)=110,a31=31×(31+1)=992.
(2)是.令n(n+1)=420,解得n=20或n=-21(舍去),
所以420是这个数列的第20项.
(3)令n(n+1)=60,即n2+n-60=0,解得n=-+(负值已舍去),
又n∈N+,所以n=-+不满足题意,
所以60不是这个数列中的项.
巩固训练 B 【解析】因为an=(-1)n·2n+a,且a3=-5,
所以-23+a=-5,解得a=3.故选B.
随堂检测
1.D 【解析】因为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所以a9=2×9+1=19.
2.C 【解析】原数列可改写为1-,1-,1-,…,故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n.故选C.
3.ABC 【解析】逐一写出各选项中数列的前几项,检验知A,B,C都可作为所给数列的通项公式.故选ABC.
4.55 【解析】因为2=1+1,3=2+1,5=3+2,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所以预计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21+34=55.1.1 课时2 数列中的递推公式与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能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数学运算)
2.理解数列的单调性,会判断数列的单调性,会求简单数列的最大项.(逻辑推理、直观想象)
3.会利用数列的周期性解决简单的问题.(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自主预习】
1.什么是数列的递推公式
2.能由递推公式写出一个数列的条件是什么
3.数列的递推公式与数列的通项公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我们知道函数有递增函数,递减函数,那么数列有单调性吗 若有,如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些数列可能不存在最大项. (  )
(2)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  )
(3)所有数列都具有单调性. (  )
(4)在数列{an}中,若an=,则{an}是递减数列. (  )
2.数列1,,…的递推公式可以是(  ).
A.an=(n∈N+) B.an=(n∈N+)
C.an+1=an(n∈N+) D.an+1=2an(n∈N+)
3.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lo(n+1),则数列{an}是    数列.(填“递增”或“递减”)
4.已知数列{bn}满足b1+b2+…+bn=3n+n,则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    .
5.已知数列{an}满足an+2=an+1+2an,且a1=1,a2=2,写出该数列的前5项.
【合作探究】
探究1 数列的递推关系
已知某冰雪项目看台有30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从第二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
问题1:写出前五排的座位数.
问题2:第n排与第n+1排的座位数有何关系
问题3:能用等式表示出第n排座位数an与第n+1排座位数an+1的关系吗
问题4:仅由数列{an}的关系式an=an-1+2(n≥2,n∈N+)就能确定这个数列吗
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数列{an}的任一项an+1与它的前一项an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an+1=f(an),n≥1,那么这个公式就叫作数列{an}的递推公式,a1称为数列{an}的初始条件.
微点评:由递推公式和初始条件可确定数列{an},这是表示数列的又一种重要方法.许多与数列有关的应用问题最后都归结为这种数学模型.
一、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数列的项
例1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n∈N+,求a2 025的值.
【方法总结】递推公式反映的是相邻两项(或n项)之间的关系.对于通项公式,已知n的值即可得到相应的项,而对于递推公式,则要已知首项(或前几项),才可依次求得其他的项.若所求项的项数很大,则应考虑数列是否具有规律.
二、利用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例2 (1)在数列{an}中,a1=1,an+1=an+-(n∈N+),则an=(  ).
A. B. C. D.
(2)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n∈N+),则an=(  ).
A.n+1 B.n C. D.
【方法总结】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归纳法:根据数列的某项和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通项公式.
(2)迭代法、累加法或累乘法,递推公式对应的有以下几类:
①an+1-an=常数,或an+1-an=f(n)(f(n)是可以求和的),使用累加法或迭代法;
②an+1=pan(p为非零常数),或an+1=f(n)an(f(n)是可以求积的),使用累乘法或迭代法;
③an+1=pan+q(p,q为非零常数),适当变形后转化为第②类解决.
(多选题)已知数列{an}中,a1=3,an+1=-,能使an=3的n可以为(  ).
A.22 B.24 C.26 D.28
已知数列{an}满足a1=3,an+1=2an+1(n∈N+),则a5=    ,由此归纳出{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8=    .
(1)已知a1=1,an+1-an=2(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an}中,a1=2,an+1=3an(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探究2 an与Sn的关系
问题:如果已知某数列的前n项和Sn=n2+n,如何求a4
1.把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Sn,即Sn=a1+a2+…+an.
2.an=
注意点:
(1)注意等式成立的条件;
(2)一定要检验当n=1时,a1是否适合an;
(3)若Sn与an的关系式较复杂,可分别写出Sn与Sn-1,然后作差求得.
例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2-30n,求a1及an.
延伸探究 将本例的条件“Sn=2n2-30n”改为“Sn=2n2-30n+1”,其他条件不变,求an.
【方法总结】由Sn求通项公式an的步骤
(1)当n=1时,a1=S1.
(2)当n≥2时,根据Sn写出Sn-1,则an=Sn-Sn-1.
(3)如果a1也满足当n≥2时{an}的通项公式,那么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Sn-Sn-1;否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要分段表示为an=
已知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根据条件求an.
