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花之歌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字音方面,强调“硕、啭”是翘舌音;“娑”是平舌音。词语解释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苍穹、冠冕、祭献、馥郁、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等词语的意思。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的情感,以此不断摸索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指导,让学生在大声朗读和实践中,把文本读通,读熟,感受散文和诗独特的音韵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和阅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笔下的花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花,从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知识,交流“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的含义,领悟作者是在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表达运用: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以“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学生习其言,悟其法,仿写他物,可谓是读写联动,相得益彰。菊花桃花郁金香作者简介生平简介: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并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文学成就: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主要作品:《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他人评价:纪伯伦是贫苦出身,他的作品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为人处世的哲理,于平静中流露出淡淡的悲凉。——冰心写作背景 《花之歌》选自《泪与笑·组歌》,《组歌》共五首:《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花之歌》和《幸福之歌》。纪伯伦年轻时曾遭到驱逐,与故土的被迫别离,生活的困顿潦倒,并没有冷却他对祖国的赤子之情,淡化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对理想寄寓深切的依恋之情。《组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之一。第一部分(1~4):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第二部分(5~7):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花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课文中的“我”指谁?花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季节更替的代言人大自然的话语季节更替的代言人星星高洁夺目花开了花又开花的外形由课文语句想到花的什么?课文描写了花怎样的形象?花谢了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友谊的象征天地的关爱中长大诸元素之女一生短暂芬芳礼品、冠冕、献祭寄托人类情感,对人类无私奉献夏天长大秋天枯萎春天开放怀念的象征爱情的象征汲取营养作者由花想到了什么?描写了花怎样的形象?高洁美好 积极向上花开花落大自然的话语季节代言花的外形星星高洁夺目四季形态诸元素之女短暂芬芳美好寓意礼品、婚礼、祭献无私奉献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拟人欢迎、送行每天充实快乐摇曳、呼吸与世界和谐相处作者由花想到了什么?描写了花怎样的生活和理想?生活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作者由花想到了什么?描写了花怎样的生活和理想?理想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作者由花想到了什么?描写了花怎样的生活和理想?花的一天花的环境花的形态关系和谐相处欢迎、送行摇曳呼吸旖旎馥郁仰望高空生活充实快乐理想追求光明星星我是什么我在做什么大自然的话语诸元素之女结构图示礼品、冠冕、献祭迎送光明摇曳 呼吸 微睡 醒来饮琼浆,听鸣啭,婆娑起舞花的形象花之歌生活与追求独特想象丰富哲理感受文章想象的奇特 课文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运用奇特的想象,营造出雅致的诗文意境。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展开想象,描写花的特点,抒发自己的伟大理想。“大自然的话语”“从苍弯坠落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死者的祭献”等,这些都描绘出花的积极向上的形象。比喻拟人思维导图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冠冕、献祭奇特想象生动形象特点突出排比冬、春、夏、秋欢迎、送行、摇曳、呼吸作者由“花”想开去,从花的四季生长、形态、寓意等方面,对花进行了诗意化的描绘;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刻画了“花”的美好形象;运用了奇特的联想与想象,赋予“花”充实快乐的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追求光明的理想等优秀品质,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我们要学习作者的方法,由课文内容想开去,可以从课文内容、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想开去,运用多种方法,把自己的想象与联想表达出来。由“花之歌”想开去课文大意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阅读链接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杨柳”和“水莲”对话的形式来说明抽象的道理。面对刚刚逝去的夜,杨柳和水莲有着不同的感受:杨柳立于“碧夜的幕中”感受着“夜的美”;水莲则“恐惧悲哀”,躲于“绿叶的帘里”感受着“夜的黑暗”“污泥的冷湿”。“杨柳”代表的是一种执着探寻、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水莲”代表的是一种畏畏缩缩、缺乏自信的人生态度。作者通过杨柳与水莲的对话想要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如“杨柳”一般圆满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像“水莲”一般在残缺中追求圆满。身处污泥而不染,面对黑暗却不失希望,只有用充满爱和希望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才会美好。课外拓展雨之歌纪伯伦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育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矢车菊—幸福 牵牛花—名誉太阳花—光明、热烈 玫瑰—爱情与美好康乃馨—温馨的祝福 百合—心想事成、诸事顺利马蹄莲—忠贞不渝、永结同心郁金香—美丽、永恒、慈善、名誉花 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