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主题作文专练----启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语文主题作文专练----启程(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考语文主题作文专练----启程
1.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启程,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目标;需要“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毅力;需要“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奋斗;需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需要“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需要“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牺牲……为了心中的目标,为了生命的渴望,启程吧!
(1)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结合你的见闻和经历,以“带着______启程”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2)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联系生活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感情真挚,表达有新意;③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④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请以“启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抒发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套作、抄袭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3.作文。
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属于乐观且奋发的人,属于在前进路上永不止步的人……成功一途,没有坦途。请你不畏艰险,即刻启程。
请以“带着_____启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4.写作
认识一个新朋友,学习一项新技能,参加一次有益的活动,改掉一个坏习惯,经历一段低落的时光……这些都可能开启我们生活中一段崭新的征程。
请以“启程”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可以叙写自身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四月,迎来五月;告别黑夜,迎来黎明;告别悲伤,迎来欢喜……其实,每一场告别,都是一次开始。我们总能在不断地出发中重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请以“在五月启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规范,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信息;②表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具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6.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席慕蓉《青春》
请以“启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7.作文
不要因为曾经跌倒,就忘记赶路,到头来只会使自己一无所有;不要因为前方一路风雨,就犹豫徘徊畏缩不前,到头来只会使充满希望的生命之花凋谢枯萎;不要因为往昔的辉煌而忘乎所以,沉湎其中而不能自拔,到头来只会使如火的激情悄然熄灭。
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都不要忘记启程,忘记赶路。
请以“启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⑶不少于600 字。
⑷书写工整规范。
8.作文
泰戈尔曾说:“生命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道绚丽的闪电。”种子若不冲破泥土的禁锢,就不知自己能生长多高;航船若不扬起风帆启程,便难以明白自己能抵达何方。未来迷雾重重,但只要迈出勇敢的第一步,就能穿越迷茫,在探索中发现自身潜藏的无限力量。
请以“冲破迷雾,勇敢启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1.例文一:
带着梦想启程
梦想,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梦想,是冬日里的暖阳,给予我们温暖与力量。带着梦想启程,人生的旅途才会充满希望与可能。
小时候,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位钢琴家在舞台上演奏,那灵动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美妙的音符如潺潺流水般倾泻而出,瞬间击中了我的心。那一刻,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我心底悄然种下 —— 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踏上了学琴之路。起初,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我像个好奇宝宝,对钢琴的每一个按键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困难接踵而至。那些复杂的乐谱,密密麻麻的音符,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让我望而却步。长时间的练习,手指酸痛不已,枯燥与疲惫渐渐消磨着我的热情。有一次,我因为总是弹不好一段曲子,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甚至想要放弃。
就在我迷茫之际,我看到了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他双耳失聪,却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和顽强的毅力,创作出了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坚持追逐音乐梦想的精神深深鼓舞了我。我问自己:“难道就因为这点困难,就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吗?”不,我绝不甘心!
于是,我重新振作起来。每天放学后,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钢琴前练习。遇到难弹的段落,我不再逃避,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仔细琢磨每一个音符的节奏和力度。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我已开始练习基本功;夜晚,月色如水,我还在为攻克一首新曲子而努力。
终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一次钢琴比赛中,我自信地走上舞台,指尖触碰琴键的那一刻,所有的紧张都烟消云散。我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流畅地演奏着,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知道,我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带着梦想启程,这一路虽有风雨,有坎坷,但梦想的光芒始终照亮着我前行的方向。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追逐,终有一天,我能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己的钢琴家梦想。
例文二:
启程,以信念为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诚如苏轼所言,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当我们准备启程,去追寻心中的梦想与远方时,坚定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它如同灯塔,为我们指引方向;又似船帆,助力我们乘风破浪。
信念,是启程的动力源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换作他人,或许早已一蹶不振。然而,司马迁心中怀揣着撰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书的坚定信念。这信念给予他顽强活下去的勇气,支撑着他在困境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倘若没有这份信念,他又怎能在黑暗中坚守,最终成就这史学巨著?
