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童年生活故事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设计:童年生活故事会

资源简介

(
第三单元
童年生活故事会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任务群整体教学设计
)
(
人文主题分析
)
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彩虹》《去外婆家》《数星星的孩子》三篇课文 , 均以儿童视角表现了儿童的生活 。语文园地三中的“日积月累”《小儿垂钓》以及口语交际“做手 工”,也都与“儿童生活”这一主题有关 。学习本单元过程中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来理解本单元的 内容。
(
语文要素分析
)
本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阅读课文 ,能说出自己的体会或经历”。针对这一语文要素 ,课后 题设计了核心问题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或经历 。 比如《彩虹》中 ,联系课文中“我”为家人 做的事情 ,说说自己的体会;《去外婆家》中交流自己的经历;《数星星的孩子》中 ,联系课文内容 和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体会。
另一个语文要素是“借助词句 ,把握课文主要信息”,教师要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句 ,提取相 关信息进行讲述的能力 。《彩虹》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梳理“我”想为家人做的事;《去外 婆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说一说外婆家给“我”带来的乐趣;《数星星的孩子》要求学生抓住 关键词句 ,说出爷爷告诉了张衡哪些知识 ,他听了以后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
学习任务群定位
)
基于以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分析 ,参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学 段要求和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单元定位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和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通过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编写意图为 :引导学生阅读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的课文 , 针对问题 ,能说出自己的体会或经历 ;能借助关键词句 ,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2022年版)》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提出了“通过倾听、阅读、观察 ,获取、整合有价值的 信息 ,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 ,清楚地表达 ,有效传递信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出了 “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 ,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以上两点与本单元 的整体框架是相通的。
学习主题
基于以上解析 ,本单元以“童年生活故事会”为学习主题 , 以 “故事会邀请函”为核心驱动任
/// 27
务 ,先后设计了“体会故事中的美好童年”“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我的快乐童年生活”“故事 大王争霸赛”四个任务 , 旨在引导学生在课文童年生活情境中 ,开展读、说、写、讲的语文实践 活动。
(
学习目标
)
1. 认识 52个生字 ,读准 1个多音字 ,会写 31个生字 ,会写 31个词语 ,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 音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内容 ,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3. 能针对问题 ,说出自己的体会或经历。
4. 能借助关键词句 ,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5. 阅读《闻鸡起舞》,感受祖逖的勤奋刻苦。
(
任务框架
)
(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识字与写字 能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会写词语。 ☆☆☆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
会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阅读《闻鸡起舞》, 能感受祖逖的勤奋 刻苦。 ☆☆☆
28
续表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表达与交流 能借助关键词句 , 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 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 多彩。 ☆☆☆
能针对问题 ,说出自 己的体会或经历。 ☆☆☆
梳理与探究 能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用自 己的笔记 录下多彩的生活。 ☆☆☆
任务发布:故事会邀请函
学习目标
1. 明确单元主题 ,整体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2. 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了解活动流程。
3. 初步学习本单元的词语。
课前准备
师 :梳理任务 ,制作课件。
生 :初步预习课文。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任务发布。
1. 教师导入 : 同学们 ,你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你读过邋遢大王的奇妙之旅吗 这 些故事的情节十分精彩 ,主人公都是和同学们同龄的儿童 。
2. 发布邀请函 :这个单元我们将走进“儿童生活”这个主题 ,读一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故事 ,最 后我们还要举行有关童年生活的“故事大王争霸赛”呢 ,请接收我们的邀请函吧! (课件出示邀 请函)
3. 教师出示任务框架 ,学生了解任务流程 。 (课件出示任务框架)
(二)预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 自读课文 ,圈出要求会认的生字 ,标画生词 ,想一想识字的好方法。
2. 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课文。
3. 小组上台展示课文朗读。
(三)初步检查字词预习效果。
1. 出示课文中易读错的词语 ,“开火车”读一读。
/// 29
2. 出示课文中要求书写的生字的组词 ,学生朗读词语。
(四)总结本课。
1. 教师总结 :这节课 ,我们初步朗读了这个单元的课文 ,了解了这个单元的学习任务。
2. 过渡 :怎样才能讲好故事 ,在“故事大王称霸赛”中获得冠军呢 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 在下面的学习中学习讲好故事的方法吧!