(1)Sn=2n2+3n+2;
(2)Sn=3n-1.
探究3 数列的单调性
观察下面的数列,回答问题.
(1)2,,…;
(2)-,-,…;
(3)0.8,0.88,0.888,….
问题1:写出(1)(2)(3)的通项公式.
问题2:观察(1)(2)(3)中数列的各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有什么大小关系
数列的单调性
一般地,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即an+1>an,那么这个数列叫作递增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即an+1一、判断数列的单调性
例4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判断数列{an}的单调性.
【方法总结】判断数列单调性的方法
(1)作差比较法:
①若an+1-an>0恒成立,则数列{an}是递增数列;
②若an+1-an<0恒成立,则数列{an}是递减数列;
③若an+1-an=0恒成立,则数列{an}是常数列.
(2)作商比较法:
①若an>0,则
当>1时,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当<1时,数列{an}是递减数列;
当=1时,数列{an}是常数列.
②若an<0,则
当<1时,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当>1时,数列{an}是递减数列;
当=1时,数列{an}是常数列.
二、求数列的最大(小)项
例5 已知{an}的通项公式为an=,则数列{an}中有没有最大项 如果有,求出最大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方法总结】求数列最大(小)项的方法
(1)函数单调性法:令an=f(n),通过研究f(n)的单调性来研究数列的最大(小)项.
(2)不等式组法:先假设有最大(小)项.不妨设an最大,则满足(n≥2),解不等式组便可得到n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n的值;求最小项时,用不等式组(n≥2)求得n的取值范围.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1)讨论数列{an}的单调性;
(2)求数列{an}的最大项和最小项.
【随堂检测】
1.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是1,第2项是2,且an=an-1+an-2(n≥3,n∈N+),则该数列的第5项为(  ).
A.6 B.7
C.8 D.9
2.(多选题)已知函数f(x)=(x∈R),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f(n)(n∈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x)的值域是R
B.{an}的最小项为a1=
C.an<1
D.数列{an}是递增数列
3.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2n-1(n∈N+),则{an}的通项公式为an=    .
4.若数列{an}满足(n-1)an=(n+1)an-1(n≥2,n∈N+),且a1=1,则a100=    .
参考答案
课时2 数列中的递推公式与性质
自主预习
预学忆思
1.如果数列{an}的任一项an+1与它的前一项an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an+1=f(an),n≥1,那么这个公式就叫作数列{an}的递推公式.
2.由递推公式写出一个数列,必须给出:(1)递推“基础”——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2)递推关系——数列{an}的第n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n≥2)(或前几项)之间的关系,并且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3.
递推公式 通项公式
区别 表示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项)之间的关系 表示an与n之间的关系
联系 (1)都是表示数列的一种方法; (2)由递推公式求出前几项,进而可归纳猜想出通项公式
4.有些数列具有单调性,在数列{an}中,若an+1>an,则{an}是递增数列;若an+1自学检测
1.(1)√ (2)× (3)× (4)×
2.C 【解析】由题意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递减 【解析】因为当n≥2时,an-an-1=lo(n+1)-lon=lo1+<0,
所以an4.bn= 【解析】当n=1时,b1=4;
当n≥2时,b1+b2+…+bn-1=3n-1+n-1,
因为b1+b2+…+bn=3n+n,所以两式相减可得bn=3n+n-(3n-1+n-1)=2×3n-1+1.
显然b1=4不满足上式.
综上所述,bn=
5.【解析】由题意得a3=a2+2a1=4,a4=a3+2a2=8,a5=a4+2a3=16,
故该数列的前5项依次为1,2,4,8,16.
合作探究
探究1 情境设置
问题1:20,22,24,26,28.
问题2:第n+1排比第n排多2个座位.
问题3:能.an+1=an+2.
问题4:不能.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由初始值和相邻几项的递推关系确定的,如果只有递推关系而无初始值,那么这个数列是不能确定的.
新知运用
例1 【解析】∵a2===-3,
a3===-,
a4===,
a5===2=a1,
……
∴数列{an}是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
∴a2 025=a4×506+1=a1=2.
例2 (1)B (2)D 【解析】(1)(法一:归纳法)数列的前5项分别为
a1=1,
a2=1+1-=2-=,
a3=+-=2-=,
a4=+-=2-=,
a5=+-=2-=,
由此可得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法二:迭代法)a2=a1+1-,
a3=a2+-,…,
an=an-1+-(n≥2),
则an=a1+1-+-+-+…+-=2-=(n≥2).
又a1=1也适合上式,所以an=.
(法三:累加法)an+1-an=-,
a1=1,
a2-a1=1-,
a3-a2=-,
a4-a3=-,
……
an-an-1=-(n≥2),
以上各式相加得an=1+1-+-+…+-,
所以an=(n≥2).
因为a1=1也适合上式,所以an=.
(2)因为数列{an}满足an+1=an(n∈N+),所以=,
所以an=··…···a1=××…×××1=(n≥2).又a1=1也适合上式,所以an=.