在生活中,信念的力量同样随处可见。许多同学在学习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考试失利、学习压力大等。那些拥有坚定信念,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往往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打倒。他们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而那些缺乏信念的同学,可能就会轻易放弃,在学习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反观当下社会,一些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过于急功近利,一旦遇到困难,便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和信念。他们没有意识到,只有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启程之后,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我们启程之时,无论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只有信念,才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被风雨所阻,不被困难所吓倒,向着心中的目标,坚定地前行。让我们以信念为帆,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征程,驶向成功的彼岸。
【详解】任务一: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重点在于对“启程”的理解,它不仅是简单的出发,更意味着人生新的开始、踏上追求梦想的道路等。横线处可填的内容极为关键,它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要结合材料和自身经历思考,如可填“梦想”“勇气”“希望”等。立意时,要突出所填词语对“启程”的重要性,展现通过这次启程获得的成长、感悟。
二、思路点拨。本题要求写记叙文。文章构思上,开篇可通过环境描写、回忆或引用材料引出“带着______启程”这一主题,点明此次启程的意义。中间部分详细叙述自己的见闻和经历,比如写带着勇气启程,可讲述自己曾经胆小怯懦,在面对一次演讲比赛时,内心充满恐惧,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想起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鼓起勇气报名参加。在准备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如反复练习克服紧张情绪,请教老师改进演讲技巧等。最后在比赛中,凭借勇气发挥出色,虽然没有获得最好的名次,但收获了自信和成长。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带着______启程的收获和对未来的影响,升华主题。
任务二: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材料给出了启程所需的多种要素,如目标、毅力、奋斗等,写作时可从这些要素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立意。比如选择“奋斗”,立意可为“奋斗是启程的基石,只有不懈奋斗,才能在启程后抵达成功的彼岸” 。关键在于明确观点,且观点要紧密围绕“启程”展开。
二、思路点拨:本题要求写议论文。开头通过引用材料中的语句或列举生活中人们启程追求梦想的现象,引出中心论点。接着展开论述,如以“奋斗是启程的关键”为论点,可先论述奋斗能让我们在启程时明确方向,用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日夜刻苦训练,明确每个阶段的训练目标为例;再论述奋斗能帮助我们克服启程中的困难,以科学家为攻克科研难题,不断尝试、失败再尝试的事例说明;还可联系当下社会,批判一些人在启程追求成功时,缺乏奋斗精神,只想走捷径的现象。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呼吁大家在启程时,要具备所选要素,勇敢地踏上征程。
2.例文:
启程
也许,将来某天我回忆往事时,痛苦和坎坷会忘记,但启程的那天却永远铭记在心中。
——题记
我瘫靠在候车室的椅背上,情绪低落地望着远处。一向喜爱蓝天的我,此时竟觉得窗外的天空索然无趣。因为,我即将告别故乡,前往另一个城市求学。
故乡的教育并不出色,由于父母的殷切希望,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将我送往外地上学。这意味着,我即将告别生活十多年的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
尽管早已知道消息并有了心理准备,但启程这天,我仍然无法压制心中离别的悲伤。即将上车,我手扶着栏杆,恋恋不舍,走一步,回一次头。从前觉得最平凡不过的花草树木,现在仿佛也变得流光溢彩,让我难舍难分。也许,我要隔很久才能回来。再见,我亲爱的伙伴;再见,我亲爱的老屋;再见,我亲爱的故乡!我不由心中暗暗问道:“何时才能再见呢?”
