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2025-2026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参观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小志写下了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题目。走进革命历史纪念馆,凝视着一件件珍贵的藏品,我的胸中rè xuè fèi téng____。恰好有机会倾听讲解员的深情讲述,我的眼前浮现出先辈们在rìkòu____的追击下英勇赴死的身影——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下 xuán yá____。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填写词语。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恰”与语段中“恰好”的“恰”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恰似 B.恰如其分 C.恰当 D.恰同学少年二、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拼音写汉字。3.他把胳膊lūn 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手liú 弹扔下xuán 崖。4.石头像báo 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五位壮士yì 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kòu ,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 yuè 。三、填空题5.词语理解与运用。“瞻仰”是指 地看,请用表示“看”的词语填空。张老师走进教室,向四周 了一遍,听组长汇报作业 的情况后,开始上课,他先让我们快速 了一遍课文,接着让我们 了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帮助我们理解课文。6.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聚 会 震 动 一发 自语“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执行扫雷任务时突遇爆炸,在那 的时刻,他用身体保护了战友,随着一声 的巨响,他失去了双手双眼。他是新时代的英雄战士。根据课文内容选择。7.《开国大典》是按照 的顺序叙述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 的心情,体会到了人们对毛泽东主席的 之情。8.回顾课文内容,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补充下面的时间轴。四、单选题9.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乌蒙磅礴走泥丸(滚动) B.更喜岷山千里雪(再,又)C.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D.三军过后尽开颜(全,都)10.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11.用多种形式代替“说”,下列加点部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炊事员温柔地提醒同志们:“别太紧张,该吃饭了。”B.老红军虚弱地嘱咐小战士:“带着对革命的信仰,活下去。”C.“红领巾”们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D.我漫步街头,看着满地的落叶窃窃私语:“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1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B.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C.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D.雨中的桃林,幽静得像是仙境。13.下列关于撰写演讲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讲稿应该有针对性,要关注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等。B.演讲稿的思路要清晰,内容要充实,观点要具有说服力。C.演讲稿的语言不要过于书面化,要注意体现出口语的特点。D.演讲稿使用的词语不能太平淡,最重要的是要用华丽的辞藻来打动听众。14.下面这段话中,引用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向着梦想努力,描绘出一个时代最为壮阔的梦想图景,更汇聚起一个国家最为持久的追梦力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____”,正是要求每个公民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尽一份力。A.位卑未敢忘忧国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D.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15.下列对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内容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说明了敌人的情况,既表明敌人损失惨重,又从侧面烘托了五位战士的英勇善战。B.“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用石头砸是因为石头砸下去非常迅猛有力,非常密集,体现了战士英勇杀敌的坚定决心和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C.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是因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中国共产党万岁”喊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心声,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D.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个人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痛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上绝境,揭示壮士们豪壮,有智谋;最后高喊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五、课内阅读狼牙山五壮士(节选)①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②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③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④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⑤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⑥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⑦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⑧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16.