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一、诗歌默写1.《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描绘主人公痴痴地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凭香气盈袖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馨香盈怀袖 , 路远莫致之 。2.《龟虽寿》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但仍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句子是: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3.《赠从弟》(其二)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句子是: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4.《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诗句是: 八方各异气 , 千里殊风雨 。二、诗歌阅读(一)阅读《庭中有奇树》,回答问题。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风格明快,情感深挚。B.三、四句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C.“盈”字暗示了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表明主人公被花香陶醉的状态。D.诗的最后两句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解析】C.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是因为想到花美却不能相赠,愁绪百结。6.“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示例:春天来了,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珍贵的树,在满树绿叶中,开出了繁盛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二)阅读《龟虽寿》,回答问题。7.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①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神龟寿命再长,腾蛇本事再大,也难免一死,人生也是这样,自然规律不可逆转。②托物起兴,托神龟、腾蛇之物,引出下文对人生的感慨。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三)阅读《赠从弟》(其二),回答问题。9.赏析“亭亭”“瑟瑟”两个叠音词的妙用。“亭亭”表现出松树的傲岸姿态,“瑟瑟”模拟出寒意刺骨的呼啸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相互映衬,富有韵律之美。10.试分析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象征高洁、坚贞的气节,在自勉中也勉励堂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四)阅读《梁甫行》,回答问题。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诗的首句写自然现象,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B.本诗以白描手法,言简意赅地展现了边海人民困苦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C.诗的中间四句直陈诗人的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D.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咏叹家园荒芜。【解析】D.对狐狸、兔子的描写是侧面描写。1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全方位地描写了边海人民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一、诗歌默写1.《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描绘主人公痴痴地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凭香气盈袖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 。2.《龟虽寿》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但仍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句子是: , 。3.《赠从弟》(其二)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凋的句子是: ? 。4.《梁甫行》一诗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诗句是: , 。二、诗歌阅读(一)阅读《庭中有奇树》,回答问题。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风格明快,情感深挚。B.三、四句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C.“盈”字暗示了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表明主人公被花香陶醉的状态。D.诗的最后两句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6.“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二)阅读《龟虽寿》,回答问题。7.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三)阅读《赠从弟》(其二),回答问题。9.赏析“亭亭”“瑟瑟”两个叠音词的妙用。10.试分析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四)阅读《梁甫行》,回答问题。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写自然现象,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B.本诗以白描手法,言简意赅地展现了边海人民困苦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C.诗的中间四句直陈诗人的所见所感,如实记录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困境。D.诗的最后两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正面描写,咏叹家园荒芜。1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 学生版.docx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docx