想到这儿,我不禁凄然泪下,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觉便涌上心头。大巴缓缓开动,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克制自己不向窗外看,可终究无法做到。车窗外,一座座精致的屋舍,一排排整齐的柳树,一条条熟悉的街道跃入眼帘。风轻拂,吹起河畔杨柳柔长的枝条,那柳枝左右轻轻摆动,似在无声地叹息,挥手向我告别,又仿佛要拉住我的手,挽留我不要离去。风一个劲地吹,吹乱我的思绪。
身旁的母亲轻轻拉着我的手,温柔地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路……”说着,母亲的手指向前方。我急忙用手背擦拭眼泪,目光随之望去。“这条路,是唯一能从故乡驶出来的路。一切想要外出打拼、创业或上学的年轻人,无不经过这条道。年轻时的我也是从这里出发,告别家乡,外出上大学。同许多年轻人一样,现在轮到你背井离乡外出求学了。”母亲的话语,渐渐唤醒了我,“他们从这里启程后,面临了无数风雨挫折,这是一条人生之路。”
母亲语毕,我平复心情,低下头沉思:启程出发,通向的是成功与梦想,道路不管有多么泥泞,始终要奋斗。既然已经启程,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今,我已经在陌生城市求学三个月。在学校里,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能忆起启程的那天;每当我疲惫想要放弃时,总能想起启程的那天;每当我忘记初心之时,心中总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记起启程那一天。
我便如同大巴,青春是我的动力,道路尽头就是成功。既然已经启程,就勇往直前往前走!加油,大巴!加油,青春!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启程”为题进行创作,其意思是“动身、出发”。生命的历程是由一个个节点构成的,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启程”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解和愿望,收拾行囊,踏上奋斗的征程。写作时,重点要放在为什么要启程,启程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用怎样的心态启程等。本题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题目省略了主语,是谁在启程?可以是自己,可以是他人,可以是家庭,可以是社会。这样作文的思路就宽了。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写“启程”对人生或社会的意义,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
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由“启程”的事件引申到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可直接叙事,如:一听要和父母登五岳之首的泰山,我就畏缩了,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启程了,在攀登时,我气喘吁吁,我腿脚酸麻,登顶发现景致如此美好,由此引出感受“敢于‘启程’,勇敢出发,迎接美好”等等,结尾表现自身成长或感悟来深化中心。
3.范文:
带着梦想启程
梦想是黑夜中那明亮的灯塔,是指明方向的罗盘,是人们心中对未来的期盼,是人类生存的精神支柱。在大雨滂沱时,梦想会成为一把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在无月无星的夜晚,梦想会成为一盏灯,为你照亮脚下的路;当你误入灌木丛林时,梦想会成为一把利斧,为你斩去挡道的荆棘;当你陶醉在成功的港口时,梦想又会成为一双有力的手臂,牵引你奔向又一段航程,开始全新的追求之旅……
毛毛虫有它化蝶的梦想,因此它终会有破茧成蝶的一天;蜗牛即便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也依然会坚定心中的梦想,并不停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飞蛾就算是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也会幸福地飞向自己梦想中的归宿。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梦想,因为不会有第二个相同的你,梦想不但可以帮助你走向未来,还可以帮助你不断完善自我。
带着梦想启程,你会发现,人生的行程因梦想而变得匆匆忙忙了。这条路也已经不再那么崎岖泥泞,也没那么多荆棘了,走着走着,你会发现,它已渐渐变成了一条康庄大道。
带着梦想启程,你会发现,沿途的风景因梦想而变得更美丽了。路边不会再爬满吓人的藤蔓,而是多了很多香味扑鼻的花儿和嫩绿养眼的小草,时不时还可以听见鸟儿和虫儿在歌唱。
带着梦想启程,你还会发现,你自己的心情因梦想而变得开朗了。你不再那么害怕惊慌和迷茫,而是会有一种豁朗愉悦之感。如果你很暴躁鲁莽,那么渐渐地,你的性情也会变得平静和婉,如果你是拘束内向的,那么你会变得开朗活泼,把你的胆量也练大了呢!
带着梦想启程,生活中会多一抹绚烂亮丽的色彩,学习中会多一曲温馨柔美的轻音乐,工作中会多一杯香甜浓郁的下午茶。那么,请带着梦想,整理行装,迈着自信且坚定的步伐,启程吧!
【详解】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这道题目既便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从立意上看,要突破常人思维。在补题时,尽量选择那些带有积极意义与正能量的词语,例如“理想”“微笑”“自信”等,若能反向立意,则文章的立意就更有吸引力了,例如“带着自卑启程”。
二、选材构思。成长如歌,成长生活之中有高昂的时候,也有低沉的时刻;有喜悦的一面,也有忧郁的一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才是生活的真实,考生可以从历史与现实中先取一些有起有落的生活事例来写作。补题时,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选择填写。先把与这个词有关的事写一写,突出这种情感或思想,比如自己是如何有这种情感的,为什么有这种情感等。叙述后,不要忘了本题中“启程”一词,即要写到自己如何行动。前文可写他人或生活给了我什么,然后再写自己怎么去在这种情感和思想的影响下去生活,这就是“启程”的含义。“启程”强调的是开始过重新开始,它总是和目的连在一起,即启程去干什么。虽然“启程”是一个动词,但在审题时对“启程”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应拓展为:参与、面对、追求等内容。题目中不管填写什么内容,主题都要积极向上,是正能量的传递。
4.例文:
启程
也许,将来某天我回忆往事时,痛苦和坎坷会忘记,但启程的那天却永远铭记在心中。
——题记
我瘫靠在候车室的椅背上,情绪低落地望着远处。一向喜爱蓝天的我,此时竟觉得窗外的天空索然无趣。因为,我即将告别故乡,前往另一个城市求学。
故乡的教育并不出色,由于父母的殷切希望,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将我送往外地上学。这意味着,我即将告别生活十多年的家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城市。
尽管早已知道消息并有了心理准备,但启程这天,我仍然无法压制心中离别的悲伤。即将上车,我手扶着栏杆,恋恋不舍,走一步,回一次头。从前觉得最平凡不过的花草树木,现在仿佛也变得流光溢彩,让我难舍难分。也许,我要隔很久才能回来。再见,我亲爱的伙伴;再见,我亲爱的老屋;再见,我亲爱的故乡!我不由心中暗暗问道:“何时才能再见呢?”