任务一:体会故事中的美好童年
(
学习目标
)
1. 认识“虹、浇”等 25个生字 ,会写“丽、提”等 17个生字 ,会写“天上、美丽”等 19个词语。 积累“ 来 去”式的短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彩虹》《去外婆家》。
3. 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 ,梳理《彩虹》中“我”想为家人做的事 ,体会“我”对家人的关爱。
4. 说出外婆家带给“我”的乐趣 ,体会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
(
课前准备
)
师 :制作课件、生字卡片。
生 :熟读课文。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体会“我”对家人的关爱
(一)导入。
1. 谜语导入 :雨过天晴挂天上 ,身材细弯像座桥 ,让我仔细数一数 ,七种颜色真漂亮。同学 们 ,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谜底:彩虹)
2. 课件出示彩虹图片 。看 ,这就是美丽的彩虹 ,你眼中的彩虹像什么呢 预设 :一座桥。
3.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上这座“彩虹桥”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 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开火车”读。
3. 识记生字。
(1)读好后鼻音的生字 :虹、镜、荡。
(2)出示“浇水”“水壶”“裙子”等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识记“浇”“壶”“裙”等生字。
4. 写字。
(1)丽 :横画长 ,“”左右两部分收紧 ,长短宽窄一致。
(2)哥 :上半部分写得窄而扁 ,下半部分写得宽而大 。竖钩正对上竖 ,不要一笔写成。
30
(三)提取信息,梳理“我 ”想为家人做的事情。
1. 整体感知 :文中的“我”想在彩虹桥上做什么事 分别对应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主 读课文 ,边读边圈画。
学生汇报 :到彩虹桥上洒水浇田(第 2 自然段) 、拿着镜子照妈妈梳头(第 3 自然段) 、把哥哥 的秋千挂到彩虹桥上去荡(第 4 自然段) 。
2. 学习第 2 自然段。
(1)学生自主朗读 ,教师范读 ,指导读好长句子和问句。
(2) “我”帮谁洒水浇田 “我”又是怎么洒水浇田的 学生演一演“我”洒水浇田的动作。
(3)借助最后一句话 ,明确“我”帮爸爸洒水浇田的原因 : 因为“我”想让爸爸高兴 ,不想让爸 爸这么辛苦。
3. 学习第 3、4 自然段。
(1)过渡 :“我”帮着爸爸洒水浇田 ,多开心啊! 那么“我”又是如何让妈妈和哥哥开心的呢 自己读一读 ,注意长句的停顿 ,并圈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读第 3 自然段。
①出示实物:瞧,这就是妈妈最喜欢的那面“圆圆的镜子”(强化读) 。 当它高高地挂在夜晚 的天空时 ,像什么 (像月亮)
②指导朗读。
(3) 大家猜猜 ,哥哥最喜欢什么 (荡秋千)指名读第 4 自然段。
①小朋友 ,你们荡过秋千吗 什么感觉
②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说出了这种感觉 。 (荡来荡去)
③出示插图:瞧,课文中的小姑娘也在荡秋千 ,能通过朗读让秋千动起来吗
④动画演示 :哇 ,秋千真的动起来了! 看 ,小姑娘的花裙子像什么 (彩云)指导读好“飘啊飘”。
⑤小结 :“×来×去”这一类的词给人一种动起来的感觉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随着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词语 ,学生选词造句 。(飞来飞去、跑来跑去、游来游去、钻来钻去、爬来爬去)
(四)拓展延伸,感受情感。
1. “我”带着美好的心愿走上彩虹桥 ,想帮爸爸洒水浇田、想拿着镜子照妈妈梳头、想把哥哥的 秋千挂到彩虹桥上去荡 。文中的“我”继续实现着她的愿望 ,想象一下 ,“我”还会为谁做什么呢
2. 学生练习 ,汇报。
3. 从“我”想为家人做的事情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总结本课。
教师总结 :这节课 ,我们了解了“我”想为爸爸、妈妈和哥哥做的事情 ,感受到了“我 ”对家人 浓浓的关爱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体会童年的快乐。
活动二: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
(一)导入
谈话导入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外婆家总是让人期待 。这节课 ,就让我们跟随作者 ,一 起来到外婆家。
/// 31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 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 识记生字。
(1)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份”。
(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婆”“趣”。
4. 写字。
(1)左窄右宽 :活、给、诉。
(2)上窄下宽 :总 。上宽下窄 :香。
(三)体会外婆家带给“我 ”的乐趣。
1. 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 1 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乐趣”的含义 ,感受作者对外婆家的向往。
(2)提出问题 :外婆家有哪些乐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下文。