如果为选文中的场面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负隅顽抗 B.顶峰歼敌 C.敌众我寡 D.顶峰攀登17.关注人物及写法,完成练习。①从选文中加点的“抢前一步”“夺过”可以体会到马宝玉 ;从“猛地举起”“砸”可以体会到马宝玉 。②语文要素文中对五位壮士的描写运用了 的方法,其中句子 是对“点”的描写,句子 是对“面”的描写(后两空填序号)。对这种描写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位壮士英勇无畏的精神。B.这样描写更加细腻、具体生动、形象有趣。C.这样描写,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作为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壮士的英勇顽强。18.下面两句话哪句用得好?为什么?A.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B.顿时,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六、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亲历国庆大阅兵阮 华上午10时,庆典开始了,天安门城墙下1000多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队高奏国歌,接着28响礼炮响彻云宵。阅兵总指挥秦基伟将军一声“军委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一声铿锵有力的“开始”。军乐团奏响了雄壮的阅兵曲,一辆敞篷红旗轿车驶出天安门,越过金水桥,缓缓向东驶去,车上站着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他一边检阅部队,一边挥手高呼:“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战士们报以“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的喊声。10点20分,邓小平检阅完毕后,回到天安门城楼上,他用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发表国庆讲话,广场上掌声雷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武装警察和男女民兵、机械化部队组成42个整齐的方队依次走过来了。队列横看是一条线,竖看是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举手投足都是一条线。紧接着是金戈铁马、车流滚滚的20多个机械化方队开过,跟在银光闪闪的舰空导弹后面的是直指长空的金色地空导弹。当用24米加长汽车运载的洲际导弹方队出现时,天安门上空出现了红、蓝、黄、绿、紫、棕、橙、绛八色彩练当空舞。万众翘首,只见8架威武的护卫机后拉出8条绚丽彩绸,紧跟其后的是声震长空的18架重型轰炸机,接着由强击机组成的8组4机共32架战机呼啸而过,最后是18架歼击机群排着品字队形穿云破雾腾空而去……一晃30多年过去了,但回想起盛大阅兵的情景,我仍记忆犹新。因为这是一生中难忘的事情。(选自《江淮法治》,2015年第19期)19.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①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 ②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20.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语言的延长 B.表示语意未尽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意思的递进21.作者是按照 顺序来介绍大阅兵的。参加大阅兵的42个方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 、 和男女民兵、 。22.看了作者描写的大阅兵,你有什么感受?写一写吧。七、写作题23.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遇到过令你敬佩的人,他(她)就是你的榜样,如老师、同学、父母……他们虽然平凡质朴,默默无闻,但带给我们许多温暖和力量。请以“心中的榜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通过一两个事例表达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④不少于450字。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热血沸腾,日寇,悬崖2.C【答案】3.抡;榴;悬4.雹;屹;寇;悦5.【答案】恭敬;环顾;检查;浏览;观看6.【答案】精;神;天;地;千;钧;自;言;千钧一发;震天动地【答案】7.典礼进行;无比自豪、激动;爱戴8.宣布成;升旗鸣炮;宣读公告;群众游行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D12.【答案】B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B【答案】16.B17.①当机立断,身手敏捷,有勇有谋;果敢坚毅,对敌人有着强烈仇恨;②点面结合;⑤⑥;①③⑦;B18.我觉得A句好。因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砸下去的石头非常密集、迅猛、有力,充分体现出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气概以及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答案】19.记忆犹新;铿锵有力20.B21.时间;陆海空三军;武装警察;机械化部队22.我们国家变得日益强大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和富强。23.【答案】心中的榜样 在夜空中,总有颗是最闪亮的星星。在早上,花丛中,总有朵最漂亮的花朵。沙滩上,总有个充满阳光的贝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许多不同的人,但是有一个人,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就是我们班的小明。小明今年十一岁了,和我同岁。他长得还挺英俊:黝黑的皮肤,浓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闪动着热情的光芒,透着机敏和灵气。我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为人。他学习不算好,但他乐于助人。假如你忘记带什么东西了,他准会在第一时间内借给你。他有时甚至会将自己唯一的英语书借给别人,自己却甘愿受罚。而我对他的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件事。那一回,是下课时间。我正做着老师布置的习题,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香”味。我放下笔,寻找气源,哦!原来是一位同学吐了,呕吐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呕吐物不堪入目,我们班的班长问:“谁去收拾一下 ”大家都无动于衷,这时,有的同学鬼鬼祟祟地溜了出去,有的同学面面相觑,还有的同学若无其事。身为班干部的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我的心里很矛盾.这时,小明站了出来,把拖布和簸箕拿了出来,把呕吐物一点一点装进簸箕,倒进厕所。又坦然地回到自己地座位。他做得是那样轻松,那样自然,没有一点儿嫌弃的意思。顿时,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我由衷地佩服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