想到这儿,我不禁凄然泪下,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感觉便涌上心头。大巴缓缓开动,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克制自己不向窗外看,可终究无法做到。车窗外,一座座精致的屋舍,一排排整齐的柳树,一条条熟悉的街道跃入眼帘。风轻拂,吹起河畔杨柳柔长的枝条,那柳枝左右轻轻摆动,似在无声地叹息,挥手向我告别,又仿佛要拉住我的手,挽留我不要离去。风一个劲地吹,吹乱我的思绪。
身旁的母亲轻轻拉着我的手,温柔地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路……”说着,母亲的手指向前方。我急忙用手背擦拭眼泪,目光随之望去。“这条路,是唯一能从故乡驶出来的路。一切想要外出打拼、创业或上学的年轻人,无不经过这条道。年轻时的我也是从这里出发,告别家乡,外出上大学。同许多年轻人一样,现在轮到你背井离乡外出求学了。”母亲的话语,渐渐唤醒了我,“他们从这里启程后,面临了无数风雨挫折,这是一条人生之路。”
母亲语毕,我平复心情,低下头沉思:启程出发,通向的是成功与梦想,道路不管有多么泥泞,始终要奋斗。既然已经启程,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如今,我已经在陌生城市求学三个月。在学校里,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能忆起启程的那天;每当我疲惫想要放弃时,总能想起启程的那天;每当我忘记初心之时,心中总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记起启程那一天。
我便如同大巴,青春是我的动力,道路尽头就是成功。既然已经启程,就勇往直前往前走!加油,大巴!加油,青春!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启程”为内容进行创作,其意思是“动身、出发”。生命的历程是由一个个节点构成的,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启程”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解和愿望,收拾行囊,踏上奋斗的征程。写作时,重点要放在为什么要启程,启程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用怎样的心态启程等。本题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题目省略了主语,是谁在启程?可以是自己,可以是他人,可以是家庭,可以是社会。这样作文的思路就宽了。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抒写“启程”对人生或社会的意义,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
第二,选材构思。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由“启程”的事件引申到对人生的思考。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结构文章时,注意内容上起、承、转、合,最好能写出文章的“波澜”;能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小事情揭示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如可以写学习一项新技能、参加一次有益的活动、改掉一个坏习惯、经历一段低落的时光等等。结构上,开篇可直接叙事,如:一听要和父母登五岳之首的泰山,我就畏缩了,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启程了,在攀登时,我气喘吁吁,我腿脚酸麻,登顶发现景致如此美好,由此引出感受“敢于‘启程’,勇敢出发,迎接美好”等等,结尾表现自身成长或感悟来深化中心。语言上,要准确通顺,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5.例文:
在五月启程
弹指间,时光老人已将我的生命之尺劫去一截。曾迷茫过,彷徨过,悔恨过,经由岁月的磨练和洗礼,我终于学会了成熟和坚强。
如今,他推着我来到人生的花季雨季。面对未来,面对人生,我将在自己这张空白纸上涂抹出怎样的色彩?这是未来与人生为我铺展的考卷,或者是摆在我面前的抉择。四月已然消逝,五月要怎么过?
或许,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语文考试中,碰到一个让自己无从下笔的作文题目,但又迫于时间有限,只好三下五除二地胡乱拼凑而成。最终,回报自己的是一篇失败之作。
当然,也有无数人在自己的人生岔路口上走错方向。诸如所选择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内心最向往的,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自己最喜爱的,等等。
这就是在抉择面前,我们优柔寡断的悲哀后果。原本会是缤纷多彩的人生,最终变得暗淡无光。于是,再也无法立于芸芸众生之中,摘取生命的光环,而是无奈地“泯然众人”,可悲可怜复可叹!