2. 学习第 2 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 ,说说外婆家的山上山下都有哪些宝贝。
3. 学习第 3 自然段。
(1)结合图片或实物 ,让学生认识山楂、柿子、毛栗子等。
(2)读第 3 自然段 ,体会外婆和舅舅对“我”的关爱。
(3)学生交流类似经历 ,感受亲情的温暖。
4. 学习第 4 自然段。
(1)默读第 4 自然段 ,勾画出描写小山雀的句子 ,感受小山雀的可爱。
(2)想象和小山雀玩耍的情景 ,体会和小山雀玩耍的快乐。
5. 学习第 5 自然段。
(1)学生读第 5 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春天外婆家屋后山上的美景。
(2)体会舅妈用野花装扮自己时的快乐心情。
6. 总结有趣之处。
(1)全班齐读第 6 自然段 ,思考 :为什么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
(2) 引导学生从食物、动物、植物、亲情等方面进行总结。
(四)交流经历,发现美景。
1. 学生小组交流自己在外婆家或其他亲戚家的有趣经历 ,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2.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 ,用课文中的语言和句式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五)总结过渡。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魅力 ,体会到了作者童年的快乐 。下节课 ,我们将穿越时 空 ,见识少年英杰。
任务二: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品质
学习目标
1. 认识“珍、撒”等 16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转 ”,会写“数、晚 ”等 10个生字 ,会写“星星”等
32
12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数星星的孩子》《闻鸡起舞》。
3. 读好句子中表示强调语气的词语 ,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4. 借助关键词句 ,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5. 感受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美好品质以及祖逖勤奋刻苦的精神。
(
课前准备
)
师 :制作课件、生字卡片。
生 :熟读课文。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学习张衡乐于探究的品质
(一)导入。
谈话导入 :在晴朗的夜晚 ,当我们抬起头 ,就会看见天空中有许多明亮的星星 。在汉朝的时 候 ,有个小孩子最喜欢数星星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 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 识记生字。
(
(2)运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仰”:迎


)(1)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颗”“研”:果+页=颗 石+开=研
(3)学习多音字“转”,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区分。
4. 写字。
(1)左窄右宽 :晚、奶、很、张、汉。
(2)奶 :书写时注意 ,“奶”右半部分的“乃”,横折折折钩要一笔写成。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朗读课文 ,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
(1)指导学生读好奶奶说的话 ,要读出慈爱的感觉。
(2)指导学生读好孩子说的话 ,读出疑问的语气。
(3)指导学生读好爷爷说的话 ,读出循循善诱的语气。
2. 读好表示强调语气的重点词语。
(1) 出示“星星是在动 ,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 , 中间总是隔那么远”“北斗七星果然 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三句话 。通过联系上下文 ,体会 “可 ”“总是”“果然”这三个字词表达的意 思 ,进一步体会句子的语气。
(2)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 33
(四)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读课文 ,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学习第 1、2 自然段。
提问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奶奶为什么说他 ‘傻 ’ ”
学生分角色朗读奶奶与张衡的对话 ,体会张衡的认真与坚持。
3. 学习第 4 自然段。
(1)提问 :爷爷告诉张衡哪些知识 学生读课文 ,勾画出相关语句 。 (北斗七星像勺子、勺 口 指向北极星、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
展示动态图 ,验证“北斗七星果然是绕着北极星转动的”。
(2)讨论 :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 ,是怎么做的 (一夜没睡好 ,几次起来观察星星 ,验证爷爷 的话)
引导学生用“观察→思考→验证”的步骤复述过程。
(五)课后题探究。
1. 小组讨论 :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总结 :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 于探究。