巩固训练1 AD 【解析】由a1=3,an+1=-,得a2=-,a3=-,a4=3,
所以数列{an}是周期为3的数列,
故a22=a3×7+1=a1=3,a28=a3×9+1=a1=3.
巩固训练2 63 an=2n+1-1 511 【解析】∵a1=3,an+1=2an+1,∴a2=2a1+1=7,a3=2a2+1=15,a4=2a3+1=31,a5=2a4+1=63.
可以归纳出an=2n+1-1,∴a8=29-1=511.
巩固训练3 【解析】(1)∵a1=1,an+1-an=2,∴a2-a1=2,a3-a2=2,a4-a3=2,…,an-an-1=2(n≥2),将这些式子的两边分别相加,得(a2-a1)+(a3-a2)+(a4-a3)+…+(an-an-1)=2(n-1)(n≥2),即an-a1=2(n-1)(n≥2).又a1=1,∴an=2n-1(n≥2),∵a1=1也满足上式,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
(2)由an+1=3an得=3,
因此=3,=3,=3,…,=3(n≥2).
将上面的(n-1)个式子相乘可得···…·=3n-1(n≥2),
即=3n-1(n≥2),
∴an=a1·3n-1(n≥2).
又a1=2,∴an=2×3n-1(n≥2).
∵a1=2也符合上式,
∴an=2×3n-1.
探究2 情境设置
问题:a4=S4-S3=(42+4)-(32+3)=8.
新知运用
例3 【解析】因为Sn=2n2-30n,
所以当n=1时,a1=S1=2×12-30×1=-28,
当n≥2时,an=Sn-Sn-1=2n2-30n-[2(n-1)2-30(n-1)]=4n-32.
因为a1=-28满足上式,
所以an=4n-32.
延伸探究 【解析】因为Sn=2n2-30n+1,
所以当n=1时,a1=S1=2×12-30×1+1=-27,
当n≥2时,an=Sn-Sn-1=2n2-30n+1-[2(n-1)2-30(n-1)+1]=4n-32.
因为a1=-27不满足上式,
所以an=
巩固训练 【解析】(1)当n=1时,a1=S1=7,
当n≥2时,an=Sn-Sn-1=2n2+3n+2-[2(n-1)2+3(n-1)+2]=4n+1,
又a1=7不满足上式,
所以an=
(2)当n=1时,a1=S1=2,
当n≥2时,an=Sn-Sn-1=3n-1-(3n-1-1)=2×3n-1,
显然a1=2满足上式,
所以an=2×3n-1.
探究3 情境设置
问题1:(1)所给数列可写成,,,,…,
∴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
(2)所给数列可写成(-1)1×,(-1)2×,(-1)3×,(-1)4×,…,
∴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n×=.
(3)所给数列可写成×1-,×1-,×1-,…,
∴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an=1-.
问题2:(1)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比它前一项小;(2)中从第二项起有些项比它前一项大,有些项比它前一项小;(3)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比它前一项大.
新知运用
例4 【解析】因为an=,所以an==1-,当n增大时,减小,所以an=1-增大,即该数列是递增数列.
例5 【解析】(法一:函数单调性法)
令f(n)=an,则f(n+1)-f(n)=an+1-an=-=(8-n).
当n<8时,an+1-an>0,即an+1>an,所以{an}在n<8时单调递增;
当n=8时,an+1-an=0,即an+1=an,所以a8=a9;
当n>8时,an+1-an<0,即an+18时单调递减.
所以数列{an}的最大项是第8项和第9项,为a8=a9=.
(法二:不等式组法)
设an最大,则(n≥2),

解得8≤n≤9.
又因为n∈N+,所以n=8或n=9.
故{an}的最大项为a8=a9=.
巩固训练 【解析】(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
据此可得即当n<16(n∈N+)时,数列{an}单调递减;当n≥16(n∈N+)时,数列{an}单调递减.
(2)由(1)知,数列{an}的最大项为a16=,最小项为a15=.
随堂检测
1.C 【解析】∵a1=1,a2=2,an=an-1+an-2(n≥3,n∈N+),
∴a3=a2+a1=2+1=3,a4=a3+a2=3+2=5,a5=a4+a3=5+3=8.
2.BCD 【解析】由于f(x)==1-<1(x∈R),故A选项错误;
∵f(x)=(x∈R),∴an=f(n)==1-(n∈N+),
∵an+1-an=1--1-=>0,
∴{an}是递增数列,又n∈N+,>0,
∴a1≤an<1,即≤an<1,
∴{an}的最小项为a1=,故B,C,D正确.
故选BCD.
3.2n-1 【解析】当n=1时,a1=S1=1,
当n≥2时,an=Sn-Sn-1=2n-1-(2n-1-1)=2n-1,
因为a1=1满足上式,
所以an=2n-1.
4.5 050 【解析】由(n-1)an=(n+1)an-1得=(n≥2),
则a100=a1···…·=1×××…××=5 0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