于是乎,这个五月,我面对自己时不敢再说没有追求和梦想——我毅然选择了文学。
唯有文学,为我提供一片广袤的天空,为我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或许,我在美丽的星空中,只是平凡无奇的繁星一点,但我依旧会努力焕发属于自己的光芒。或许,前方布满坑洼,但我始终会披荆斩棘,无所畏惧。
四月已逝,五月已至,我已找到自己的方向。我愿意将自己短暂的生命,投放到文学的无穷世界中去。或许,我终究无法成功。但至少,我按着自己的意愿生活。我坚持着最初的梦想,并努力着,使它成为我最终的现实。
文学若火,我愿为蛾。
我要用文学,来填补自己生命的空白。
五月,我与文学,一同启程,奔赴明天。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一、审题。本题为命题作文,“在五月启程”,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这对文体进行了限制,作文时不可忽略。“五月”仲夏,生命蓬勃生长的季节,或许在三月、四月,我们错失了很多东西,或许遇到了挫折,或许充满悲伤,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五月来了,我们该重新启程。“启程”,指动身,出发。这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向着希望,向着梦想,向着美好的未来。“其实,每一场告别,都是一次重启。我们总能在不断地出发中重生,然后遇见更好的自己”提示我们启程的目的地是更好的自己。
二、立意。从审题分析看,本文立意较为明显。一场告别,一次启程。告别悲伤的四月,我们才会迎来五月快乐的启程,那一定是因为某件事情让我们明白了释然,明白了舍弃,明白了乐观面对;告别四月的失意,我们才会迎来五月奋斗的启程,或许经历了一份失败,但是挫折不能打败我们,与失意挥挥手,华丽转身,带上坚强重新启程;告别四月的幼稚,迎接五月的成长,或许因为不懂爱,而让最亲的人受伤害,面对家人的唠叨、督促,心烦意乱,却在四月的最后一天突然发现,没有了烦人的唠叨,自己的生活乱了阵脚,既然如此,愉快地接纳吧,带着满满的爱,在五月,重新启程等。
三、选材。根据不同立意,我们可以有多种选材。写亲情,可以选择在四月与家人不愉快的相处,可能是一些关于生活琐碎的矛盾,可能是一些关于学习的小小分歧,可能是一直以来的误解,让我们的相处爱并痛苦着,但是因为一个细节,可能是无意听到的一句心声,可能是一个走心的小小举动,让我突然明白亲情从来都在,只是有时没有发现,化解误会,从此带着满满的爱,在五月重新启程,奔赴美好的明天。写成长,可以选择在四月及以前的错误认知,比如对结果的执著追求,对友情的一贯苛责等等,在读到一篇文章后,突然学会了释然,过程已经很精彩了,结果留给别人去说吧,友情形态各异,为何难为那个对自己最好的人呢?瞬间,内心多了一份成长的淡然,带上清风,在五月重新启程,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与遇见更美好的明天等。
6.启程
如果春风已经将田野吹绿,不会很远,秋霜一定会来将它染红,这是季节的律动;如果你现在活泼年轻,不会很久,岁月一定会使你老态龙钟,这是生命的律动。人不会永远年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朋友,快启程。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党正正的人生。金牌和花环从来就不是撞树而死的兔子,骄傲和自豪也不是漫天掉下来的馅饼。只瞄准不射击的不是好射手,只呐喊不冲锋的不是好士兵。永远躺在摇篮里,四肢就会萎缩,永远呆在黑暗中,双目就会失明。
也许,你航行了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了一世,也没能登上顶峰,但是,能触礁的未必不是勇士,敢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不必太关心奋斗的结局如何,奋斗了,就会问心无愧,奋斗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的路,无需做过多的准备,只要你迈步,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启程了,人才获得了人的聪明。
朋友,快快上路!
朋友,快快启程!
【详解】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启程”的意思是动身,出发。这里可以按“人生的旅程”考虑,写出启程对人生的意义,可以写记叙文。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7.参考例文
启程
仿佛还在昨天,我们拉着父母的衣角走进校门;仿佛还在昨天,我们用怯生生的目光望着自己的同学;仿佛还在昨天,我们在小操场中央飞奔、嬉戏。但转眼间,我们已经在校园里生活了六年,我们即将迈出这个看了无数次的校门。是时候,我们启程吧!