2. 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总结过渡。
这节课 ,我们学会了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把握课文的主要信息 ,还感受到了张衡细心观察、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美好品质 。下节课 ,我们将要继续认识另一位了不起的少年。
活动二:学习祖逖勤奋刻苦的品质
1. 阅读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爱阅读”《闻鸡起舞》。
2. 提取文中的关键词句 ,完成下列故事简介。
晋朝有一个青年名叫 。他为了 ,每天后半夜听到 , 他就与好友刘琨起床到院子里 ,风雨无阻 。后来 , 当上了将军 ,他带 领的队伍打了不少胜仗。
3. 从这个故事中 ,你感受到了祖逖怎样的精神品质 (勤奋刻苦)
4. 勾画出体现祖逖勤奋刻苦精神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
5. 教师总结 :《数星星的孩子》《闻鸡起舞》两篇课文让我们分别认识了乐于探究的张衡和勤 奋刻苦的祖逖 。课下 , 同学们也可以找一找这样的故事 ,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任务三:我的快乐童年生活
(
学习目标
)
1. 学习语文园地三 ,认识 11个生字 ,会写 4个生字 ,发现“动词+名词”的词组的结构特点 , 并拓展练说 ;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四组同音字。
2. 学习逗号的正确用法 ,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3. 学习制作积累卡 ,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 ,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4. 背诵《小儿垂钓》。
34
5. 学习口语交际“做手工”,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 ,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 习惯 ,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
(
课前准备
)
师 :制作课件、生字卡片。
生 :制作手工作品。
(
课时安排
)
3课时
(
教学过程
)
活动一:感受快乐的童年
(一)导入。
教师导入 :前面的两个学习任务 ,我们阅读了三个有关童年生活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走进语 文园地三 ,聊一聊我们自己的童年生活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识字加油站。
1. 创设情境 : 同学们课余时间都有哪些课外活动呢 学生交流。
2. 出示词语 ,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词语(自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词语)
3. 引导学生发现词组构成特点 :动词+名词。
4. 联系生活 ,运用词语 :任选一个或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5. 拓展思维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特点的词语
6. 出示生字 ,复习巩固。
7. 指导书写 。“泥”“铁”“环”都遵循左窄右宽的书写特点。
8. 总结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 积累这些描写生活的词语 , 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 字哟!
(三)字词句运用。
1. 比一比 ,填一填。
(1)课件出示四组同音字 ,学生试着填一填 , 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出示句子 ,学生练习填一填。
2. 读一读 ,想一想 ,根据语气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出示句子 , 自主练读 ,感知语气 ;练习填写 ,朗读确认 ;借助图片、真实情境 ,加深语气感知 , 读好疑问句。
3. 教师过渡 :在学习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好词好句 ,制作积累卡是学习的好方法。
(1) 出示教材中展示台的内容 ,学生读一读 ,说一说这三类词句有什么特点 :写自然的二字 词语、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名人名言。
(2)教师出示课外拓展的内容 ,学生读一读 ,引导学生也可以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
(3)小结 :积累卡的内容 ,可以从课文中摘记 ,也可以从课外书中寻找 ;可以积累两个字的词
/// 35
语 ,也可以积累四字词语 ,还可以积累名言警句等 。希望同学们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四)日积月累。
1. 出示插图 ,引导观察 :古代儿童有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 ,试着讲讲 这幅图。
2. 引导朗读 :诗中描绘的垂钓情景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借助拼音 ,读一读这首诗。