“不要等到失去了,再珍惜!”我这样对同学说。离毕业只剩下一个月了,全班同学好像都在珍惜这最后的同窗生活,总是想留下2008届2班永恒的记忆。写同学录、写明信片、写赠言、写信、做班级纪念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保存这份友情、同学情、师生情,用各种方式来挽留这一份情谊。
这些礼物或贵重或简单、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但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毕业季最好的礼物。看到这些礼物,我仿佛就看到了小学同窗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当看到那些赠言,我总是热泪盈眶,这样的同窗生活能否再来一次?人与人的相遇是一种缘份,无论师生、朋友、同学、家人,能够遇见就是一种美好。不要等到失去了,再珍惜!没错,我们不能指望什么事都有第二次,第二次再珍惜,这真的只有那么一次!
最后,我想对所有同学说,毕业那天,不要哭泣、不要回头,我们还会相聚,珍惜你所遇到的一切,径直向前走,不要说永别!
是时候,启程吧!
【详解】试题分析:“启程”是一篇命题作文。从写作内容来说,只要是关于成长中的人和事都可以写;从表现手法来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都可以使用,更可以综合运用。当然,要写出与众不同的一类文,必须或在立意、或在选材、或在谋篇,或在语言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特色来。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例文:
冲破迷雾,方能启程
“生命不是一支蜡烛,而是一道绚丽的闪电。”泰戈尔的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勇敢地冲破雾,开启属于自己的征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迷雾。这些迷雾可能是未知的挑战,可能是内心的恐惧,也可能是外界的压力。它们如同一座座大山,阻挡着我们前进的步伐。然而,只要我们有勇气冲破这些迷雾,就能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种子如果不冲破泥土的禁锢,就不知自己能生长多高;航船如果不扬起风帆启程,便难以明白自己能抵达何方。这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能开启新的征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正是因为冲破了迷雾,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哥白尼冲破了教会的迷雾,提出了日心说,为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哥伦布冲破了未知海洋的迷雾,发现了新大陆,为人类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袁隆平冲破了传统育种的迷雾,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
冲破迷雾,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信念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勇气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武器。当我们面对迷雾时,不要害怕,不要退缩,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冲破它。同时,我们还需要有探索的精神。探索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地探索,我们才能发现新的知识,新的领域。
冲破迷雾,勇敢向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有勇气去冲破各种迷雾,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让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开启属于我们的绚丽征程,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本次以“冲破迷雾,勇敢启程”为题目来写一篇作文,结合材料可知:“迷雾”象征着成长中的阻碍、困境、迷茫等,“启程”意味着开始行动、尝试突破。“冲破”体现人们在生活中不畏艰辛险阻,大胆挑战各种困难;“勇敢”体现面对困难时勇敢无畏的态度。材料启示我们要辩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它们看似会阻碍人们的成长;但如果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积极向上,这些困难也会成为促进人们成长的动力。结合“未来迷雾重重,但只要迈出勇敢的第一步,就能穿越迷茫,在探索中发现自身潜藏的无限力量”可知:文章可围绕面对困难时,大胆去挑战困难,挖掘出自己的潜能的内容进行立意,表现青少年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选材构思。
可以写记叙文。写作时可从自身经历出发,选取生活中遇到困境、迷茫,最终勇敢迈出第一步并有所收获的事例来表现主题。例如可叙写自己在学习游泳,一开始训练的时候,无论教练怎么样鼓励你,“我”总觉得很紧张,不敢游泳;但是见到其他学员开心地在水里享受水上的快乐时,“我”内心对此非常羡慕。于是“我”鼓励自己不要畏惧,大胆一点,按照教练的方法去训练,渐渐,自己掌握了游泳的技巧,终于学会游泳了。在写作时要着重刻画“我”是如何“勇敢启程”的过程,表现青少年不畏困难的精神。
可以写议论文。在写作时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如“勇敢启程方能突破困境”“冲破迷雾才能发掘自身潜力”等。然后,确定分论点,可以从“为什么要冲破迷雾勇敢启程”“怎样冲破迷雾勇敢启程”“勇敢启程对人生有什么意义”等角度切入。论证过程中,可以运用对比论证,如于敏在研究氢弹时,因为敢于迈出第一步,后来获得成功;生活中,我们有些人,虽然有许多规划,但是畏惧困难,想法只是空想而已。运用对比论证,鲜明论述“勇敢启程”的重要性。也可结合道理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要做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