3.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4.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学生借助图片 ,对照诗句 ,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适时点拨。
5. 学生尝试背诵古诗。
活动二:说说做手工
(一)课前准备、布置任务。
课前制作手工作品,并带到学校。
(二)小组交流、初步练说。
1. 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 , 然后试着从以下方面按顺序说说自己的手工作品:做 的是什么、怎么做的 。要求把步骤说清楚 ,其他同学认真听。
2. 小组内推选一名同学全班展示说一说 ,提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3. 小结方法 ,说清楚制作过程 :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也可以用上“第一步、第二步” 等其他表示顺序的词语。
(三)教师示范,指导听说。
1. 以“折纸飞机”为例 ,教师一边演示 ,一边介绍制作过程。
2. 学生听完制作过程后 ,说一说记住了什么主要信息。
3. 总结记住主要信息的方法。
(1) 注意认真听 。一边听 ,一边思考制作的过程。
(2) 注意介绍的顺序 ,记住制作的主要步骤。
(四)围绕话题,学生练说。
1. 在小组里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2. 推荐一位同学全班展示。
3. 根据评价表 ,从说和听两个角度评一评。
口语交际“做手工”评价表
评价角度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我会说 自然大方 ,音量适中。 ☆☆☆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 ,按照顺序说。 ☆☆☆
用词准确 ,说清楚 ,说明白。 ☆☆☆
我会听 注意听 ,记住主要信息。 ☆☆☆
不明白的地方 , 有礼貌地提问。 ☆☆☆
4. 颁发“最佳小讲解员”和 “最佳小听众”。
36
任务四:故事大王争霸赛
(
学习目标
)
1. 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讲好故事的方法 ,按照评价标准讲好故事。
2. 能认真倾听同学讲故事 ,记住故事的主要信息。
3. 能就故事 ,说说自己的感受。
(
课前准备
)
师 :制作课件。
生 :准备一个写儿童生活的故事。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准备、布置任务。
1. 布置搜集有关儿童生活的故事的任务 ,古代的、现代的都可以。
2. 学生按照讲好故事的标准 ,练习讲故事 ,为课上讲故事作准备。
(二)创设情境、小组内讲故事。
1. 教师创设情境 :“故事大王争霸赛”拉开帷幕 ,你准备好了吗
2. 教师出示故事大王评价标准 ,学生读一读 ,了解要求。
故事大王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伙伴评价 自我评价
发音准确 ,吐字清晰。 ☆☆☆ ☆☆☆
A. 抓住关键词 ,把故事内容讲得清楚、明白。 B. 抓住关键句的顺序 ,用上表示顺序的词 ,把故事讲得清楚、明白。 ☆☆☆ ☆☆☆
声音洪亮 ,精神饱满。 ☆☆☆ ☆☆☆
加上合适的动作 ,吸引听众。 ☆☆☆ ☆☆☆
3. 小组内讲一讲 ,评选两位代表参加全班争霸赛。
(三)全班争霸赛。
1. 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对听的同学提出要求 ,认真倾听 ,关注故事中的主 要信息。
2. 学生投票评选“故事大王”,并说出理由。
3. 全班学生交流听故事后的感受。
(四)总结本单元。
教师总结 :这个单元我们收获满满 ,在学习四位朋友的童年生活故事中 ,我们学会了借助关
/// 37
键词句讲述故事 ,还能大胆表达自己的体会或者经历 , 同学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 “故事 大王争霸赛”中 ,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童年生活故事 ,让我们感受到童年的美好与幸福 。让我们继 续勤动脑 ,多思考 ,学会与他人沟通 ,多关心他人 ,尽情享受我们的童年吧!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 ,可以给学生推荐《聪明的徐文长》《一年级大个子二 年级小个子》《窗边的小豆豆》等文章和书籍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讲好童年故事 提供素材 。此外 ,还可以给学生推荐《邋遢大王奇遇记》等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视频 ,让学生在观 影中收获成长 。学习中还可以借助评价表等工具。
1. 扎实落实语文要素“阅读课文 ,能说出自己的体会或经历”。课堂上 ,教师要预留给学生 充分朗读课文的时间 ,让学生在读中自悟 。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表达的 年龄阶段 ,教师不能以“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 。引导学 生从课文内容想开去 ,联系生活实际 ,说出自己的体会和经历。
2. 及时总结讲好故事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本单元的教学针对“借助词句 ,把握课文 主要信息”这一语文要素对学生做层次性的训练 ,让学生根据问题内容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 把握课文主要信息 ,进一步地了解故事内容 。 因此 ,在教学中 ,完成一个活动的学习后 ,教师都 要及时总结方法 ,让学生学得明白 ,并且让学生逐步练习讲述故事的方法 ,这样最终在单元学习 最后一个任务中 ,能以较高的水平讲童年生活故事38
10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